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农女喜嫁 >

第126章

农女喜嫁-第126章

小说: 农女喜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公济私,拿了我四弟的银子补了家用。我四弟住得远,什么都不知道,一片孝心只用在我娘的身上。我不忍心再让我四弟当冤大头,警告她不再如此,谁想,她却是含血喷人。”
“童知明,你睁眼说瞎说!”
婶子气呼呼地吼道,“你分明就是想要了童知信给我的银子,我不答应,说你要,就去童知信的跟前说,你堵着门不让我走。我喊人,你就威胁我,还颠倒黑白,说这些都是我的错。”
众人看向童知明,眼神中带着毫不遮掩的鄙视。
童知明接着道:“大家伙别被她骗了,前几次,我还闻到她家买了猪肉回来吃。她家里穷的厉害,她男人又是个瘸子,能挣几个钱,她却是睁眼说瞎话,说这猪肉是她男人买回来的。”
“你……我找童知信说理去。”
“哼,我四弟一直被你骗,等他来了,有你的好受。”
“好,那就去童知信家对峙。”
“去就去————”
话落,童知明就像扇自己一个嘴巴子。
这要是到了童知信家,有她家那个聪明古怪的童枝儿在,还不是让他被童知信更加的讨厌吗?
不成不成,不能去童知信家。
“走。你怎么不走啊?”
没见童知明跟上,婶子转过身来,嘲讽的道。
童知明开口,“你拿了我四弟的银子假公济私是事实。现在还想让我四弟闹心,叫他知道,他的银子没有照顾到自己的老娘,反倒是便宜了外人,你这是要让他自责、愧对,你安的是什么心?”
婶子不怒反笑。
周遭的人也是有点儿被恶心到了。
看过睁眼说瞎话的,可是还没看到过睁眼说瞎话之后,用冠冕堂皇自欺欺人的理由,还接着说瞎话的。
很明显,这就是童知明在没事找事。
假若隔壁的婶子这么信不过。童知信当初如何会给她银子照顾老太太?
假若当初不是童知明将老太太照顾的不周到,童知信又如何会让一个外人来照顾老太太的起居?
这里头,肯定和童知明脱不了干系。
“你不敢去找童知信,”隔壁的婶子接着说话,“因为这根本就是你的胡搅蛮缠。没事找事,童知明,我告诉你,就因为你,给你家老太太做饭的活,我不接了,我这就去童知信家。把银子给还了,你们家爱找谁找谁去,老娘才不受这个窝囊气。”
隔壁婶子气冲冲的出了童家老宅的大门,往童知信家里去。
热闹看完了,没什么事情了,其他人也都散了。
不过。童知明却是急了。
他看了眼童知义,心头想到一个好法子。立刻拽了他,飞快的往童知信家里跑。
等童知明扯着童知义赶到童知信家里头的时候,隔壁婶子已经将他给骂的狗血喷头,毫无是处。
童知信见隔壁婶子态度坚决。也不挽留她,心中对童知明气得厉害。
不过,婶子要给的银子,他却是不收的。
“婶子,你照顾我娘这么久,今儿个又受了气,这银子你拿着吧。”
“不了,这倒是小事,总之,你家的大哥,真不是个……好了,我也不说了,我回去了。”
“婶子,婶子……”
童知信喊,隔壁的婶子却是飞快的走了。
在路上遇到童知明的时候,隔壁婶子恨恨的瞪了他一眼。
“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啊?他们照顾不好老太太,我让隔壁的婶子帮着做饭,给的是买菜跑腿的银子,他闹什么闹?”
童知信愤怒的道。
方翠微安慰他,“大哥向来不就是这样。我想,他大约是因为咱们这次拿去的东西,都是些不值银子,只能给老太太用的东西,所以就闹了气了,见婶子过来做饭,动起了这笔银子的主意。”
方翠微说的头头是道,分毫不差,就好似事情发生的时候就在现场一般。
“那现在怎么办?咱们明儿个就要去京城了,老太太那边,也暂时找不到人啊?”
童知信和方翠微正愁着,童知明已经拉着童知义进了门。
童知信站起身,脸色难看的道:“大哥,你对隔壁家婶子说那些话做什么?”
“四弟,”童知明对着童知信笑,“是大哥一时脑子犯了抽,你就不要同我计较了成吗?”
“我也不是要和你计较,你把人给得罪了,往后谁给娘做饭?”
他们分了家,这老宅的事本来就不归他们管,不过,童知信心善,老太太病了之后,便是想尽份心,时常的去探望,后来发现老太太的吃食并不好,于是就让了隔壁的婶子过来给老太太做饭吃。
谁想,今儿个却是出了这样的风波。
“四弟,给娘做饭的人有啊,五弟就是的。”
童知明将童知义给推出来。
 
 第228章 安置
童知信等人面面相觑,半响并不说话。
童知明此举,无非就是变着法的要银子。
见几人不说话,童知明开口道:“四弟,这些日子以后,五弟把娘照顾的可好了,娘能走路,就是他扶着她一日日的练的,更别说娘还躺在床上那个时候的照顾了……”
童知信看向童知义。
好久没有细看这个最小的兄弟,当年被老太太捧在手心里的小儿子,如今已经变得低眉顺眼,寡言少语,便是连大声的呼气都是不敢。
“五弟……”
童知信开口。
童知义抬头,讷讷的喊了句,“四哥。”
童知信瞧着他,心头感慨颇多。
“你愿意给娘做菜吗?”
童知义先是点头,接着又是摇头。
一旁的童知明见他点头的时候,还没有缓过高兴劲儿,便是被童知义接下来的摇头给气到了。
他暗暗地扯了扯他的腰,笑着对童知信道:“四弟,五弟他这是答应了。”
童知信并不理会他,目光直勾勾的望着童知义。
童知明推了把童知义,道:“老五,你说话啊,你愿不愿意给娘做饭炒菜?”
“我,自然是愿意的,可我做的菜不好吃。”
童知义闷闷的道。
童知信瞧了他一会儿,道:“五弟,你有这份心,娘的饭菜就交给你负责吧,这是五两银子,你拿着给娘买些好菜吃。”
童知义怔怔的看向童知信。
童知明上前,要将银子给接过来,哪知道,童知信却是不给他。
童知明闹了个自讨没趣,悻悻然的站到了一边。
“五弟,拿着……”
童知信对着童知义伸手。
……
“爹,你干嘛给他们银子?”
童知明和童知义走后。童珠儿嘟着嘴巴,不满的道。
“我瞧了瞧,你五叔,是变了。”
童珠儿不说话。
方翠微笑着道:“你们爹做事有分寸的。咱们明儿个还要出发去京城,这些事情就别管了。珠儿,你去检查检查有没有落下的东西,别到时候去拜见你师父,却发现东西给落在家里了。”
话落,童珠儿便是火急火燎的回了自己的屋子查探。
翌日一早,天还是蒙蒙亮的时候,童知信一家人便是从家里头出发了。
方翠微、童枝儿和童珠儿坐在马车上,童知信在外头驾车。
童朵儿与董平留在家里头,忙着董平开的药铺。
童招福在书院里准备学业。他正是学习的大好时机,童知信等人都不想他荒废了学业。
方翠微晕船,上次去京城赶的厉害,方翠微便强忍着了。
这次,一家人去京城安置。并不是很着急,大家伙便是都坐在马车上。
一路上走走停停的,用了约莫有半个月的时间才到了。
一到城门口,便是有人走到了童知信等人面前。
“请问是青州童家人吗?”
童知信跳下马车,问道:“你们是……”
“我们是季府的下人,世子说,童老爷和童夫人要来京城。便是让我们在此等候着了,童老爷,请。”
童知信抱拳,道:“多谢了。”
童知信回到车辕上,跟着管家等人入了城。
说起来,这是童知信第一次如京城。一切都新鲜的厉害。
他瞧着宽敞的大街,街上林立的铺子,以及数不胜数的街边小摊,还有摩肩擦踵的人群,心头感叹:京城果真是热闹。
季府的下人带着人将童知信带到了一处民宅停下。
“童老爷。这是世子特意为童老爷和夫人安排的宅子,里面一切都已经布置妥当,若是两位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吩咐小的们就是了。”
童知信点了点头,让下人们转达了对季礼的谢意。
方翠微几人陆陆续续的从马车上下来。
立刻的,几个下人便是帮着将马车上的行礼给放到了屋里头。
“童老爷,童夫人,童姑娘,几位可还满意?”
屋内,一人恭敬的问道。
童知信笑了笑,“满意满意。”
“既然如此,小的们就先回府向世子回命,等晚上的时候再给几位接风洗尘。”
“麻烦了。”
几人很快的从屋子里出去。
方翠微发现,宅子里还有三个人在。
一个是中年男子,一个是中年妇人,还有一个是很年轻的姑娘家。
“见过老爷,见过夫人,见过二位小姐。”
三个下人过来行礼。
“你们是……”
“回夫人的话,小的是世子安排的管家,姓吴。”
“小的是世子安排的厨娘,夫人叫小的吴娘子就成了。”
年轻的姑娘冲着方翠微笑了笑,“夫人,小的是照顾两位小姐生活起居的,叫吴小陶。”
都姓吴,可见是一家人了。
童枝儿笑着问话。
吴管家点头,“二小姐猜得不错。”
民宅内很是干净,布置的也很是到位,可见是用了心的。
“老爷,夫人,两位小姐可是有什么吩咐?”
童知信和方翠微摇头。
他们都是习惯了自己动手的,咋然叫别人收拾家里头,还真有点儿不习惯。
童枝儿上前一步,指挥道:“吴管家,吴娘子,你们忙着整理行李就成,小陶,你跟着我们去房间里收拾。”
得了童枝儿的吩咐,三人都很是高兴,吴管家和吴娘子拿了行李便是开始整理,童知信和方翠微只愣了一会儿,便是过去帮忙。
吴管家两人对此也没有任何的不适和异样,仍旧是一脸笑意。
童枝儿想,季礼给宅子里安排的这一家三口,人品都是不错的。
“珠儿,小陶,咱们去屋里头看看。”
童枝儿往旁边的厢房走去。
整个民宅的格局并不是特别大,进门是一个不大的院子。后面是堂屋,左右两边各带着两间厢房,童枝儿这时候便是往右边的厢房走的。
厢房大小适中,一道屏风隔成两个空间。左边是桌子、小榻,绕过屏风进到右边,便是床铺、柜子和梳妆台。
另一间厢房的布置也是一样的。
童枝儿和童珠儿个要了一间,一个在右边的第一间,一个在右边的第二间。
小陶是个能干的丫头,手脚麻溜,不一会儿便是将两人的房间都给整理好了。
童枝儿和童珠儿便是在整个宅子里逛了起来。
厢房后面是一个大院子,大院子里种着两颗枣树,枣树下安置一张石桌和四只石凳,再往后有一排小屋。
小屋由三个房间组成。一个是厨房,一个是柴房,一个空着,里面放着一些杂物。小屋两边都用砖头给累了起来,并不高。能够瞧见后面种了有竹子。
童枝儿和童珠儿从柴房旁边开着的一道小门走进了后面。
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葱绿。
大片大片的竹子,一眼望不到边境。
竹林中有一条石子铺成的小径,童枝儿和童珠儿往里头,走到大约是中间的地方,留了一块空地出来,用石头铺成的地面。中间是一张石桌,四周围着四条长长的石板凳。
童枝儿眼眸闪亮。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宅子在外头瞧着没什么不同,往里头,谁想到却是别有洞天。
童枝儿一下子便是喜欢上了季礼安排的这处地方。
小陶将她的神情看在眼里,笑着道:“二姑娘喜欢就好。这处宅子世子花了好久的功夫布置了。”
“咦?姐……你家世子知道我们会来?”
童珠儿原本是想喊姐夫的,不过童枝儿还没有与季礼成婚,当着小陶的面,童珠儿又改了口,如此道。
小陶笑了笑。“世子说,老爷和夫人都是极为的疼爱之女之人,而且二姑娘嫁的远,肯定也是想家的,若是老爷和夫人来京城住上一年半载的,二姑娘高兴,老爷和夫人也会高兴。”
童珠儿冲着童枝儿挤眉弄眼。
童枝儿怔愣片刻,心头也是涌起了一抹甜意。
她看向竹林中石子小径延伸开去的另一边,知道今日是没法将这里都看完了,且前头童知信和方翠微也应当是准备的差不多,三人便是从竹林里出了来,经过后院,回了堂屋里。
此刻,童知信和方翠微正好坐在堂屋里,吴管家和吴娘子在旁边站着。
“枝儿,珠儿,你们去哪里了?”
一见两人过来,方翠微站起身,笑着过去道。
童枝儿笑了笑,“我和珠儿在宅子里转了转,这宅子后头有好大一片竹林呢。”
“是吗?”方翠微也是一脸的喜色。
四人在屋子里头说话,没一会儿,季礼便是来了。
与此同时,他身前还站着季大夫人和季常。
季元帅领兵出征的时候,童枝儿是见过他的,此刻见到,自然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童老爷,童夫人……”
季常笑着开口道,笑声爽朗,带着军人的洒脱和肆意。
童知信和方翠微上前,“国公爷,国公夫人……”
长辈们寒暄过后,便是轮到小辈们了。
先是季礼,接着是童枝儿和童珠儿。
童枝儿见礼的时候,季常多看了她几眼。
童枝儿不是第一次见到季常,季常却是第一次见到童枝儿。
这姑娘生的眉清目秀,举止有度,果真是如夫人所形容的那般,瞧着不似个农家女,反倒是大户人家的闺秀。
 
 第229章 礼物
这姑娘生的眉清目秀,举止有度,果真是如夫人所形容的那般,瞧着不似个农家女,反倒是大户人家的闺秀。
季常当即便是对童枝儿生出了几分满意。
童枝儿行李之后,童珠儿也跟着行了礼。
童知信开口道:“国公爷,快屋里面请。”
季常和大夫人跟着童知信和方翠微进到屋内,季礼瞧了眼童枝儿,这才跟了上去。
“童老爷,你在青州,我还以为咱们只能在两个孩子成亲的时候见上一面,这下倒是好了。”季常笑着道。
童知信也跟着笑,“是啊。”
“不知道两位在京城是住上几日就走,还是有别的安排?”大夫人问道。
方翠微笑着说,“我们打算住上一个月,把其他的事情给处理好了在走。”
大夫人一脸笑意,“这倒是好,如此一来,咱们两家人商议婚礼的细节,倒也不必来回的往京城和青州跑。”
四个人说了会儿话,大夫人和方翠微约定了日子,季礼便是道:“伯父,伯母,我在酒楼备下了酒席,眼下时间也到了,咱们过去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