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王道 >

第14章

王道-第14章

小说: 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拥有大规模船队的商人,不过,他主要从事奴隶贸易。

当时,奴隶是获得最高暴利的商品,贫病交加的岛上居民,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卖掉自己的子女。阎文将这些孩子转卖给中国的海盗,全盛时期,甚至直接吩咐部下将良民掠走,强行带到中国的奴隶市场出售,进而从奴隶中间商转变为专门的奴隶贩卖商,因此,他是西南海岸最有实力的人物。

阎文极其凶狠残暴,对部下冷酷无情,有时甚至亲自驾船掠夺奴隶。每当阎文掠夺奴隶时,都戴着金黄色的方相氏假面具,把自己的脸完全遮盖起来,因此,人们都对他深怀恐惧。

当时,最恐怖的就是天花传染病,驱赶这种疫神的方相氏本来是做好事的善神,可是由于阎文戴着方相氏面具,善神成为令人极度胆战的恐怖的代表。阎文平时居住在武州,身穿古代百济乐工常穿的紫色长袖袍,头戴一顶文人戴的章甫冠,脚踏皮靴,吹着篥,把自己的身份完全伪装起来。

篥是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阎文尤其喜欢用桃树皮制作的篥。据说,当阎文吹篥的时候,听者会伤心地流泪,天上飞翔的小鸟也会落上枝头聆听。

然而百姓竟全然不知,武州城最高乐工阎文,是一个掠夺良民、买卖奴隶、残忍无道、罪该万死的的恶魔,甚至连他的妻子、姐姐等亲人也不知道他的真实面目,可以说,他是一个戴着假面具的恶魔。

张保皋禁止海盗行径和贩卖奴隶的禁令下达后,阎文便对此密切关注。张保皋严厉处罚被抓获的海盗,特别是对西南沿海买卖奴隶的中间商,常“弃尸于市”,即将罪犯的尸体分割成数块弃于闹市之中,这是新罗独特的历史悠久的刑罚之一。而较轻的罪犯则被处以“投弃远岛刑”的处罚。这种处罚是将罪犯丢置于完岛海域一百五十多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令罪犯无法从岛上游回大陆,在岛上慢慢饥渴而死,绝无逃生的可能。在海边出生,在海里长大的张保皋将在海上肆虐的海盗放逐到无人岛上,让他们知道大海恐怖的一面。

阎文小心观察了一段时间后,便悄悄停止了自己的贩奴生意。虽然放弃了买卖奴隶,但他还有几条大船,可以继续做其他生意。他主要向唐朝出口皮革制品,进口绸缎。但这种生意利润微薄,根本无法满足他的胃口。兴德王八年春,虎视眈眈的阎文经过两年的蜇伏,在各地强盗蜂拥而起之际,召集旧部,肆虐于沿海地区,强迫百姓卖儿卖女。

阎文胆大包天地重新开始了已中断五年的奴隶贸易。他经常在自己的船甲板上放些毛皮制品,而在甲板下面则藏着准备卖到中国扬州的新罗奴隶。

那时的扬州是大运河和长江下游的中心城市,唐朝在此设淮南节度使,管理十一个州,是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心。不仅新罗商人,还有波斯、站婆国及大食国商人在此居住,形成波斯庄、新罗坊等各国人居住的聚居区。天长日久,在扬州形成了一个叫“十里长街”的大市场,而这个市场最有名的地方就是买卖奴隶的人肉市场。到穆宗皇帝下令关闭人肉市场为止,这个市场经常买卖从波斯、阿拉伯帝国来的奴隶。

据史料记载,最受欢迎的是新罗的奴隶,价格也最昂贵。虽然皇帝的下令禁止奴隶贸易,但奴隶贸易从未停止过,一直在十里长街的阴暗角落里秘密进行。阎文的奴隶就在这里以最高的价格被买卖。

新罗奴隶重新在十里长街进行交易的情报最初经在十里长街居住的新罗商人确认,而后又由居住在新罗坊的新罗人直接报告给了张保皋。张保皋不仅严密控制着自己率领的一万余名军兵,对居住在中国的新罗人也控制很严。

新罗人的玩乐之处集中在大运河一带,中心是楚州和涟水乡。人们称新罗人聚集的地方为“新罗坊”,唐朝在此设管理新罗人事务的“勾唐新罗所”,由总管负责,下设负责具体事务的“专知官”和负责翻译的“译官”。外国人在中国滞留一般需要通行许可证“公验”,但新罗人有一定的自治权,新罗人聚居区属于一种治外法权区域。

张保皋把新罗人的聚居区集中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视情报的张保皋一项极具慧眼的举措。武功高强又擅长经商的张保皋比别人更早地认识到准确的情报是保障“海上帝国”有效运转的核心。这里有一例可以说明张保皋的无与伦比的情报搜集能力。

据世界三大游记之一的《入唐旧法巡礼》这样记载:

公元839年4月20日清晨,新罗人乘小船传来消息,张保皋与新罗王子共谋叛乱成功,将王子推上王位。那时刮着强烈的南风,海潮逆流而行,小船只能东西向来回穿梭,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

《入唐旧法巡礼》中记载的邵村浦就在今天中国山东省牟平县乳山镇的邵村。新罗发生政变不过几日就传到中国的这个小山村,说明张保皋的新罗情报队伍的情报收集能力不逊于今天的现代媒体的传播速度。

总之,张保皋通过严密的情报网得知新罗奴隶买卖在扬州重新开始的消息后大为恼怒,他立即下令所有部下加强对奴隶贸易的监视。但阎文神出鬼没,他穿旧百济时代的衣服,装出乐工的样子,吹着笛子,不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实际上却做着奴隶生意。

但是狐狸尾巴是藏不住的,阎文的尾巴终于露了出来。《续日本后记》中曾出现阎文的部下李小正的名字。

阎文的部下李小正等三十人来到九州。李小正是惟一知道阎文真实内幕的心腹,表面上李小正是做生意的商人,实际上,他是海盗。

前往中国进行贸易的商船都要经过清海镇本营获得出航许可,张保皋的军兵检查完商船发给通行许可证之后,商船才能前往中国。阎文的商船前来接受检查时,军兵不知道装运皮革的甲板下面关押着奴隶,只是按照张保皋的命令仔细搜查阎文的商船,最后发现了他的秘密仓库。一个士兵打开甲板的盖子,发现了里面有几十名奴隶,全是儿童。通常男孩被卖为奴仆,女孩被卖为性奴。

船队的负责人立即被逮捕,他就是海盗出身的李小正。大部分海盗不讲信义,只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李小正不同。虽经张弁百般讯问,但李小正一直坚持说一切都由他一个人负责。张弁一气之下,拔出剑来,却被于吕系拦住。

于吕系是张保皋的谋士,据《续日本后记》记载,张保皋惨遭暗杀之后,于吕系流亡日本,说自己是张保皋手下的岛民,寻求日本的保护。由此可见,他可能是以完岛为中心的附近岛屿的土著居民,但他机敏聪慧,常为张保皋出谋划策。

“不能杀他。”于吕系说道:“杀了他就抓不到贩卖奴隶的元凶了,他不过是一个小人物,要想杜绝奴隶贸易就得抓到罪魁祸首,斩草除根。”

“但是,”张保皋忍不住说。“这家伙根本就不开口说话。”

实际上已经审讯了几次李小正,但是他就是闭口不语,甚至对他严刑拷打,他也只是呻吟,从不求饶。

“大使大人,”张弁站起来说道:“这家伙死也不会开口了,不如把他带到集市上,在众人面前大卸八块,这样也可以杜绝以后发生类似的事情。”

“并不是没有办法。”于吕系沉思一会儿说道。

“什么办法?”张保皋问道。

于吕系笑着说道:“您请近前。”然后他对张保皋耳语了一番,张保皋听后脸上露出了笑容,稍后,张保皋出乎意料地命令道:“将李小正放逐到无人小岛上。”

这是新罗的一种传统刑罚,真正实行的却只有张保皋。

完岛前面的南海海流大部分都是从东向西流动。离海岸越近,涨潮退潮的落差越大,湍急的海流每天交叉两次,若想战胜如此湍急的海流,从无人岛游泳逃生绝无半点可能,张保皋对此了如指掌,但他附加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命令:“把李小正放逐到百日岛上。”

张弁无法理解张保皋的用意。完岛前海有一百五十个无人居住的小岛。大部分罪犯被放逐到旧岛、德右岛等无人居住离大陆足有几百里,根本不可能活着出来的“绝海孤岛”。

但是张保皋指定的小岛却并非如此。那个小岛近在咫尺,仿佛把手伸进海里就能触手可及,虽说是无人小岛,但暗礁密布,可以轻松从岛上逃脱出来。更何况李小正是海盗出身,熟悉大海海流情况,水性又佳,可轻松在海里游几十里。

但是,张弁不能违抗张保皋的命令,他立即用船将海盗李小正放逐到百日岛上。百日岛是由暗礁组成的孤零零的小岛。张弁将李小正放逐到百日岛上之后,张保皋叫来另一个部下李昌镇,秘密下达命令。

果然正中于吕系的计策。

李小正被放逐百日岛后,当天下午就试图逃出来。在深海里有一股像江河一样的叫做“黑潮”的海流,李小正知道,只要顺着这个海流,可能毫不费力地到达沿海地区。

于吕系当然想到海盗出身的李小正可以轻松地从百日岛上逃生,张保皋也赞同于吕系的这个计策。如于吕系所言,与其处罚下手李小正,不如跟踪逃跑的李小正,寻找教唆李小正买卖奴隶的真正元凶。

李小正顺着海流轻松地漂到沿岸,靠近海岸时开始用力划水游泳,离海岸越近,海浪越高越急,普通人根本无法逆流而上,但是,海盗出身的李小正没费多少力气游到岸上。

李小正十分狡猾,他白天躲在山里,太阳下山之后才出来活动。他心里非常清楚,他是国法不容的奴隶贩子,又被处以投弃远岛刑,如果再次被抓,就会立即处以凌迟。

一天,他悄悄溜进一间无人空房,偷吃了人家的饭菜,偷换了人家的衣服之后潜入内陆地区。但是,李小正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一个人的严密监视,这个人就是接受张保皋秘密命令的李昌镇。

其他将领都是和张保皋在中国同生死共患难的部下,而李昌镇是土豪势力出身,因此,对这一带的自然地形非常熟悉,在跟踪李小正方面,无人能与之相比。

完岛原名加里浦,从加里浦到都督府所在地武珍大约有一百余里。通常,男子快步走三天就能到达武珍,但是,由于李小正白天大多时候躲在树林里,到了晚上才出来行走,所以五天之后他才到达武州。

武州是全罗道最大的要地,古代称“武珍岳”,是一个有无等山的藩镇。无等山是全罗道第一名山,每年都进行“小祀”。此山西侧朝阳山坡有数十根石柱,鳞次栉比,高约百尺,故此山也称瑞石山。

当时的武州都督就是魏昕,即金阳。时至当时,金阳就任武珍都督已经两年。与新罗文武王十八年被任命为都督的天训一起,成为新罗屈指可数的名宦的金阳,就任都督两年期间受到当地居民的广泛称赞。

以前,武珍是百济的领土,名为“奴只”。李小正从百日岛逃脱五天之后,来到了金阳任都督的武州,也就是奴只。李昌镇也神不知鬼不觉地跟踪而至。

李昌镇对这个地区了如指掌,李小正一举一动丝毫没有逃出李昌镇的视线。终于,李昌镇揭穿了李小正背后戴着假面具的恶魔,即身穿古代百济的紫色长袖袍子,头戴章甫冠脚穿皮靴的乐工阎文,那个吹着由桃树皮制成的篥的名人阎文。当李昌镇发现阎文就是戴着方相氏假面具,残忍无道地进行奴隶买卖的恶魔时,不禁大吃一惊。

因为李昌镇也听说过,如果阎文吹起篥,人们会悲伤地哭泣,飞翔的小鸟也会落到枝头聆听。

因此,李昌镇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连几天反复观察,反复确认。可是,一点没错,李小正躲藏的地方就是阎文的家。

最后,李昌镇决定逮捕阎文,表面上阎文是吹着篥的乐工,实际上却是贩卖奴隶的人间恶魔。于是,李昌镇率部下突袭了阎文的家。那日,阎文正在家里吹着篥,那个乐曲李昌镇也非常熟悉,是《无等山曲》。

阎文吹奏的乐曲,正是这首古代百济人在无等山上建城,歌唱太平盛世的《无等山曲》。

阎文正在吹着篥,看到李昌镇率全副武装的士兵团团包围他家,放下篥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看着阎文若无其事的样子,李昌镇拔刀怒声说道:“你这个家伙,难道你不知道自己犯下的罪行吗?”

但是,阎文不动声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小人何罪之有?”

听罢,李昌镇环视部下说道:“仔细搜查这间屋子,这间屋子里隐藏着一只耗子,这家伙是触犯国法,从岛上逃出来的海盗。你藏匿触犯国法的逃犯,贩卖大王严令禁止的奴隶,大逆不道,该当何罪?”

面对李昌镇的怒吼,阎文眼睛都没眨一下:“大人,此话从何谈起,小人怎么会是大逆不道的罪人?怎么会是掠夺奴隶的奴隶贩子?您没有看错吧?小人不过是一个吹奏百济音乐的乐工而已。”

李昌镇的部下仔细搜查,终于找到了阎文常戴的方相氏假面具,因此,被海边人视为恐怖的死亡恶魔,罪大恶极的奴隶贩子面目终于露了出来。

“你这个家伙,还要装模装样吗?这就是你掠夺奴隶时戴的面具,你不就是方相氏吗!”

“大人,难道您不知道吗?这是乐工常戴的面具?尤其是演奏思内琴时,这是舞尺戴着跳舞的面具。”

但是,当其他部下把躲藏在地板下的海盗李小正找出来时,阎文的表情立刻暗下来。

“你还要再强词夺理吗?这个家伙身为海盗,目无国法,贩卖奴隶,被捕后处以‘入岛刑’,却从岛上逃脱出来,是罪大恶极的罪犯!这个家伙从岛上逃出五天之后,躲进你家,在你家地板下被发现,他就是你的手下,你就是贩卖奴隶的元凶!还不快把这个家伙绑起来!”

听罢,几个士兵一拥而上,要把阎文捆绑起来,一瞬间,阎文腾空而起,几乎与此同时,阎文拔掉篥底部。

一般情况下,吹篥时嘴对着管,舌微微插入管中吹奏,而当阎文不吹篥,它则变成了藏有一把利剑的剑鞘。阎文吹奏的篥不仅是一个乐器,遇紧急情况时,也是一件武器。

几乎与此同时,阎文以探海之势,手中的剑刺向最近的一个士兵,瞬间士兵头颅落地。

这叫“逆鳞刺”,以极快的速度斜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