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王道 >

第16章

王道-第16章

小说: 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起来吧。”阎文又坐在岩石上,拿起篥大笑着说道:“只有活着才能报仇雪恨啊,那些家伙真是愚蠢之极,不杀我们,反而放了我们”阎文自问自答,还不时地哈哈大笑。

“那些家伙以为在我脸上刻上盗贼二字,我就会心灰意冷,痛不欲生。他们错了,他们杀死的只是我的名字和名誉,而不是我的身体,看,我不是还活着吗?”阎文从岩石上站起来,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对李小正说道:“我是死了还是活着?”

看着主人失魂的样子,李小正躬身答道:“主人分明活着啊。”

“这就好”阎文又开始大笑起来,然后,在岩石上正襟危坐,闭着眼睛深吸一口气,开始吹奏篥,还是无等山曲。

李小正看着自己的主人,主人是否已经精神失常?没有,主人完全正常,阎文泰然自若地吹着笛子。

阎文没有无声无息地死去,为了证明自己依然活着,阎文在头轮山谷中吹起篥。

如阎文自己所说的那样,两年之后,阎文又复活了。

短短两年之后,海盗阎文已经死去,从此却诞生了武将阎长。

曾经买卖奴隶海盗罪犯阎文,后来竟摇身一变成为武将阎长,重新开始了全新的波澜壮阔的人生。

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的流转吧。



第四章 蓄势

兴德大王十年,即公元835年2月。

武州都督府都督金阳接到了从京城庆州发来的一封紧急文书。

文书中称,阿餐金均贞被攫升为上大等。

得到消息,金阳顿时双膝一软,跪了下去,并哈哈大笑起来。

“啊,机会总算来了。”

阿餐金均贞当上了上大等,这是金阳做梦都没想到的好消息。

因为,上大等之位高居群臣之首,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一官职最早设于法兴王十八年,即公元531年,通常选拔王亲贵族中家世最好的人选担任。上大等不但统率所有贵族,还在权力与权位上与君王互为补充。而且,这一职位有一条重要的不成文的规则,那便是:新王即位,上大等也必随新王更换新人。不仅如此,日后当王位无合法继承人时,上大等将自动被拥戴为王。

一直以来,上大等由兴德大王的胞弟金忠恭担任。由于王妃早逝,兴德大王并无后嗣,因此,金忠恭将会顺理成章地成为王位继承人。

然而,上大等突然间由金忠恭变成了金均贞。

“过世了?”

金阳隐隐猜到了这份紧急文书背后的情况:金忠恭因无名急症突然辞世了。

金阳很清楚。金忠恭十三年来一直担任上大等,如果不是去世,这个职位决不会如此突然地轮到金均贞的头上。早在先王宪德王之时,金忠恭便已经崭露头角,是当时新罗朝廷上的第一强权人物。宪德王九年,他任执事部侍中,四年之后升任上大等。从公元822年到公元835年,金忠恭整整做了十三年的上大等。

因此,所有人都深信不疑:兴德大王死后,将由他的亲弟弟上大等金忠恭继位。但是现在,金均贞成了上大等。

“过世了,显然是金忠恭过世了。”

金阳一边兴奋地拍拍膝盖,一边站了起来。依金阳看来,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好消息中的好消息。因为金均贞能在金忠恭之后升任上大等,便意味着也许有朝一日他能在大王驾崩之后登上王位。兴德大王今年即将进入花甲之年,他要求身边有一百五十名僧人随侍。这表明,大王的身体状况显然糟糕极了。

事实上,金阳从未敢想象金忠恭的噩耗会突然传来。他原以为先走的应该是大王,却万万没有想到金忠恭却在大王之前先一步过世了。

现在,金均贞当上了上大等,即日后他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王位。更为重要的是,若金均贞有朝一日真的登上了王位,那么,金阳便可以一路畅通地立身扬名,平步青云了。因为,金均贞及其子金徵是金阳握在手中的赌注,是奇货。

奇货可居。

便像商人们囤积难得的宝物那样,金阳选择了金均贞父子,并在他们身上下了一生的赌注。

不过,随同这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传来的还有一个坏消息,那便是金忠恭的儿子金明新升为执事部侍中。

原来,金忠恭死前金徵任执事部侍中;金忠恭一死,当父亲金均贞升任了上大等,金徵便随即辞掉了官职。如此一来,执事部侍中的空位便落到了金忠恭的儿子金明头上。

王弟金忠恭之子金明!替任死去的父亲,升职排位第二的金明!在一切可以瞬时将金均贞担任上大等这个好消息所带来的喜悦之情浇灭的坏消息之中,金明入朝是最令金阳焦虑的。

新任执事部侍中金明!

一个家世显赫,年方十九,未及弱冠,比金阳整整小八岁的青年。

与王兄兴德大王相反,金忠恭子女颇多。他将一女贞娇嫁给了宪德王的太子成为太子妃,一女文穆则嫁给了日后成为僖康王的悌隆,还有一女儿照明(即昕明)是金均贞的后妻。几个女儿与亲王家族联姻之后,金忠恭的势力越发强大起来。

不仅如此,据《三国遗事》的王历记载:宪德王的夫人贵胜夫人乃忠恭角干之女。如此说来,金忠恭的一个女儿无疑便是宪德王的王妃了。

而今,势力如此强大的金忠恭竟一下撒手人寰,而他的独子,年仅十九岁的金明当年便成为朝廷权力序列第二位的执事部侍中。

其实对于金阳而言,金明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这个金明年纪轻轻却力大无比,勇猛异常。据传他十五岁成为花郎之后,在前往智异山修炼途中,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老虎,不少人都亲眼看到在街上展示的那只被金明打死的老虎的虎皮。

此后,庆州百姓将金明比作“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送其绰号为“海东项羽”(译注:海东指朝鲜)。

金明不仅力气大如项羽,且性格狂放不羁,喜爱美酒和美女。

关于他的嗜好,整个新罗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闻:他成为花郎以后,一次在全国巡游之时,与一尼姑偶遇,心生情愫,竟令其破戒,与之偷欢。

金明,身为当时首屈一指的人品楷模并统管一切朝廷政务的金忠恭的独生儿子,不但厌恶读书,不求上进,只醉心于学习武艺及一些乱七八糟的风流韵事,而且他的丑闻竟能一直传到了远在武州边防的金阳的耳朵里。

于是为了使儿子摒弃那些不良习气,金忠恭只好急急忙忙给金明完婚,娶了金永恭的女儿允容。金永恭和金忠恭是挚友,关系极为密切,且金忠恭打算日后自任上大等之时推荐金永恭接替侍中一职。

但是尽管娶了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金明却风流依旧。他不但引诱良家妇女,甚至还以在新罗被视为贱民的戏子和舞妓为友。

这样一个鬼见愁如今竟成了执事部侍中。

那么此时,金明对于金均贞接任上大等又有何感想呢?金阳揣摩,这位天下勇士金明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很明显,因为王位曾是自己的父亲、宣康太子金忠恭的囊中之物,而如今却落入金均贞的手里,金明岂能静观其变?

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

目不忍见。

金明决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兴德大王驾崩之后由金均贞继承王位。

因此,从王都庆州发来的紧急文书既是好消息中的好消息,也是坏消息中的坏消息。

终于是时候了,金均贞终于成为上大等了。金阳拍拍腿,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随即,他又想到天下的破落户金明成了执事部侍中,也拍了拍腿,长叹道:“癞蛤蟆和青蛙又要捕食蛇啦。”

金阳指的是二十六年前的一场宫廷政变。兴德大王之前的先王宪德王为了夺权闯入宫廷,挑起叛乱,弑君继位。

据说当时兵变之前曾有各种不祥征兆现于城内,《三国史记》记载道:

哀庄王十年一月。

月犯毕星。

六月,西兄山城之盐库有牛泣声。

碧寺之蟾蜍与青蛙捕蛇食之。

人们见过蛇捕食癞蛤蟆和青蛙,却从未见过癞蛤蟆和青蛙捕蛇,而且也从未听说过竟有月亮侵犯毕星之事。于是,这些一反常态的现象被解释为预示臣下加害君王,篡权夺位的不祥之兆。

想到这一切,金阳仿佛看到新罗朝廷又将经历一次血雨腥风,重演骨肉相残的惨剧;那些太阳无光、月亮犯星、癞蛤蟆和青蛙捕蛇的奇闻也将重现京城。

如何应对?

先下手为强。

金阳经过几日几夜的苦思冥想,最后想到了这样的对策。

不管怎么说,他是在金均贞的扶持下走上仕途的,因此无论生死,都该义不容辞地帮助金均贞平安登上王位,这是他的宿命。为此,当务之急便是除掉金明。

金明的家族名望高势力大,在新罗首屈一指;而且年轻的金明号称天下壮士,若要与他争权夺利,只能先下手为强。项羽不也是先砍下前来应战的殷通的脑袋的吗?所谓“先则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是啊。

深思熟虑之后,金阳终于坚定了这种想法。

除掉金明的办法只能是先下手为强。如果坐失良机,等到金明先动手,那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抢先金明之前下手的方法也只有一个,那便是效仿项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刀取下对方的脑袋——乘其不备,杀死金明。

那么,该如何将其付诸于行动呢?

凭借什么途径才能快如闪电般地取下金明的脑袋?大举军事行动?身手敏捷的武士?

突然,金阳的头脑里闪过一个念头。

金阳敏捷地抓住了它,“嚯”地从坐位上站了起来。

刺客。

是啊,抢先下手对付金明只有依靠刺客。因为,为杀金明而起兵,无论如何都是不明之举。

口蜜腹剑。

古语道“口中含蜜,腹里藏剑”,这倒不失为对付金明的上策。金明喜欢美酒和美女,那便投其所好,而与此同时腹中藏剑,趁金明沉溺于酒色之时一刀取下他的性命。

刺客,一个能替主君或主人杀死仇家的人。

在古代中国,一个人若受了主君精神、物质上的恩惠,作为回报,或者为了履行替主复仇的约定,他会去杀死被主君视为仇家的权贵,这样的人被称为刺客,有时也叫侠客。

那一瞬间,金阳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件事来。

那是两年前发生的乐工阎文事件。乐工阎文原是身居武州的地方百姓,后因贩卖奴隶被清海镇大使抓捕后押往清海镇。其实,当时身为武州都督的金阳对这种抓捕程序颇有微辞。因为从原则上讲,阎文生活在武州,即便他是违反国法的海盗,正确的顺序也应该是由武州都督府出兵;况且,那次行动不但没有得到武州都督府的准许,还直接调动兵力跨越辖区抓捕犯人,这种做法确实是一种欠妥的越权行为。然而,金阳为了结交清海镇大使张保皋,尽管在自己所辖的领土上出现了越权行为,他还是欣然同意将其押送清海镇。不过私下里他却通过报告书,对案情做了详细的了解。

金阳还一字不落地听取了有关抓捕阎文的整个过程,尤其令金阳印象深刻,且赞叹不已的是阎文的剑术。据报,张保皋的部下李昌镇以及其下数十名士兵没有一人能抵挡住阎文孤身一人的反击,最后竟然撒下大网,才将阎文活捉了去。从阎文以一对多到其拔地跃起,仅一刀便取下士兵的脑袋,金阳没有忽视任何一个能表现其剑术出神入化的细节。

只有杀过人的人才能轻取他人的生命。阎文不仅杀过人,而且还是个极其残忍的海盗。他既是一个将无辜的百姓卖为奴隶的人贩,同时又是一个吹奏百济乐曲技艺高超的木笛乐手。阎文的身上兼备了杀人犯的残忍和艺术家的敏感,又拥有狐狸般的狡猾的特性,倘若此人能为己所用,那岂不是获得了一件上好的杀人兵器?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豫让为了报答赏识自己的智伯,发出这样的感叹:“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同样,如果能打动阎文的心,阎文也会为知己之人去死的。

金阳还打探到一个消息,张保皋并没有将海盗阎文处以极刑,还将他释放回到了故乡。然而,阎文虽然未死,但脸上却被黥了字,过着活不像活人死不像鬼、行尸走肉般煎熬的生活。

想到这儿,金阳紧咬了牙关,自言自语地嘟囔:“嗯,这也算得上一件稀有宝物”。就像早年间他将金均贞及其子金徵当作奇货可居的宝物一样,金阳决定将阎文当作另外一件奇货。

于是,下定了决心的金阳将自己的武将金良顺叫来,说道:“你还记得以前武州有一个乐工,因贩人之罪被张保皋大使抓捕的事吗?”

金良顺回答:“记得,那个海盗名叫阎文。”

“那么,你知道这个阎文现在何处,何以为生?”

“只听说脸上受了黥刑,被释后躲了起来,其他的无从所知。”

“那么。”金阳吩咐道,“去打听一下这个阎文现在何处,何以为生。”

“是,都督大人。”

接到命令之后,金良顺便迅速离开了。

金良顺是金阳到武州后一手提拔起来的优秀武将。都督一职原称总官,是地方长官之一,元圣王一年即公元785年改称都督,同时职权得到扩大,逐渐成为雄居一方的地方实权之位。都督还负责执行军事任务,这样便不得不与土生土长的地方势力联合起来,金良顺正是曾经率领私人军队的有势力的地方将领之一。

金良顺奉命打探到了阎文的消息,立即返回向金阳汇报:“大人,那个叫阎文的海盗躲到了城外,现居于龙山县。”

龙山县在现今的罗州北边,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山村。

“在那儿以何为生?”

“靠帮别人宰杀牲口为生。”

龙山县村落里聚居的是一些被视为贱民之贱民的屠夫。若追溯这些屠夫们的先祖可以得知,他们原来是被称作扬水尺的他们的祖先发展了从狩猎生活中积累的宰杀牲畜的经验和技术,以屠杀牛马为业,逐渐形成部落流传了下来。

“但是,大人,”金良顺接着说,“他被排斥在屠夫的圈子之外。走在路上,屠夫们会朝他吐口水,甚至会无缘无故地打骂他,赶他走。只是因为他的刀法好,有时又让他做剔骨匠剔剔骨头。所以每当宰杀六畜时,他便被呼来喊去,靠一点儿宰杀的零散活计勉强糊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