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交际与口才全集 >

第5章

交际与口才全集-第5章

小说: 交际与口才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可以用“请用一些茶点”。假如你先于别人结束用餐,你应该向其他人打招呼说:“请大家慢用。”雅语的使用不是机械的、固定的。只要你的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人们就会对你的个人修养留下较深的印象。
最后,谈话结束时,不要不告而别,如果是与多人交谈,结束后应一一告辞。告辞语应简洁,告辞语要像电报的文字一样,尽可能用高度概括性的语言。不要重复已说过的话题,更不要临出门又提出新的话题。
7。保持良好的举止礼仪
纵观我们接触到的商务活动,大都要涉及到个人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之类的小节,但正是这些小节关系到小到个人及组织的形象,大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正所谓:“小节之处见精神,言谈举止见文化。”一个人优雅、得体、自然的举止,不是为了某种场合硬装出来的,而应是日常生活中的修养所致,是一种长久熏陶,顺乎自然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常有意识地调整、训练自己的举止,从最基本的站、行、坐、蹲、招手、点头、表情等做起。

恭维得体,缩短距离(1)
恭维的话人人爱听。你对人说恭维话,如果恰如其分,他一定十分高兴,对你有好感。恭维是深交的敲门砖。
越是傲慢的人,越爱听恭维话,越喜欢你的恭维,还有一种人表面上义正辞严,说自己不受恭维,愿意接受批评,这是他的门面话,你如果信以为真,毫不客气地直言批评,他心里一定非常不快,表面上未必有所表示,内心却是十分不悦,对于你的印象,只有降低,绝不会增进。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只有子路才有此雅量,一般自命为君子的人,还容不下别人的批评呢,普通人更不用说了。
说说切合实际的恭维话,别人听了舒服,而且自己也不降低身份,所以说恭维话是处世的一门重要功课。
1.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恭维话
每个人都有希望,年轻人希望寄于自身,老年寄望于子孙,年轻人自以为前途无量。和年轻人交谈,你如果举出几点,证明他的将来,大有成就,他一定十分高兴,引你为知己,你如果称赞他父母如何了不起,他未必感到高兴。至多你说他是将门之子,把他与他的父母一齐称赞,才配他的胃口,使他笑逐颜开。
但是老年人则不然。他自己历尽沧桑,几十年的光阴,如果他还未曾达到他预期的目的,对于自己,已不复十分自信,不复有十分希望。他所希望的,是他的子孙。你如果说他的儿子,无论学识能力,都胜过他,真是出类拔萃,虽然你是当面批评他,抑父扬子,他不但不会责怪你,反而十分感谢你,口头连说,你说得好,未必,未必,过奖了。他的内心,却认为你是慧眼识英雄呢这是说恭维话对于年龄应特殊注意的要诀。
对于商人,你如果说学问好,道德好,清廉自守,安贫乐道,他绝对无动于衷,你应该说他才能出众,手腕灵活,现在红光满面,日进斗金,他才听得高兴。
对于官吏,你如果说,生财有道,定发大财,他一定不高兴;你应该说他为国为民,一身清正,廉洁自持,劳苦功高,他才喜形于色。
对于文人,你如果说,学有根底,笔下生花,思想正确,宁静淡泊,他听了一定高兴。他做什么职业,你说什么恭维话。对于对方的职业,应该特殊注意这也是“看人说话”。
有个笑话,某甲是拍马屁专家,连阎王都知道他的大名,死后见阎王,阎王拍案大怒,“你为什么专门拍马屁?我是最恨这种人谅你也不敢,实则阎王岂不爱听恭维话。不过说恭维话的方式,与普通不同罢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世人之情都爱恭维,你的恭维话有相当分寸,不流于谄媚,实在是得人欢心的一法呢
西洋有句谚语说:“一滴蜜比一桶毒药所捉住的苍蝇还多。”对人亦如此,要想得到别人的注意,先要使他相信你是他的一个朋友,就如同一滴蜜吸住了他们的心,这是通向他心灵的一座桥梁。
2. 不轻意拆穿吹牛者
如果事实上只有1/10,或者连1/10都不足,话却说到十分,虚多而实少,靠他三寸不烂之舌,说得非常动听,一部分人也许会上他的当,信以为真。比方他对于某种学问技术,不过初窥门径,并未升堂,更未入室,居然自命为专家,到处宣扬,不认识他的人,自然不易拆穿,这叫做吹牛唬人。
比方他对于自身经历,说得煞有介事,某事是他做的,某计划是他拟的,某问题是他解决的。好像是他足智多谋,好像他是万能博士,不是参与此事的人,自然不能证实其虚实,这叫做吹牛盗名。
比方他的事业,并无什么发展,他却说经营如何有把握,手中的货物如何充足,某批生意赚多少钱,说得大家有些动心,这叫做吹牛欺人,日久天长就会被别人揭穿。
他和某一位达官贵人实在并没多少关系,他却对人说,某人如何器重他,某人如何借重他,某事曾和他商量过,某事曾由他经手过,把某人的私生活描写得十分详细。不是知内情者,自然不易拆穿,这叫做吹牛借势。
吹牛的动机,是表示他的了不起,是骗得大众的信任,或者借此提高他的身份,或者借此售其某种诡计,凡此都是不合道德的。
恭维得体,缩短距离(2)
对于有地位,有权力的人,力求接近,巧言令色,卑躬屈膝,专从小处上,猎取对方的欢心,色示而先应,未命而先趋,凡可以使对###得舒适的,无所不用其极。为要直接与对方接近,甘为对方的奴才,侍候奉承,惟恐有失;不能直接接近对方,则不惜做奴才的奴才,借奴才做接近的阶梯,卑鄙龌龊,无耻之尤,这叫做拍马。
拍马的人,必会吹牛,吹牛的人,往往也会拍马,拍马完全是上谄,吹牛则近于下骄,上谄下骄,是小人的两种矛盾性格。
你看见世上会吹牛善拍马的,趾高气扬,春风得意,也许会发生一种感想,以为吹牛拍马,是成功的秘诀。不会吹牛,不善拍马,虽有真才实学,一世不会腾飞。但是,吹牛拍马的人,真能成功么?
吹牛总有拆穿的一天,一朝被人拆穿,人将唾弃之不顾。虚是虚,实是实,以虚作实,总有细心人会看出他的破绽。狐狸的尾巴露出,便显原形。所以吹牛的成功,是假的,是暂时的。
3.留意恭维话的题外话
口才虽要训练得流利,却必须合乎道德的原则,这也是处世要诀之一。对别人说恭维话要恰如其分,以免让人认为你居心叵测。另一方面,别人对你说些不切实际的恭维话时,你就要注意他的题外话。
恭维话是打开对方心扉的第一步,接下来他就会滔滔不绝地开始谈话,这时候你千万不要打断他,须知:“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你也许有这样的感觉:当你同别人谈话时,如果他将头扭向一边,表现出一副爱理不理、漫不经心的样子,你谈话的兴致一定会大减,“看他这副样子,好像不大想跟我谈话,算了,不浪费时间”有的时候对方在你说话时也附和着说两句“是吗?”、“噢”、“是这样”、“原来如此”等一类的话,但他的神色闪烁不定,好像在提醒你:“别浪费口舌,他根本没听你在谈什么。”于是,好好的兴致被破坏了,一场谈话也只有半途而废,你所有的准备都白费了。
相反,如果听众对你的话聚精会神,侧耳聆听,并且不时提几个问题,你的心情一定会大不一样,你谈话的兴致也会大大增加,你心里一定会说:“噢瞧他听话的那副样子真认真,似乎他对我说的挺有兴趣的。”并且,如果对方边听边点头,并不断地说“嗯、嗯”之声,那么你一定会谈兴大增,同时你对自己也会产生更大的信心,话题也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思路也变得清晰流畅,这场谈话一定能愉快地进行下去。
显然,这样良好的效果是由于善于倾听的人在无形中起到了鼓励对方的作用。如果你在交际场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专注认真地倾听别人谈话,向对方表示你的友善和兴趣,将会对你有极大的帮助。
在谈话的过程中,你如果能耐心地倾听对方说话,这就等于向对方表示了你的兴趣,等于说是告诉对方“你说的东西很有价值”,或“你很值得我结交”。无形中,你让说者的自尊得到了满足,使他感到了自己说话的价值。反过来,说者对听者的感情就会发生一个飞跃,“他能理解我”,“他真是我的知己啊”,于是,二人心灵的距离缩短了,交流使两人成了好朋友。

访谈会晤,风度翩翩(1)
访晤,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活动,是为了礼仪或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拜访会晤。按其性质可分为公务访晤和私人访晤。
公务访晤,大多与国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密切联系,至少也关及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与发展,所以是一种严肃的正式的交际活动,一般都要事先安排,精心组织,要注意到许多细节。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走亲访友是一种常见形式,这就是私人访晤。借助这种交际活动,可以达到互相了解、沟通信息、加深感情、增进友谊的目的。所以,私人访晤不但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从形式上看,私人访晤有初访、重访、回访的不同;从内容和特点上去看,也有礼仪性访晤、事务性访晤和随意性访晤的区别。初访往往比较郑重,重访,是关系趋密的表现;回访,则体现了“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传统民俗和道德观念。至于礼仪性访晤,主旨上在于融洽人际关系;事务性访晤,大多为了解决某些具体事务(例如托事、邀约等),随意性访晤,一般发生在至亲好友之间,可以聊天谈心,拉家常,“侃大山”,礼仪也少一些。
不同形式不同特点的访晤,会话语言自然千变万化。然而,它们在结构上,也存在着共性,即访晤语大体上包括“进门语”、“寒暄语”、“晤谈语”和“辞别语”四个部分。
1.进门语
到了亲友家门口,要先轻轻地敲门,或者短促地按一下门铃。即使门开着,也应很有礼貌地问一声:“××在家吗?”或者“房间里有人吗?”不要贸然闯入,以免别人措手不及。
同主人见面后,要立即打招呼,然后再跟着主人进房。同主人打招呼也分几种情况:
(1)你如果是初访者,一般可以用这样的话打招呼:“啊”“初次登门,就劳您久等,真不好意思”或者“难得上门,叫你久等了吧?”
(2)你如果是重访者,因为关系比较亲密,打招呼就不必多礼,一般只需简单地说一句“好久没来看你了?”即可,或者说“我们又见面了,我上次来,是一个月以前吧?”关系密切的,开个玩笑,也不乏幽默感:“我又来了,不讨厌吧”
(3)回访大多出于礼仪或答谢,打招呼时要考虑这个特点,打招呼要有致谢的口气。通常你可以这样说:“上次劳您跑了一趟,我今天登门拜谢来了。”“您上次刚走,我就想,无论如何要到府上再谢谢您”
初访和回访目的性一般较强,多属礼仪性访晤或事务性访晤。相比之下,重访虽然也有一定的目的(如联络感情、交流信息等),但其随意性较大。所以初访、重访、回访的进门语,还要从礼仪性、事务性、随意性方面去加以考虑。
(4)礼仪性访晤大多与唁慰、祝贺、酬谢等有关,进门语每每要同有关的唁慰、祝贺、酬劳的的内容联系起来,比如初访时,说:“一直没有机会登门,今天给您拜年来啦”“好久不见,借你走马上任的东风,给老朋友贺喜了”回访时可以说:“上次家父过世,劳您大老远地赶来,叫我一直于心不安。”
(5)如果你去做事务性访晤,进门语就要从本次访晤目的上去多考虑。如“××无事不登三宝殿,求您帮忙来了”或者“小周,你要我办的事,有眉目了。”但初访一般不宜如此“开门见山”,进门语应多注重礼节,“己求人”的话语不必过于谦恭,别人求自己的时候,说话亦不可傲慢无礼。
(6)随意性访晤一般无拘无束,双方关系又比较密切,所以进门语可有可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需要考虑的一点是,要讲的话在门外说好,还是进屋说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主人,对来作客的访晤者的进门语,一定要热情,或表示慰问、感谢。譬如,您可以说下面这一类话:“我也一直想在家里同您聊聊,快请进”“我也懒,好久没上你那儿去。”“哎呀,上次已经打扰了,还让您再跑一趟,叫我怎么感谢您。”作为主人,一定要热情大方,使客人无拘无束,宾主尽欢。
2.寒暄语
寒暄是人际交往中双方见面时叙谈家常的应酬语言,既不是虚情假意的客套,也不是胁肩谄笑的阿谀;它有助于人们互相了解,应当体现出对他人的真诚的关切。。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访谈会晤,风度翩翩(2)
在访晤中,双方坐定以后的寒暄语,可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1)语题应由双方都熟悉或有兴趣的事物自然引出。寒暄的内容常常是天气冷暖、工作忙闲、学习好坏、身体健恙、最近活动、朋友过从、亲属今昔等。但是,寒暄时具体谈什么,要有所选择。访晤双方都要善于从贴近处挑选双方均有兴趣或均有鲜明感受的话题。譬如,天气特别冷,你可从注意身体谈起;对方近日获奖,你可从工作、学习谈起;身体有病,则从强身保健谈起。总之,话题须出于自然,包括墙上挂历、耳际音乐等,都可引起寒暄语。
寒暄语一定要突出选择性,若对方对这一话题不感兴趣,就要马上考虑换个话题。
(2)建立认同心理。所谓“建立认同心理”,就是双方要多寻找共同语言,以求得心理上的接近趋同。这样,寒暄对整个访晤活动,就是一个有推进作用的桥梁,谈话才能自然而然地深入下去。请你看下面的例子:
甲:这幅画是你自己画的?画得真不错
乙:你过奖了,我不过在业余艺校学了几天。
甲:你也进过业余艺校?
乙:怎么?听口气,你也不是外行。
甲:我在鲁迅业余艺校跟×××老师学过画。
乙:真的?太好了,我们都是×××老师的学生
这一段寒暄语,话不多,一下子使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