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意冲霄 >

第25章

战意冲霄-第25章

小说: 战意冲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行动,出于对族里对妖术的种种可怕传说,男子的脸一下了变得铁青。
不光是他,一旁观战的那些侍卫以及徐纤纤也都被这突然的变化惊呆当场,刚才明明很清楚的看着叶延在这男子身上只打了一拳就退开了,也看不出这一拳有多重呀,怎么就让这男子举不了手臂还痛得满头冷汗,当然徐纤纤和众侍卫不会相信妖法之类的说词。
“妖法我倒不会,只不过是打了一拳而已,顺带告诉你一句,我汉族堂堂七尺男儿,个个都是伟丈夫,你想看力量吗?那就让你看看真正的力量。”叶延的全身关节突然发出一阵暴响,双掌齐举,飞身拍向这名男子。
强劲的掌风带起呼啸巨响,纵使远离几米的众侍卫和徐陶两人也都能清晰地感觉到这股掌风的威力。
全身处于掌风笼罩之下的之名男子脸色由先前的铁青变成了惨白,面对着这股飓风般的掌力,他突然感觉到死亡离自己是多么近,那么清晰。
“住手,快快住手!”突然一人跌跌撞撞从靠岸的画舫中跳了下来,边跑边高声呼叫,一身从四品的官服在惊慌的奔走中衣斜带歪。
“啊!”男子血液里的野性让他不甘闭目待死,凶狠地狂叫夹带着他飞身的前冲直直地在叶延的掌劲上,一步、二步、三步,男子硬撑着向行的身体突然向后栽去,后仰的口中一道血箭冲天而起。
第四十三节 庭议
           “尔等是什么人?居然击杀外国使臣。”等这名官员跑到近前时,地上只有一具嘴角犹在流血的尸体和两个被打的不成人样的“滚地葫芦”。
“大胆,你身处何职,七公主在此居然不上前行礼还恶言相询,难道想造反了不成。”这些侍卫可都是皇宫里出来的,一个从四品的官员在他们眼里根本算不上什么,他们平时又都是作威作福惯了的人,这名官员的厉声喝问正好给了他们机会,马上给这官员按上了一个犯上作乱的罪名。
郑海虽然是从四品的小官,身处平事大夫(大夫,宋朝官职的一种称呼,能入朝上殿,平事是一种事务的名称,一般加给外交官员或临时的使臣)职位的他也是一名京官,对于七公主还是有所知闻的,刚才他心慌之下没有留意两名女子的样貌,七公主他虽然不认识,可徐国公的千金他还是见过几面的。
侍卫这声责问可把郑海吓出了一身冷汗,心里直骂老天不长眼。这三位男子是岭南南蛮族派到宋国的求亲使者,这名被杀的男子是族长的四子,他今日奉命在画舫上设宴招待这三名使者,偏偏三人看到岸上两女子模样娇艳便要下来调戏,郑海喝了太多酒视力又欠佳,看不清容貌以为只是寻常人家女子,也就懒得过问,想不到两名女子居然一个公主一个国公千金,而且使者还让公主的护卫给杀了,这事可怎么向皇上交代。
要换成是第二人,那郑海肯定会把责任都往别人身上推,可眼前这人不一般呀,那可是皇太后眼里的宝贝,若是把责任推到她头上,就算皇帝能饶他皇太后也会要他的小命。
郑海跪在地上向陶美姬磕头行礼,心里却快速的盘算着该如此了结这事,一旦处理不好,不要说他的乌纱帽,就是这条小命能不能保也是个问题。
“郑大人,你陪的好客人,居然光天化日调戏当朝公主,若不是叶将军保护,公主的清白今天就要断送在这里了。”徐纤纤可不是善主,她也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麻烦,马上给郑海来了一个下马威,也好让他回禀此事时说话有所顾忌。其实她这个心思却是多余了,就算不用吓郑刚自己也识趣的知道这事绝不能摊到七公主身上。
“下官该死,下官不知道是七公主凤驾在此,多有冒犯,望七公主恕罪。”郑刚既然在京城官场里混,当然听说过这位徐大小姐的脾气,要使起性来还真会叫人难以下台的。
“小纤,郑大人也是无心之过,你就不要再责罚他了。”陶美姬拉住徐纤纤劝慰了一句,又转首对郑海说道,“郑大人,这几名外使意图对本公主不轨,被叶将军击毙,若有人问起你就推到本公主身上好了。”
“这几名外使大逆不道,冒犯公主罪当该诛,下官一定如实向宰相大人禀告,请公主放心。”郑海见陶美姬并没有见责,心里稍稍放宽。
这场小小的风波并没有让陶美姬和徐纤纤两人记挂在心,回来后几天,也没见皇帝过问此事,以为此事就这样算过去了,然而几天后的一份八百里加急的战报,震惊了整个朝野。
“陛下,岭南八百里加急战报,南蛮族突然发兵十五万进攻我梅雁关,守将王德扬率一万守兵浴血奋战一夜,最终被南蛮攻下,全体守关将士以身殉国,南蛮攻下梅雁关后一路烧杀抢掠,残杀我边境百姓数千人,现兵围饶平城,声称要为其四王子赖阿平申报仇雪恨,饶平太守康相南百八里急报请求朝廷派兵救援。”值殿官上大夫吴瑞急冲冲地跑上殿来,惊慌之下连三跪九拜的礼节都忘了。
“化外蛮人竟敢犯我大宋天颜,请陛下派兵讨伐,以扬国威。”谏议大夫华国忠上前奏道。
“华大人,难不成你能领兵平乱。”参知政事楚慕皮笑肉不笑的对华国忠说道。
“楚相说笑了,华某乃一介书生,不识行军作战之道,岂成领兵征战,殆误国事。”华国忠有些不快的应道。
宋朝官职里,参知政事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例合称“宰执”,乃国家的最高参政要臣,后宋建国时并未设立宰相官职,这几个实际上行使宰相权力的人也就成了朝中的宰相。
楚慕乃势利小人,在朝中拉朋结党,私底下卖官赚钱,是华国忠一类的清廉之人的死对头。
“既不懂行军作战之道,却在朝堂之上胡言乱语,身为谏议大夫,其行可诛。”楚慕对于这个平时从不卖他面子的华国忠,一有机会就大肆打击他一番。
“陛下,臣以为南蛮只不过是找个借口以讨点好处,只要我朝派一使者,带上些金银财物前去议和,必能解决战祸。”礼部尚书楚进明乃楚慕的族侄,能坐上这个位置也是楚慕在背后出力的结果,这时忙站出来顺着楚慕的意思上奏。
“臣以为楚尚书之言十分有理,现今我国国库空虚,兵器粮草等战备物资所缺甚大;二者南蛮兵凶狠好战,又习惯于岭南一带山区步战,我国之兵往往以三方可敌一,若一旦交战,恐将损兵耗粮巨大;三者蛮人此举不过报子仇小事,陛下只需派人安抚即可,也免去了百姓一场灾祸。”同为保守派的枢密使柳风廷也出列奏道。
柳家乃三朝重臣,其祖柳元明又曾任前朝太师一职,门生遍布朝野,在朝中威望极高。
“臣附议。”
“臣等附议。”
“臣等也附议……”
柳风廷一出来表奏,马上出来许多大臣纷纷附议。
“臣有话说。”偏将军马洪大步出列,伏身奏道,“南蛮垂涎我江南富庶之地由来已久,此次兴兵为子复仇不过借口耳,若送礼议和,只会滋长蛮人气势,臣愿意统领大军前去岭南平叛。”
朝堂之上许多主战的臣子和一些性情耿直的大臣都纷纷点头赞同。
“陛下,之议万万不妥,陛下登基五年时,南蛮犯乱作上,大将军杨广昌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去平乱,才使南蛮伏首称臣,以大将军之能,当年平乱也使十二万大军丧命岭南。而今大将军英年早逝,朝中无能征之将,若大军南征,势必白白断送我大宋几万兵甲的性命。”出言反对的是兵部尚书季天安。
季天安的话立即引起满朝武将的强烈不满,个个怒目相加,甚至有几个性情鲁莽者破口大骂起来。
一国之主,宋宁宗赵平却依然平心静气的安坐在龙椅上闭目养神,脸上看不出一丝喜怒哀乐,对于殿下臣子们的争议犹若未闻。
大臣们对这现象却是见怪不怪,自从七年前这位皇帝陛下开心热心追求长生不老的仙术时,便对朝中大事极少过问。让众臣心里都感纳闷的是,同为四宰之一却总和楚、柳两人唱对头戏,无论家族实力、官位都能与柳家相抗的同平章事朱剑南却一直未曾开口。
第四十四节 偏殿
           宁宗没做任何决断就匆匆地宣布退朝,午膳过后,宁宗突然传下旨意,宣同平章事朱剑南、枢密使柳风廷、参知政事楚慕、枢密副使欧阳飞、镇护将军袁飞龙、轻车将军狄久义及六部尚书到龙安殿见驾,龙安殿是皇帝陛下平时处置事务的一座偏殿,类似于书房,有时皇帝也会在这里召见大臣商议要事。
众人都心知肚明,知道皇帝这次的召见还是为了岭南蛮族叛乱一事,各自按着自己的立场或利益盘算好说词,准备在这场辩斗里得尝所愿。
龙安殿上,宋宁宗已不再是那副闭目养神的安详之态,一份刚刚送到的快报和上午的饶平求援战报并列放在身前桌案上,这位皇帝陛下双眼恨恨地盯着这两份战报,双眉紧拧,细看之下,额角冒起了条条青筋。
众臣进见时,看到除了皇帝陛下高居上位外,在他的左右两侧分别坐着许多人。左侧是三名老者,分别是靖国公徐礼庆、安国公方志敏、护国公金厚德;右侧坐着的是四位已经成年封王并参予朝政的皇子,大殿下福王赵浩风、三殿下明王赵浩华、四殿下瑞王赵浩正、六殿下弘王赵浩扬。
几番繁琐的参拜礼节之后,各自按着自己的职位按部列班,在执事太监奉命将宋宁宗赵平龙案上的一份战报拿起朗读时,开始了这场关系国家命运的朝议。
“平阴关守将唐佑定八百里加急:日前饶平城破,太守康相南与全城将士尽数战死,南蛮进城后屠城两日两夜,后又火烧饶平城,时下南蛮大军直逼平阴关。”
“平阴关守军不足四万,而南蛮大军足有十五万之众,被其兵临城下,危矣!”礼部尚书楚进明道。
“寡人今召集诸位爱卿前来,就是为此事共商良策,诸位爱卿有什么好主意尽可畅所欲言。”宁宗赵平的声音里透出一丝丝的疲倦,自从他登基以来,国事少有宁日,令这位九五之尊每日里忧患忡忡,少有欢颜。
“启奏陛下,臣有一万全之策,既可退南蛮之兵又可免远征之苦议和之财。”如果说六部尚书里找一个最笨的人,不论是谁都知道就是眼前这位身材臃肿、肥头猪耳的户部尚书左东海。
左东海既没文采也没武略,又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能坐上这个堂堂从一品大员的尚书位置,都只因为他有一个好妹妹,一个长得既水灵又妖媚的妹妹,一个能迷得皇帝夜夜流连于其寝宫之中的宠妃。
天下最厉害的风并不是什么飓风、台风或者龙卷风,而是枕边风。在左贵人的娇磨软求下,赵平哪管她这个哥哥是什么货色,下道圣旨就赐了一个户部侍郎的位置(户部侍郎是户部的副职,如果尚书比做今天的民政部部长,那侍郎的职位就是副部长)。合该这左东海有福,坐上侍郎的位置还不到两年,户部尚书林满堂就得了痨病一命呜呼了,而不学无术却懂得拍皇帝马屁的他,在那位宠妃妹妹的努力下,终于坐上了这个尚书的位置。
殿上的诸人,不管是哪一派的,出于哪种心思的,谁都看不起这个人,“一个长着猪脑袋的人,也敢说有好主意。”殿上文武大臣们在听到他的话后,心里面难得的出现了一次完全相同的想法。
“左爱卿居然有如此良策,速速道来。”宁宗对这位左东海的感觉还是蛮好的,这就是左东海经常拍马屁得到的最大好处。(所以说想要在官场混得好,拍领导马屁是关键,就像笔者不懂此中之道,在现实工作中经常免费得到许多小鞋穿,撂脚呀!)
左东海撑开细线般的双眼在殿上诸人脸上扫视一圈,一副得意忘形的样子,“哼,别他妈的一个个自称什么辅政高手,现在皇上问计却没一人能说得出来,老子今天就让你们知道我左东海也能有为国分忧的本事。”左东海看到一个个都是鄙视他的眼里,心里一阵恼怒。
“陛下,南蛮此次出征,乃是其子出使我宋国时被人杀害,陛下只要将杀人凶手交给南蛮,再晓以大义,臣以为蛮兵必会退回岭南。”左东海一说完话,就得意洋洋地抬头去看时,却发觉从高座在上的万岁爷到下面的诸位文武大臣,个个全都变发脸色,特别是那些大臣看向他的表情,脸上摆明了就是“你是白痴”的意思。
宁宗心里可真是气恼不已,“好你个左东海,你没什么好办法就不要开口乱讲,这不是扬起巴掌扇朕的脸吗?南蛮四王子赖阿平申是谁杀的,满朝文武都很清楚,是偏将军叶延所杀,杀的理由更是堂堂正正,当街非礼公主,论律诛灭九族都够了,现在居然让朕将凶手交出来给南蛮族,交谁?叶延吗?他只是个保护公主的偏将,主凶只能是七公主赵洁了,赵洁可是我大宋的公主,朕的爱女,若朕为退后将爱女这样送出去送死,那皇家颜面何存;再则,赵洁可是母后的心头肉呀,朕要是让她去岭南送死,母后那边如何交代,非活活气死她老人家不可,这可是大不孝呀。”
众位大臣们的心思也差不多,这主意要是行,早朝时人家早提了,还轮得到你左东海来这里多嘴。
“哼!”一听这话,靖国公徐礼庆心里就十分不爽了,这左东海仗着自己是国舅,不但不把他和徐皇后放在眼里,连皇太后也不放在眼里了,居然说出这种话来。
众臣心里都乐了,知道这下可有好戏看了,可谁也不敢懒得出声周旋,能坐上这些高位者,谁会是傻瓜呀,左东海的话得罪的人可真是多,若徐国公发难就算是皇帝也得给几分面子,你左东海就等着挨糗吧。
“左东海,尔居然说出如此畜牲不如之言,身为大宋重臣,领我大宋的俸禄,却说出如此有辱国体之事话,尔将我大宋尊严置于何处,眼中还有无陛下否?”徐礼庆是成了精的老狐狸,说话的措辞当然极有水准,话里半个字都和自己内心的气愤挨不上边,一副为国大义凛然的话,一顶辱国辱君的大帽子轻轻地就扣到了左东海的头上。
左东海就算真的是一头猪,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他多少也懂得看一些形势。靖国公居然敢在陛下面前、大殿之上开口辱骂他,而且未听到皇帝陛下半声的阻拦,反而是稳坐在上一副看热闹的表情,众臣工也是在一旁窃笑摆明了看他的笑话。再仔细一想自己刚才所提的杀人凶手,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