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回到1981 >

第3章

回到1981-第3章

小说: 回到198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婶子会意,转身去了前院,却不急着回话,慢条斯理地道:“这样吧,你先把孩子抱过来瞧瞧,要是相中了那自然好说,若是相不中,那俺们也不亏你,给你一块钱的辛苦费。”

那女人赶紧应了,转身就朝外头跑,不一会儿,就瞧见她抱着小小的一团过来了。三婶子把人接下,不满意地小声嘟囔了一句,“怎么这么瘦。”

那女人尴尬地笑了笑,不做声。

尔后几声脚步响,门口一黑,我抬头看去,只见三婶抱着个娃儿进了屋,小声道:“这就是牛娃子。”

这么冷的天气,连我都穿着袄子,可这孩子却穿一身破破烂烂明显大了一号的单衣,脚上没有穿鞋,脏兮兮的露在外头,手脚都冻得发紫。再看他个子小小的,看起来哪有三岁,脸色蜡黄满身污泥,一张小脸瘦得仿佛只剩下一小条,也更显得那双眼睛愈加地大,眼中全是惊恐,缩手缩脚地蜷在三婶怀里,根本不敢看人。

这孩子,真是太可怜了。

“这——”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我心里头一酸,眼泪哗地就掉下来了,喉咙里发不出声,只赶紧伸手把他接过来一把抱住。

“你们姑侄俩先说说话,我去外头应一声。”三婶道。

我忽然想起钱的事儿,赶紧起身从钱包里掏出一张五块的纸币递给她,又道:“三婶,真是不知该怎么谢你才好。对了,能不能麻烦海棠姐帮我烧点热水,我想给孩子洗个澡。”

三婶低声应了,转身出门。

等屋里只剩下我们两个,我这才又蹲□子仔细打量这孩子。

“明远,小明远。”我柔声叫他的名字。小家伙终于抬头看了我一眼,嘴巴依旧紧紧抿着,怯生生的样子。

“小明远,我是你姑姑,我特意过来找你的。所以,不要怕,我会好好照顾你。以后再也不会被人欺负了……”

不管我如何说,小家伙却依旧不肯开口。我心里头知道,他这是有心理阴影了,一时半活儿肯定打不开心结,虽然有些黯然,但也不急躁,只转身从扳指里找了一整套的衣服鞋袜出来给他换上。

洗澡的时候小家伙很乖,睁着一双大眼睛时不时偷瞄我一眼。我只当没瞧见,依旧乐呵呵地给他搓泡泡。

等洗好了给小家伙换上干净衣裳,又找出剪刀来帮他把乱糟糟的头发修了修,一番整饰下来,连海棠大姐都险些没认出他来。三婶则笑道:“这城里姑娘就是不一样,出个门还带香皂。不过这香味儿可真好闻,比上回你七婶子从供销社买来的香多了。”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里头却是暗自警醒,这一两次也就算了,要是次数多了,难保三婶不会看出什么蹊跷来。等回去安置好了,定要再安排安排,假装去城里添置东西,以后也要解释屋里那一大堆物件的由来。

因海棠大姐说指不定明远表舅什么时候回来,生怕再出变故,所以我们一行连午饭也没吃就匆匆地走了。好在早上出门前三婶带了几个饼子在身上,每人分了两个先填着肚子。我空间里倒是有不少零食,蛋糕饼干牛肉干,连牛奶都有,就是怕三婶怀疑,没敢拿出来。

连吃了两天的面食,我已经有些受不了。到底不是北方人,这面食偶尔吃个一两顿还能说是图个新鲜,可要天天这么下去,只怕过不了几天就得崩溃了。于是回程的路上,我十分委婉地问起公社里有没有大米卖。

三婶笑道:“大妹子真是城里人,俺们这里不种稻子,哪里有大米。公社的粮仓里头也只有麦子呢。”顿了顿,又道:“听说大米饭怪香的,俺活到这么大一把年纪都还吃过。”声音里不乏遗憾之意。

大米我有的是,空间里头堆成山,可问题是,我要怎么不被怀疑地拿出来。

天擦黑的时候我们才到陈家庄。

因为这里还没有通电,村民们又节省,不到全黑绝不点煤油灯,所以一路过来都黑乎乎的。不过三叔两口子都习以为常,我怕小明远害怕,就一直小声地跟他说话。

一到家三婶就去厨房忙活了,三叔则去喂猪喂鸡,出去了一整天,这些牲畜们也都饿得直叫,猪崽子关在猪圈里倒还好些,只是“啊啊——”地直叫唤,那几十只鸡就跟见了亲人似的哄地将三叔团团围住,叫得那个热闹。

今天的事情虽说顺利,可毕竟还是提心吊胆地过了一整天,到这时候有些累,这会儿见了院子里热热闹闹的样子,心里头忽然豁然开朗起来。低头看小明远,他虽然还是抿着嘴不说话,但一双眼睛却紧紧盯着院子里跑来跑去的鸡崽子们看……

趁三叔三婶都忙着,我偷偷地从空间里掏出一包小蛋糕,撕开了包装递给小明远,小声道:“先吃着,啊。”

小明远躲闪了一下,忽然抬头看我,眼睛里说不出是什么情绪,眨巴了几下后复又垂下眼睑,长睫毛盖在眼睑上,一颤一颤的。

我正准备再好言好语地哄哄他,他忽然伸手接过蛋糕,一转身逃进屋里去。我起身追了两步,忽然想起什么,停下了脚步。

晚上吃的面疙瘩汤和馍馍,热乎是热乎,就是两天没吃肉,我这一向无肉不欢的人开始受不了了。

吃饭的时候三叔问我以后怎么打算,我想了想,觉得现在带着小明远进城并不明智。虽说我兜里头揣着不少假证,可听说这时候对城里户口管得严,估计不好上户。倒不如先在陈家庄住着,把户口的事儿解决了再说。

斟酌了一下后,我回道:“不瞒三叔说,其实我昨儿一来陈家庄就喜欢上这里了,山清水秀景色也好。小明远年纪小,要是我忽然带他进城,怕他一时半会儿适应不了。所以,我想先在陈家庄找个地方住下,等他大些了再说。”说罢,又趁机把给我们两个上户的事儿提了一下

“我们村儿是好呀。”三婶一听我夸陈家庄,马上欢喜起来,高声应和道。

三叔却考虑得多些,闷头喝了一大口面疙瘩汤,才沉着脸低声道:“大妹子你可要想清楚了,你到底是城里人,要是真把户落在了我们队里,以后要转出去就难了。你是个文化人,真愿意在我们农村待着。”

我笑道:“看您说的,哪儿不是待呀。城里也没什么好的,说不定再过几十年,城里人还一个劲儿地想往乡下奔呢。”

城里真没什么好的,交通拥堵环境差,想吃点什么水果蔬菜都不新鲜。反正我又不是正经重生,过个十几年就得回去的,也不图什么创业赚大钱,哪儿舒服就在哪儿住着。这么一想,越是坚定了要在陈家庄扎根的决心。

见我言辞恳切,三叔终于放心,又换上了一副欢喜的神情,跟我热热闹闹地唠嗑。又说明儿早上就带我去找大队长,把上户的事儿给办了。

我又问他抱养小明远要办什么手续,想明天去县城里一道儿办了,另外也买些生活用品。还有住的地方也得另外寻,这三两天的还能在三叔住暂住,可既然决定要在这里住下,自然要做长远的打算,总不能一直占他们家的地儿。

三叔说隔着他们家三户就有个小院子,是以前下乡的知青住过的,前有院后有塘,地方不小,就是好几年没主人了,怕是得好一番整饰。至于抱养的手续,说是乡下地方抱来了就抱来了,把明远记在我名下就是,那些手续听都没听过。

可我还是不放心,要真是那边真心实意地放的人也就好说,可万一明远他表舅找过来,到时候可就麻烦了,说到底,我这姑姑的身份到底不可靠。想了想,还是决定明儿去县里一趟,再说,这不是还得“买东西”吗。

晚上我和小明远睡一屋,他还是有些不适应,晚上吃饭的时候一句话也没说,我也不逼他,洗了手脸后帮他脱衣服,重新换上睡衣。因为是照着现代孩子的个子买的,衣服套在他身上大了许多,袖子和裤腿儿都长了好一截儿,宽宽松松地耷拉着,倒是显得更可爱。

小家伙还是有些拘谨,但是很显然他对这身漂亮睡衣很感兴趣,一会儿左看看,一会儿右摸摸,眼睛里透着些探寻又欢喜的光芒。

我帮他把衣袖和裤腿都卷好,抱过来狠狠亲了他一口,小声道:“小明远真可爱。”

他的脸上顿时涨得红红的,嘴唇一动一动,似乎有些高兴又有些羞涩。

“睡觉吧。”我吹灭了灯,一转身将他抱在怀里,小心翼翼地盖好被子,安然地闭上了眼睛。
 
4

4、四 。。。 
 
 

早上是被外头的鸟叫声给吵醒的。

一睁开眼睛,就瞧见怀里小家伙圆溜溜的大眼睛,安安静静地看着我,说不出的乖巧。经过这一天的相处,小明远似乎对我亲近了些,眼神里不再有防备的神色。小孩子最是敏锐,谁真心对他好他都能感觉出来。

“早上好!”我微笑地跟他打招呼,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小脸蛋。他长得很好看,五官清秀轮廓清晰,现在就能看出依稀的帅哥胚子,只是太瘦小了些。不过没关系,等安置好了,每天大鱼大肉地好好养着,不怕他长不胖。

小明远脸红红的,手脚并用地从床上爬起来。我怕他着凉,赶紧从床头抓了衣服帮他穿,可他却不肯,过了好几秒,才小声道:“我会穿。”

这是他第一次开口说话,可把我乐坏了,自然依他,笑眯眯地把上衣裤子都拿过来,故意道:“真的假的,你这么小就会自己穿衣服?可别吹牛。”

小明远有些急,赶紧把衣服抢过来往身上套。许是没穿过套头的毛衣,只记得昨儿我怎么给他穿的,一古脑就把毛衣往头上套,却怎么也找不到领口,“呜呜”地唤了两声,一头栽倒在床上,直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笑罢了又帮他穿衣,一步一步地教他,拉链怎么拉,鞋带如何系。小明远睁大眼睛听得十分认真。

早上随便吃了点东西后,由三叔领着去了陈家庄大队长家里给我和小明远上户。到底是求人帮忙办事,特意买了一包黑糖和一包蛋糕提上。

出门的时候小明远却一直拉着我的衣服不肯松手,眼睛里亮晶晶的,那模样好像随时要哭出来。我琢磨着他可能是担心我这一走不回来了,想了想,还是将他带在身边。

得知我们的来意,陈队长十分爽快地答应给我们上户,至于我提过来的东西却怎么也不肯收,又高声道:“以后都是乡里乡亲了,这么见外做啥。不就是上个户,还拎这些东西来,被村里人瞧见了,还不戳我脊梁骨啊。”

我忍不住脸上一红,心中暗想这个时代的人真是淳朴啊!这要是换在我们那儿,几十上百块钱的东西人家还嫌少呢。

不过我还是不肯收回来,又道:“大叔您别误会,我也就是个意思,算是多谢您,以后麻烦您的事儿还多了去了,您要是这点东西都不收,我以后都不敢来找您了。”

三叔也在一旁帮腔道:“您就收了吧,也不是多值钱的东西,还不至于遭一顿骂。你要不收,钟姑娘心里头也过意不去。再说了,后头还有事儿呢。”说罢,又把那旧房子的事儿提了提。

陈队长稍稍有些迟疑,道:“那毕竟是队里的财产,上回老牛家的想要过去给他儿子娶媳妇我都没肯,要是给了钟家妹子,怕别人说闲话。”

“牛家那老婆娘要脸不要脸,自个儿家里头又不是没房子,一门心思地就想占队里的便宜。这钟家妹子——”

三叔高着嗓子就要开骂,我赶紧打断他的话道:“陈队长说得有道理,没有我一来就白占房子的道理。要不这样,您跟队里人商量商量,嗯,大概说个价,我就算把这房子买下来,您看行不行。”

“这怎么能行,你一个大姑娘带着孩子……”陈队长脸上有些为难,看得出来,他对我一个人带着孩子的处境还是非常同情的。

“再怎么说,也不能让您为难是不是。”再说了,以后我得在陈家庄常住,要真让村民们不满了,后面的日子还要怎么过呀。

陈队长考虑了一会儿,最后一咬牙,道:“这事儿我就做主了,那房子空了好几年,要是不整饰整饰也没法住。这样,你出个三十块钱,我叫上队里几个劳力,让他们这两天帮你把房子整出来。其他什么买房子的就算了。”

我正要说好,一旁的三叔插嘴道:“这三十块钱也太多了吧,又不是盖房子,三四个人两天就把活儿干完了,才几个工。”

我赶紧道:“这不是还得吃饭吗。”一边说一边使劲朝他眨眼睛。三十块钱买套院子,这实在太划算了好不好。

三叔没好气地瞪了我一眼,口中骂道:“真是个傻姑娘。”

我也不好说什么,只呵呵地笑。小明远一直安安静静地听我们说话,即不乱跑也不乱看,乖巧得让人心疼。

户口和房子的事儿定下来,我也算暂时了解了一件大事,回去的路上格外轻松,一个劲儿地逗小明远说话。三叔则握着个旱烟袋笑眯眯地看着,时不时地吐出口烟雾来,自得其乐。

回去把事儿又跟三婶说了,听说花了三十块钱,三婶一个劲儿地直心疼,道:“我晓得你手里可能存了点钱,可以后日子长着,你又是个读书人,干不来地里的活儿,没得个进项,到时候坐吃山空,再多的钱能抗得过几年?以后还是得节省些。”

我连连点头应是,又郑重地谢她提点,罢了又说起整饰房子的事儿。三叔说好歹也得两天时间,到时候大伙儿吃饭什么的,都是个大问题。

三婶立马拍着胸口道:“你放心,不就是几个人的饭吗。以前兴集体的时候,全队的饭都是我弄的……”说着又絮絮叨叨地说起以前集体制时候的事儿。其实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也是这两年才开始,可大伙儿说起以前的事儿,仿佛都已经过了许多年似的。

“还是大包干好啊,大伙儿都有了干劲,谁不是卯足了劲儿地去干活儿。今年的收成可比以前好多了。”三叔连连感叹。

虽说来这里才两天时间,可村民们的精神状态却是在我的眼里,每一个人的眼神都平和而充满希望,那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这种质朴的情感却是生活在富足的现代社会中的人所缺少的。

趁着天色早,我想再去县城里走一趟。因为要从空间里运东西,这回却是怎么也不能带小明远去了。好言好语地跟他解释了半天,他才终于红着眼睛放开了手,小脸上全是不舍。

从陈家庄出来走两里多路就有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