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赝品 >

第158章

赝品-第158章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三个内线就被带到了我的面前。可笑的是他们彼此之间居然都不知道对方也是同道中人,而我也没有打草惊蛇,属下的卫士是用衙门需要找他们了解城中商人们对近来的一系列政策有什么看法地名目,把他们找过来的。
    我看了看手下送过来的资料,这三个人,生意虽然做的不是很大,却是那种需要经常外出的营生,进进出出也不会引起别人太大地猜疑。可以说是很适合被人用作探听城内情报的那种人员,恐怕党项人也正式看中了这一点,才拉他们上贼船的。
    三个人各怀鬼胎,站在大堂上面有些惴惴地看着我。
    我仔细地将三个人上下打量了一番后,才开口说道:“来人,给三位看座。”
    “多谢大人赐座,小民愧不敢当啊。”三个人急忙退让道。
    “当得起,怎么会当不起呢——嘿嘿嘿嘿。三位都是做大生意的人嘛——“我阴阴地笑了笑,显得十分恐怖,令三个人有些不知所措。
    手下很快就将椅子拿了上来,不过,只有两把。
    三个人看了更觉得莫名其妙,互相看了看,不敢坐下,其中一个胆子大一些的,提起精神来问道:“大人,召唤小民前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我抬起头来,看着房顶,慢条斯理地说道:“前日本官做了一个梦——“
    三人更是感到诧异,不知道我的葫芦里面到底卖的什么药?
    “元始大天尊托梦给我,说是我们城里面有人才啊!大大地人才!叫我一定要好生利用,不可轻慢——“我摇了摇头,接着说道。
    先前说话的那人壮着胆子问道:“大人能够在梦中与神仙沟通,果然是文曲星下凡,小民佩服地紧。可是,这与小民等人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当然是有的,否则本官怎么会请你们来呢,嘿嘿——“我将目北转了回来,在三个人的身上转来转去。
    这些家伙们更感到心里面发毛儿了,一时之间谁都不敢再多嘴了。
    我见装神弄鬼的效果已经达到了,便说道:“好了,不跟你们兜圈子了!本官受神仙指点,在你们三个人当中,有一个人是李继迁的探子!今日,便要将那人找出来归案!”
    说罢我将手一挥,立刻有十几名身着重甲的卫士从外面冲了进来,将三个人围引起来。
    “大人,这梦中之事如何可以相信啊?”虽然心里面有鬼,可是大家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儿,在强大的威慑面前,三个人百般推诿道。
    “神仙所托,怎么会有假?”我一挥手道:“来人,没有坐在椅子上的,马上给我拉出去砍了!”
    还没等卫士们动手上前,三个人跑得比兔子还快,一个倒霉鬼没有抢到椅子,被我地卫士直接给拖了出去,剩下的两个人都感到自己躲过了一劫,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谁知道我不等他们缓过精神来,便接着说道:“还坐在椅子上的,给我拖出去砍了。”
    可怜那个反应迟钝的人,屁股还没有离开椅子就被我的卫士给拖了出去,哭天抢地的声音听起来非常地悲惨。
    “大——人——“剩下的那人抹了一把冷汗,小心翼翼地问道,“应该没有小民我什么事情了吧?我是不是可以走了?”
    “别着急要走啊——“我嘿嘿冷笑道:“难道李继迁对你的吸引力,竟然比跟本官说话都要强一些么?看来元始天尊他老人家果然很有一套,留下来的,就是李贼的探子了!”
    那人一听这话,立刻吓得坐到了地上,瘫软成了一片。
    而拉出去的两个人,也遭到了同样的待遇,结果很简单,三个人不用我追问,都很干脆利索地将自己勾结党项人的情况给交待了个清楚,而我也针对这些家伙们,想出了一个可以利用他们来施行的反间计。
    事后,王石雷非常佩服地问道:“大人,原来你对刑讯也很有一套啊!只不过设了一个小小的局,就叫他们不打自招,真是令人佩服之至!”
    “笑话,这算是什么本事?”我晒然一笑道:“你是没有见识过而已,真正的刑讯高手,哪里用得着上刑具啊?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能否将李继迁的主力吸引过来,就看他们三个人的配合好不好了。”
    “我看他们是打心眼儿里面怕了大人了!”王石雷大笑道。
    第十四卷 运筹帷幄 第二章 计行反间
     更新时间:2009…7…3 17:12:08 本章字数:5291
    “多谢两位壮士相救。”逃出樊笼的张浦抱拳对两名黑衣人则道。
    “张大人不必客气,我等受了李继迁大人的委托,一定要将大人你搭救出来的,所幸不辱使命。”其中一个黑衣人客气地回答道。
    另一个黑衣人在旁催促道:“我等仍未脱离宋军的控制范围,宜从速赶路,与李夫人汇合到一处。”
    “这位壮士所言不差,我等先赶路要紧,救助之恩,且容后谢。”张捕点了点头道。
    三个人一路上潜匿行踪,穿越了黄河,一路西行,越过了银夏五州,终于在西边的瀚海边儿上遇到了李继迁的大队人马。
    “张兄——“李继迁看到张浦安然而返后,心中大喜过望,从战马上面跳了下来,一把将其拥住,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内心的欢喜溢于言表。
    “主公——“张浦得到如此待遇后,心中也是深受感动,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话好了。
    那两名黑衣人走上前来,抱拳道:“李大人,营救中遇到了宋军的攻击,只救出了张大人,夫人与老夫人被对方死死地护住,没有得手。”
    李继迁深深地行了一礼道:“多谢两位援手之德,能救出张大人就很令本人欣喜了,岂敢再多奢望?”说罢吩咐手下取了不少财物赠与两人以示感激。
    李继迁看重张浦,不是没有原因的了
    当初起兵反抗宋朝之初,李继迁将少兵寡,势单力薄,在如何同宋朝对抗的问题上,一直难以决定下来,他的弟弟李继冲主张乘夏州不备,杀诏使,占据馁、银。但是张捕的意见却相反,他认为在夏州难以建立起根基,宋军又有重兵屯守于边境,一听到其事的消息。便可以朝发夕至,而自己等人无以祗御。
    最后李继迁采纳了张浦的主张,避走漠北。安立家室,然后联络西北各族豪杰,卷土重来,事实证明,即便李继迁的骚扰战术给大宋边军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并且斩杀了大宋几员守将,可是一旦大军突至对其构成正面威胁地时候,还是显得力量弱小因此李继迁对于张浦言听州从,奉若神明。
    此番张浦被擒。李继迁以为失去了左右手。懊恼不已,及至营救成功,却又大喜过望,甚至于连母亲和妻子仍然被宋军扣押的事情也暂时放到了脑后。
    “主公,你贸然领兵东进,实在有欠考虑。”张浦与李继迁客套完之后,便急匆匆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李继迁闻言笑道:“张兄放心,继迁也不是当日那个容易冲动的毛头小子了!”
    张浦看着李继迁光满自信地目光,倍感欣慰,庆幸自己所扶立的主公已经逐渐变得像个英雄了。于是便仔细盘问李继迁东进的日地。
    “我这次出兵东进,其实有两个目的。其一就是为了训练一下士卒,将你营救出来,其二就是为了转移宋军的注意力,使我们囤积了年余的青盐可以顺利流入宋境。”李继迁解释道。
    “原来如此!”张浦恍然大悟,不由得为李继迁的谋略感到高兴。
    在张浦被擒的近半年中,李继迁按照以前定下的战略,在河西聚集力量,宣传祖宗功德,并与各部豪族联姻,由于他本人年轻英俊,手下的兵将也多,又有祖宗的荫德托庇,很被各族看好,因此羌豪野利等族皆以女妻之,声势大振,实力渐渐地雄厚起来,现在唯一困扰着他的,就是经济上地问题。
    李继迁党项各部活动地盐州和灵洲一带,盛产清盐,其质量比之山西所产地解盐还要好,因此陕西沿边的居民们争相购买,给党项人带来了很大一笔收入,不愁吃穿用度。可是自李继迁叛宋自立以后,大宋朝廷为了在经济上压制李继迁,下令沿边凉解不许过河西,河西青盐不得过界贩卖,违禁者不论数额多少,一律处斩。
    “自宋军封锁边境以来,青盐囤积很多,若不想办法推销出去,恐怕族中的民众就要无以聊生了,因此我才带了三万人马,准备分成两路袭扰大宋边境,以调动其人马北上,这样的话青盐就有了进入宋境的机会了。”李继迁对张捕解释道。
    张浦皱着眉头说道:“这样虽然好,却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属下在绥德呆了半年,虽然行动并不自由,却也从软禁我的士卒口中,了解到不少关于西北的情况,目前的大宋西北防御使杨延昭,可不是一个缺乏智谋和勇气的人呀!”
    李继迁点了点头,对于我地领教,他至今记忆犹新,因此非常认真地听张浦说话。
    “大规模地进袭肯定是行不通了!”张浦说道:“我听说宋军在年前就进行了整编,近二十万的边军,只留下了五六万精锐,其余的都沦为二线留守,屯田去了,因此宋军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我还听说,杨延昭以自己从京师带来的八千禁军为主,训练出一只两万人左右的骑兵来,并且还装备了一种新式武器,专门为了对付我们的骑兵,主公你不可不多加防范,以免吃了大亏。”
    李继迁不以为意地回答道:“此事已经由内线禀报给我了,不过要想在马背上胜过我们党项一族,宋人终究还是差了一些,骑射之术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枝能,这一点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倒是张兄以为我们的战略是否还应该稍微调整一下?”
    张浦考虑了一下后回答道:“既然已经来了,当然不能空手而返,若是由我来筹划,应当再加入两点建议。”
    “张兄请速道来。”李继迁的态度非常热切。
    “我们的力量仍不足以同宋军正面对抗。”张浦说道:“从前几次的事情便可以看出,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机动灵活,来去倏忽自如,令宋军找不到我们的主力所在位置。因为疲于奔命,不得要领。”
    李继迁点头称是,非常赞同张浦的看法,党项人能够在西北立足。就是靠着自己常年在马背上养成的良好骑射功夫,若是同宋军比陆战,比试大规模的正面对决。目前还不是时候。
    “依张兄地意思,我们应当如何是好?”李继迁谦虚地问道。
    张浦胸有成竹地说道:“第一,便是要将大队人马化整为零,使宋军摸不清我们的主力究竟在什么地方,每支队伍不要超过千人,这样更适合快速穿梭,进入宋军的控制区,给他们造成更大的困扰。战略上,要一触即走。不给对方大军围剿地机会。如若对方势单力薄。则可以一口吞下,积小胜为大胜。”
    “那第二呢?”李继迁急着问道。
    “第二么,那就要应在主公你的身上了。”张浦笑着说道:“属下愿意为主公说成一门亲事。”
    李继迁苦笑道:“张兄你说哪里话?现在形势险恶,我们忙着同宋军打仗都抽不开时间,哪有功夫去说什么亲事?你就不要拿我寻开心了!”
    “非也,非世——”张浦摇头道:“主公你不能克复旧业,致有上次的失利。就是因为缺乏外援,势单力薄之故,如今北方耶律氏正出于强势,同大宋对峙,彼此不能够制服对方,如果我们能够得到他们地援助,便可以从东西两路对宋军构成威胁,以壮大我们的力量!而要与大辽拉上关系,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联姻了!”
    李继迁听了张浦的话后,心中有所触动,他自起兵以来,吃了不少的苦头儿,也得到过不少的甜头儿,感触最深的,便是自己的名分始终不正,尽管他在河西与各部酋首通过联姻来增加了自己的影响力,可惜这种关系始终不是正式的,现在自己所缺少地,就是没有得到大园地承认和支持,这也是他心中地一块儿病垒。
    张浦提出了同大辽联姻的想法后,李继迁觉得非常有道理,可是又有些担心,于是便问道:“张兄,能够与耶律氏联姻,固然可以得到大辽在道义上或是军事经济上的援助,可惜以我现在的条件,并不比一个州府刺史强上几许,你觉得,他们肯将王族之女下嫁吗?”
    李继迁的疑虑也是很有道理的,如今他充其量只能算一个西北异族的首领,处境还比较艰难,随时都有可能被大宋官军所镇压,在契丹人的眼中,的确没有什么分量,如果撇开可以用来作为棋子,偶尔给大宋扯一扯后退外,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利用价值。
    张浦轻轻一笑道:“只要主公同意即可,能不能说动大辽之主,将耶律王族女子许配给主公,那就看属下地本事如何了,我相信,只要大辽朝廷主事之人眼光深远,就必然会赞同此事的。”
    两个人在一起计议良久,终于将这些事情给敲定下来,张浦带着百名轻骑,还有大量的钱财,告别了才见到没有几天的李继迁,踏上了前往大辽的漫漫长路。
    与此同时,绥德城中有三个人是坐卧不宁的。被我狠狠整了一回的三个内奸,正在各自的家中考虑应当如何完成我交待给他们的任务。
    “不服不行啊——”馁德的羊马行商伍德顺是三个内奸的其中之一,想到当日在安抚使衙门的情景,犹自有些胆寒。
    看来还得好好地表现一下,否则自己的家小都在城内,以后的日子怕是没法过了,想到朝廷对待通敌的叛徒的那些恐怖刑罚,伍德顺的心里面不禁有些发抖。
    思虑再三,还是自己的小命要紧,至于那些党项人,该出卖还得出卖,或许这事情办好了,安抚使大人一高兴,能够赦免了自己的罪行也说不来,伍德顺想好之后便吩咐下人,在后院的小门上教出了一盏红灯笼。
    过了没有半个时辰,一个鬼头鬼脑的家伙进了伍德顺的家门,又过了一刻钟的时间后,从前门出去了,悄悄地赶了一群骆驼,出城去了。
    与此基本上相同。城中另外两个地方也出现了类似的场面。
    在三个内奸家门口守株待兔的眼线立刻将发现的情况报了回来。
    “多盯着些就行,那三个家伙都给我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