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赝品 >

第171章

赝品-第171章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不知道我的销金窟和四海钱庄现在经营得怎么样了?”一想到大笔的金银等着我慢慢的清点,我的心中就立刻愉悦起来。
    望着与日俱增的流动人口,出出进进的大小商贾,车水马龙的行进队伍,我不禁脱口赞叹道,汴梁城啊汴梁城,你还真他妈的是一个风水宝地呀!
    忽然心中一阵惊悸,毛发突然间竖了起来。我回头一看,却是林正宵站在远处盯着我看。我恶狠狠地朝着他竖起中指鄙视了一下,然后才又躲回了船舱之中。林正宵看了我的手势感到有些惊愕,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却也明白肯定是在挑衅。不过他却没有在意,仍旧站在船头上看风景。
    林正宵修炼的究竟是什么邪门儿功夫?单纯从他能够在远处影响人的心智精神状态来看,这就不是什么简单的王八之气!方才我曾见到他的嘴唇在轻微的蠕动着,再联想到以前曾听说过所谓的次声波武器对于人体的损伤,我立刻将两者联系到了一起。
    “声波武器——”我终于给林正宵的邪门儿工夫做了一个看上去比较合理的定位。
    同少林派的佛门狮子吼神功相似,林正宵的功夫肯定也是使用音波伤人的远程杀伤性武器。只不过佛门狮子吼是属于大规模无差别杀伤性武器,而林正宵的功夫则是有选择性的定向攻击。
    相比之下,林正宵的工夫更加阴毒,更加险恶,可以伤人于无形。除却对敌人身体上的伤害,对心理上的打击更加严重。高手对决,心理素质非常重要,如果对敌人的底细不明了,从而产生心理阴影的话,则胜负不问可知!
    我越想越认为自己的猜测有道理,看来若要解决掉林正宵的问题,首先就是要破除他的秘密武器次声波攻击,可是这个办法就有些令人头疼了。
    经过总结之后,办法不外是两种:一种是防守,一种是进攻。所谓防守是很难做到的,除非是本身能够拥有不弱于八大宗师的实力才能够谈到以不变应万变,普通人根本没有办法,想一想都是奢望!而进攻则是要针对林正宵的功夫特点,找出克制次声波攻击的方法,才能对症下药克敌制胜!
    次声,说起来也不过是一种频率在人耳的感知范围之外的声音而已!或者也可以不负责任的说,是一种对于人体有极大的危害的噪音。
    声音最怕什么?我不由得莞尔一笑,顿时有了主意。记得我在后世的时候,曾经住过一所临街的房子,噪音大得很,后来装了真空玻璃之后,立刻大为改观。看来要想破除林正宵的邪功,也要从这方面着手才是。
    用真力在敌人的正面形成一个声波干扰源么?或者是直接制造出一个小型的真空空间来?没有了传播媒介,我就不相信他的次声波还能传过来!
    不过干扰源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先不要说现在没有条件制造次声波发生器,即便造了出来,也不一定能抓住林正宵的声波频率,不能够有效地干扰和什么都不做是等效的。
    制造一个小型的真空空间虽然也同样很艰难,却是可以企及的,起码我就可以利用真元在身边制造出一个小型的旋风出来,而风眼处几乎就是一个被抽离的真空环境!得出这个结论后,我就迫不及待的拉着公主老婆演练了两次,果然在演练中发现,纯真元力形成的搅动可以产生一个反射大部分有形或无形能量的空洞。
    等到上岸的时候,我已经胸有成竹了。
    “林先生好啊——呆在船舱里面一定很闷吧——”下船的时候,我一边看着李继迁一行人被早已等候多时的礼部官吏们迎接,一边对终于露头的林正宵怪笑道。
    林正宵不知道我为何会主动挑衅他,心里面觉得很是怪异。不过他此行的目的主要不在我的身上,因此也就没有多生事端,只是深深地看了我两眼,像是要将我死死地记在心里面一般。
    而我虽然自认为找到了解决林正宵的邪功的方法,却也不感说有十成十的把握成功,因此见好就收,也不为己甚!能够让林正宵这样的宗师级人物吃个瘪,就已经很令江湖朋友刮目相看了,我没有理由自己找不痛快,惹恼了他也不是好玩的。宗师级别的人物,不靠邪功也能让人惹上一身的麻烦。
    虽然有些担心林正宵的出现会给这次的党项入朝带来一些变数,但是当我看到前来迎接的官吏中,居然有一位同样身着黑衣的男子出现的时候,就安心多了。
    谢礼!这个太宗皇帝御用的大内高手之首,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同样位居八大高手之位的家伙,被陈抟提到过的我可以借助的人,居然也会为了这依次的入朝而出现在阳光之下!
    握着公主的手,我的眼神望了过去,同她交接在一处,目光中流露出来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两个人同是修炼上乘武功,自然能够体会到两位宗师级的人物相遇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原本还是艳阳高照的街道,似乎也因为两大宗师的出现而发生了变化。站在距离两人不到十丈的地方,我感到气场一直在加强,两个人之间的时空似乎已经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扭曲。最接近于天道的两大高手的正面冲突,已经足够使时空产生变异。
    身上传来了奇异的感觉,明明是烈日高悬于头顶之上,偏偏觉得阴气森森。
    这两个人在修炼上都是走的阴柔功夫,可以说都已经到了修炼的极至,由阴极而阳生。在场的人虽然在心理上就如同身处数九寒冬,可是偏偏身体上的感觉依然是在烈日之下,两种极端不同的感受直接导致了周围的几名宫中高手吐了一口鲜血出来。
    好在两个人的对峙只是持续了很短暂的一段儿时间,场中又恢复了正常。周围受到压抑的人们心里面顿时松了一口气,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势均力敌啊——”我轻声对公主说道。
    公主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只是紧紧地握了握我的手。
    礼部的官员们先忙着将李继迁等人安排进了光禄寺的住处,随行车队也一并接收下来,并开始了登记造册的工作。依足了往日的规矩,要在三日后才能够觐见太宗皇帝陛下,而这三日的期限,也就是给了李继迁拉拢朝臣上下打点的机会,相信他会非常珍惜这个缓冲时间的。
    上次的京师据点被劫后,大量现银存单都没了踪影,逼得李继迁不得不动用了很多积蓄来行贿。这一次亲至京师后,颇有一些捉襟见肘的感觉,使钱也不象以往那么随心所欲了。有感于此,李继迁来京师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找出当时出问题的原因。
    我到了京师之后,给枢密院的人打了个招呼后,就直接回到了天波府中,等候明日早朝时再上殿面君,顺便看一看家中的情况如何了。
    来到十字街上后,发现这里更胜从前。街道两边高楼耸立,店铺云集,街道上的行人来来往往,甚是热闹,已经有了大都市的味道,想来我当初的投资已经得到了相当丰厚的回报。
    天波府前倒是显得比较娴静,毕竟自金沙滩一战后,杨家虽然因为我的不断高升,并没有衰落下来,可是家中男子毕竟已经很少了,我与七郎又常年在外。等闲时节,外人中除了几个早有交往的世家的女眷偶尔来走动走动外,其他的都不太愿意上门打搅。
    “六爷?六爷回来了——”守在大门外面的人,一眼就看到了我的身影,顿时有些意外。
    “真是六爷回来了!快去禀报老太太——”那门官儿反应过来之后,冲着愣在旁边的家丁踢了一脚,大声催促道。
    那家丁挨了一脚后,如梦初醒,忙应着朝里面跑了进去。
    我笑着说道:“不必着慌!我又不是来了就走,此番回京,应该能多住几日的。”
    这一次回来,除了七郎留在绥德的府中外,几名出身天波府的丫鬟们都跟随着我回来探亲。毕竟一去年余,都有些想家了,这次有了回京师的差事,顺便带着她们一起回来看看,也好了了这桩心事。
    “母亲大人在何处?”我顺口问道,准备先去请个安。
    “老夫人她——正在正厅里面同韩王府的长吏说话呢——”那门官儿急忙回答道。
    韩王府?我听了一愣,然后才想起来,原来就是太宗皇帝的三儿子,最有希望接掌大宝的韩王赵恒,不过,他的长吏怎么会来天波府呢?毕竟他现在身份敏感,而长吏又全权代表了韩王府的举动,怎么能随意前来大臣府邸,这事儿有些蹊跷!
    我踌躇了一下,还是决定先等上一等,待到老夫人见完了客人之后,再前往问安。
    于是便同公主一道儿,顺着回廊向自己的居所走去。可是事情往往就是出人意料的,才走了没有几步,便同韩王府的长吏正面碰上了。
    第十五卷 京师剧变 第三章 纷至沓来
     更新时间:2009…7…3 17:21:17 本章字数:5422
    迎面见到的那人五短身材,白面有髭,却是从未见过,见到我后居然立刻就认了出来,拱手行了一礼后,笑了笑,客套了两句后,方才出了门离去。
    待到老夫人重新回来之后,我才拜倒行礼,老实磕了几个头。
    “我儿,为何你会在这个时候回京?”老夫人将我唤起来后,有些不解地问道。
    “自然是有皇命在身。”我回答道,接着有些疑惑的问道:“难道有什么不妥么?”
    老夫人摇了摇头道:“虽然老身已经很久没有出门,却也能够感觉到最近的京师里面,各方面势力蠢蠢欲动,似乎风雨就在眼前一般,你选择在这个时间回京,确实有些失策。”
    我有些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道:“这却是无法推却的。”
    有太宗皇帝的亲笔御批相召,我怎敢不来听命?即便是要拥兵自立,也要等待一个好时机,起码现在大宋朝廷和皇帝都没有弄成天怒人怨的情形。在这种状况之下,我还是老老实实谨守本分为上。
    “这几天来,到天波府打探虚实的人可不在少数。”老夫人淡淡说道。
    “所为何事?”我有些奇怪的问道。
    虽然我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情报机构,可是工作重心都在西北。京师重地,各种势力纷繁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不可估料的严重后果,因此并没有安插多少眼线。毕竟在京师之中,还是皇帝陛下的权威最威,控制也最严格,绝对不允许有挑战皇家威严的情况出现,(本書轉#載拾 陸κ文學網)若是画虎不成反为不美。
    听老夫人慢慢说了一阵子后,我才明白,原来朝中真的是要有大事发生了。
    虽然韩王赵恒已经被立为太子,却有年纪太轻,暂时担不起太重的担子来,所以一向都在开封府中历练,上朝的时候也一同参政,但是多不主事,仅仅是列席旁听而已,却可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疑问,算是见习皇帝。
    可是最近一段儿时间,朝中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以至于,将皇帝陛下给累病了!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不但李继迁要来朝圣,大辽的使节也要来凑热闹。
    “这些只是场面上的事情,自有各部去忙,总不至于令韩王府的长史亲自登门拜访吧?”我仍然是感到有些离奇。
    “老大蜀王要回来了!”老夫人皱着眉头说道。
    “蜀王啊——”此时我才想了起来,偏远的蜀地,还有一个领兵同大理对峙的大王子。说起来他能够去蜀地还是我给出的主意,却不知道他在那里混得如何?若是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回京师这个是非之地来呢?难道是那里出了什么岔子?
    可是回头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
    蜀地自成一个小天地,蜀王又有数万精兵在手,兼且物资充足,良将虽然不多,谋士却有阴明雨这样的能人,就算是不能南下进攻大理,自保却是绰绰有余。那他这一次究竟是为了什么才回京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见我有些迷离,老夫人在旁说道:“听说大王子在蜀地搞得很不错。大理也偃兵休战,蜀地大治!最近在皇帝身边称赞大王子的朝臣倒也不少,听说皇帝陛下又有些犹豫不定了!”
    原来如此!我立刻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太宗皇帝还真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难怪三次北伐都不能成功。在继承人选这么重要的问题上都飘摇不定,还能指望他做什么呢?我不禁连连摇头。
    “方才那人来,说了些什么?”我真的有些后悔赶上了这场风波。
    “虽然没有说什么有用的话,意思却很清楚,就是让我们天波府在陛下的继承人选上面保持立场,只要不来添乱就可以。”老夫人说道。
    “这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是皇家的事情,咱们犯不上搀和。”我点头说道。
    老夫人接着眉头一皱道:“不过,韩王似乎对咱家的八妹有些意思,近来经常跑来府上询问,老身有些担心——”
    “竟有这种事情?”我不由得一怔,心底下暗自揣摩这件事情的利弊得失。
    赵恒这个家伙,是个典型的风流种子,否则也不会被潘美的女儿给哄得五迷三倒。作为太宗皇帝的接班人,他在后来可没有干出什么好事情来。
    本来太祖太宗打开了复兴中原的大好局面,四十年经营下来,国富民强,兵力也威极一时。赵恒秉承天时地利,又有一大批中兴名臣辅助,自是应当继承太祖太宗遗志有所作为才是,至不济也要维持大宋的强威势头才是。谁知道他一上台就耽于逸乐,宠信丁渭和王钦若等奸佞之臣,后期又推崇道教,大搞迷信活动,弄得整个大宋朝一片烟雾缭绕,醉生梦死,后来在萧绰大军南下之时,斗志又不坚决,始开岁币割让之先河。虽然每年送给大辽的岁币相对于大宋的国库收入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影响极其恶劣。自此辽人在气势上面开始占据了有利地位,从此鲸吞蚕食,大宋国力日渐削弱。
    可以说,大宋的衰败就是从赵恒开始的。
    对于这样一个懦弱无能之辈,我自然是打心眼里看不起的,纵然结交他是处于一时的战略意图,但是我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未来完全维系在跟未来皇帝的私交上。况且,自我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形式已经发生了些许变化,究竟谁能登上皇帝之位还是个未知之数。如何处置,我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