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赝品 >

第204章

赝品-第204章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旗号就溜了,简直跑的比兔子还快!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胆小的主帅,呵呵——”
    “原来是他啊!我刚才还郁闷着呢,为啥敌人没打就跑掉了,如果是他的话,那倒是可以理解的,呵呵!”我顿时明白了敌人为什么溜的这么快了,忍不住笑了起来,耶律玄机遇到我从来没有讨了好处过,这一次又是被我偷袭,哪里还有胆子留下继续作战啊!
    清点战场带给众人的惊喜实在不小,这次契丹人南侵的收获基本上都在这里了,光是装载金银珠宝等值钱器物的大车便有几十辆,还有一些是载满了粮草和御寒衣物帐幕等物的,都是契丹人不可缺少的东西,没有了这些东西,我真不知道萧挞览和耶律斜轸的人马会怎么过夜。
    金银,战马和粮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最欢迎的,至于帐幕倒是可有可无的,毕竟我们不缺这些,而且帐幕的体积太大,要全带走非常不方便,于是我便命人将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归拢了一下,然后点了一把大火。
    熊熊的火焰升了起来,浓浓的烟雾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已经跟契丹人在七渡河边短兵相接的曹彬自然也看的到,他立刻知道我已经在南边行动起来了,看起来情况不错,于是心中大定,专心指挥着手下的二十五万人马,同与自己的数量相差不多的契丹大军主力,在这条不大不小的河流旁边,展开了总规模在四十五万人马以上的大会战!
    眼前的四十五万人马还不是参展的总人数。在檀州城附近,萧太后地手中依然握有重兵,虽絮冤天门阵中。不知道具体的数目,但是根据保守估计,人数翘究七八万人以上。这些兵马依据天门阵的严密防护。一旦加入战局。势必会对整个会战地结果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值得庆幸的是,檀州城中用来护卫真宗地人马,也在五六万人,如此一来,倒也是斗一个旗鼓相当。
    交战地双方在短时间地接触之后,并没有越过七渡河的天然界限。攻入对方的阵营。
    不论是曹彬还是萧挞览,两人都是大将之才,自然懂得在大规模的会战中,只有先求稳定才能进而求取胜利。因此双方在前锋激烈交战损失惨重之后,立刻依据自己所在的地势,快速地扎起了营寨,互相对峙起来。
    几次互相攻伐之下,谁也奈何不了谁,战场上就陷入了胶着状态,整个河北大地上烽烟滚滚,兵火熔熔,战死的尸体盈野。
    天门阵地大营之中,韩德让却已经从重伤之中慢慢地恢复过来,只是身体状况依然比较差,今后恐怕离不开床榻了,饶是如此,萧绰已经是喜极而泣,向上天祷告了无数次。
    多年的相处,一段终于有了结果的苦恋,使得两个人的关系与其说是情人,更不如说已经是亲人了,任何一方地喜怒哀乐都会给对方造成挥之不去的深刻影响。
    “德让,今天好些了么?”萧绰亲自从侍女手中接过一碗参汤来,坐到了韩德让的身畔。
    韩德让在搀扶之下勉强靠在了软塌之上,小口抿着碗中的参汤,有些感慨地对萧绰说道,“没想到我韩德让也会有下不了床的一天!”
    萧绰听了之后心中有些恻然,韩德让一身的文治武功皆属上乘,再加上玉田韩家几代以来积累下来的政治资源,已经不弱于契丹王庭,若不是为了自己,他也没有必要淌进这趟浑水里面来,即便是自立门户,韩德让也可以做到。
    “萧挞览哪里怎么样了?”韩德让见萧绰的神色有些凄惶,便将话题一转道。
    “早先萧挞览的信使来报,他与耶律斜轸的人马已经在七渡河前与宋军主力有过交锋,双方势均力敌,一时之间难分胜负。”萧绰轻轻地回答道。
    韩德让点了点头道,“萧挞览与宋将曹彬都是稳重之人,在战场上排兵布阵也是中规中矩,稳定有余,进取不足!不过我军的给养辎重运输不易,恐怕不能持久。”
    萧绰犹豫了一下,方才告诉他道,“昨日,据报,耶律玄机的后军被杨延昭偷袭,五万大军折损了三万,粮草辎重都丢失了,现下耶律玄机带着两万人马,已经绕道顺州,返回北方去了。”
    韩德让听了以后,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良久之后才叹了口气道,“耶律玄机是怕了杨延昭,才会不战而逃!不过这样也好,起码给自己留下了种子,否则的话,恐怕他连这两万人马都剩不下!”
    沉默了一阵子后,萧绰叹道,“杨延昭此人,始终是我们的心头大患!你这次的事情,肯定也是他暗中做下的手脚!若不是灵虚子道长施展了天星续命之术,怕是后果不堪设想!”
    韩德让点了点头同意道,“这位灵虚子道长,还真是一个出神入化的人物,燕燕,你要想将大辽的国势稳定住,就一定不能放过这个奇人。”
    “我自然是知道的,正想以国师之位来招揽他,却不知道他究竟会如何决定。”萧绰点头回答道。
    “此事急不得的,这些高人们自然有自己的想法,慢慢来吧。”韩德让建议道。
    “这一次南征,依然是差了一步,否则南朝的大片疆域唾手可得。”萧绰对韩德让说道。
    韩德让却摇了摇头道,“也不能这么说,对于宋皇,我一直是坚持围而不攻,以恐吓为主!如今宋辽两国势力相当,一旦展开旷日持久的大战,无论对那方面都没有好处,我们这一次已经收获不少了,一些反对势力的兵马被我们假手宋军给消灭了,而且也攻到了黄河岸边,困住了宋皇月余,可以说非常完美,如今再兴大战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与南朝和谈,让他们在几十年中,再也兴不起觊觎北方的念头来。”
    “现在就要和谈么?可是要想个什么名目呢?”萧绰皱着眉头问道。
    “呵呵,据我所知,应该很快就有了,你且耐心等待两天便是了!”韩德让却不说破,只是吩咐萧绰不必心急,到时候自然会有好消息传来。
    果然,宋辽双方的人马在七渡河边对峙了两日之后,京师传来了消息,楚王殿下也就是当今皇帝的大哥,大宋天下兵马大元帅,已经联络了蜀中和湖广的大批拥护者,起兵造反了!
    第十七卷 大破天门 第十一章 渔翁得利
     更新时间:2009…7…3 17:39:27 本章字数:5365
    先皇太宗的大儿子楚王殿下,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欲望,在西南的大理国与吐蕃等国的支持下,联络朝中部分支持者,借口真宗皇帝没有得到先皇太宗的遗诏,窃居大位为由,趁着真宗皇帝与大军都在河北与契丹人纠缠的空挡,纠集了余万大军,以蜀中为根据地,进占湖广,正式挑战大宋皇权。
    楚王自立门户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地飞遍了整个天下,蜀中与湖广等地相继在有心人的策划下拥护楚王另立朝廷,打出了正名的旗号,与汴京的朝廷分庭抗礼。
    消息传到了檀州前线之后,真宗大为震动,伴随在他身边的大臣们也都非常愤怒,在宋辽交战正关键的时刻,楚王居然在大后方来了这么一手,令宋军非常之被动。
    要知道楚王长期经营蜀中,又曾经在江浙一带驻节多年,影响力相当深远,如今他登高一呼,整个大宋的南方都开始激烈地动荡,原本隐藏在浮华的表面之下的各处暗流也涌动起来,大有借势爆发的意思。
    “诸位爱卿,楚王罔顾信义,骤然做出此等悖逆之事,朕当如何处之?”真宗皇帝有些愤怒地向群臣讨教应对方案。
    王钦若立刻蹦了出来,义正词严地向皇帝建议道,“伪楚王大逆不道,公然挑衅朝廷威严,不顾自己的身份,做出如此悖逆的事情来,其心可诛!我皇当立即起兵回京。安抚河洛,进而大军南下,平定湖广。收复蜀中,将伪楚王揖拿回京师问罪,以明正刑典。恢复大宋河山!”
    有人立刻提出了疑问。”王大人所言自是应当。可是如今我们与契丹人在檀州激战。数日见难分胜负,此战必将耗时费日,如何能够将兵力抽调出来南下平叛?若是大军回京,这河北之地又如何防守得住?”
    真宗听了也是眉头大皱,一时之间没有什么办法好想。如今他是左右为难,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得,前方地契丹人陈兵四十万,意欲将河北之地收入囊中,进而觊觎河洛。而楚王又在南方起事,时时都在攻城掠地,侵吞大宋的江山,无论哪里都不能放手,要作个决定实在是愁煞人也!
    王钦若见众人不语,便向真宗建议道,“圣上,契丹人是癣疥之疾,虽然看似来势凶猛,终究是要退去的,而伪楚王之乱,则是伤筋动骨,一个处置不好,便会演变成心腹大患!以微臣所见,不如暂且同契丹人议和,使他们退却之后,我大军立刻南下平叛如何?”
    “众卿以为王爱卿所言如何?”真宗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惟有问计于众人。
    寇准说道,“议和不是不可以,但是契丹人狼子野心,必然会趁这个机会狮子大开口,向我朝索要财物,如果不给他们,怕是无法退兵,可是如果给了他们,难免他们不会因此得了甜头,以后再来扯我们地后腿,所谓欲壑难填啊!陛下不可不察!”
    众人仍然在商议之中,外面忽然来报,枢密使曹彬大人与几位节度使从前线赶了过来,求见圣驾。真宗急忙令人宣见。
    “万岁,臣等听闻楚王作乱,朝廷可有定计?”曹彬一上来就没有多说废话,直接进入主题。
    真宗沉吟了一下,看了看王钦若,又看了看寇准,对曹彬说道,“曹卿来的正好,朕与群臣正在商议此事,一时之间还没有拿定主意,正要问问曹卿的意见?方才王大人提议可以先与契丹人议和,待到安定了北方之后,率领大军立刻南下平叛!”
    曹彬皱着眉头说道,“眼下我们与契丹人对峙,时间已经进入深冬,天气会越来越寒冷,而契丹人是外线作战,补给难以维持,即便我们不打他们,只要在此地僵持上个把月,就可以将他们彻底拖垮!到时候只要十万兵马,就可以收复燕云十六州,进而扫平漠北,从此北疆再无威胁。若是此时谈什么议和,无异于给契丹人一个休养生息地机会,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啊!再者,他们恐怕还会借此事大加要挟,索要财帛!我们现在要南下平叛,军费必然紧张,如果答应了他们,平叛地财力上必然会捉襟见肘。”
    “那曹爱卿地意思是——”真宗皱着眉头问道。
    “臣等商议了一下,先打掉契丹人的四十万大军,然后再南下平叛!”曹彬同其他几个节度使一起向真宗皇帝建议道。
    曹彬在军中朝中的影响力都是无人可及的,他一说话,真宗皇帝自然就相信了,于是众人商议了一下,派了几员得力的将领迅速南下回京,向朝廷中宣布朝廷的旨意,并任命吕端为监察诸路军国大事,在汴京同几位老臣一起,全面担负起对抗楚王地事务来,积极防御,建立起平叛大营,维持黄河以南的统治,待到大军将契丹人打败之后,再南下平叛。
    同样地,萧绰与韩得让也得到了楚王起兵的消息。
    “德让,这个楚王真是我们的福星,他居然起兵反宋了。”萧绰看着刚刚得到地消息,有些惊喜地对韩得让说道。
    韩德让的气色比之前几日好了很多,已经不需要人搀扶就可以斜斜地坐靠在床塌上了,听到萧绰有些惊喜的语气,立刻笑了笑,然后说道,“此事早已经在预料之中!实际上早在两个月以前,我就派人南下去联络这位楚王殿下了。”
    “哦?原来你早就知道啊!”萧绰的美目流转,有些意外地看着韩得让。
    韩德让点了点头道,“前日,我不是跟你说过无须担忧嘛!南朝的后方不稳,自然无法久居河北。我们地危局自然解除,现在,只需要静静等待宋使上门求和可也!”
    萧绰连忙问其中的详情。却原来是韩得让在南侵之前便派人去联络楚王,商议合作的事项,一方面对楚王没有登上皇位表示了同情。另一方面则提出了双方合作地可能性。楚王对此有些意动。于是双方议定,只要契丹人的大军攻入河北,能够将大宋的主力吸引住,楚王就率领大军从蜀中出发,进占湖广,威逼河洛。
    结果萧绰真地率领四十万大军南下。中原地兵力纷纷调往河北,河洛兵力空虚,楚王见有机可乘,边纠集了二十万兵马出蜀中。又广泛地联络各地地地方官吏,许之以高官厚禄金钱美女,终于将南方几路拉进了自己的阵营。
    现在从蜀中到湖广甚至还有江浙的一些州府,都倒向了楚王,一时间势力大增,兵马号称百万,逐渐向长江以北的地方靠拢,试图趁着朝廷大军都在河北的空隙,一举拿下汴京,占领大宋皇帝的龙兴之地。
    萧绰听了韩德让地解释后,非常感慨地叹道,“德让一人,就抵得上雄兵百万!我有你襄助,何愁大事不成?不过眼下如果宋皇要求议和的话,我们应当如何对待?”
    “一个字——”韩德让微微笑了笑,然后伸出一个指头来说道,“拖!”
    萧绰听了之后,用心想了想,方才笑道,“果然是一字千金!”
    等了两日之后,形势却又发生了变化,楚王也不知道得了那里的援助,兵势大盛,居然打过了长江,大军直逼洛阳!朝廷告急的文书雪片一样地飞到了檀州地皇帝行营所在!
    “怎么办?怎么办?!”真宗见自己的龙庭险险不保,顿时着急的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临时设作行营的大帐内走来走去,不得安生。
    “陛下勿忧!”寇准劝解道,“还是曹大人那句话,只要我们将契丹人给拖垮了,大军借战胜契丹的余威南下,扫平叛军就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毫无阻碍!此时即便叛军进占洛阳,我们还有汴京周围的二十万禁军可以保卫京师,不致有事!”
    “唉——希望如此了,这些契丹人也是,怎么还不退兵啊!”真宗的心里面纷乱如麻,不自觉地张口怒骂道。
    众位大臣都面面相觑,谁都没有想到一向是温文尔雅非常注重风的真宗,居然也会变的如此模样。
    等待总是枯燥简单乏味的,而情况的变化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