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赝品 >

第51章

赝品-第51章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赵普笑着答道,“今年过年大家都不用再花钱买鱼了!”
    一场飞鱼风波就在皇帝与宰相的对答中被化解了,而所有这些来历不明的大鱼则注定要成为京师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天波府的收获也不小,经过全府里的家丁们奋力捕捉之后统计的结果,共捕得三尺以上的大鱼计四十一头,还有小鱼若干,总重量足有几千斤。
    也幸亏花园里面有许多用来盛水的大缸,管家杨福吩咐家丁们将这些大鱼们用毯子卷起来,两个人一组,用长杆扛到大缸里面放养。
    “这些都是从天上下来的神鱼,你们要好生养着,出了什么岔子我拿你们是问!”杨福将家丁们召集起来,半带恐吓地威胁道。
    家丁们倒也没有胆量去打这些“神鱼”的主意,毕竟在当时敬畏鬼神的心理还是比较普遍的,因此对于杨福的吩咐也只是唯唯诺诺地应承着。
    “六哥,去看神鱼啊——”七郎一见到我之后就夸张地喊道。
    不由分说地就将我拉到花园里,然后就看到了正在大缸中扑腾的“神鱼”们。
    “好家伙!”我一看之下不由大为惊奇。
    起先是因为被抱朴真人弄得没有情绪,此时看到的鱼类品种居然比我想象的还要丰富,金枪鱼、热带鲶鱼、鳕鱼、旗鱼、大青枪鱼,还有令人垂涎的大马哈鱼,都在那些数人合抱的大缸中不甘寂寞地上窜下跳着,我从来没有一下子见到这么丰富的海鱼凑在一起。
    “福伯——”我用手指着缸里面的一条大马哈鱼,对老管家吩咐道,“叫人把这条弄到厨房去收拾干净,晚上我们加菜吃!”
    “六少爷——可是这些都是神鱼呀!”老管家有些担忧。
    “神鱼吗?”我歪着头问道。
    老管家和家丁们拼命地点头。
    “那就来上两条吧!”我决定道,然后带着七郎扬长而去。
    老管家杨福看着我的背影愣了半天,方才说道,“少爷就是少爷!不愧是中了会元的少爷,越来越有文曲星君的气派了!”
    “福伯你也见到过文曲星君长得什么样子?”有不长眼的家丁询问道。
    老管家非常恼怒地瞪了那家丁一眼,“什么样子,什么什么样子?就是六少爷那个样子!”说着将手一背,也迈着方步回前院去了。
    众家丁愣了一阵子后,嘻嘻哈哈地开始从大水缸里面挑选大鱼,然后送到厨房去超度。
    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对新添的大鱼非常感兴趣,以至于别的菜都剩下了不少。
    “小六儿——”酒足饭饱之后,杨老爹喝着鱼汤慢条斯理地说道,“再过几日就是殿试之期了,你要好好地准备呀!这次发生了这么多的变故,估计皇帝可能要大赦天下,给予上榜的进士们的爵禄也要比以往更丰厚一些,你可要把握住机会啊!”
    “知道了!”我老老实实地应承道。
    顿了一下,杨老爹又说了一句,“那个,新年也过了,既然老四跟你的事情双方家长都没有什么异议,不如就挑个日子一起办了吧!兄弟两个同时娶亲,倒也热闹得很。”
    我没有吭气儿,看了看四郎,也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见当事人没有什么反应,杨老爹说干就干,将管家杨福叫了进来,同老夫人三个人一起到内堂商议去了,桌子上就剩下了我们几个兄弟姐妹。
    “四哥,六哥!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呀!”七郎在一边儿幸灾乐祸地笑道。
    “去——”我眼睛一翻,没好气地说道。
    对于结婚这件事情,每个人的看法是不相同的,我看四郎就是一副甘之如饴的表情,这是一个危险的兆头啊!我在心中暗自警醒道,千万不能像四郎一样沉迷于女色之中,而罔顾国家民族大计!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我对于娶一个素未谋面的妻子从心底有些排斥,却在隐约之中也有一些莫名的企盼,也许百万分之一的好运气会落到我的头上呢!
    四郎的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潘府已经被搞定了。潘美对于天波府颇有些看不起,但是我和四郎毕竟刚刚在边关立下了令人瞩目的大功,就连皇帝也很看重,算是不错的女婿人选,放眼京师之中的勋贵子弟,能像四郎这样才貌双全的青年俊彦的确难得,最主要的是他自己的女儿早已经暗渡陈仓了,作父亲的除了同意之外也莫可奈何。
    反而是秦王府这边出了些意外。
    “继业公,不是小王有意刁难,实在是娉婷郡主的事情,小王只作得一半儿的主,那另外一半儿,还得她亲自首肯才行啊!”秦王面对杨继业的时候,很无奈地样子。
    “哦?这却是为何?”杨老爹有些惊诧地问道。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秦王见杨老爹并没有责怪的意思,心下稍微安稳了一些,遂定下神来,将其中的缘故细细地诉说了一番。
    “竟有这样的事情?”杨老爹惊诧道,“原来这位娉婷郡主也是一位才女啊!”
    秦王将一只尺许见方的锦囊小心地交到杨老爹手上,然后吩咐道,“继业公,这是娉婷郡主要小王转交令郎的东西,她说如果令郎真的是她的有缘之人,自然是会认得此物的,若非如此的话,恐怕事情就有些难办了!”
    杨老爹谨慎地将那锦囊接在手中,郑重地应承下来,然后告辞而去。
    “这是什么?”我从杨老爹的手中接过那锦囊,有些好奇地问道。
    “你能不能娶上老婆,就全看这东西了!”杨老爹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将那锦囊拆开,里面却是一张字纸,上面工整地抄着一首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是什么东西?我心中很是迟疑,若说文理倒也通顺,但是读来并不是琅琅上口,严格地说起来,韵律上面就有值得推敲的地方,给我看这么一首诗,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怎么样?有什么说法吗?”杨老爹在一旁关切地问道。
    “有一点儿意思。”我点了点头回答道,眼睛却不离那字纸半刻。
    看了看信笺,只是普通的信笺,在页角上面加了自己的小团花铭记而已,应该玩不出什么花样儿来,信笺上面除了字也没有其他的图画或是文饰,那么唯一有可能隐藏秘密的就是这短短的几行文字了。
    “文字游戏?”我有些不确定地猜测道。
    古代人没有什么消遣,所以文士们除了把酒对歌之外,也喜欢做一些文字游戏,比如猜哑谜,炮制一些诗谜出来给亲朋好友来娱乐一下,什么增字减字,藏头露尾的都是有的,其中的技巧也是令人叹为观止,很是钦佩他们如何能想出那么多的花样儿来。可是这一首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眉头微微地皱了起来。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听这口气倒象是妻子写给丈夫一样啊!她一个郡主怎么会贸然写出这样的诗局来呢?”我在心里面慢慢地推敲着,“莫非这是一首夫妻相和的诗?”我的心里面似乎抓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却如同雾里看花一般不确定。
    “回文诗!”我突然想了起来,这可是北宋时期文人们喜欢的一种格调啊!只是不知道现在是否已经流行起来?
    有了这个大方向的指引,再看这诗就不是一头雾水了。
    顺着最后一个字开始倒着往回看,果然又是另外一首诗。由于诗是题在一张纸上,分成了数行,因此若是不注意的话,根本看不出来其中的奥妙。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迷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妙啊!”看完之后,我不禁拍案叫绝。
    原诗看上去是一位妻子思念丈夫时所作的,而颠倒过来之后却变成了丈夫思念妻子,更难得的是语句虽然颠倒,意思却很明朗,丝毫不会带给人阅读上的障碍,一正一反,起了变化,却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了。我忍不住在心里面对这位准未婚妻的水准又看高了一线,她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女子呢?我有些迷惘起来。
    当然回信还是得尽快写出来,否则会显得我们思维迟钝的。
    将原诗的顺序颠倒过来,行中带草地写了一首回复的诗,然后将它放入原先的锦囊之中封好。我思索了一下,又从自己的收藏里面取了一只青玉镂空的小小古琴来,装入一只匣中,命家丁一并送回秦王府,转交给娉婷郡主。
    过不多时,就从秦王府传来了消息,杨老爹乐呵呵地跑到我的房间来,很是高兴地在我脑袋了抚摩了一番,令我以为他突然产生了什么不良嗜好,追问之下,方才痛快地告诉我说,娉婷郡主已经答应两家结亲了,秦王建议在殿试之后就行文定之礼。
    “这么说,这件事情就算是定下来了?”我犹自有些尚在梦中的感觉,忍不住问道。
    “当然。”杨老爹很高兴,非常爽快地回答道,“既然皇上和秦王那里一力促成,而郡主又已经首肯,自然已经没有什么阻碍,只要你顺利过了殿试那一关,就可以风风光光地做新郎啦!不过,可别怪老爹我没有提醒你,要是殿试砸了,估计你也没有脸面再提什么联姻的事情吧?”
    “那是自然地。”我讪讪地答道,心中却很是不以为然。
    我会过不了殿试那一关么?我心中暗自笑道,这就同猪会上树一样可笑。
    “六哥——”七郎从外面兴冲冲地跑了进来,正要喊什么的时候,发现老爹也在,张得大开的嘴立刻紧紧地闭了起来,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杨老爹很不高兴地瞪着七郎,面色不悦地质问道,“怎么了?你那是什么表情?好象见到我就跟见到鬼私的?有你这么忤逆的儿子么?你急匆匆地跑进来,不是就为了傻站在这里发愣吧?”
    七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发,言不由衷地说道,“哪儿能呢?老爹你可是我心中的偶像!我是见您跟六哥好象在商量正事儿,没有敢轻易打扰罢了!完全没有其他的非分想法!老爹你可不能冤枉我啊!”
    “哼!不知所谓!”杨老爹甩了甩袖子,转身出去了。
    “呼——”七郎望着杨老爹远去的背影,拍着胸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然后兴奋地对我说道,“六哥,你那两个好朋友说要请你去天香楼吃一顿呢!我们是去还是不去呢?”
    “天香楼?”我反问道,“就是那号称‘一入天香楼,神仙也要留’的京师第一食府吗?”
    “正是!”七郎狠狠地点了点头,眼中尽是饥火。
    “既然是他们良心发现,执意要请我们,我们自然不能拂了他们的一片美意呀!”我笑眯眯地答道,“不过老七你最好先去摸摸清楚,天香楼都有那些拿手的好菜,我们既然好不容易去上一回,自然是不能没有点准备的。他们两个在我们的地头儿上白吃白住了这么些日子,总也该有点儿出血的觉悟吧?”
    七郎听了,心中佩服得五体投地,只能竖起双手的大拇指表示敬意,因为他实在找不出什么恰当的话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第五卷 名动京师 第十四章 殿试风波
     更新时间:2009…6…29 21:28:05 本章字数:5435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天香楼在京师的名声是响当当的。当我们一行四人来到这里的时候,正是正午的用饭时分,食客们颇多,放眼望去,已经没有什么富余的位子了。
    “糟糕!”我有些惋惜地叹道,“看来今天是来晚了!”
    郑途依然是一袭白衣,精神焕发地走在最前面,一边笑语道,“请哥哥吃饭,难道还要同这些俗客们挤在一起?小弟早就订好了楼上的位子,凭高远望,自是别有一番味道,哥哥楼上且请!”
    “嗨——”石胖子紧紧地跟在后面,一面大发牢骚道,“搞什么名堂?吃饭就吃饭呗!为啥弄得如此紧张,好似除了天香楼,这汴梁城中就没有饭店了不成?”
    “呵呵——”我听了之后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笑了笑,同七郎一起上了楼。
    因为是提前预定了位子,因此上面早有小厮招呼着,忙着上茶送点心,不多时酒菜就陆续地端了上来。两杯水酒下了肚,由于天寒地冻而有些不佳的心情也逐渐暖和起来。
    “这两天叨扰杨兄了,小弟先敬兄长一杯!”郑途举起酒杯来说道。
    “自家兄弟,客气什么?”我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以杯底示人。
    石胖子接着也同我干了一杯,然后不住地为众人介绍天香楼的招牌菜,“大家先尝尝,这天香楼上的鲤鱼可是京师一绝!隆冬时节还能吃上如此美味,可不是等闲之人能够享受到的,若非郑兄提前使了银子,特意嘱咐厨房留心,恐怕我们就没有这个口福了!”
    “那可是要多谢郑贤弟了!美味当前,愚兄我可是食指大动喽!”我笑着答道。
    “请,请,千万不要跟小弟我客气啊——”郑途笑呵呵地说道。
    众人纷纷动箸去夹那鲤鱼,果然是肉味鲜美,不同于一般的做法,咀嚼之间,似乎有些药材的味道混在其中,但却不是太明显,咽了下去,腹中隐约之间有些暖洋洋的感觉,我立刻知道这肯定是厨子在里面加了料,难得的是竟然觉不出是什么东西,真是功夫啊!
    大家吃了一口后都叫绝妙,交口称赞不已,两条大鲤鱼很快就剩下副骨架子。
    真是眼花耳热后,意气素睨生,楼上的温度立刻升高了许多,我吩咐小厮将窗子打开,清冷的空气立刻冲了进来,众人的耳目稍微清醒了一些,却听得从旁边的屏风对面传来一阵笑闹的声音。
    “李兄,小弟先敬你一杯,预祝你独占鳌头,荣登状元!”
    “哈哈——多承梁兄美意,小弟我不过就是落个手快,若是论起文笔来,与梁兄相比可是差得太多了!”一个得意洋洋的声音回答道。
    “哪里哪里,李兄才思敏捷,华章天成,咱们北地的士子们有哪个不知?此番得中状元,那可是众望所归呀!到时候加官进爵,可不要忘了小弟们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