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第177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177章

小说: 黄沙百战穿金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还没有得到回复,侯大勇一面命令飞鹰堂打点吏部,另一方面已经命令两人担当赶刺史的职责,侯大勇相信,凭自己的节度使的面子,推荐两名刺史还是会得到柴荣的认可。
    节度使的官衙自然设在了灵州,侯大勇进入灵州城后,没有住进官衙后面的院落,而是买了一处相对幽静的大院子作为自己的居住地。这个院子空了许久,原是富商胡秋云的产业,胡秋云拥有两个马队和驼队,长期行走在回鹘人、粟特人、于阗人的地盘上,家产颇丰在西北胡人中赫赫有名,反而在中原行事谨慎,显得默默无闻,军情营早就盯上了胡秋云,还派人混入了他的商队。获得不少情报。
    这次党项人围攻灵州之战。让胡秋云意识到边境重镇并非安全之地。若当日城破,辛苦一生积累的家产转眼间就会化为乌有,因此,战事结束后,他就搬家到京兆府,在京兆府遥控指挥着商队。胡秋云是行商人他的算盘打得极精,在灵州他设有一个商行,他搬家到京兆府之后,买卖上的事情有个商行就可以了,而灵州的大院子就没有必要存在,就挂牌打折出卖,不过打折之后也是一个巨大地数宇。城中一般人家也买不起。侯大勇进城后,看到这个大院子环境不错,就把这个院子买了下来成为侯家地私产。
    侯大勇买院子来住,还有一行特殊地原因,这就和前不久发生的郑州房产事件有关系。
    来到大周朝后,候大勇不知不觉变成了巨富。但是,侯大勇的两处私宅全是赐予的,一处是沧州侯府,这一处原是富商刘三的私产,侯大勇因立功而得到的赏赐;另一处是大梁候府,这处房产是柴荣赐予地,这两处房产是属于侯大勇的私产,其他的房产虽说从本质上也是他的房产,不过广泛分布于各州的房产从名义都是属于富家商铺。
    在郑州的房产原本是官产,因为侯大勇被调住凤州作战,走得十分匆忙,家产全部放在郑州官衙后面的小院子,侯大勇节制凤州之后,春兰、秋菊随之来到凤州,但是不少财物和一些下人仍然留在郑州院子里。
    继任的郑州防御使为人老成,见侯大勇的家人占着房产,虽然心中不满,却岂于侯大勇是皇亲,一直以来没有声张此事。
    显德四年一月,中牟县鲁王汀湘在被任命为新地郑州防御使,王汀湘是世家大族,又是彰国军节度使王饶地族人,此时符皇后病逝,小符氏虽进宫一年多了,却始终没有名分,对此大家都猜疑陛下并不喜爱小符氏,侯大勇和皇帝连襟的身份就有些逊色了。另外王饶夫人见三女儿嫁给陛下无望,便给三女儿相中了另外一门亲事,新郎就是战北卓著又新死了老婆的赵匡胤,这样一来,双方势力一长一消,王汀湘新官上任三把火,在朝中大佬的授意下,第一把火就烧向了侯大勇,当秋菊、春兰来到郑州不久,他暗中指使自己族人中的一名监案御史里行,以“霸占官产”为名弹劾侯大勇。
    这份弹劾一出,耳目灵通的侯大勇迅速得到消息,他命令黑雕军亲卫用八百里加急赶往郑州,命令郑州的侯府家人接信后立刻归还房产,全部搬到大梁侯府去,秋菊、春兰当然不知道朝中有人为房产一事弹劾侯大勇,不过接到八百里加急后,见到信中语气严厉是前所未有,也是心中惶惶,接信当天就搬离郑州侯府,赶住大梁。
    郑州房产是侯大勇地一个失误,侯大勇当日从郑州出兵凤州,并没有想到随即就被会调到凤州任节度使,因此,郑州的家产没有及时进行处置,节度三州以来,战事不断,诸事缠身,而且富家商铺为侯大勇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对于侯大勇来说郑州那处小院子实在是微不足道,他脑中根本没有想到这一件事情,那日过郑州,为了尽快见到符英,侯大勇懒得和郑州新任防御使啰嗦,根本没有进城,直接从城外直奔了中牟县,谁知道自已行为的缺失就被某些自己从来没有得罪的人咬住了。
    因为是自己的过错,侯大勇立刻退还了住宅之后,同时给淮南的柴荣写了一封请罪信,再用八百里加急送往淮南,在说明原因的同时,从灵魂深处向柴荣作了检讨。
    当检讨书送到淮南之时,御驾亲征的柴荣正在庆祝攻克寿州的胜利,经过一年多的围城,周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多次击退城外的南唐援军,在弹尽粮绝之时,老将刘仁蟾知寿州不可守,忧急交加而中风,为了减少城内百姓的伤亡,刘仁蟾做出了一个让他灵魂受到痛苦前熬的决定——向周军投降,投降之时,他因为中风已经卧床不起,部下与儿子将刘仁蟾抬出城外投降周军。
    对这等识时务又英雄的人物,柴荣从内心是极为佩服的,为了给自己的将领和南唐其他守将一个好榜样。柴任命投降的刘仁蟾为特进、检校太尉、兼中书令、郓州节度使。同时。下发了八道命令:一是寿州改为寿春县;二是城破前犯事的百姓一律赦免。一是寿州城五十里内,不收今年地秋夏租税;四是自来百姓,有曾受江南文字案牵连而聚集山林者,一律不问罪;五是百姓间相互有仇地,不准互相报仇也不准以官府告状;六是大战以来,被掳却骨肉者。不计远近,准许家人相认,官府给物收赎;七是大战过后暴露在外地双方军士的骸骨;派专人收拾理葬,显示对死者的尊重,同时预防瘟疫;八是自前政令有不便于民者,委本州条例闻奏,当行厘革。
    寿州落到周军手中之后,在淮河流域的争夺就没有多少悬念了。柴荣就准备移驾下蔡。还未移驾之进。柴荣收到了侯大勇的检讨书,周军能够在淮南放心打仗,侯大勇稳定西北功不可没,因而,这等小事在柴荣面前更是不值得一提(当然若想治某人的罪这份弹劾也可以作为一份好材料)。柴荣好言安慰了侯大勇,却也没有责怪上书地监察御史里行,郑州房产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
    不过,郑州房产事件也给侯大勇敲响了警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朝中不知有多少双眼晴在盯着自己,以后行事必须更加谨慎小心。因此他进驻灵州后,干脆就自己花钱买了一幢院子。
    师高月明和她的使女跟着住进了这幢院子,师高月明的使女叫师高绿绮,绿绮是一种古琴,当日在点兵场,师高月明取名绿水,也是灵机一动想到了使女师高绿绮的名字。
    侯大勇本来是想秘密杀死师高绿绮,可是,师高绿绮天天跟随在师高月明身边,很难有合适的机会杀掉她,师高月明是侯大勇的一个秘密武器,因此,侯大勇不仅要收服她的人,更要收服她的心,若被师高月明意识到自己杀死了她的使女,则难以达到此目的。
    另一方面,当师高绿绮有血有肉、活生生地出现在侯大勇,而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一个代号,侯大勇就实在有些下不了手,侯大勇毕竟来自注重人权地现代社会,和大周朝同时期的政治人物在心理上稍稍有些差别,在战场之外杀人对于侯大勇来说,有些心理负担。侯大勇数次下定决心命令军士执行这行任务,但是当师高绿绮乖巧地为侯大勇端茶送水的时候,侯大勇心就软了下来,每次他都在给自己找出理由:师高绿绮只不过知道师高月明会易容术,而易容术届时能否用到还是一个未知数,就以这个模糊的理由就杀掉一个俏生生的妙龄女子,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在理智与情感数次碰撞之后,侯大勇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谁备认师高绿绮为义妹,让他嫁给达娃贡,远远地把师高绿绮送走,眼不见心不烦,既救了她一条性命,又能拉拢达娃贡。
    吐蕃浑末部在卓尼和松藩形成了两个聚居点,达布在松藩,而达娃贡在卓尼,侯大勇和达布经过了歃血为盟,若没有大的事件发生,或双方实力没有发生质变之时,这个联盟还是比较稳定的。而达娃贡由于地利之便,族中人数超过了达布,实力也就略强于达布,侯大勇早就把自己和达娃贡地联盟弄得再密切一些,只是若再用歃血为盟这一招,则似乎缺少一此想象力,更有些随便,就比如女人嫁一次是极品,再嫁一次则等级自然会下降。
    若把师高绿绮认作义妹;嫁给达娃贡;则达娃贡就成为了自己的妹弟;成了一家人之后,自然也就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联盟。侯大勇打定主意之后,派人命令达娃贡到灵州见面。中国有句俗语:亲戚越走越亲、不走不亲。侯大勇认为这句话极为哲理,用在驾驭收服胡人也同样适用,达娃贡虽说臣服于自已,可是若长期不敲打敲打,不让他定期到面前来汇报思想,过不了多长时间,达娃贡就会忘记谁是真正的老大。
    当陛下再次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到灵州以后,侯大勇估计送信军士也快到达到卓尼了,就决定亲自出面认师高绿绮为义妹。
    当师高绿绮听到师高月明转述过来的话,得知自己要嫁给吐蕃人,虽说竭力想保持平静,可是手中端着的茶杯还是“咣”的一声落在了地上,吐蕃人和党项人并不友好,党项人的旧地有一部分就在卓尼一带,当吐蕃国强盛之时,党项人被迫向东角北迁徙,后来在甘、沙一带,吐蕃人、回鹘人、党项人和中原人杀得个不亦乐乎,所以,当师高绿绮听说要把自己嫁给吐蕃头领,禁不住花容色变。
    侯大勇要告诉师高绿绮两件事,一件是认她作义妹,另一件是让她嫁给吐蕃人达娃贡,这两件事情先说哪一件是一件很讲究的事情,这就如吃葡萄,有的人是先吃青涩的,再吃甜的,这样越吃越甜,有的人是先吃甜的再吃酸涩,这样越吃越酸,两种吃法都是吃,给人的感觉也不太一样,侯大勇选择了第一种做法,先告诉师高绿绮最绝望的后果,然后再一点点弱化这种痛苦。
    侯大勇看到师高绿绮脸色巨变,他的心还是软了一下,不过此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硬着心肠对一旁同样变了脸色的师高月明道:“达娃贡是吐蕃人的首领,师高绿绮嫁过去也算有个好归宿,还有,今天下午,按照党项人的习惯举行一个仪式,我要认师高绿绮为我的义妹,让师高绿绮以我妹妹的身份,风光地嫁给达娃贡,有侯大勇义妹的身份,谅来没有人敢于欺负她。”
    师高月明被识破身份以来,就跟随在侯大勇身边,初尝人生滋味的师高月明渡过了短暂的适应期之后,从同心城到灵州,她越来越沉醉于柔情蜜意中,她明知道侯大勇有妻室,却也顾不得这许多。此时,突然听到心爱的男人冷冰冰地用不容商议的口吻把师高绿绮嫁出去,忍不住在心中打了一个冷颤,她用祈求的目光看着侯大勇,求道:“郎君能否让师高绿绮留下来,她虽是下人,可是和我一起长大,实际止情同姐妹,别让她嫁给吐蕃人。”
    侯大勇心中暗道:师高绿绮其实也是一个美人胚子,若不是因为她知道你会易容术,完全可以让她嫁给手下的将校,可是她知道易容术的秘密,所以只能走得越远越好,这也是她最好的归宿。
    侯大勇有些怜惜地看了一眼低头垂泪的师高绿绮,没有向师高月明解释,平静地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师高绿绮有了义妹的身份,到了卓尼就会成为吐蕃人中的贵妇,这对她或许有件好事,你对师高绿绮说,达娃贡是吐蕃人的头领,也是一条英雄好汉,嫁给达娃贡并不委屈。”
    师高月明可怜巴巴地问道:“事情不可挽回吗”侯大勇沉稳地点头道:“达娃贡此时已在来灵州的路上,无法挽回了,你好好劝劝她,认命吧。”
    师高月明两只蓝色的眼晴渐渐浸出了泪水,很快就如断残的珍珠一样往下流,她梗咽道:“师高绿绮长得如花似玉,不若和我一起跟了节度使,节度使另寻一名女子嫁给达娃贡。”
    师高绿绮和师高月明长相不同,师高月明有着白种人的一些特征,不似一个正宗的党项人,而师高绿绮则是纯正的党项女子,更接近中原人的相貌,却比中原女子多了些健康明朗。
    侯大勇没有再说话,摇了摇头硬着心肠对师高月明道:“不用多说了,你好好劝劝师高绿绮,多给她准备点嫁妆,我们要热热闹闹的把这个婚事办了。”
    剑指秦川 第一百四十三章 争夺河套(八)
     更新时间:2008…12…29 14:38:09 本章字数:5487
    侯大勇硬着心肠让师高月明去劝说师高绿绮,布置完这个任务后,两女面色惨白,低头看着地面不愿抬头,似乎地面绣着些美丽无比的花朵。气氛一时颇有些尴尬,侯大勇对师高月明说了一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有事先出去,你在家里好好劝劝师高绿绮。”
    师高月明只是低低地应了一声,并没有如平时一样把侯大勇送到门口。看到这种情景,侯大勇大感没趣,出了院子,他带着两名亲卫,如平常一样到城中四处查看。
    先到了铁匠营转了转,又到了新成立的狮营去看了看,狮营按编制是一个加强营,全营三千人,不仅人数多,而且里面老军士多,都指挥使郭炯、副都指挥使何五朗均是从沧州起就加入黑雕军的元老,狮营可以说是侯大勇嫡系中的嫡系。郭炯和何五郎算是师兄弟,两人见节度使来到营中,赶忙走了过来,陪着侯大勇检查了营房设置,一路人,不少老军士见到节度使过来,都发自内心地带着笑脸,给节度使敬礼,这让侯大勇感到了受尊重的极大快乐。
    在黑雕军营房吃过饭,侯大勇带着亲卫慢悠悠地转回院子。
    侯大勇身穿极为普通的软甲,骑着“风”悠然地走到回家的路上,驻扎在城中的黑雕军军士大部分还在军营里整训,街道上军人很少,侯大勇是初到灵州城,城内的老百姓大多不认识这位新任的节度使,看他的穿着打扮,只当侯大勇是一个普通的军校,擦身而过之时,并没有人给他致意行礼。
    在凤州和同心城,满城的人都认识侯大勇,每次走在街道上,满街的百姓都会恭敬地给自己让路。开始之时,侯大勇还颇为不习惯,久而久之,却也有些喜欢这种被聚焦的感觉。
    此时,侯大勇除了身后有两名亲卫,他就如一个平民一般在街道上行走,这是一种久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