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第41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41章

小说: 黄沙百战穿金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征丰衣足食。 
  魏王符彦卿心情有喜有忧,喜的是又找了一个好女婿。五女符英马上要出嫁了,符英嫁给侯大勇是当令陛下主意,符彦卿知道侯大勇是一员猛将,在高平之战受到了柴荣的欣赏,已快速成为大周朝新贵,前途无量。符彦卿原来以为侯大勇来自北地,在中原没有家族势力支持,应是没有多少钱财。当收到侯大勇送来的礼单,却大吃一惊,侯大勇送的礼品极为丰厚,和世家大族没有什么两样。符彦卿本来不在乎礼物有多少,但女婿家财丰厚,女儿总要好过一些,所以还是很高兴。
  忧的是长女身体不好,符皇后身体一向健康,近一段时间却总是没有力气,也不知是何原因,宫中太医被柴荣惩罚多人,但没有效果。“老天保佑大女儿长命百岁。”符彦卿对着一柱香,暗暗祈祷。
  (第二十一章完)
    郑州岁月 第二十一章 迎娶符英
     更新时间:2008…12…29 0:27:02 本章字数:2677
  富家铁铺在大名府已开了分店,生意出奇地火爆。富巩在大名府买了一个小院子,作为富家铁铺的活动基地。侯大勇来到大名府后,就住在这个小院子里。
  明天就要到符府去接新娘子,侯大勇心情复杂,在院子里不停地走来走去,他叫何五郎守住院子,没有特殊情况,不要让人进来。
  “老婆,我又要结婚了,你在另一个世界,不知能否原谅我。前几天,遇到一个女孩子,和你长得一模一样,见到她,我才知道,我是多么地想你们。”
  “这一年,妹妹肯定又长高了,我去参加军演的时候,你说,要让妹妹去学画画,不知现在去学没有。你要注意观察她,看她擅长什么,不要逼她学习她不喜欢的东西。”
  “我现在也很矛盾,我希望你在另一边能过得幸福,你还年轻,也要考虑再找一个,但是,想到你还要再找一个,我心里就如刀割一样难受,你和妹妹永远都是我的,我是不是很自私,自已又娶亲又纳媵,却不想让你再结婚。可冷静下来想,你还是应结婚,毕竟,你还年轻。”
  “结婚要找品德好的人,这对女人是最重要的,相貌、金钱等等都是身外之物,都可以通过努力而得到,但是一个人的品德,却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品德好才会对你们两人好,这样,我在这边才能放心。”
  侯大勇在院子里,想着另一个世界的妻女,满腹忧伤,一点没有要作新郎的快乐。心中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侯大勇喃喃道:“如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侯大勇在院子里转圈之时,符英在家里细心准备明天所需要的一切。本来准备工作不需要新娘动手,符英还是愿意亲手来做。
  符英和其它新娘不一样,这个时代绝大部分新娘子都没有见过新郎,对新郎的相貌、品行、言谈等等一概不知,新婚之前只有靠别人描述来想象。而符英和侯大勇接触过多次,对其还算比较了解,和侯大勇订亲以来,侯大勇的形象就常常出现在脑海中,越来越鲜活。
  第二天一早,按选定的良辰,由婶娘作为好命婆,为符英进行上头仪式。符英穿着新衣,在窗口案上,燃起一对龙凤烛,点起清香,摆上莲子、红枣、汤丸各三碗,以及生果、烧肉及鸡心,然后向天参拜。符英亲手准备了尺、镜、剪刀,即所谓 “龙头镜、较剪尺”,取其光明有后之意。婶娘一面为符英梳头,一面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上头仪式完成后不久,符府外面响起了“呯、呯”的花炮声,侯大勇满身新衣,携着花球,来到了符府门外。符英在里屋,听到花炮响后,心也跟着“呯、呯”直响。
  按照习俗,侯大勇奉上了丰厚的“开门利是”,符家众姊妹才把门打开。侯大勇来到大厅等候新娘子出来。侯大勇等了一会,新娘符英由伴娘带出来,交给符彦卿,符彦卿把新娘子符英交给了新郎侯大勇。
  两人开始正式行夫妻见面礼。先拜天地,再拜祖先。按规距,新人未到男家拜见翁姑之前,不可跪拜,新人应站着奉茶给岳父岳母。侯大勇双手捧着茶,来到岳父岳母面前,道:“在这个世界上,我没有亲人,从今天起,您们就是我的父母,请喝茶。”侯大勇说得非常诚恳,符英听到这一番话,很是感动,两人一起跪拜符家二老。
  符英家人撑起一把大红伞护着新娘,取意为开枝散叶。 大家一边向外面走,一边向天空、伞顶撒米和红绿豆,用来 “喂金鸡”,意思指鸡啄米后便不会啄新娘,最后, 符英被背上了花轿,这时,在符家的整个迎亲活动全告结束。
  但是,现在只完成了一步,即完成了“出门”程序,还有一个过门程序,指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见翁姑及男家其它长辈。 侯大勇没有其它亲人,这个问题就简化了,但符英母亲传话过来,符英要回到郑州的家才算正式过门,在大名府的小院子里,不能算作正式过门。
  在大名府休整两天后,补充齐全路上所需物品,侯大勇、符英一行就上路回郑州。因路上有流民闹事,符彦卿又派了一百名骑兵,护送女儿、女婿。
  按岳母要求,侯大勇和符英要在郑州去过门,因此,侯大勇和符英还没有住在一起,侯大勇连符英的手都没有牵过。两人见面,总是客客气气。符英带过来两个使女,年龄都在十六七岁,均是符家的家生子,也就是符英奴仆结婚所生的子女。两人从小和符英一起长大,虽然其父母都舍不得女儿离开,但是符家有令,他们也没有办法,符家高高兴兴送走女儿,他俩两家人却在屋里暗自落泪,但这就是命,他们也没有办法,只是在女儿上路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求各路神仙保佑女儿一生平安。
  符英正式成为侯夫人,虽然没有和夫君同房,但符英看侯大勇的眼神已充满了柔情蜜意。刚开始上路的时候,符英还是坐的花轿,行了一天,因为有轿子,队伍走得慢吞吞的,让性急的军士十分不爽。第二天,符英一身戎装出现在众人面前,骑上了战马,队伍才加快速度。
  澶州城外,尸体已经被掩埋,不时能在地面上看到暗红的血痕,草丛中偶尔还露出一两具尸体,人马走过,惊走围在尸体边上的老鼠、野狗和各种爬虫。
  侯大勇一行到达澶州是在上午时分,没有在澶州停留,很快把澶州城四方的城墙扔在脑后。想到李重进在澶州城内,侯大勇就想走得远远的。原先和李重进接触,只是觉得李重进有些傲慢,这是富家子弟的通病,这次难民事件,侯大勇对李重进增强了四个字的评价:残忍、蠢货。侯大勇暗叹:“由这种人执掌大周精锐部队,赵匡胤想不夺权都难。”
  夜晚,队伍夜宿陈桥驿。安顿完毕,侯大勇来到符英房前,使女见侯大勇过来,连忙过来行礼,一名使女进屋通报。侯大勇进了符英帐内,帐内蜡烛发着跳跃的流光。暗淡的灯光下,符英已脱下了软甲,换上了淡绿的宽松女装,头上插着碧云簪,越发显得俊俏。
  “走了一天,累了吧。”
  “我上次到沧州去,也是连续赶路,没事。”
  “那次在万寿寺,你用箭射住持,箭法不错。”
  “小时候,我淘气,最喜欢骑马、射箭,长大了,骑马就少了。”
  “我怎么称呼你,夫人、孺人、妻子、内人还是娘子?”
  符英听到侯大勇问得傻乎乎的,笑道:“有外人的时候叫我娘子,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叫我小英吧。”
  “那你就叫我大勇吧。”
  “有外人时我还是叫你郎君,没人的时候我叫你大勇。”
  “小英”
  “大勇”
  侯大勇见符英浅笑盈盈,妩媚异常,心中一动,伸手握住符英的手,符英本能地缩了一下,没有挣脱,便没有再动。侯大勇只觉符英小手柔若无骨,手指修长细腻。两人握住了手,没有说话,烛光突然爆了一下,侯大勇松开手,符英红着脸,抽出被侯大勇握住的手,只觉手心已有些汗珠。
  (第二十一章完)
    郑州岁月 第二十二章 新婚之夜
     更新时间:2008…12…29 0:27:03 本章字数:3831
  从澶州过来,沿途难民不断,过了大梁,难民仍有不少。侯大有些奇怪:“为何难民不到大梁,仍朝西行?”
  侯大勇叫来一名难民,问道:“你们为何还要往西走,要到什么地方。”
  “我们要到郑州去,上次兵灾后,郑州开了粥场,救活了不少人。这次水灾,料郑州官衙还是要设粥场。”
  听到难民如此说,侯大勇觉得有些为难,上次赈灾,郑州粮库存粮已不多,而且寺庙、乡绅都捐了不少粮食,若这次再涌入难民,不知如何筹粮,若放任不管,饿死了人,也是罪过啊。
  下午时分,迎亲队伍进了郑州城,侯大勇让符英先回家,自已到衙门去一趟,看看衙门是如何安置难民。
  衙门里,梁守恒正愁眉不展,见到侯大勇回来,大喜过望,待侯大勇坐定,便道:“防御使终于回来了,为难民之事,我已是焦头难额了。这次难民数量没有上一次多,但也有三百多人,还有陆续到达的。现在郑州开了两个粥场,但最大问题是库存粮食不多了。”又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以后各地每有灾情,难民总是朝郑州跑,不是个事啊。”
  侯大勇遇到难民后,一路上,都在想解决办法,已有一个初步想法,道:“难民来了,我们还是要管的,若不是没有办法,这些人也不会离乡背景。”然后,侯大勇将澶州城外之事讲给梁守恒听。听到难民闹事,被侍卫司攻伐,死人无数之事,梁守恒长叹一声,没有作评论。
  侯大勇又道:“我们总不能眼看着他们饿死吧,否则要我们这些官员干什么?这次黄河决堤,损失太大,这些难民来了,有劳力可去修河堤,然后,以修堤的名义,我给比部郎中去信,请他帮忙,从其他地方调些粮食,他刚刚救了灾,应对灾民的情况比较了解。”
  “这是一个好办法,平日里没有名目去要粮食,现在几个州都受了水灾,修河堤倒是个好主意。”
  办完公事,侯大勇回到院子,习惯性地朝秋菊的小院子走。刚到院门,突然想到今天是符英过门之日,不宜到秋菊那里去,但又想到有一段子没有见到秋菊春兰,特别是秋菊怀上了小孩子,回来后不去看她们,真有点说不过去。犹豫一会,还是朝符英所住主院走去。
  欧阳誉来到郑州后,想到符英要来,秋菊又要生孩子,便去买了一些使女和仆人,按沧州的规距,择定良辰吉日,由好命佬安好新床,由好命婆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等各式喜果。新床安好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新人进房为止。 
  符英没有进新房,而在另一间房屋休息。对于新家,符英比较满意,院子比想象中要大,各种陈设都比较精致。符英从符家带了不少私房钱,她担心侯大勇为官不久,没有多少积蓄,带点私房钱,可以临时补贴家用。
  两个使女让人烧了热水,符英长途跋涉,浑身不舒服,今天是新婚之夜,一定要洗得干干净净。侯大勇来到主院之时,得知符英在洗澡时,趁机到了秋菊的小院子。春兰和秋菊都在小院里,侯大勇进来,两人都迎了出来。
  秋菊腹部已明显隆起,侯大勇把耳朵贴在秋菊腹部,享受隆起的感觉。半响,抬起头来,说道:“小家伙会不会动了,过不了多久,他就要在里面踢你了。”又道:“现在反应还有那么强烈吗?”
  秋菊道:“阿郎说得真准,三个月一过,我就没有事了,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就是长胖了,浑身圆滚滚的。”
  春兰却瘦了,有些郁郁寡欢。侯大勇知道她的心事,亲了亲她的脸,道:“这一段时间你受累了。”
  秋菊道:“我们俩什么时候去见符娘子。”
  “不着急,明天吧。你俩莫担心,没有人敢为难你们,放心吧。”
  入夜后,符英早早进了新房,而侯大勇等到良辰吉时到了,才推门进入新房。符英坐在桌旁,略带羞涩看了一眼侯大勇。侯大勇本来还想为符英揭开盖头,见符英穿着新衣,却没有盖头,奇怪道:“新娘不用盖头吗?”符英听侯大勇问得奇怪,反问道:“什么盖头?”
  侯大勇道:“我们家乡要用一张红布把新娘的头遮住,由新郎来揭开。看来这里没有这个风俗,真是百里不同俗。”
  符英见侯大勇有一丝头发乱了,抬手为其理了一下头发,道:“大勇,当日在沧州,万万没有想到有今日。从今天起,我符英就是你的妻子,我会一心一意待你,你也不要负我。”
  侯大勇道:“小英,有些话我不知道怎么说,上天曾给了我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却又残忍地将一切从我身边夺走,在这个世界,你是我唯一的妻子。”
  符英只当侯大勇的妻儿老小都被契丹人所杀,却没有想到侯大勇说的是另一个世界发生的事,听了此言,颇为感动,取出了一对玉如意,道:“这是一对玉如意,是老祖母给我的,我们一人一个。”
  侯大勇接过玉如意,觉得新婚的气氛过于沉重,道:“但愿玉如意保佑我们白头携老,早生贵子。”
  符英本来是深情款款,突听侯大勇话锋一转,提到了生孩子之事,虽说已成亲,还是不好意思。两人又聊了一会,侯大勇道:“小英,时候不早了,我们休息吧。”听闻此语,符英脸红得象个柿子,低头不说话,玩着衣角,不作声。侯大勇拉起符英的手,朝床边走去。
  符英道:“灯。”
  侯大勇坏笑道:“不用吹灯吧。”
  “你坏。”符英打了侯大勇一下,过去把灯吹灭。
  灯熄后,四周一片漆黑。侯大勇张开双手,把黑暗中的符英结结实实抱在了怀里。侯大勇没有急于抱起符英,只是拥着她。符英眼睛渐渐适应了黑暗的环境,仰头看着侯大勇模糊的影像,便用双手环住了侯大勇的粗腰。侯大勇用鼻子磨蹭符英的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