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植 >

第160章

曹植-第160章

小说: 曹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贾诩走出太守府之后,忍不住眼神复杂地望向许昌的方向,喃喃念道:“陛下,这算是我贾文和还你的情,无论此计能不能成,今日之后你我互不相欠!”说完,贾诩神sè已经恢复正常,大步离开。
    ……
    这边曹植将书信送出之后,也就不再多理会了,反正他就算想管,也管不着。接下来半个月,刘协都是“卧病”在榻,曹植也没有去上课。因此他除了继续派人监视董承、吉平等人的一举一动之外,也就将注意力放到自己的产业上,毕竟这些才是真正受他所掌控。
    酒楼、茶坊开业半月有余,却是客似云来,一点也不冷清。天然居那边,菜式多得很,开业已经半个多月,却是没有一名客人将天然居的菜式全部试上一遍,可见菜式之多。而这段时间,天然居的客人,也开始陆续有朝中的公卿大臣子女出现了。
    正如曹植早前所料,这些人初听天然居之时,既有点期待,又有点顾忌。期待自然是对天然居菜式的期待了,以他们的身份,山珍海味都能吃着,乏味之下自然对天然居所推出的新菜式感兴趣了。但是,由于天然居乃是任何身份的人都可以进去,他们却是怕在大厅中与百姓、商人坐在一起,掉了身份。
    对于这些公卿大臣子女心中的小九九,曹植自然清楚得很。因而开业五天之后,天然居便推出了雅间,只不过雅间内设了最低消费,而且菜牌与大厅的菜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当然,不止是菜式不同了,价钱自然也不一样。
    这雅间的推出,倒是大受公卿大臣以及他们的子女欢迎,如此一来却是完全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因此自雅间推出之后没几天,这些雅间却是被订满了。
    要知道,这些雅间,最低的消费可是一千钱,比外面大厅却是贵上十倍不止。一千钱的价值是多少,作个对比便知道,北方一匹战马,大约值四千钱左右,若运到南方缺马之地,起码可以卖到六千钱。
    若用粮食来比较,一石粮食,约一百五十至两百钱,而汉代的一石大约等于曹植重生前那年代的二十七斤左右。千钱怎么说也能换两百斤粮食了,足够一个三口之家吃上半年。可见,这消费之高。
    只不过对于高消费,那些公卿大臣以及他们的子女并不在乎,除了朝廷俸禄之外,他们也从曹操那里分到不少田产。加上现在战乱,五铢钱基本处于废止状态,他们巴不得将手中的五铢钱都huā出去。如今有这么一个地方肯收五铢钱,他们当然乐意huā了。
    对于这些公卿大臣们心中的想法,曹植当然清楚了,只不过他不在乎。文稷早前劫了兖州世家,sī下里还是扣下了不少金银绢帛的,这些他自己藏了一部分,也有不少献给了曹植,因而曹植手上的流动资金还是十分宽裕。
    曹植之所以让天然居只收五铢钱,为的就是让钱币重新流通起来,打破以物易物的状态,只有这样,商业才能够发展。
    现在有天然居这酒楼,以低廉的成本回收五铢钱,曹植还是十分有赚头的。也不消完全将五铢钱回收,只需将许昌城内公卿大臣手中的五铢钱回收了一部分之后,五铢钱的流通作用将会被重新jī活,也可以重新打破以物易物的商业状态。
    而短短半个月,打破以物易物的商业状态已经有些苗头了。不少家中藏五铢钱不多的公卿大臣,为了要到天然居消费,他们已经开始将家中的绢帛、金银或者粮食拿出来兑换五铢钱了。
    整个许昌城内,哪里的五铢钱最多?答案绝对不是皇宫内库或者朝廷的国库,而是天然居!
    天然居内有三十个雅间,每天开一次,最低也有三万钱的收入了,十天就是三十万钱。曹操新得颍川郡,五铢钱大部分还存放在兖州,由于运送困难,加上五铢钱的不流通,因此许昌城的朝廷的国库内存放的多是绢帛、粮食等物而并没有多少五铢钱。朝廷国库如此,更遑论毫无实权的天子内库了。
    公卿大臣们要寻找门路兑换五铢钱,曹植自然有门路知道了,通知文强之后,他立即便放出消息,他那里可以兑换五铢钱。如此一来,以五铢钱为中心的货物流通,便再次形成了。当然,这仅仅是许昌城,要扩展到全天下,以曹植手头上的流动资金,根本不可能完成。
    流通再次形成,曹植所赚取的东西便变得五huā八门了,粮食、绢帛、金银、陶瓷、玉器、先秦的古董,应有尽有。幸好现在许昌城还没有住满百姓,曹植立即让司马孚到外城购买几块地皮,在那里建起了几个大仓库来,分类将各种东西都存进去,另外调用文家一部分的sī兵进行看守。
    也幸好文家有些底子,司马孚能力也出众,不然这突如其来的一下,足够让曹植喝一壶的了。而各个仓库之中,却是以粮食最多,每日都有十余石的粮食运进仓库之内。虽然数量不算特别多,然所谓积少成多,每日十余石,一年的话也有五万石了,这好比曹植坐拥数十顷的田产。要知道,这仅仅是一间占地不过两亩的天然居而已,由此可见,商业的恐怖。
    当然,并非一切都顺利的,最起码当年董卓sī铸的含铜不足的小钱,就让曹植十分头痛。这些世称董卓五铢的小钱,堪称中国货币史上最轻贱低劣的钱币,上面连“五铢”两个字都几乎看不见,故又称之为“无文”。可想而知,这些劣质货币放到市场上流通,对于市场和物价的冲击和影响有多大,而正是这批小钱,直接将大汉的商业打回了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
    不过也幸好董卓偷工减料铸造这批钱,使得钱币上连“五铢”的字样都看不见,使得回收起来辨认并不是那么困难。若是铸造了王莽时代那种外表与普通五铢钱一般无二,实质上内里含铜不足的小钱,那才叫麻烦。
    然而曹植并没有拒收小钱,而是折价回收,当然折价之后就比较低了。在曹植看来,祸乱天下物价的便是这些小钱,若不回收,想重新理顺物价,是不可能的。而若是让小钱全部作废,那么手中有小钱的百姓又会损失惨重,到时只会导致民怨沸腾,因此折价收回是最好的选择。
    幸好铜钱不像纸币,就算造假了,铜钱里面还是要含一定分量的铜,故此曹植可以对这些小钱,进行折价回收。而后另外找个仓库存起来,留待以后献给曹操,回炉重铸便可。
    酒楼这边日进斗金,茶坊那边也是不赖,不少公卿大臣和他们的子女来天然居用膳之时,都会发现旁边的茶坊。而曹植也示意文彪,雅间之中的水用茶水,顺便推介一下旁边的茶坊。加上茶坊本身每日举起的说书,吸引了大批人来听,也让茶坊兴旺无比。
    不过,茶坊最大的生意并非让人在此喝茶或者吃些糕点,而是卖茶叶。茶坊门面的作用,只是给客人尝一尝这些茶,继而贩卖。而事实上,无论是平民百姓,定是世家子弟,试过这种新式饮品之后,都被他深深吸引住。因而茶坊开业之后不久,茶坊每日销售的茶所得的收益,只是略逊于天然居。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茶数量的递增,这种完全为曹植所垄断的产品销售的收益要超越天然居并不困难。待得茶传遍天下之后,可以想象,到时各地商人蜂涌而至,那种收益就更加可怖了!
    短短半个多月,单单天然居和茶坊的收益,已经远超了曹植的预料,然而仔细一想,这也在情理之中。谁叫这时代的娱乐匮乏,不止娱乐,就连吃、喝都单调得很。曹植的切入点,正正是新,而由于许昌城内,被曹操养着的有钱闲人特别多,这些东西自然能吸引他们消费了。而且随着越来越多,从长安逃出来的公卿大臣,这类有钱的闲人数量将会持续递增一段时间。不仅如此,许昌作为现在的大汉都城,亦将会有更多的世家大族入驻,这也是无可避免的。
    因此可以想象的是,曹植所投资的天然居和茶坊,将会持续兴旺一段不短的时间。而他的经济累积,也终于踏上了正轨!
    '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宛城之变
    第二百六十四章宛城之变
    就在曹植于许昌照顾自己产业的同时,曹操大军已然兵临宛城。其实从许昌到南阳郡的宛城,距离是十分近的,曹军准备妥当,进展神速,不到数天便已经杀到。
    然而就在曹操准备大举进攻宛城之时,城内张绣忽然派人送来降表。曹操收到降表,惊疑不定,立即将荀攸和郭嘉两名心腹谋士叫来。
    当二人来到之后,曹操直接将张绣的降表展示出来,说道:“张绣派人送上降表,公达、奉孝,你们以为如何?”
    荀攸听得,眉头一皱,却是说道:“主公,这降表无论如何,都得接。”顿了一下,荀攸解释道:“毕竟主公现在代表的是朝廷,现在张绣递上降表,若是不接的话,反而会堕了朝廷威仪。”
    荀攸说完之后,郭嘉便拱手答道:“主公,公达所言甚是,这降表,必须接。”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传令下去,全军城外待命!”
    张绣递上降表之后,接下来便如历史上一般,曹操领着一部人马入驻宛城,其余的留在城外驻扎。而曹操见到张绣之后,亦多加赏赐,待其甚厚。张绣亦一尽地主之谊,每日设宴款待曹操,其在宛城内,一住便是数天。
    这日曹操饮得大醉,回到寝室之后却是问左右道:“城中有妓女否?”
    shì奉在侧的曹定,闻得此言之后,心中一凛,立即便想起日前见到那拥有huā容月貌的张绣的婶婶。只不过此念头一起,骤然便想起“丁夫人的密信”,忍不住暗道:“夫人当真是大人肚子里的蛔虫,对大人的脾xìng知道得如此清楚。”想罢,曹定便答道:“大人,张绣乃是西凉军出身,平日只知打打杀杀,城内哪里会有妓女。”
    闻得此言,曹操不疑有他,只是轻骂道:“晦气!”随即问曹定道:“安民,可知元让那边交接得如何了,这宛城也没甚好呆的!”
    曹定也不清楚情况,于是答道:“大人,定立即去催促一下元让将军。”
    曹操轻“嗯”了一声,摆了摆手道:“快去。”说完兀自倒在榻上。
    只是当曹定退了出去之后,一名亲卫却是大着胆子,小声说道:“大人,小人知道城内有一美人……”
    未等这亲卫说完,曹操整个人便坐直了身子,双目之中闪着莫名的神采,催促道:“细细禀报!”
    曹操的好sè他们这些亲卫自然清楚得很,闻言之后这亲卫却是答道:“小人昨日窥见馆舍之侧,有一fù人,生得十分美丽,问之,乃是张绣叔张济之妻也。”
    曹操此时有酒下肚,全身yù火翻腾,早已失去了冷静,完全靠下半身思考。听得亲卫此言,却是立即摆手道:“汝且去领五十甲士,将那fù人取来!”
    亲卫闻言大喜,立即带人去将张济之妻邹氏接来。一见之下,果然生得极美,而且此女更是曹操所最为喜爱的熟女形。接下来,已经变成用下半身思考的曹操,与并不抗拒的邹氏便在寝室内翻云覆雨了。
    次日,邹氏以怕在城内被张绣发现为由,希望与曹操出城外。曹操也没有多疑,随口便答允了。回到城外寨中,曹操唤典韦和亲卫守在帐外,若无他的命令,无人可入,其每日便在帐内与邹氏作乐。如此,内外消息不通!
    由于交接事宜比较复杂,众文武也没有发觉曹操的异常,特别是荀攸和郭嘉,早就被堆积如山的竹简埋住了,每日都忙得不可开交。
    就在曹操与邹氏作乐约有五天左右,郭嘉终于将手头那繁重的工作处理掉大半。这里面多得曹植在徐州时所“发明”的阿拉伯数字,使得钱粮的统计快了许多。若是换着以前,起码还要三天时间才能处理完。
    处理完诸事之后,郭嘉心情大好,不过出于习惯,还是对亲卫招了招手问道:“这几天可有什么消息?“
    亲卫答道:“除了许昌有一信使之外,并无其他消息。”
    闻得此言,郭嘉随口说道:“许昌信使?是奉了谁的命令来的?”
    亲卫答道:“是奉了四公子之命。”
    “四公子!”听得此言,郭嘉大吃一惊,回头瞪着那亲卫喝道:“为何不早点禀报!”
    那亲卫十分无辜地说道:“是先生之前交代过,不可打扰先生的。”
    郭嘉闻言,也顾不上责怪那亲卫不知变通了,立即喝道:“快将信使叫来!”当那亲卫转身走了几步之后,郭嘉却是叫住问道:“对了,那信使来了几天?”
    亲卫想了想道:“已经有三天了!”
    郭嘉听到,直接想骂娘,只不过他还是连忙摆了摆手,让拿亲卫速去。未几,曹植所派的信使便赶到,向郭嘉呈上书信。郭嘉连忙打开一看,见到上面写着:“董承联张绣,小心贾诩!”郭嘉脸sè剧变,不顾仪态大骂道:“他娘的!误事了!”
    不过郭嘉毕竟不是常人,很快便冷静下来,凝声问道:“主公这几天怎么了?”
    亲卫答道:“主公每日都在帐内,没有外出。”
    “在帐内,没有外出?”就在郭嘉喃喃自语之时,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人言马嘶的声音,郭嘉的心没来由地感觉到不妙,立即对那亲卫道:“你去打探发生何事。”
    很快,那亲卫便回来禀报道:“是张绣军夜巡。”
    “张绣军夜巡?”听到这里,郭嘉越发感觉到不妥,现在张绣军应该被夏侯惇接管了才对,按道理说夏侯惇不应该用新投降的部队巡察。再想到曹植书信的内容,郭嘉哪里不知道问题所在。没有再犹豫,立即冲往旁边的行军帐,去寻荀攸。
    当郭嘉急匆匆地到得那行军帐时,却见到荀攸趴在案桌上熟睡,而竹简堆满两侧的地上。见到这一幕,郭嘉捉住荀攸的亲随问道:“公达这几天都在批阅公务?”
    见到亲随点头,郭嘉疑huò更深了,他跟荀攸有过约定,必须有一人保持空闲,可以随机应变。故此,平时见到郭嘉空闲,并非他偷懒,而是他必须保持这种状态,好处理突发事件。
    现在他和荀攸都埋首于公务,郭嘉已然想起,这些公务乃是贾诩交给他们了,郭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