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鸦片战争 >

第60章

新鸦片战争-第60章

小说: 新鸦片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的大国,周围皆是蛮夷边鄙。现在看来,世界大的很,北方有俄罗斯;西方越过浩罕汗国有奥斯曼帝国;西南有英帝国的殖民地印度邦;南方缅甸已经被英帝国开始侵略;我大清帝国的属国暹罗,越南已经陷入了被西洋诸国侵略的危险境地。  朕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说到这里刘寄向曹进喜做了一个手势。
    众人这才注意到,殿中平白地多了一张巨大地桌子,这张长宽近五米的桌子用一张锦缎覆盖着,覆盖住地地方显得凹凸不平起起伏伏。  曹进喜走到桌子前将锦缎揭开,一个造型精巧高度仅及膝盖的模盘露了出来,上面山山水水,田地房舍,道路河流,海洋岛屿都是一清二楚。  有熟悉地图的人仔细一辨认,这不正是亚洲地图吗?
    刘寄走到了模盘面前,从曹进喜的手中接过了一根长木棍,然后向百官吩咐道:“大家都过来围着模盘。  ”
    百官人多,到了近前显然模盘周围的地形不够站。
    穆彰阿向刘寄进言道:“皇上让最前面的蹲下,中间的人都坐凳子,外围的站着,便都能看见了。  ”
第一章风起云涌一百三十七司法体系
    第一章风起云涌一百三十七司法体系
    “诸位看这一串被蓝色的海洋包围的岛屿,这里离中国并不遥远。  这里就是菲律宾群岛,现在已经被西班牙控制。  ”
    “在这里称呼为中南半岛,他包括暹罗、越南还有缅甸的贡榜王朝,认真算起来还有两个小国真腊(柬埔寨)和占巴塞(老挝)。  ”
    “大家注意看暹罗的下面。  ”
    “对,就是这里。  ”
    “这里是马来半岛,这个马来半岛简直是西方列强的赛马场。  最初是葡萄牙人来到了这里,接着荷兰人赶跑了葡萄牙人,现在是英国人控制了这里。  前几年英国人在这里建立了海峡殖民地,所谓海峡殖民地包括三坐英控城市:槟城、新加坡以及马六甲。  英国人建立海峡殖民地的目的,就是控制这条亚洲的黄金水道,马六甲海峡。  ”
    说到这里刘寄停了下来静静地等待众人消化了一下,他默默的扫视了四周一眼。  显然百官都不太习惯如此近距离的和皇上畅谈。  人人都显得有些拘谨。  靠前的人笔尖上都冒出了细汗。  刘寄微微笑了笑,用细长的棍子指着户部侍郎伊里布说道:“是不是养心殿的炉火烧的旺了,还是在家里进了大补,怎么汗水都出来了。  ”
    群臣发出一阵哄笑声,伊里布擦掉汗水笑道:“今日家中炖了一只不下蛋的老母鸡,参须放得多了点。  ”
    “看来伊部郎家里的伙食不错嘛,怎么不把同僚们都请去享一享口福。  ”
    刘寄地俏皮话让群臣又笑了起来。  气氛也轻松了不少,伊里布打着躬说道:“有皇上发话,改日一定请。  ”
    “好了,咱们书归正传。  朕继续和各位讨论一下东南的局势。  ”
    “在马六甲海峡以南,这里有一大片群岛,人们习惯称呼为千岛之岛。  这里就是印度尼西亚,古称爪哇。  现在是荷兰人的殖民地。  ”
    讲完了东南亚的形势。  刘寄将木棍交给了身边的曹振镛。
    一时间,殿中没了声响。  只有儿臂粗的蜡烛偶尔爆发出一声脆响。  纱质的灯罩让烛光柔和地洒在殿中。  诸位大臣都在揣摩着皇上何以说出这翻话来,和今天要议的事情有什么关联。
    过了半响,刘寄又说了起来:“朕今日为什么要和诸位讲这些,是朕闲地发慌,还是朕胡乱找话说。  ”
    刘寄声音越发大了起来,他锵锵有声的说道:“是西方强大了,他们已经打到了中国的家门口了。  ”刘寄的话如同静夜里敲响的洪钟。  话已说完仍有回音从远处传来,门口二字反复回荡了几次,犹自嗡嗡的在殿中作响。
    “西方的强大不仅仅是洋枪和洋炮,也不只是火车和蒸汽机,还有更重要地一项,不知道诸位知不知道。  ”
    刘寄的话刚一说完有人应道:“皇上,臣试言之。  ”刘寄朝发话的地方一看,是总理大臣杜受田。
    “芝农你讲。  ”
    “遵旨。  ”
    “臣以为。  洋人势大,举国上下,有目共睹。  以前国人尚以为洋人只是懂得钟表天文,洋枪洋炮,现在谁人不知洋人懂得不止这些。  大到国家典章制度,小到洋布洋灰。  西洋人都有领先之处。  这说明什么。  说明国家需要师夷之技方能制夷。  前者若不是皇上英明,学习西人编练新军建立西式水师,我大清帝国能从沙俄帝国口中争回库页岛吗?而夷技仅此而已吗?臣以为,不止与此。  西洋诸国大都地小人少,能成为强国,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创新。  不仅仅是创新出新的技术,更重要的是新的国家制度。  倘若我天朝上国不能求变,必将跟不上西洋诸国地进步,其后果恐怕不妙。  臣以为变之要,首在改变国家制度。  ”
    杜受田的话引起了轩然大*。  众臣嗡嗡的议了起来。
    理藩院尚书英和站了起来说道:“臣有话要说。  ”
    “讲。  ”
    “微臣以为。  祖宗之法,圣人之言。  历经千年沧桑不改。  万物千变万化终归不离其中。  改变国家制度,需要慎重,皇上切不可轻易为之。  ”
    军机大臣黄钺亦站了出来附和英和之言,一时间朝中分成了两派争辩起来。  一派以林则徐、杜受田、林鸿年等以留洋生员为主,一派以英和、黄钺等老臣为首。  两派人唇枪舌剑,在殿中言来语往争论不休。
    刘寄冷眼旁观,见陶澍、曹振镛等人依旧保持沉默作壁上观。
    刘寄挥手说道:“大家各就各位,都不忙争辩,听朕说几句。  ”
    众人连忙安静下来,各自归了座位。  刘寄也走到了龙椅上坐了下来。  他冷眼扫视了群臣一眼,众人皆低着头一言不发。
    刘寄这才说道:“各位爱卿说的都有理,也都是为了国家社稷。  今天朕召集大家前来,就组建警察部和法院以及改组都察院一事和大家议一议。  ”
    刘寄一表了态,议论的形势立刻开始改观了。  曹振镛、穆彰阿之流马上站了出来发表自己的言论,他们纷纷赞同国家改制。  而陶澍也开始垂询警察局和法院到底是什么样一个机构。
    少不得,刘寄让林则徐将这个机构讲解了一翻。  众臣这才得知,要将各地地巡捕营和捕头皂役等审案机构撤销,新成立警察局专门负责整顿治安,审查案件。  为了方便管理又在各省一级建立警察厅管理下属各地警察局,在朝廷建立警察部管理下属警察厅与警察局,警察部不归六部管辖,而是直属于皇上管辖。  同时在京城组建最高法院,在各省组建高等法院,在各地建立中等法院。  今后所有案件的审判都由法院裁决。  这样各地的知县、知府、知州、道台都不参与审案了,他们的职能只定位于司政。  另外都察院在各省,各地都重新建立独立的下属机构,都察院的官员不准其他官员兼任。
    大家明了改革的目的后,殿中诸官都沉默了下来。  这一个改革,所触动的利益和关系太多,各人都在心里盘算起来。
第一章风起云涌一百三十九司法体系2
    第一章风起云涌一百三十九司法体系2
    刑部受理全国刑事案件,主管刑罚及监狱等政令。  这次革新首先便触动了刑部的利益。  原本刑部的职能便是警察和法院的结合体。  这样一来刑部便没有了继续存在的理由。
    对此刑部尚书汤金钊极力争辩,力陈警察和法院不合中国国情。  又驳问宗室、觉罗氏犯罪该当如何?是否就不通过宗人府直接由警察查案法院审查。  接着又提出了内外蒙古、热河都统等处边民犯罪,还通不通过理藩院审办?最后又提出死刑案件的审决是否也是法院自个判决了断,“秋审”是否还会同六部九卿会审。  那么相关的法律条文不健全的情况下又该如何?
    这一系列的问题,御史魏源一一给出了答案。  他昂然站立在殿中慷慨言道:“人立于悬崖,惶惶不可终日,恐落于万丈深渊。  此时有好事者离崖两三尺牵一软绳,人稍安,徘徊于绳内。  某一日,人有失足,滚落崖边,惊险万分,生死悬于一线。  人恍然,于崖边建一铁栏,至此,人于崖上,方安然无恙。  ”
    “下官所说软绳便好比道德的力量,而铁栏便是法律的力量。  一个国家必须重视他的法律,不然人人便好像生活在悬崖之上,惶惶不安。  既然重视法律,便必须将法律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力量,便要做到“王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  司法一系必须高于其它各部,只受命于皇上。  司寇大人所说宗人犯法的问题。  下官以为可在法院内设立宗人法廷专审宗室中人,至于边民犯罪,本来满蒙汉和其他各族皆是一家,自然该一视同仁。  关于死刑案件地终审查,下官以为必须由最高法院拟稿由皇上亲自定夺。  ”
    汤金钊的最后一个问题关系到立法机构的问题,当时的立法机构其实就是皇帝和他的一帮大臣。  刘寄对立法机构的建立很是矛盾,思量再三他决定还是缓步慢跑。  再过几年才开始立法机构的建设。
    这场朝议十分地热烈,一直进行到戌时末方才结束。
    第二天。  朝议继续进行。  讨论的焦点逐渐转变到具体地执行上,关于新机构的人事任命和基层建设成为了议论的焦点。  当天的早膳和晚膳都是在殿内就餐。  一直到深夜才议出了一个结果。
    刑部和大理寺的撤销已经成为了定局,经过激辩后新建立的警察部被改为了法部,法院改为了大理院。  同时为了减少革新的阻力平衡各方地势力。  刘寄将撤销的刑部尚书汤金钊改任为法部尚书,九门提督程廷华兼任法部侍郎,各地新建立的法部下属机构,省一级仍然称呼为警察厅。  府、州一级仍称呼为警察局,各地巡捕营都划归到警察部门。  新成立的大理院院卿由魏源担任,各地新建立的大理院下属机构,省一级机构仍称呼为高等法院,府、州一级仍称呼为中级法院。  另外都察院不在担任审案,原本都察院下属十五道,增加到二十道,新增设辽沈、甘肃、新疆三道。  改江南道为江苏、安徽二道,改湖广道为湖南、湖北二道。  这样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会审制度从此废除。  刑部和大理寺衙门也成为了历史。
    中国历史一次重大改革便这样默默的拉开了序幕。
    **********************
    这场变化虽然有些悄无声息,可仍然坚定的来临了。  人们首先发现正阳门内刑部衙门的牌匾不知道何时已经改为了法部,街道上多了许多穿着黑色制服地警察。  最令人惊奇的是顺天府的知府老爷不在审案了,那些穿着黑色制服的警察戴着一顶滑稽的大盖帽,瞅着便让人发笑。  可他们仍然严肃的出现在案发地现场。  不仅仅是京城里,便是各省各地的城市里都出现了这些穿着黑色制服的警察,当然还有一些戴着白色大盖帽的法官。  衙门里的那面鸣冤的大鼓放到了警察局的门口。  原本有些失落感的知县老爷,很快便发现了这样的好处,他们可以腾出很多精力来管一些以前无法忙过来的事情,当然前提是这些知县老爷想管这些事情。
    由于中国土地地辽阔,这项工作真正完全落实下去,已经是一年后地事情。  很多地方仍然把事情办的有些走样,在一些偏远地县份,警察局就在县衙里面。  法院的审判长由知县兼任。  甚至有些边远地方根本就没有落实。  那里山高皇帝远,真正说的上话的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宗族势力。  连地方官都得看他们脸色过日子。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疥癣之疾还不足以影响改革的大局,在各地的省城、大洲、大县事情都开始发生变化。  改革后的地方衙门职能清晰,效率提高了很多。  伴随着一些重要铁路的通车,原本要拖上一年半载的案子,现在大都能很快解决。  各地的治安形势在不同程度上也有所好转。
    ***********************
    左宗棠字季高、朴存,号上农人,湖南湘阴人。  道光十二年(1832年)左宗棠中举,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中他是在1851年的太平天国起义以后才渐渐展露头角。  现在左宗棠能如此迅速的得到朝廷的重用,与吏部尚书大学士陶澍有关,亦和朝廷严废捐官制有关。  捐官制度废除以后,又有部分贡生留洋。  这样闲官极少,很多刚中举人的读书人获得了上升的渠道。  左季高便是这样的幸运儿。
    左宗棠的同乡大学士陶澍见到左宗棠写下的精彩句子“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欣然将他推荐给了海关总监林则徐。  在林则徐手下,两位经世明臣相得益彰。  左宗棠虽然心高气傲对于林则徐这样高风亮节而又深知人情世故的大臣亦是万般钦佩。  特别是林则徐熟悉洋务,经常对左宗棠点拨提携,又将翻译过来的外国书籍借与左宗棠观看。  这样两年间的熏陶,使得左宗棠对洋人情况十分熟悉。  时常有留洋派的官员前来拜访林则徐,左宗棠在一则相陪,聊起天来,这些人往往称呼左宗棠为同学,误以为左宗棠是留洋的学子。
第一章风起云涌一百四十左宗棠
    第一章风起云涌一百四十左宗棠
    1835年悄然的来临了,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一切似乎依旧。  人们依旧穿着长衫,马褂,依旧摇头晃脑的读着四书五经,依旧扛着锄头耕种着黄土地。  左宗棠从保定上了火车,沿途浏览着窗外的景致。  火车穿过城市、乡村、田野、河流,沿途的一切像是滚动的图画。  洋溢着燕赵大地上浓厚的乡土气息。
    左宗棠乘坐的虽然是头等车厢,可车厢里的人仍然特别多,显得十分嘈杂。  这里的座位比起普通车厢来有些像现代火车的座位,座位背靠着背,两排座位之间摆放着一张桌子,相比普通车厢的硬坐,这里的座位上包着一层皮革垫子。
    由于乘车的人十分多,在头等车厢的走廊上拥满了站着的人。  冬季里火车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