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帝国崛起 >

第164章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164章

小说: 三国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师为何要我停军?”
    “将军,探子来报,刘备五万大军停驻牛鞴,关羽四万人马停驻犍为。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恩。”高顺示意贾诩继续说下去。
    “刘备和我们打地是一个主意。这巴蜀只有一快肥肉,猛虎却来了两只。刘璋军退到绵竹,很有可能一接战就退回成都。这估计是想让我军和刘备军争个你死我活。”
    高顺低头沉思了一下:“该如何办?”
    “我军入巴蜀,是为了夺取巴蜀。不易损失太大,否则震不住巴蜀,等于白来。我料那刘备现在必然找刘璋联合,以压倒我军。我们可以先停驻绵竹,休整军队,而后派出部分兵马进军成都,大军在后,给予刘备军致命一击。”
    “难,很难。”
    “我知道将军顾虑,我也是有了万全地准备的。将军可将我军精锐战士与刘诞麾下地军队互换,假意不知刘备计策,和刘备军对阵。刘备所患唯有我军,刘诞麾下军队皆不在他眼中,必然会重我军而轻刘诞军,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看着高顺怀疑的眼神,贾诩也微微一笑:“我给将军引荐一人,将军一见。便知我为何行此计了。”
    贾诩出去,片刻便带了一人回来。这人鼻偃齿露,身材矮小,的确是让人一见难忘啊…………
    “将军,这位是张松张永年,是刘璋心腹谋士,现在已经归降我军了。”
    “刘璋可降?”高顺问到。
    “拜见骠骑将军。”张松一开口也让高顺惊异,这家伙,身材短小。但是嗓门可不小,说话抑扬顿挫,有点意思。
    “将军放心,只要击败刘备军队。我定然劝说我主归降。”
    “为何投我方而非刘备?”
    “呵呵,方今天下大乱,诸侯混战。十分天下,大将军已得其五。刘璋暗弱,在其麾下我难展大志,可在大将军麾下就不一样了,必然能让我得偿所愿。”“这么肯定?”
    “当然。大将军用人唯才是举,张松佩服,更愿效力。”
    “很好。”
    高顺挥手让贾诩送张松出账。他也看出来了,贾诩早已说服了张松归降,既然能通过贾诩地眼睛,必然没有问题。
    “此人,此战无用。”贾诩一回来,高顺就来了一句。
    “的确,可只要战胜刘备,有此人出面。益州之地,不用我们大费周折了。”
    高顺也点点头,的确,只要刘璋归降,那么这益州也就到手了。毕竟刘璋已经控制了益州大部分地方,他一投降。益州文武自然也就投降了。
    “将军。此次作战。我军有一支奇兵,还请将军用之。是吴懿麾下军队,吴懿已经投效我主,刘璋麾下大军,听吴懿命令者十中有八。”
    听到这里,高顺已经在没有犹豫了。这贾诩,太厉害了,阴谋玩的是出神入化啊。一路之上。畅行无阻。尽皆归降。高顺却清楚,这些地方的守将都是被贾诩派人说服投降的。若不是因为刘备横插一脚。怕是这贾文和一张利嘴就能解决整个巴蜀………………
    刘备使者一到,见了刘璋,陈述利害。吴懿已经得到贾诩地吩咐,依计行事,自然也赞同联刘备抗高顺。吴懿一出声,自然也就是大势所趋了。
    刘璋本想坐山观虎斗,而后投降,可惜现在却偏离了预定目标。可没有办法了,这个是最好地结果。刘备在怎么说是自家人,都是汉室宗亲,就算益州给了他也比给郑啸这个外人强。
    于是两军秘密联合在一起,刘备的兵马到了成都。发出信使,告诉二公子刘诞。他地军队已经到达成都,请二公子速来会合。
    刘诞不知是计,见刘备已到,还以为刘备是帮自己的,急忙催促他自己的军队进攻绵竹,好杀向成都,成就自己。
    高顺只派了三千人参加攻城,基本都是摇旗呐喊,进攻也只是做做样子。高顺知道,这绵竹的守军自己会撤走的………………
    果然不出所料,刘诞疾攻三日,便击溃了绵竹守军,拿下了绵竹。刘诞是兴奋的挥军就进击,高顺大军也跟着前进。
    现在刘诞一扫过去地晦气,高歌猛进。离成都只有一日路程了,自己马上就可以击败刘璋了。而后自己就是益州地主人了。
    “公子,杨怀求见。”
    “进来吧。”
    “见过公子。”
    “杨怀,这么晚了你还不休息,明日命令全军加速,赶往成都“公子,成都好打。但是打下成都后,不知您作何打算?这高顺军和刘备军都不像要退走的样子啊。”
    “是啊。我也发愁这个问题。先前只想能保住性命。现在情势逆转了,烦恼也多了啊。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公子,我们可以这样,先不攻成都。”
    “不攻?为何?”接过杨怀递上地一杯茶水,刘诞喝了几口,好奇地问到。
    “我们应该先联合高顺将军攻击刘备军。”
    “为何?”
    “刚才我接到密探回报,刘备已经和三公子联合,图谋您呢。”
    “此话当真?”
    “如此大事,我岂敢胡说。密探是老君主以前布置下的,他们心向二公子,才出来通风报信的。”
    “叫他进来。”
    杨怀出去领人,刘诞一看,自己也认识,果然是自己父亲的密探头目:“李廓,果然是你。还好,刘备这贼子联合老三要害我可是真的?”
    “二公子,此事千真万确,刘备使者已经和三公子达成协议。所幸被我们发觉,事关重大,我亲自出来报信了。”
    “好,好。不枉我父亲栽培你们一场。来人,赏金百两。李廓,你可立了大功了。”“为公子效力,不敢居功。”
    刘诞挥退了密探,才和杨怀说起来:“刘备贼子,枉我以叔父之礼待之。居然伙同老三来害我,欺人太甚啊。你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公子,我们可以将这个消息也传给高顺将军。刘备素来和郑啸大将军有仇,我们联合高顺将军剿了刘备,对于高顺来说也是大功一件,他不会不答应。而后,高顺军和刘备三公子的援军两败俱伤,这个时候就是您说了算。”
    “就依你的计策行事。我授你全权,这个事情由你负责。”
    接过刘诞递来的兵符,杨怀心中也是害怕。这贾诩,太厉害了,似乎什么都知道一样,完全在他意料之中,这个人…………是妖怪变的吗?
    “杨怀,记得,小心行事,切……不……可…………”说着说着刘诞就晕了过去。
    杨怀急忙扶住刘诞,看着刚才递给刘诞的茶水,心中感慨,这药力还真不小啊。口中却叫:“军医,快叫军医来,公子病倒了。”
    刘诞病倒,军医来一查。却不是病倒,是累地睡过去了,这下只好让刘诞休息了。
    在刘诞病倒的同时,杨怀凭借兵符,控制了所有人马。在和高顺的精锐士兵换了衣甲后,两军开始向成都前进了
    风起云涌 第二百三十六章 战旗不倒
     更新时间:2009…4…14 23:46:27 本章字数:6400
    高顺在命令自己的精锐和刘诞军队掉包的同时,也留下了八千精锐。
    没有这些人在,一旦作战,以刘备的眼力,怎么会看不出其中的问题。而这八千人,就要替代全军六万人承受刘备军最强劲的攻击了。
    这可是考验他们的时候了。高顺把自己的亲卫营,陷阵营都派上了,加上步三十三营,步二十营两营人马共八千人。这些人是战场上自己的家底了,只有靠他们吸引刘备军的攻击,才能让自己的安排的两路人马出击,击溃刘备大军。
    “高将军,让我们铁壁营上吧,防守是我们的强项。”高顺一做安排,张绣跳了出来,一路上的沉寂可把他憋的不行,就等大战了。
    “不必多言。”
    张绣见高顺心意已决,也无奈的退下了,高顺的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
    贾诩笑呵呵的说到:“张将军不必在意,只要你们及时击溃刘备大军,高将军这里是万无一失的。”
    虽然贾诩是这么说的,但是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谁都知道,刘备大军的主攻方向必然是现在的高顺军。而高顺军中除了这八千精锐的自己人,别的都是穿着本军衣甲的刘诞军,且不说这些军队战力如何,但从士气,武器等方面就没办法比。
    但是高顺军令已下,没有人能反对,只有紧张的筹备,迎接这一场大战。
    “刘诞军”队伍中,一个士兵问旁边的人:“狗子哥,你说为啥我们穿这么破的衣甲?咱们自己的衣甲多好啊。”
    “闭嘴,军令一下。别说是换身衣裳,就是跳海。你也的跳。”
    “啊,这么严重啊。”
    狗子伸手就一巴掌,打在这个年轻人的后脑勺上:“你个死脑筋。真不知道你是怎么通过选拔地,要是让校尉听到你这句话,一准把你踢回护军去。”
    这年轻人四下一张望,见没人注意才说:“狗子哥,我求你,别告诉别人,我好不容易才被选拔上来。不能回去啊。”
    “废话,要是我想让你回去,刚才就和校尉们报告了。你小子。都是牛家村的,老子不护着你谁护着你,机灵点。记住了,千万别偏离了大队。”
    “恩,知道了。一人掉队,一部皆斩。部领大人盯的可死了。”
    “知道就好,要是走不动了。就告诉我。我帮你。”
    “狗子哥,你放心,就这速度,就是连续走上几天我也不会累的。”
    狗子拍了拍这个孩子的肩膀。这孩子,还是不错的啊。
    高顺大军在缓缓开上战场,郑啸这边也在华夏学宫之中听着大辩证。台上的两人唇枪舌战,互不相让;台下之人,时而喝彩,时而沉思;
    相当的有气氛,郑啸今日是明着来的。他地忽然来临。也让会场里有了小小的骚动,不过很快就继续到辩证当中。这可是个展现才华的好机会啊。
    两个时辰地辩证,这两位却是未分胜负,相约明日继续。郑啸此时却走到台上,压下了所有声音。
    “今日能来到这里的,有饱学之士,有求学士子,可谓济济一堂。做学问,大家都是一样的。虽然先父有大儒之名,但郑啸无能,却得了个厮杀汉的称号。”
    台下人一副想笑而不敢笑的表情,知情地人心中也翻天了,那是什么厮杀汉,外间都说你郑啸是杀人魔王呢。却不想这杀人魔王却一点也不可怕,还是很平易近人的吗。
    “现在我秉承先父的遗志,在开百家之风。是想让学术更为自由,让百家皆能争鸣。先父有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世上地每事每物皆可以做学问。
    百家之风,先秦之时盛名者有十,道,儒,墨,法,名,阴阳,纵横,杂,农,兵。其余无数,难以统计。就说这十家,也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对于民生之谈却是各有好处。现在除儒家之外,各家均以呈没落之势,然百家真无用乎?”
    随着郑啸的问题,许多人陷入了思考。百家无用?显然不是,这不过儒家在皇帝的心目中超越了其他流派,为了天下的安宁,皇帝采取了儒家,压制了其余。
    “以往地百家争鸣,是因为先秦战国时期,天下纷乱。各地君主,皆有争心。而百家皆侧重治国之策,希望能在一国之内实施报复,大方异彩。
    然现今,时事不同。故百家需要变革,学术需要变革。百家不应该侧重治国之策,应该侧重如何造福百姓,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正理。然国策,我郑啸,不会独尊一家,只要合适,皆会采用。
    各家有各家的长处,换个位置,不一定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比如纵横家,可以纵横天下,说服无数人。可将纵横家放到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你们能做的比农家好吗?反之亦然。
    再说儒家,以仁,礼教化世人,但是说到打仗,又能胜过兵家吗?反之,兵家对于教化世人,能胜过儒家吗?”
    听着郑啸的言论,大家开始晕了。这郑啸,也太大胆了吧,这一下不是把百家都得罪了,你怎么这么有信心让百家都听你的,为你贡献力量啊。
    郑啸却在台上继续:“世易时移,这世上没有万古不变的学问。若抱残守缺,将一个言论作为金科玉律,历经千年万年而不发展,不革新,总归是要淘汰地。
    故我开百家,是想让百家顺应时事,进行变革。而不是说要尊那家,罢那家。这些都是学术,不是政治,我希望列为,都是做学问地人。不是朝堂上的官僚。或许以后大家免不了会做官,但是我也希望,各位即便是做官,也需要秉承造福百姓四字。”
    这下所有人都开始喝彩了,不管是那个学术流派,不管是那一家。都是以百姓为本地,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郑啸抬手压下声音:“或许不少儒士对我动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国策有怨恨。可你们回头想想,你们怕什么?怕我动摇你们的统治地位?可这天下地统治者只有皇帝。只有天子。
    陈主簿说的好啊唯己有才,任他天下汹汹。若自己的有足够的才华,难道还怕不能施展?别的不敢说。我郑啸,开设这学宫,就是要选拔天下英才,共济天下百姓,造福社稷。
    先父从小就教育我。善待百姓。而各流派莫不以人为本,所以,我希望。大家齐心协力,能使自家学术更好的造福百姓,造福社稷。著书立传,名留青史。也算不枉此生。”
    学者们期望什么?不就是学术能发扬广大,能名留青史嘛。现在郑啸给了他们这个机会,虽然有竞争,但是学者谁没点傲气,比起对学术的执着,这些人首当其冲。
    看着台下这些疯狂的学者,那充满希望的眼神。郑啸心中很高兴。连陈琳也对郑啸挥手示意。干得不错。
    这些学者都是有智慧地人,或者说是清高的人。若是高官厚禄也许会打动一些人。但是更多的人是鄙视。但以造福百姓,造福社稷这样虚无缥缈地东西来打动他们,却更有效果,这些人就是吃这一套。
    儒士们的反弹不会这么轻易就结束,而郑啸今天的言论却也表明了立场。不是打压儒学,而是引入竞争机制,让大家都有机会竞争。
    在长安,是唇枪舌战。在巴蜀这里,却已经是刀光剑影,一场大战即将拉开了。
    高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