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长空英豪 >

第21章

长空英豪-第21章

小说: 长空英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44返航,保持高度700。”
“734返航,保持高度1000。”
……
王副大队长调度好空中的飞机,参谋从事故现场回来,向他报告说学员已经牺牲了,听后重重的叹了口气。
张志宏保持700米的高度飞到了机场上空,下降高度,加入航线,准备着陆。当他下降到起落航线的高度300米时,飞机出现了比较大的颠簸,就像在凹凸不平的路上行驶的汽车,上下跳动;又像在大浪里飘荡的小船,左右摇晃。他的胃里也随着飞机的晃动开始翻腾,有时胃里的东西已经顶到嗓子眼,他又强咽下去。
林教员也感到今天的气象有点特别,他在机内通话里告诉张志宏:
“你松开手,我来。”
张志宏完全变成了一个乘客,他向地面看去,在跑道头的位置,有一大快草地的颜色变成了黑色,青青的草皮好像突然消失了。
这就是刚才出事故的地方,飞机撞地时带走了地上的草皮,留下了****的黑土地。
“743报告,空中气流很不稳定,飞机颠簸得很厉害。”林教员及时报告了空中天气。
“一好明白。注意观察,不行就不要勉强落地。”塔台指挥员作了明确的答复。
一切决定权都交给了空中的飞行员。
林教员认真的操纵着飞机,四转弯后,对正着陆方法虽然有些困难,但还是可以操纵。他两脚紧蹬方向舵的踏板,右手的驾驶杆在不停地前后左右移动,细致准确地修正着下滑方向和着陆点。他把飞机的下降速度调整的比正常下降速度稍大一些,以增加飞机下降的稳定性。
指挥员王副大队长全神贯注的看着下降的飞机,有手的话筒始终放在嘴边,准备随时实施指挥。
不能再出事了。
张志宏的飞机总算落了地,虽然落地的位置超过了“T”字布,但只要飞机能平安落地,就是好的。
734的飞机也到了机场上空,加入了航线。
指挥员又把林教员报告的天气情况通报给他们,实际上刚才在无线电里他们已经听到了:
“着陆下滑阶段,气流不稳,下降速度不要太小,下滑线不要太低。着陆有困难不要勉强。”尽管他知道,现在操纵飞机的都是教员,都有一定的经验,但还是具体的提出了对着陆的操纵要求。
“734明白!”
空中的飞机依次安全的落了地,一发红色信号弹升上了天空,全场的人员总算松了一气。
王副大队长擦了擦头上的汗水,长长的出了一口粗气,一句话没说,走下了塔台。
训练参谋、领航参谋、计时员、标图员、气象员等指挥班子也默默的走下了塔台。
全场一片沉默,没有平时飞行结束时的欢乐,每个人都默默的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回营房。训练参谋也没有像平时一样招呼大家上车,只是用手指了指停放在休息室外的大客车,示意大家上车
机务人员开始往回拉飞机,沉重的心情也让他们无声的工作着。
大客车上,林超眼里含着泪水,他的老乡没了,两人前后上的飞机,前后只有一分钟的时间,他回来了,贺新明却没有回来。
赵贺勋脸色阴沉,事故的一幕他看得一清二楚,几秒钟的时间,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没了他在考虑自己的前途。飞行不适应,本来就打了退堂鼓,经历这一危险的时刻,不再继续飞行的念头更坚定了。
王明海的手脚冰凉,身体还在轻微的抖动,他的思维还留在刚才的事故里,他有点后怕,幸亏自己没有第一个去单飞,要不然,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张志宏虽然没有亲眼看到惊心动魄的场面,但当他得只贺新明牺牲的消息后,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个小时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小伙子,突然间就不见了。他还不到二十岁,正是豆蔻年华,人间的喜乐还没有体会,伟大的抱负还没有实现,就早早的离开了人世。他的父母亲听到了这个噩耗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16K  电脑访问:http://wwW。。Cn
第四十四章 生死考验(四)
           午饭时间到了,一大队的教学员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空勤灶,本来大家都没有心思去吃饭,大队政委下了命令,要把吃饭当作任务去完成,中队以上领导要带头。去机场送间餐的师傅早已将发生了飞行事故的消息告诉了全体炊事员,他们知道中午饭将是飞行员们难以下咽的一顿饭,所以想尽一切办法,做一些平时大家特别喜欢吃的饭菜,提高大家的食欲。
“辣子鸡丁”,鲜嫩的肉丁,配上红红的辣椒,香辣适宜,适合喜吃辣味的人的口味;“糖醋鲤鱼”,酸中有甜,可以开胃,符合华东地区人的口味;“凉拌苦瓜”,清淡可口,可以去火;“红烧排骨”,酥香不腻。整个标准已经打破了一荤一素两个菜,半荤半素两个菜的标准。
各种菜配在一起,色、香、味具全,要放在平时,大家一定乐不可支。可是今天,大家看到这些可口的饭菜,却没有一点食欲。每个人的脑海里全被事故的惊险场面所占满,指挥进食的神经已经麻痹。
王副大队长为没有将贺新明安全指挥落地而后悔,要是能早几秒钟指挥他复飞,就可能避免这次事故的发生。自己当教员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当指挥员也有几年的时间了,从来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
何大队长也在寻找自己的漏洞,贺新明是他检查放的单飞,当时并没有发现异常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发生这样的事故呢?自己的大队发生了严重事故,为一把手的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贺新明的教员尽管政委下了命令叫大家来吃饭,他还是找了个借口没有来。他带出来的学员第一次放单飞就出了大问题,他没有办法交代。他们的父母亲把的孩子交给自己,刚上飞机就回不来了,对他们的打击是多大啊。
林超还在想着两人一起上飞机前互相鼓励的情景,要争取飞好,不要为广西人丢脸。将来一起到部队,一起参战,一起立功。可是自己回来了,他却没有回来。他的愿望实现不了了,只有自己替他去实现。
王明海紧张的心情还没有缓解,当看到飞机反扣过去的一瞬间,他简直惊呆了。虽然他没有到现场去看贺新明牺牲时的惨状,但他可以想象的出当时的情景,那么重的飞机,那样的反扣过去,就是一辆汽车也会压扁,何况是血肉之躯的人呢?
赵贺勋早以下定了决心,飞行这个行业是不能再干了,不要说自己身体不适应,就是这个危险程度也够人担心一辈子的,还是乘早改行吧。但不能以这次事故为理由,那样别人会说自己胆小怕死,是革命的逃兵。反正自己身体不适应,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就以他为理由吧,只要我飞不出来,他们领导会停我的。
张志宏也看到了飞行的危险性,在选上飞行员的那一刻,他就想到了当兵就要打仗,打仗就会有牺牲。他是抱着只要祖国需要他献出生命,就毫不犹豫的献出的决心来当兵的。他还想到要在战斗中当英雄,要和敌人去拼命。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会在和平时代,在飞行训练中牺牲。而且是那样的快,几秒钟的时间,一个鲜活的生命就会消失。来不及交代什么,甚至连喊一声的时间都没有。
他想到了能选上飞行员的不易,想到自己的理想,家乡人的期望,虽然飞行有危险,但自己还是要坚持下去。如果人人都怕危险,不干了,祖国的航空事业还怎么发展呢?何况这是自己所热爱的职业,为自己所热爱的职业而献身,也值得。
一场事故,给每个人带来了不同的想法,对每个人也是一次考验。
大家看着面前的饭菜无心动筷子,这可难坏了炊事班的师傅们,不知道想个什么办法能让大家把饭吃下去。
朱师傅挺着大肚子到每个桌去劝说,在大家都处于悲痛的气氛中,虽然不像平时那样笑容可掬,但语气中还是充满着关爱:
“何大队长,王副大队长,你们也不要太自责。在这种情况下,吃饭也是任务,领导干部要带头完成。”
“小伙子们,打起精神来,******说过,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我们要接过他未完成的事业,你们不吃饭,饿坏了身体,怎么去完成飞行任务。”
“大家想吃什么,我再给你们去做,这些东西不可口,我们再换。”
大家除了感谢他的关心外,还是吃不下去。
有的为了做给他看,草草的扒了几口饭,就放下了碗筷,走出了饭堂。饭菜是无可挑剔的,不能辜负了炊事班全体同志的一片心意。
一大队出了事故,二大队也不能再进场飞行。全团都沉倾在一片悲痛中,每个人都在心里在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故呢?
战斗机部队每年都有事故发生,那是因为他们飞的课目比较复杂,对天气的限制也比较低,可以四种气象飞行,飞机的速度也比较大。飞行员在天上飞行时,难免会出现偏差,造成飞行事故。
可现在是在航校,是在一个初级教练团,飞机的性能又非常好。按照老教员的说法,在空中撒开两手,飞机都不会掉下去。天气很好,又是起落航线飞行,课目不是很复杂,飞行员的技术也很好,技术不好能第一批放单飞吗?可就是在这么一个“三好”的情况下,却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一等事故。
虽然事故发生后,后面着陆的飞行员发现低空气流有些紊乱,但也不至于使飞机不能操纵啊?
学员想不通。
教员想不通。
领导更想不通。
看来这次事故发生得太蹊跷,很需要坐下来认真分析事故的原因,找出可供大家参考的教训。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找出了原因,吸取了教训,才会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
当天下午,全团召集中队以上干部会分析事故原因,飞行大队以中队为单位,由副中队长带领分析事故原因,进行技术研究。地勤人员则对所有飞机进行一次认真检查,特别对出现事故的那架飞机进行细致检查,看事故是否与飞机有关。
 16K  电脑访问:http://wwW。。Cn
第四十五章 生死考验(五)
           事故分析会在团会议事进行,团长主持了这次会议。事故原因无非是三个方面:一,飞机故障,操纵失灵;二,天气原因;三飞行员本身的原因,技术方面操纵错误,身体方面出现空中昏迷。
会上首先由各个部门汇报了各自的情况。
机务大队长先汇报了飞机的情况,因为事故中飞机并没有遭到大的损坏,除座舱盖破碎,上表面擦伤外,其他部件比较完好。根据对出事飞机的检查,油门杆在最前面的位置,操纵系统工作正常,各个舵面活动良好。他说:
“根据这些情况,一,说明飞行员已经加满了油门,做了复飞的动作,但飞机没有起来;二,操纵系统工作良好,不存在飞机方面的问题。”
气象台台长汇报了天气情况:
“根据天气形势图和天气实况,空中少云,能见度大于10公里,地面风速两到四米,天气情况没有什么问题。至于当时空中报告气流不稳的问题,我们按要求每隔一小时测一次空中风,前一小时的监测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他没有点明事故与天气无关,但天气很好就说明事故不是天气的原因。
飞行一大队何大队长介绍了飞行员的情况:
“725放单飞是我检查放的,单飞前共带飞了五个起落,五次起飞到落地都是725自己做的。从空中动作看,操纵飞机比较熟练,动作的准确性也比较高,如果没有出现什么极特殊的情况,他完全可以把飞机操纵下来。”
航医汇报了飞行员的身体情况:
“从早晨起床到上飞机前,没有发现725身体有不适。上飞机前我还问了一下身体怎么样,他说没问题。看情绪也很高,精神状态也很好,我认为不是身体的原因。”
从播放现场指挥的录音看,指挥员一大队王副大队长和空中的对话清晰,特别是发生事故的那一段,没有听出有指挥失误的地方。
有关的方面都汇报了一遍,都没有发现与事故有关的因素。俗话说事出有因,但现在看来,却是查无实据。
“大家再认真考虑一下,总得找出一个原因吧,不能让这次事故成了无头案,出了这么大的事,总得对上面和下面有个交代。”团长再次提醒大家。
事实上,气象台台长在说到低空气流不稳的时候,就感到事故可能出在天气上,但在这样的场合,不能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何况根据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对于天气的变化还不能作到随时掌握。
在全团分析飞行事故的同时,团里派出两名人员到贺新明的家乡去通知贺新明牺牲的消息,并接他的父母来部队,处理善后之事。
飞行一大队三中队的会议事里,全体教学员在副中队长的带领下,正在讨论分析事故的原因。他们没有方方面面的事实根据,只有从可能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大家提出一个原因,否定,又提出一个原因,又否定,总是不能使人信服。
林教员根据自己最后落地时的感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这次事故的原因,可能与天气有关。我和744返回机场加入航线后,当高度下降到300米以下时,明显的感到气流不稳。特别是在下滑时,飞行方向很不好保持,飞机有明显的下沉。根据这种现象,联系《气象学》这本书上介绍有关情况,由于低空风切变造成这次事故的可能性最大。”
林教员是大队的兼职理论教员,平时很注意飞行理论的学习,知道的东西也比较多。在教学中,他也很注意启发学员学习理论,所以当张志宏和陈大壮分到他的教学组后,就让他们多学习飞行理论。
“你们看,”林教员拿出了一本《气象学》,翻到风切变的章节,继续发言:
“书上是这么写的,风切变是一种大气现象,是风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突然变化。由于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所以风切变包括水平风的垂直切变,水平风的水平切变以及垂直风的切变。风切变是导致飞行事故的大敌,特别是低空风切变。
“以危害性最大的微下冲气流为例,它是以垂直风切变为主要特征的综合风切变区。由于在水平方向垂直运动的气流存在很大的速度梯度,也就是说垂直运动的风速会出现突然的加剧,就产生了特别强的下降气流,被称为微下冲气流。
“这个强烈的下降气流存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