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乐大帝 >

第24章

永乐大帝-第24章

小说: 永乐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得更好,种过芜菁的地方大麦生长得更好,种过大麦的地方三叶草生长得更好。
    用这样的循环方式,不仅使休闲的频率降低,还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芜菁和三叶草增加单位面积的载畜量的同时,也就增加了肥料的供应。畜肥是这个时代主要的肥料,畜肥量的增加,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谷物的产量。除此之外,芜菁和三叶草还可以直接地作用于土壤。芜菁和中耕结合在一起可以取得抑草作物的作用,三叶草做为一种固氮的豆科作物,可以增加粮食作物所必需的营养供应,对于提高谷物的产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只可惜芜菁和三叶草的原产地在欧洲,目前中国到底引进了没有还无法确定。不过,中国的劳动人民极具智慧,只要知道了原理,即便没有芜菁和三叶草,也必然会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应植物,进而发明中国式四圃制轮作法。只是朱棣不能肯定“中国式四圃轮作法”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发明出来,因此只能先将四圃轮作制放一放了。
    退而求其次,朱棣准备在没有更好的方法前先劝导富户们采取二圃式轮种法。所谓二圃式轮种法就是以二分之一的土地播种农作物,另外二分之一则为休闲地。采用二圃式轮种法的好处显而易见,那就可以在休闲地放养牛羊猪等牲畜,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获得更多的肥料,使得这片土地在下一年度作为农田生产时能够达到更高的产量,另一方面,富户们还可以获得放牧的收益。在土地足够多而人力较贵(实施新的人头税政策之后,相信一段时间之后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的前提下,显然二圃式轮种法比单纯地种植农作物更加有利。既然人性是趋利避害的,那么朱棣自然也就不需要用行政手段粗暴干涉农民改变现有的种植方式,只需要一丁点提示也就够了。
    朱棣并没有海瑞式的仇富心理,因此对于富户能够获得更多收益乐见其成。更令朱棣期待的,则是大明子民饮食结构的改善——富户们获得放牧收益的同时,普通民众自然也拥有了更多更便宜的肉食来源。在原来的平等空间里,由于畜牧业的萎缩,用于耕地的畜力尚且不足,用于肉食的牲畜自然更少了。明清时期,英国的农民以及劳工等低层阶级的人平时可以吃到肥腊肉、肥咸肉、干奶酪以及粗面包,平均起来每人每天有三镑肉食,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市镇手工业工人却在为一人一月一斤猪肉的供应而斗争(注1)。
    希望大明子民能够吃到更多更便宜的肉食,倒不是说朱棣非常渴望获得仁君的名声——无论之前的燕王还是现在的朱棣,同情心都极其有限。之所以产生这种强烈的欲望,主要还是民族自尊心在作祟。另外,朱棣知道饮食结构的合理化能够使国民更加强壮——虽然热兵器时代已经拉开了序幕,但直到二十一世纪,士兵的身体素质仍然是决定战斗胜负的重要因素。
    朱棣并非战争狂,可这个时代海外潜在的殖民地和广袤的西伯利亚象是罗裳半解的美女正等着人去征服,朱棣哪里挡得住这种诱惑?!如果士兵和移民更加强壮,显然对外扩张会更容易些。
    只是稍稍说明了一下征收无牛税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很多深层次的东西甚至还没展开了说,众臣们便大多已是心悦臣服了。
    这时,黄俨走到朱棣身旁小声说,方孝孺已经做好离京的准备了,特来陛辞。
    朱棣这才想起来,前些日子觉得杨荣那条关于“获得外放任命的官员,需得觐见皇帝之后,其任命方可生效”的建议好,于是下旨将之形成了规定。前些日子朱棣察觉方孝孺在朱文圭身边会对他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只好将之打发走。没想到,方孝孺居然成了第一个依照这条规定前来陛辞的官员。
    一想到方孝孺,朱棣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朱棣自思对方孝孺可算是仁至义尽,如果不是因为他及时穿越,这具身体的前任主人早就将方孝孺千刀万剐并夷十族了。可是方孝孺又是怎么报答自己呢?好吧,他到底还是写了登基诏书,而且还给一些仍在反抗的将领写了书信劝其投降,但无论怎么说,方孝孺向朱文圭灌输反动思想总说不过去吧?
    如果方孝孺站在朱棣的阵营,朱棣会非常欣赏这种忠贞以及坚持,但既然方孝孺自始至终就属于建文一系的阵营,那么他在朱棣的眼中自然也就成了茅厕里那块又臭又硬的石头。
    朱棣不想见方孝孺,因为他知道自己看到方孝孺就会生气,却又不能为了发泄怒火而杀掉方孝孺。然而朱棣又不能不见方孝孺,因为方孝孺是按照规定前来陛辞的,如果第一个前来陛辞的官员朱棣就不见,那么这条规矩将来就很容易被破坏。
    无可奈何,朱棣只得宣布今日议事完毕,众臣退下,然后召方孝孺觐见。
    不一会儿,方孝孺便进了殿。
    自从给朱棣写了登基诏书后,方孝孺每次见到朱棣都三跪九叩,在礼仪上绝无挑剔之处。不过朱棣却知道,方孝孺的心却从来没有向着自己,因此忍不住不满地“哼”了一声。
    既然心中不满,朱棣自然不肯委屈自己装出对方孝孺有多亲热的样子。朱棣只是淡淡地和方孝孺随便说了几句,说完就等着他叩头辞行。
    谁知七等八等,却总等不到方孝孺主动请辞的声音。朱棣诧异望去,只见方孝孺一副期期艾艾的表情,象是想说话什么话又不太敢的样子。
    朱棣无声地叹了口气,说道:“方先生,你有什么话说就直管说吧。”
    方孝孺深吸一口气,说道:“皇上令臣去北平是建设一字并肩王府以及监察部,不知臣是否理解有误。”
    “不错。你的职责确实如此。”
    “一字并肩王需成年后方可就藩,还有十几年的时间。臣以为,近期臣的主要职责应该是为成立监察部做准备。”
    “嗯,你的理解并无错误。”
    “那么,”方孝孺的呼吸有些急促起来。“是否监察部的官衙建好后,监察部就可以正式运行了?”
    朱棣没好气地说道:“按理说监察部属于一字并肩王直接管理,但朱文圭现在才两岁,不可能真正负起这个责任,朕就暂时代他管一下。”
    “你推荐几个人选,朕从中挑选一个作为尚书。待尚书确定后,整个监察部其他官员的任命就由你和此人负责——朕没那么多闲功夫管监察部的事,将来甄别确定的工作就由魏国公代一字并肩王行使好了。”
    方孝孺的脸上已是一片潮红。
    “皇上,臣以为,前工部尚书严子敏和前户部尚书王钝可胜任此职。”
    朱棣皱眉想了想,严子敏性格能力都还行,可惜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大好,按原来的历史永乐元年之前就会死。王钝以廉洁谨慎闻名,而且至少可以活到永乐二年——此人最后是郁郁而终,如果让他保持乐观的心情,还能活得那长些。那么……
    “严震直身体一直不大好……就王钝吧。”朱棣没好气地摆摆手。“好了,你退下吧。家里如果收拾好了,就赶紧去北平。”
    “谢主隆恩!”
    方孝孺真心实意地行着三叩九拜之礼,然后欢欢喜喜地离开了。
    见方孝孺如此高兴,朱棣立即警惕起来。他盯着方孝孺消失的宫门发了半天呆,突然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朱棣终于猜出了方孝孺为什么会这么高兴:方孝孺多半是认为让监察部早一天运行起来,就可以早一天满足禅让的条件,到时候就可以迎立朱文圭为皇帝!
    操!
    政治协商的前提是一党专政!天底下怎么有这么天真的人,连这点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给他点颜色他居然就打算开染坊!!!
    在颁布左逆文臣的处理结果时,朱棣随口说过,待朱文圭成年后会让他去吕宋。后来朱棣册封朱文圭为一字并肩王,于是又准备让朱文圭成年后去北平。然而这一刻朱棣又改变了主意:还是让朱文圭一辈子待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最好。将来朱文圭成年,就在南京为他建一座王府,免得将来朱文圭去了北京会被方孝孺之流教坏。将来所有的一字并肩王,都统统留在京城!
    至于说方孝孺……算了,跟这种人也没什么好说的。反正一字并肩王一系既没有兵权又没有财权,造反是不可能的。
    至于说去抓贪官污吏的问题,也罢,干脆提前搞一次运动,把该抓的官员都抓了,该赦免的都赦免了,免得便宜了监察部。
    注1:古代欧洲因为卫生水平、医疗水平逊于中国,因此人口增长率低于中国。然而好事和坏事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由于古代欧洲的人口增长率低于中国,于是便有足够的田地发展养殖业,食物中肉类的比例也就高于中国。所以说,明清时期英国人的肉食比中国人多,但并不意味着英国人的生活水平超过了中国人。
第二十章 由悲到喜的王钝(上)
    王钝字士鲁,太康人。至正二十六年(公元一三六六年)进士。知猗氏县。洪武中,徵授礼部主事。历迁福建参政,以廉慎闻。遣谕麓川蛮,却其赠,又恐不受为远人疑贰,用受;还至云南,输之官库。建文初,(公元一三九九年)拜户部尚书。燕师入,越城走,为逻者所执。成祖诏复故官,寻敕以布政使致仕。既归,郁郁而死。
    当然,这只是另一个历史时空中王钝的生平。朱棣穿越的时间不长,其蝴蝶效应虽然还不能改变整个世界格局,但是对于王钝的命运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王钝奉旨离京巡视山西时还是盛夏,那时他只觉得苍溟溟的天穹下,沿途的村落全都萧索凄清——若是一直保持这种戚戚惨惨切切的心态,两年后王钝自然会郁郁而死。可是抵达太原时,虽然已是立秋,但王钝的心中却已是一片火热。
    原先的历史上,王钝被巡逻士兵逮住时,永乐皇帝已经开始了血雨腥风的大屠杀。王钝不敢在这种情况下违背暴君的意志,但同时他又心怀故君,那种文人儒士“未能殉节而死”的羞愧每天都折磨着他;另一方面,原本已经升为户部尚书的他如今却不为永乐皇帝重用,官职降低,权柄减少。这些情况综合起来,导致王钝没过两年便郁郁而终了。
    朱棣穿越之后没展开历史上的那场大屠杀。然而官职降低、权柄减少而造成的郁闷感,以及未能坚持站在故君一侧所产生的愧疚感同样使得王钝倍受煎熬。因此,离京时王钝的心情仍旧是一片灰暗。
    由于有着钦差的身份,朝廷载在邸报上的消息王钝总是很快就能看到。
    八月壬子,永乐皇帝祭烈士陵园,封神。
    在驿道上偶尔可以看到因军务过往的军士。王钝发现,在永乐皇帝亲祭烈士陵园并封神之后,越来越多的官兵脸上显现出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东西。王钝说不出这种不同到底是什么,但他知道,以前军户是不可能指望配享太庙或配享孔庙的,而功臣庙的门槛又太高。然而现在却有了烈士陵园,哪个军人不想享受千年之令名?如果军人皆以为国战死为荣,那么大明军队变为百胜雄师之日也就不远了。
    八月丁巳,朝廷颁布《爵位法》。
    贵族分为有禄贵族和有邑贵族两种。所谓有禄贵族,就是帝国本土常规的能够享受岁禄的贵族。而所谓的有邑贵族,则是羁縻地区的大小头目,例如土司、头人、伯克、游牧民族中大大小小的汗、部落首领,以及海外新开拓领土上的首领。有邑贵族的共同特点便是不享受岁禄,但拥有采邑,而且还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私兵。
    皇族男性爵位依次为:亲王岁禄10000贯、郡王2000贯、镇国将军1000贯、辅国将军800贯、奉国将军600贯、镇国中尉400贯、辅国中尉300贯、奉国中尉200贯。
    贵族爵位依次为:一等公爵岁禄700贯、二等公爵岁禄685石、三等公爵岁禄660贯、一等侯爵岁禄610贯、二等侯爵岁禄585贯、三等侯爵岁禄560贯、一等伯爵岁禄510贯、二等伯爵岁禄485贯、三等伯爵岁禄460贯、一等子爵岁禄410贯、二等子爵岁禄385贯、三等子爵岁禄360贯、一等男爵岁禄310贯、二等男爵岁禄285贯、三等男爵岁禄260贯、轻车都尉岁禄210贯、骑都尉岁禄110贯、云骑尉岁禄85贯、恩骑尉岁禄45贯。
    无论皇族爵位还是贵族爵位均减等继承。贵族爵位只有一子可以减等继承,而皇族爵位,除嫡长子可减一等继承外,余子还可减二等继承。
    所有的贵族都可以享有三项特权。
    一、有禄贵族终生由国库支付岁禄。有邑贵族可依法在采邑内对领民征收赋税,一部分依法向中央缴纳,余下部分由该贵族自行处理。
    二、皇族子弟免费就读宗学;有禄贵族中,伯爵以上贵族子弟免费就读国子监;有邑贵族中,伯爵以上贵族子弟免费就读蕃学,考试合格者免费迁往国子监就读。
    三、《大明律》规定了五种刑罚,分别是笞、杖、徒、流、死。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小竹棍打人、大木板打人、有期徒刑、流放、死刑。除谋逆罪外,其余刑罚均可以爵抵罪。对皇族而言,笞、杖、徒、流、死分别对应减一等、减二等、减三等、减四等、减五等爵位。也就是说,拥有镇国将军以上宗室爵位者,可免一次死刑。对功勋贵族而言,笞、杖、徒、流、死分别对应减一等、减二等、减四等、减八等、减十六等爵位。这便意味着,拥有公爵爵位便可免死一次。当然,所谓的“免死一次”只是免一次死刑。也就是说,如果某人一次杀了甲乙两人,谋杀甲罪名成立,谋杀乙罪名也成立,那么最终还是免不了一死。其次便是所谓的“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了,免了死罪后便减为流刑。以亲王和一等公爵为例,以相应的爵位抵了死罪之后,其爵位便相应减成了镇国中尉或是骑都尉,已经不足以抵流刑了。
    虽说心情不好,但拥有三十多年宦海经历的王钝只一眼就看出了《爵位法》的本质:改为减等继承,无非是为了减轻国库负担而已。减等继承也是很合理的,皇帝的次子可袭亲王爵位,亲王的次子可袭镇国将军爵位,镇国将军的次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