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超级软件 >

第197章

超级软件-第197章

小说: 超级软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类智慧取缔人工智能。
    也就是说,如果人脑就可以完成*人工智能能够做的那些事情,那么还需要人工智能干什么呢?
    孙静湘甚至忍不住会想,李天纵是不是早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才会很大度地将爱答系统转让掉,因为他心里已经有计划,要彻底让人工智能成为鸡肋。
    从这个计划的目标来说,确实非常诱人,也让孙静湘很心动,这个项目,甚至可以说要比人工智能项目的意义更大,如果真的能够实现,完全也是划时代的。
    只是,孙静湘很怀疑这个计划能不能够实现,听起来,绝不是一般的困难,
    孙静湘在心里将这个计划和人工智能比较了一下,最后却不得不承认,实际上两者都很难,人工智能在爱答系统出现以前,也是科学界的一大难题,从来没有人想到过可以这么快就出现比较成熟的技术。
    然而,李天纵做到了。
    那么,他的这个新计划,是不是也可以实现呢?
    孙静湘知道,她正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参加这个计划,加入李天纵的团队,她有可能成就一番伟业,但就常理来说,失败的风险也很大。
    李天纵成功过一次,固然可以给人以信心,却不能保证他这一次仍然可以成功。
    就连李天纵自己也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计划。
    而如果长时间不能取得成果的话,她就可能浪费自己职业生涯当中,最好的一段时间。
第三百九十二章 开始新的征程
    不过,孙静湘很快转念一想,成功与失败之间,必然有风险,而她已经通过爱答这个系统,获得大量财富,至少这辈子再不用担心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和李天纵的有限合作当中,确实让她感觉非常舒服,于是在略微思忖以后,竟然就点头答应下来。
    “好,我答应你,不过还是那句话,我不要薪酬,只要股份,还希望可以长久做下去,不要再转让,”孙静湘一旦拿定主意以后,就立刻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条件。
    李天纵露出笑容:“太好了,你放心吧,这个项目,我比谁都希望一直做下去。”
    孙静湘点了点头:“那就好,天人互动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教训,这次如果出了成果,我们一定要好好计划,不急着一下子推出来,免得像爱答系统一样,太震惊了以至于自己没法控制。”
    作为天人互动的几个董事之一,当初天人互动的决策孙静湘也有参与,现在看来,他们谁都没有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引发的波动,最后不得不将公司转手。
    这,就是血泪的教训。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对天人互动的转手,充满不甘和无奈。这血泪教训,可以让他们在以后的发展中,少走一点弯路。
    之前,李天纵已经委托孙静湘搜集生物芯片方面的资料,虽然还没有谈妥具体的合作条款,但是孙静湘很快进入新的状态,开始向李天纵汇报情况。
    “生物芯片属于高科技产业,欧美和东瀛在这方面的技术最强大,倒不是说他们在尖端技术方面领先华夏很多,而是他们的产业化研究做得比较出色,大公司、研究所、小的工作室,形成多层次的研发、生产体系,运转良好,相比较来说,华夏在尖端技术水平上,与欧美公开的情况相比,并不落后,但是产业化要非常逊色,大多由国家扶持,”孙静湘虽然不懂技术,但是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于生物芯片产业的了解,已经非常透彻。
    孙静湘要负责的就是产业经营这一块,她在这方面的眼光和洞察力,向来让李天纵比较佩服。
    就搜集资料和分析来说,孙静湘无疑非常在行,因为她曾经在市场调研领域工作多年。
    “这是几家生物芯片设计公司,名义上也是几所高校的附属校企,实际上都只是挂个名字,高校对他们的支持不多,他们也基本保持独立运营的状态,如果我们想通过收购介入这个行业的,他们应该是比较合适的对象,”孙静湘说道。
    李天纵一边听孙静湘介绍,一边拿起资料在看,他看的速度很快,等孙静湘介绍完,他已经看完全部资料。
    在孙静湘看来,李天纵只是快速将资料翻了一遍,实际上,翻过一边以后,这些资料上的内容,已经全部被李天纵记在脑海里。
    结合孙静湘介绍的情况,李天纵很快从中筛选出一个比较合适的对象:“这个阳光生物科技,你看怎么样?”
    孙静湘颇为讶异地看了李天纵一眼,在她的分析中,阳光生物科技也确实是他们最合适的收购对象,公司背景不怎么深厚,是几个海外归国的博士生创办的,技术力量倒是不错,不过旦复大学有自己的生物芯片研究室和公司,对他们的扶持力度有限,实际上公司就是在旦复大学挂个名,保持着很大独立性,这就降低了他们收购对方的难度。
    孙静湘之所以能够看出这一点,是因为她在搜集整理这些资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思,但是李天纵显然是第一次接触这些资料,却在纷繁芜杂的信息当中,迅速找到最有用的那一条,这样的能力和天赋,让她不得不叹服。
    孙静湘知道,李天纵能够做到这样,并不是偶然,早在他去沸点公司担任兼职调研员的时候,孙静湘已经发现了这一点。
    两个人很快就优先收购阳光生物科技达成共识,前期先由孙静湘出面,了解这家公司的具体情况,以及几位主要创始人的想法,关键时候,再由李天纵出面说服他们。
    对于这些技术狂人来说,单纯的经济利益显然无法打动他们,最重要是技术和前景,孙静湘对技术并不是非常了解,就凭她短时间突击的那些普及知识,在这些人面前,就跟幼儿班的孩子面对教授一样,没有任何机会。
    孙静湘只是奇怪:难道说李天纵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超强技术实力的同时,居然也懂生物芯片技术?他真的能够说服那些技术狂人。
    不管心里有多么疑惑,孙静湘还是按照两个人商定的计划,开始与阳光生物科技进行接触。
    李天纵在准备项目和技术计划的时候,则开始准备搬家。
    花园小城的房子虽然是精装修,但是距离拎包入住还有一定距离,因为房间里没有家具,虽然陈邦豪和王新城都曾经提出过要送家具,但是李天纵拒绝了,他知道能够一百万拿到花园小城将近200平方米的复式套房,他已经占了很大便宜。
    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占人便宜,因为那意味着要欠人人情。
    不过这样一来,他就必须自己去买家具。
    李天纵给王曦怡打了个电话,没想到王曦怡临时有事,去了燕京,他只好约了郑小茜,让她陪自己一起去看家具。
    李天纵对于家具其实并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但既然有了自己的房子,总要简单布置一下,才说得过去。
    上次在滨海买房,买的都是二手房,里面都有家具,基本不用另外购买,这次是空房间,所有的东西都需要自己买,想想那些不同的家具组合在一起,如何才能保持统一的风格,李天纵就觉得头疼。
    于是他就叫了郑小茜,去年放假前的那一次购物,虽然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但事实证明,郑小茜挑东西的水平还是很不错的。
    在郑小茜的建议下,李天纵也没有去那些家具卖场,而是直接去宜家看了看里面的家具摆设,感觉宜家的风格确实比较清新,也就直接定了全套的家具,在风格上也很容易搭配。
    李天纵再一次体验到跟女孩逛街的艰辛,仅仅只是一个宜家,他们就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屋里的家具基本上都买全了。
    本来按照李天纵的想法,应该是非常简单的,只要简单看一看,看到中意的下单就可以,没想到郑小茜却要综合比较,以至于花了大量的时间,对体力和精力,都是一种极限考验。
    在这个过程中,李天纵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女人平时的体力值、耐力值只有十,那么在逛街的时候,就会呈几何级地增长,达到一百。
    而男人正好相反,如果平时有二十的话,那么到了逛街的时候,可能只剩下一了。
    不过最后的成果也很明显,全套的家具被送到房子以后,摆放开来,原来空空荡荡的房子,立刻变得丰满起来。
    摆上家具的屋子,给李天纵的感觉相当不错。
    第二天,李天纵就搬了新家,正式开启新的创业征程。
    在李天纵的计划中,孙静湘、王曦怡等人可以负责新项目的经营和市场运作,而他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技术方面,要找到新技术的突破口。
    经过这段时间的刻苦学习,李天纵已经基本完成相关的知识准备,并且在相关领域的学识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是还远不能说是精通。
    有的东西,并不是仅仅通过阅读书籍和资料,就可以掌握,事实上,以李天纵现在拥有的知识,已经超过很多专业的博士生,但他缺乏必要的试验和实践。
    相比那些专业人员,李天纵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对人本身的了解,包括人的大脑,以及身体。
    他甚至可以亲身体验大脑软件的运行过程,这是别人都难以相比的。
    这种体验让他确信大脑软件是可以实现的,为他指明技术发展的方向,而且可以帮助他将这种发展方向,与现在的生物芯片技术结合,开发出时下可以应用的技术。
    在李天纵看来,生物芯片与大脑软件相比,相差不可以道里计,也就是说,生物芯片技术,充其量只是一个过渡,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点还是人脑。
    也就是像电脑那样,让人脑可以直接安装软件,就像李天纵现在的情况。
    但在此之前,李天纵必须完成技术的积累,包括自己的,还有整个项目的。
    要想实现大脑软件,必须逐步积累这方面的技术,并非可以一蹴而就。
    李天纵计划中的第一步,就是从生物芯片技术开始,对这方面的技术,他已经有所了解,现在他的目标就是开发出一种具有实际意义和技术独创性的生物芯片,以打开公司的局面,并且帮助自己熟悉这个领域。
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们一起做
    旦复大学是申城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院之一,也是华夏最老牌的名校之一,旦复大学周围的学术氛围,也要远远超过申城大学。
    朝阳科技大厦位于旦复大学西门外,这座大厦属于旦复朝阳高科技产业孵化园,出入这座大厦的,基本都是硕士、博士,很多人都有留洋国外的背景。
    哪怕是在这些海归人群当中,拥有吉利福尼亚电子学、生物学双料博士学位的徐青霖也是个中翘楚,走到哪里,都会吸引很多目光。
    不过,徐青霖最近的心情并不是太好,当初他从美国回来,雄心勃勃创办阳光生物科技,试图在国内还不是很成熟的生物芯片领域大展宏图,利用国内并不缺乏的专业人才,引领这个领域的最尖端技术潮流。
    然而,现实非常残酷,徐青霖回来之初,走到哪里都大受欢迎,华夏科技部、申城市政府、旦复大学都将他看成是海外回国的尖端人才,非常重视。
    但是渐渐的他就发现,国内做事的环境和方式,与国外全然不同,而且有关方面对他这种冲着商业利益去的项目,并不是很看重。
    徐青霖与有关方面在理念上的差异非常巨大,以至于他的公司,在风光过一阵以后,很快变得沉寂。
    有关方面希望徐青霖能够加入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徐青霖一开始也对政府组织的一些重要研究项目比较感兴趣,但是在接触以后,却发现这些项目的情况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好,很多都是只有一个架子,人浮于事。
    在遭到一次挫折以后,徐青霖才出来创办了阳光生物科技,希望用企业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原来的一些理想。
    阳光生物科技从一开始就不受人待见,因为徐青霖的行为触犯了一些人的权威,有人认为他不听招呼,徐青霖在有关部门那里,已经上了黑名单,再也无法获得任何支持。
    好在徐青霖的资历确实显眼,至少在旦复大学,还是能够得到一些支持,并且吸引了一些这方面的人才加盟,好歹将阳光生物科技的架子给搭了起来。
    但是阳光生物科技的发展,却举步维艰,徐青霖苦苦坚持,虽然有很好的项目,却苦于无法做出来,眼看公司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心中焦急万分。
    在旦复门口的托馥咖啡馆,徐青霖看到孙静湘与一个年轻人坐在位置上,不由微微一愣,旋即似乎想到什么,走过去微微一笑:“孙总你好,让你们久候了!”
    徐青霖很有风度地伸出手,与孙静湘轻轻一握。
    孙静湘也微笑应道:“徐博士,很高兴您能过来,这位就是我们天人智业的总裁李天纵先生。”
    徐青霖本来已经将手伸向李天纵,闻言不由微微一愣,手也僵在那里,脸色明显有些疑惑、震惊:“李先生?”
    徐青霖虽然见多了年轻有为的杰出人才,但是与他们相比,李天纵看上去的年龄,又似乎要更小一些。
    徐青霖有些不能接受孙静湘口中深谙生物芯片技术的总裁,居然是李天纵这样一个年轻人,这样的年轻人,似乎充其量也只是自己带的一个研究生,甚至还是刚刚入学的研究生,在技术方面,能有多深的了解?
    李天纵的脸上始终保持着淡淡的微笑:“对,我就是李天纵,很高兴能够见到徐博士,可以当面请教几个问题。”
    李天纵说得很客气,徐青霖也终于反应过来,伸手与李天纵握了握,但是他对李天纵的看法,并没有立刻发生改变,哪怕李天纵说出要请教的话来。
    在他看来,李天纵对技术的了解,肯定非常有限,所谓问题,恐怕也没有什么水平,这种说话的语气,反而让徐青霖感觉非常不好,似乎是在装模作样。
    徐青霖的身上,还有着做学问的一些棱角,他最讨厌就是那种明明不懂,却还自以为很懂的人。
    譬如,眼前的这位年轻人。
    李天纵很敏锐地捕捉到徐青霖眼中的不信任,他并没有立即解释什么,在这个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