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御医 >

第179章

大唐御医-第179章

小说: 大唐御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二陛下脸孔又黑了几分,表情相当难看,怒道:“魏征!朕何错之有?”
    魏征侃侃而谈:“所谓子不教,父之过。齐王佑、蜀王愔都是陛下的儿子。陛下没有教好儿子,导致他们胡作非为,祸害百姓,陛下之责也;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御史台负有纠察之责,两位王爷犯错,陛下不责王爷,反而责怪无辜收留流民地卫子悦。不符为君之德。”
    魏征说的铿锵有力。卫螭听得冷汗淋淋。还真是敢说啊,魏征老头子。很是崇拜的投过去一个眼神,就见人家魏征眼观鼻、鼻观心的正坐着,正气凛然。
    李二陛下没说话,魏征接着道:“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魏征老匹夫!”
    李二陛下被魏征逗得跳脚,恶狠狠的神情,似乎恨不得杀了魏征才能解恨。反观魏征的表情,依旧老神在在,正气凛然,巍然不惧。在看其他人的表情、神色,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看来李二陛下被魏征这么当面指责。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过。看了这么半天,卫螭也算明白了,他也就是个冤大头。被丢了面子,觉得下不去台的李二陛下拎来出气地。
    李二陛下瞪视了魏征半天,冷冷开口:“卫螭,为何收容流民之初不上报朝廷?”
    卫螭抓抓脑袋,道:“回陛下,庄子上第一次来流民实在寒冬腊月,下大雪把农户地房子给压坏了,我带人去帮忙修房子地时候,见有两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来乞讨,责骂了他们两句,才知道他们是逃荒出来的。两个大汉,要照顾一群人,情状十分可怜,我一时心软,让他们住在我家的偏院,先借了粮食给他们过冬的。臣对朝廷律令不是很熟悉,不明白要做些什么,家里的管家成叔虽说为人老练,但于官面儿上的事情,也有些陌生,只知道可以安顿好之后再入籍也不迟。其他地,也没多想。本着人命优先的原则,决定先救人,其余的事情,能延后的都延后。那些人个个饿得面黄肌瘦的,已是饿了好几天,连着让他们喝了一天稀粥,才敢让他们进食干食,情况之惨,无法言说。当时,只想着救人,没空想太多了,陛下。”
    卫螭说的是心里话。当时,看到那些流民的惨状,就一门心思的想着去救济,压根儿就没想起入籍啊杂七杂八地事情,管家也打听了说不急着入籍。后来,又查到了原因,卫螭就更不忙着让他们入籍了,谁知道李二陛下会咋处理两个儿子。这会儿,卫螭对自己地决定竖起了大拇指,不入籍都还被迁怒,入籍了谁知道会咋样。
    李二陛下冷冷看了卫螭一眼,道:“卫螭,朕常言你有赤子之心,如今,你也和旁人学会隐瞒朕了,以你的滑头和谨慎,怎么会不问清楚就收容如此多的流民,你太让朕失望了!”
    卫螭听得心头火起,忍不住脱口道:“既然陛下要听实话,那臣就说实话好了。是,臣是后来知道了内情,知道了是两位王爷行为失当造成地。可是,就算是臣知道了,臣又要怎么说?该怎么做?难道臣跑来告诉陛下吗?那是御史台的责任,不是臣能多嘴的地方!就像陛下说的,臣不过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能做的,不过是安顿好那些流民,不让他们有人会因救济不力而饿死,让所有人都活的好好的,以期将来,他们能安好的回归故土,臣这样做,错了吗?请陛下教我!”
    卫螭直直的跪倒在地,心中的委屈和怒火,不再掩饰。李二陛下一愣,看着卫螭出了会儿神,叹了口气,走下龙座,扶起卫螭,道:“朕让子悦受委屈了!”
    卫螭瞅了李二陛下一眼,又低下头,不说话。李二陛下叹道:“朕不止是皇帝,还是父亲。两个小畜生犯错,气得朕头疼,是朕错怪你了。”
    卫螭道:“陛下言重了,陛下一贯对臣好,受点儿委屈没啥,没让陛下失望就成。”
    李二陛下表情缓和了许多,终于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眼中有着感动,拍拍卫螭的肩膀,下旨:“传李佑、李愔即刻进京!”
    接了旨,传令官飞奔而去。至于卫螭庄子上的流民,则全部入卫府的籍。全部配给卫府,补充卫府人手不足地窘况。
    下了朝,李二陛下让卫螭留下,和他一起回转立政殿。李二陛下哼哼道:“魏征老匹夫,屡次当着朝臣驳朕
    ,实在可恶!”
    那表情,说不出的咬牙切齿。卫螭心中嘿嘿怪笑,面上憨厚的笑着道:“我反倒认为这样挺好。”
    李二陛下道:“有何好的。朕什么脸面、威严都没有了。你这小子。莫不是魏征替你说了几句好话开脱。你在投桃报李?”
    卫螭汗然,赶紧道:“陛下,你可不能再冤枉微臣了,那微臣可就真要被屈死了。”
    李二陛下呵呵一笑,道:“是不是冤屈,待朕问明才知道。”
    说着,已经到了立政殿。长孙皇后领着兕子、新城在门口迎接,卫螭呵呵笑着朝小兕子挥手,小兕子抿唇一笑,先向父亲行礼,待李二陛下被长孙皇后迎回后殿去换衣服后,才一蹦一跳的跑卫螭跟前,笑得甜甜的打招呼:“卫大人,听说你今天被父皇骂了。是吗?”
    卫螭蹲下身。做可怜状,很委屈的道:“是啊是啊,被骂地好惨。小公主要安慰我下。”
    小兕子甜甜地笑着,眼中满是认真地道:“哥哥们犯错,父皇生气,生气心情自然不会好,我们要体谅父皇,父皇好忙、好辛苦呢!兕子帮父皇向卫大人陪不是,可好?卫大人愿意原谅父皇吗?兕子最喜欢卫大人和父皇了,兕子不要父皇生卫大人的气,也不要卫大人生父皇的气。”
    卫螭一愣,这么一长串话,也难为她能说这么清楚。这小丫头,还真是越来越有长孙后的风范了,这么会体谅人。
    “好!小公主放心吧,不会有事的,我可害怕陛下打我板子呢。”
    兕子甜甜一笑,牵着卫螭的手,过去看她写的字和画地画,小丫头的飞白,写的越来越有李二陛下的风范了,一手小楷却又像她母亲的。字写的比卫螭这个大人都好。卫螭看着她写的那些数量可观的字帖,心中却只有心酸。
    偷偷觑眼看看,李二陛下还没有出来地样子。卫螭小声地问道:“兕子,你……是不是觉得寂寞了?”
    兕子一愣,微微笑着道:“没有,兕子很开心啊。”
    卫螭苦笑出来,摸摸她的小脑袋,拉着她的小手,道:“在我面前不需要隐藏地。我可是从你这么一点儿大看着你长到现在呢,骗不了我的。”
    兕子抿着小嘴,笑着低声道:“母后要照顾太子哥哥和九哥哥的学业,要给泰哥哥回信,要照顾小妹妹新城,父皇要上朝,处理政事,兕子是乖孩子,母后、父皇那么辛苦,兕子要学着照顾自己,这样不好吗?”
    排行在中间的孩子的正常待遇,就算是皇帝家的女儿,也不能幸免。卫螭心中默叹,笑道:“好,兕子很乖,很懂事。不过,兕子不去我家玩,我家的麒麒和麟麟都想你了,小树屋也乱了,我们大家都盼着兕子去呢。以后,高阳去我家的时候,一起来,好不好?”
    想起来时哄女儿学走路的果汁糖,卫螭摸了摸口袋,掏出来,笑问:“一起吃?”
    兕子欢喜的捻起一颗含入口中,卫螭也含了一颗,两人一起呵呵笑。新城小公主嗒嗒嗒跑过来,卫螭也给她嘴里塞了一颗。待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出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卫螭这个大人领着两个小丫头,蹲着吃糖果,三人一起傻笑的情景。
    帝后夫妻对望一眼,长孙皇后捂嘴一笑,走过去抱起新城,笑道:“子悦身上似乎总有糖果呢?”
    卫螭赧然笑笑,道:“在家哄孩子习惯了。”
    新城公主被抱在母亲怀中,仍不忘盯着卫螭的嘴和手看,卫螭很自觉的把带着的那小包糖果贡献出来,递了过去。
    哄乖了两个小公主,卫螭凑到李二陛下跟前,笑问:“陛下,您叫臣留下,不知有何吩咐?”
    李二陛下貌似被魏征打击的怒气已经平息了,居然笑呵呵的道:“且不忙说,先说说,你为何要帮魏征说话?”
    卫螭笑道:“陛下,原因很简单。古往今来,几代帝王,几许贤臣,能像陛下这样的有多少?陛下能容魏征大人的犯言直谏,说明陛下心胸宽广,知人善用。有魏征在,天下间,能为陛下用的人才也会越来越多的投向陛下,人人都渴望为贤明的君王奉献自己的才能;也会越来越多的忠言能让陛下听到,因为大家都知道陛下能听进去真话,不是好大喜功之辈。就比如臣吧,臣心里就暗自琢磨过,魏征大人那样的,陛下都能容,那臣这样的,又不犯言直谏,又不忤逆陛下的,陛下应该也能待见臣吧。”
    这话夸的李二陛下满面红光,笑道:“看来魏征不止有才华,他的存在,还有这诸般示范作用,好吧,朕不怪罪他了。”
    “陛下英明,胸襟过人,臣佩服之至。”
    卫螭呵呵笑着道。
    李二陛下摆手示意不算什么,笑道:“行了,不用拍马屁。”
    卫螭笑道:“陛下,臣说的是真话,臣确实佩服陛下,魏征大人的脾气吧,说实在,实在不招人待见,陛下能忍耐这么多年,不容易。”
    李二陛下大有知己之感,拉着卫螭吐起了苦水来。其实,这些话还真是卫螭的心里话。对魏征老头吧,看历史书的时候,觉得这人挺不错的,但真正与他相处的时候才发现,这人太不招人待见了,太严肃,太腹黑,太斤斤计较,说起人来一点儿情面都不留,人家李二陛下堂堂一个帝王,被他屡次那么当着群臣的面指出错处,莫说是皇帝,就是个普通人都受不了。李二陛下能忍那么多次,还真是挺让人佩服的。
    ~~
    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四十九章 刚开始
     更新时间:2008…9…17 9:59:56 本章字数:4412
    那些流民,你是如何安置的?”李二陛下叹了口气,螭看了他一眼,缓缓把情况讲出。
    李二陛下留下卫螭,其实要说的很简单,就是关于那些流民的安置问题。虽说卫府庄子人手不足,但全都是些没有根基的流民,除了一个人,基本什么都没有,说起安置问题,衣食住行,什么都要操心。怎么说也是李二陛下两个儿子犯的错事,儿子犯错,老子天经地义的得在后面尽可能的帮补,这个道理,就是在天家也是能行的通的。
    前前后后,卫府庄子上增加了近五十户的人口,除了十来户是从别的庄子迁来,有点儿基础,只需要分配田地就能自己安家的外,其他都是流民。
    这些人,目前分男女住在卫府庄子上的两个偏院,都是打地铺的,还好,目前天热,没什么大问题。吃的也是卫府从库房里取出来的粮食,一天两顿,一顿稀饭,一顿干饭。
    李二陛下问道:“粮食够么?”
    卫螭憨憨一笑,道:“我们卫府,两个大人,两个还在吃奶的小孩儿,再加上仆人护院三十四人,需要在府里用饭的,也就是这些,我和夫人习惯吃稻米,对面食消耗不大。家里收的子、小麦、豆子、玉米加起来也有不少,拿出来给这些人吃,应该能撑到下一批粮食有收成的时候。”
    李二陛下沉吟一阵,道:“人。你安置了无妨,一来可弥补李愔、李佑的过失,二来,能够得到妥善安置,不至于造成大难。粮食,你府上地不用动了,由户部直接下拨,你帮朕的儿子弥补过失。也不能让你平白吃亏。朕也不能太欺负老实人。”
    终于承认他是老实人了!卫螭心中有些激动。星星眼再次注视着李二陛下。看的人家一身的鸡皮疙瘩。李二陛下白他一眼,直接别有意味的道:“你小子,朕算是看清楚了。心眼儿活,说是你老实,又不尽然,说你滑头吧,有时候又会做些傻事。行了。不用装了!”
    “陛下英明。”
    卫螭揉揉鼻子,脸上快笑成一朵花儿了。
    李二陛下貌似不大想说某人的作风和习性问题,问道:“刨去迁移到你庄子上的十来户人家,流民怎么也有四十来户,说说,你今后打算怎么安置这四十来户的生活问题?”
    卫螭斟酌一番,道:“陛下隆恩,几次封赏下来。我家夫人为了管理方便。把田地都换到了庄子附近,人手不够,有不少空地。流民入籍之后,基本上人手不够地问题才算解决。住房上,我家地里也有几座山头,木材直接从山上砍伐就是,庄子里地人搭把手,很快就能搭建好,当然,如果陛下能增派一些人手帮忙,那就更快了。”
    这话说地,李二陛下忍不住看了卫螭两眼,见卫螭满面正色外加理直气壮,只是哼了哼,算是答应了。
    卫螭接着道:“如今,户部给拨粮食,住房再解决了,秋收的时候就能打上第一批粮食,很快就能缓过来的。”
    李二陛下略一思索,道:“这些人盖房的宅基地,算是朕赏给他们的,占了你庄子上多少地头,朕让人量给你良田,总之,不让你吃亏就是。”
    岂止是不吃亏,简直就是变相的赏赐了。卫螭也明白,这件事儿吧,不好拿上明面说,本来琢磨着不吃亏就行,现在算下来,还是赚了。
    说完流民的事情,李二陛下突然很是感慨了一句:“这些流民,从齐州、益州到京城,经过地州多处,却没人愿意收留,唯有到了你这,才得到安置,人人都怕救济了流民,今后饿肚子,你倒好,居然默默地大包大揽了。”
    卫螭嘿嘿笑着,挠挠头,道:“这不是身有一技,吃喝不愁嘛。臣是朝廷命官,有俸禄领不说,家里还有医馆和蛋糕店的进项,好再来酒楼的厨师、菜谱配方都是我们卫府教出去的,孝敬过一笔钱财,家里还算宽裕。就算把库存的粮食都吃光了,也有新粮出来了不是,就是个冒险问题。臣也过过苦日子,比较能明白其中的苦楚吧。”
    “将心比心,你倒是一直在坚持。”李二陛下的表情似笑非笑的,眼神中却有嘉许之意,弄得卫螭又是一阵嘿嘿傻笑。
    有了朝廷地封赏和补助,流民不再是卫府地负担,反而带来了不少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