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红楼之皇商 >

第20章

红楼之皇商-第20章

小说: 红楼之皇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黛玉闻言,露出一番心动的神色,神采奕奕的看着林如海,道:“我信里写什么呢?”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平日里读书识字有什么想法了,或者写下了什么诗,都可以写在信里头。不过是谈天说地,派遣寂寞罢了。”林如海见着女儿果然露出心动的神色,再次暗叹。他为人虽然清正,但是入了官场不免要和光同尘一番,又因他乃是圣上的心腹,被派到江南来查访盐政之事,身份敏感,故不能和当地世家官宦深交。且家中子嗣单薄,敏儿本就体弱,又一门心思扑在子嗣身上……这才导致女儿养在深闺没有密友,生在大家却步步小心。比之寻常孩童,少了几分骄矜天真,多了几分心重怯弱。
  
  黛玉听见林如海这般说,心中思量再三,这才点头应道:“女儿明白了,女儿这就回去给薛家姐姐写信。”
  
  语毕,很是迟疑的看了林如海一眼,想了想,方才说道:“父亲放心,女儿一定会好好读书,勤练书画,定不会让父亲失望的。”
  
  林如海闻言一愣,待看到女儿一脸忐忑不安的看着他时,不由得鼻子一酸,摩挲了一下黛玉的脖颈,又拍了拍女儿消瘦的肩膀,张了张口,竟觉得无话可说。
  
  黛玉这厢欠了欠身辞别林如海,回了书房之后,连忙坐在书桌前,找了平日题诗所用的彩笺,精心挑选了一张墨竹暗纹的彩笺放在一旁。然后又将平日所作的诗稿翻将出来,一一对比,选出了两个最为得意的诗作,用精致的簪花小楷仔细誊抄一遍,这才拿过桌案右角的一叠宣纸着墨起来。
  
  开头写上薛氏姐姐谨启,后顿笔迟疑了片刻,想了想,将“谨”字替换为“敬”字。然后继续写道:“素闻聪慧,具悉慕名。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 ,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现附上旧诗两首,请姐姐雅正。”
  
  后慎重的落了款,再三浏览之后,觉得没什么疏忽了,这才叫人送到林如海的书房去。而林如海这厢备好了回礼,又将黛玉的书信交给薛府送礼过来的管事,笑道:“小女性子孤僻,不善言辞。所幸还识得一两个字,听闻薛府大姑娘举止娴雅,长于读书。不免起了鸿雁传书的雅兴。烦请管事将此封信捎给贵府大姑娘,并希望大姑娘空闲之时能够回复一二。”
  
  “林大人请放心吧!小的一定将书信交到大姑娘手上。”那管事闻言,慎重的将书信放入怀中,仔细收好,这才拱手冲着林如海道。
  
  “有劳了。”林如海点了点头,旋即吩咐道:“打赏。”
  
  一旁站着的林管家立时上前搭上了五十两,薛家管事推脱再三,最终还是盛情难却的收下了。只是笑容愈发的真切,态度也愈发热络了。
  
  所以当这管事回了薛府回禀事宜的时候,对林家上下那是好一阵的夸耀。尤其是说了一番林家老爷是如何如何的礼贤下士,林家下人是如何如何的恭敬守礼,末了将收藏了一道儿的书信交给薛之章,并着重说道:“这是林家姑娘写给咱们姑娘的信,林老爷再三嘱咐我说,若是姑娘有闲暇功夫,定别忘了回信才是。”
  
  “哦?”听闻此言,薛之章有些莫名的看了一眼薛夫人。薛夫人伸手抚了抚鬓角,再次问道:“你说……这信是林家姑娘写给咱们姑娘的?不是林老爷写给咱们老爷的?”
  
  “可不是嘛!林老爷特地嘱咐了好几遍呢,绝对错不了的。”那管事立刻回话。
  
  薛之章接过了那封信打眼一扫,果然看见信封上用精致的梅花簪写着“薛氏姊姊敬启”几个大字。沉吟片刻,方才说道:“兴许是林家姑娘一时兴起的雅事,你待会儿回内院的时候顺道将信交给宝钗就是。”
  
  “好!”薛夫人无可无不可的接过了信。又转头问那管事:“你这次去扬州林府,可见到了林夫人,她还好吗?”
  
  “并没见过,只是听林家的下人说,林夫人缠绵病榻许久了。因此阖府上下也不敢劳累了林夫人,这次回礼的事情也是林老爷亲自办的。”管事依旧弓着身子答道。
  
  “那可真是要好好休养才是。”薛夫人本不过是依照礼仪问了一下,顺便打探一下林如海对于薛家是什么态度。也并不是真的在意贾敏的身子骨。觉得没什么可问的了,就挥挥手让那管事退下了。转身冲着薛之章道:“老爷看来,这林家姑娘给咱们宝钗写信的事情,可是林老爷的吩咐?”
  
  “你且安心,女孩子家家的,交个手帕交也没什么。何况林兄也是个光风霁月的人,断不会将主意打到内宅上就是了。”薛之章无谓的摆了摆手,一句话打发了薛夫人。
  
  “既是如此,我就直接将书信交给宝钗了。顺便嘱咐她尽快回信,毕竟扬州和金陵的路途也不近,若是那边真心等着回信就不好耽搁了。”薛夫人说着,起身欲往后宅走去。
  
  薛之章也赞同的点了点头,挥手道:“你去吧!”
  
   




25

25、皇商 。。。 
 
 
  第二十五章见来信宝钗心仪;伤离别四爷回京
  
  “给我的?”宝钗一脸诧异的接过薛夫人手上的书信;反复打量了半晌;指尖反指着自己。出声问道。
  
  “正是。林家姑娘写给你的书信。还期望你看了之后;快些回信呢?”薛夫人含笑着点了点头,道。
  
  宝钗闻言;若有所思地盯着信封上的“薛氏姊姊敬启”几个大字,半晌;柔声说道:“这林家妹妹也太谦虚谨慎了。与我写信何至于用上‘敬启’二字,这般敬重,倒叫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那你就仔细些给她回信就是。”薛夫人含笑伸手摩挲了一下宝钗雪白的脖颈;轻叹一声,说道:“我听老爷说这林家姑娘是个心思很重的人。她们家情况比较特殊,向来是子嗣单薄,难免有些压力。她母亲又常年的缠绵病榻,恐怕也不能尽心的照看她。想来才养成了她性格纤细的缘故。你给她回信的时候,要多多宽慰一些就是。尽量多说些逗趣解闷的话,或者外头野趣之事,不要让她总是拘泥于内宅琐事当中,抑郁了情怀。”
  
  顿了顿,又补充说道:“想来林老爷也是这个意思。不然又岂会让她千里迢迢的送了书信来,还巴巴儿的嘱咐回信。”
  
  所谓的交情交情,有“交”才有“情”。如今薛家在官盐一事上仰仗林家许多,自然更希望两家情谊绵延。何况林老爷已经伸出了那样一支橄榄枝,薛家也要不负众望的好生接过来才是。这人情往来之间,内宅于交际往来的便宜亲密之度,又向来远在外宅之上。薛夫人见到两家这段时日来愈发亲密友好,早就有了内宅相交的意思。只可惜林夫人生就那样一副风花雪月的脾性,身子骨又实在败兴。林府上又几次三番的强调林夫人不理家事,一直静养在内宅……
  
  如此这般,薛夫人也就不好意思太过亲昵。如今恰好两家小辈有此缘分,维持起来倒也是一件美事。
  
  “妈您放心,我知道怎么做的。“宝钗说着,将书信塞到了袖子中。又和薛夫人说了几句闲话,这才起身告退。
  
  她如今实在繁忙。每日除了和先生进学之外,还得练习书画弹琴,又有胭脂水粉商铺管理一事,再加上这两日薛夫人慢慢的开始教她如何理家,端午节后从宫里头请来的嬷嬷也开始教她礼仪行止……现在她几乎忙的脚不沾地,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半儿来使唤的。
  
  待匆匆回到书房之后,宝钗将黛玉的书信拆开仔细品读,对于黛玉文中的谦谨措辞只感到异常的惶恐欣慰。只没想到一个二品官员的嫡长女、性子竟然如此谦和,字里行间没有丝毫的高人一等的骄奢脾性。对于自己一个商户人家的女儿竟然也如此谦谨礼待。虽然当中必然有林家老爷的嘱咐,可是真能做到如此滴水不漏的,恐怕也是心中着实没有这利禄的熏染了。
  
  毕竟自家如今虽然显赫,可地位门第摆在那里。总归是商户之家,即便是相交甚好的甄家大姑娘在交往之际还时不时的流露出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何况是以清流书香著称的林家?
  
  待看到书信之后附上的两首五言律诗后,宝钗又大感惊奇。她进学这么多年,为人又长于交际,自然也相好了不少的大家闺秀,可是这种灵秀出尘的诗作也实在少见。倒不是说这诗做的有多么多么好,毕竟一个五六岁刚刚进学的孩子,文笔尚显稚嫩。只是这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才气,倒叫自负聪慧的宝钗心悦诚服。一时之间,除了母亲的嘱托外,倒也真心起了倾慕结交之心。
  
  当下润了笔墨,仔细用心的回了书信,并且将自己陈年所做的自以为最好的两首诗附了回去。又想到黛玉心里说的对于藤篮等把玩之物欣喜非常的话语,不禁叫过莺儿来。
  
  “我知道你心灵手巧,闲来编的那些东西都是我的最爱。你如今先将手头的事情撂下,只管弄出一些清奇雅致的小东西来,不拘贵重,千万要精巧才好。我要拿来送人。”
  
  莺儿立即脆生生的应了。当即放下手中的活计,去了花园子里头“寻花弄柳”,鼓捣起来。因为是宝钗特地的吩咐,所以莺儿又加了十二分的小心在里头,如此做出来的小玩意儿竟然比上次的还要精致三分,宝钗见了更是满意非常。
  
  不光如此,宝钗又找到了薛蟠身上。开口央求道:“哥哥,你在外头游玩的时候,偶尔会给我买回来一些泥人儿,胶泥垛的风炉儿,整竹子根儿抠的香盒……你再给我弄些来吧!”
  
  “呦,你若专门要这个,我就得去城外刘家村东头的刘老丈家中讨要了。听说他前几天上水边看龙舟不知怎么闪了腰,这几日都没出摊子。”薛蟠为难的搔了搔头,他这几日杂事较多,正挨个儿的抽查产业呢。当即开口说道:“你若是不急的话,过两天吧!”
  
  “这……”宝钗有些为难的抿了抿嘴。
  
  “怎么,你着急的要,有什么缘故吗?”薛蟠挑眉问道。
  
  “倒不是我要,是我打算派人捎到扬州给林家妹妹的。我想着以她的性子应该会喜欢。可惜你上次买给我的东西在端午诗会的时候叫他们瞧见了,她们也都喜欢。你拿一个,我拿一个,我手中反倒没剩下什么。”
  
  “扬州的林家妹妹?”薛蟠听得眼冒幽光,不由得追问道:“可是盐政林大人家的林妹妹?”
  
  “哥哥怎么一听见女孩子就眼冒幽光的?”薛宝钗捂嘴取笑道。
  
  薛蟠唉声叹气了一阵,哀怨瞅着薛宝钗道:“你是无法理解我的心情的。”
  
  想了一会儿,又道:“既然是这样,那我下午就亲自到城外一趟,给你搜罗一些小玩意儿回来吧!”
  
  “我说要,哥哥推脱没空,我说人家要,哥哥就巴巴儿的说下午就去陶登。听起来没得让人生气。”宝钗说着,佯怒的崛起了嘴。
  
  薛蟠有些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上前拉着宝钗的袖子道:“这不是外人要嘛!而且看样子妹妹很急,我才出去的。总归还是怕扫了妹妹的面子,不然的话我是决不会出城的——”
  
  “得了吧!”宝钗不屑的翻了翻白眼,一阵抢白。“哄女孩子说好听的话,哥哥最能不过的。嘴里头和我这么说,谁知道你心里头想的又是什么情景?”
  
  “哎呦喂,这可让我没法活了!”薛蟠一阵的哭天抢地,哀嚎道:“既然妹妹如此曲解哥哥的心意,哥哥真就不去了,不去了!”
  
  “那可别!”宝钗慌忙答道:“哥哥别闹我,我是真急着用呢!好哥哥,我知道你最好了。可千万记住了,今儿下午去陶登,晚间一定给我送回来呀!”
  
  说着,连连的鞠躬作揖,眼巴巴儿的看着薛蟠
  
  见状,薛蟠得意的挑了挑眉,伸手捏了捏宝钗婴儿肥的脸颊,宠溺的说道:“知道了,今儿晚上一定给你拿回来。”
  
  说着,吩咐红袖给换了衣裳,午饭也不吃,带了一众小厮径自打马出去不提。
  
  晚上自然是满载而归,十分出色的完成了宝钗交代下来的任务。不光如此,薛蟠顺道去城外的地宫中探望了一番师傅,又是好一番的甜言蜜语哄着师傅教导武功。一番努力未果,则笑嘻嘻的顺回来一本古籍讨好庄先生。正志得意满的往瑞荣堂走呢!进去就看见全家人除了自己和宝钗之外都端坐在瑞荣堂内,四爷则面无表情的坐在客椅上。
  
  “这是怎么了?”薛蟠莫名其妙的眨了眨眼睛,狐疑问道。
  
  “京中来信,四爷要家去了。”薛之章捋了捋胡须,开口说道。
  
  “这段时日,多谢薛老爷一家人倾力照顾。本来也想着在端午之后,和薛老爷的商队一起上京,相互也有个照应。谁知恰逢家中催促,又派了人来接,也就不必麻烦薛老爷,在下就此反转了。”龙四爷拱了拱手,轻声说道。他此时心绪有些复杂,既欣喜于父皇知道自己的危境,派人前来接洽。又遗憾错失了一个将薛家绑在自己身上的机会。更有些茫然于离开这种安逸的环境。随着周身事情的不断变化,他隐隐知道,此番回京之后……恐怕这种安逸的生活,再也没有了。
  
  虽然大家伙儿对于彼此的身份心知肚明,但是面上还是遮遮掩掩的。对于龙四爷的这种心境,薛之章心中自然是有一番计较的。虽然并不惧怕龙四爷的招数,可是明知被人算计着却只能大度也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不过大家毕竟相处了几个月,除却那些心中的小伎俩不说,整个过程也都是很愉快的。薛之章也不忍心看着龙四爷如此徘徊,只得隐晦的说道:“外头千好万好,总归不如自家好。父母都惦记期盼着,四爷为人子女,也该考虑父母的心境方才是孝道。其实凡事想来,不过是忠孝二字而已。只要能全了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