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定国 >

第275章

定国-第275章

小说: 定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人来势汹汹,三天之内便已抵达淮水。若不是平台关天险难攻,只怕现在早就兵临城下了。这多少让没有上过战场的枢密院大佬们,心中不安。
    不过,枢密院的人,也不全是吃稀饭的。
    在算计到京人有可能会弃平台关不顾,直奔金陵城的可能性之后。
    枢密院一边急令前线关注京人主力的动向。一边紧急把周边的军队收缩回城中。白天城禁开放的时间,也相应的缩短,禁军也天天操练。所有的城防都开始重整,以防京人骑兵突然出现。
    赵普这段时间,从最开始的兴奋状态,慢慢地也冷静了下来。
    可是赵普一冷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他一冷静下来,想得就多,脑子就糊。
    凭他的脑子,一想得多,担心就多。再加上朝臣说这说那的尽多,什么可能在朝臣的嘴里,都是那么真切。所以这些就足以让他忧心难安了。
    若不是公孙胜,元隆等老臣态度坚挺积极,只怕有些朝臣举家避难的心都有了。
    赵普有几天,被一些人说得想到武陵暂避;可是这个想法还没有成熟,便被另一些人给堵了回去!便又想着应该在金陵镇守,以安民心。随后又想起苏三已经从军,不由心中大定。
    及至后来,又听枢密院议论说,平台关前已经有了一举胜敌的战机,只是张合军不肯配合,诸此种种,赵普一时间也不知道听谁的了。
    这情形再不是面对刺杀时的情形了。
    被刺杀时,没有时间想其他的,绷住了也就绷住了,虽然事后有些后怕,但毕竟事情已经过去。
    可眼下,他有充足的时间去想,去怕,哪里还绷得住。不管是谁发表言论,他都感觉极有道理,烦得实在不行,便干脆躲在宫中,不听这些朝议,只让东府与西府里协同处置。等军情有了重大进展,再说。
    赵普一放手,情况反而更简化起来。
    许家等诸多士族,自然不想看到金陵再落入敌手。金陵城里牵扯的家族利益太多!因此,许家这个时候便成了坚定的留守一派。徐江锦为首的一派,刚刚站到权力的顶端,正是极力巩固的时候,自然也不肯后撤。
    再加上公孙胜与元隆等一般老臣的维护,慢慢地朝廷之中那些主张后撤,以策安全的官员,便被打压了下去。
    为了保证这些人,不在关键的时候跳出来混淆皇帝的视听,朝廷上下,各派势力难得地达成了一致,对抱有这样思想的人,一概清理出朝议。
    因此前线酝酿着要打大仗,后头的阵势也不小。
    刚在属地呆了两个月的吴王赵允,也不甘寂寞,正在积极地谋求返回金陵。
    一时之间,残留的二皇子党人,也在朝中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幸好皇帝本人,还没后悔自己的决定。再说,圣旨才明发几个月,也没有收回的道理,因此赵允一番反扑的动作,也只能算是白费了的。
    金陵城中乱了几天,慢慢地就平稳了下来。
    可到了八月十八日,灯节才过三天,前线突然传来消息,声言京人在平台关后,突然涌出十万大军,二十五万大军正在前后包夹平台关。
    这消息传到金陵城中,举城皆惊!
    元隆等人收到消息,立刻下令九城戒严!九门总经略所有人手都进入城中维护秩序。同时,调禁军上城驻守。又发出征兵令,补充城防。调民夫加强城守力量。
    整个金陵城,笼罩在阴云密布的战云之中。惊恐地等待着,随时都有可能来到的京军。
    且说,定**协同余黄两州军马两万余人,于十六日提前启行,一路鼓劲,一路宣传,强行军一百里,于十六日傍晚,抵达平台关后二十里外的溥水驻扎。
    溥水是淮水的一条支流,全军渡过溥水之后,便收缩在一处极小的河弯之中。
    位于河弯正中的中军大帐里,三军的主要将领已经悉数到齐!
    唐超,陆安亦在其中。
    唐超与陆安的出现,自然与帐中跪着的两名京人细作有关!这两名京人细作,是唐超昨日夜间拿获的。此时,两名细作,显然是已经受过折磨了。
    两人双手被反绑在身后,身上鞭痕累累。双眼通红,嘴上也是一串的火泡。
    唐超喝令两人跪倒后,便上前一步,对苏三道:“两名奸细被抓后,什么都不肯说。身上也没什么信件。若不是这两人身上的武器,是京人军中的制式,暴露了他们的身份,只怕我们还只当他俩是普通的旅人呢。”
    唐超这两天里抓了许多人。只有确认了不可能是细作的人,可能被放走之外,其他身份不明的人,只要想过封锁线的,一律先抓起来再说。
    这两人便是昨天抓获的。起初只是当着普通的嫌疑人给扣住了,原本是要等到大战之后放人的。但是两人趁夜想逃,却没想到关押的地方,是内松外紧。立刻便暴露了两人的身份。
    只是两人嘴严的很,再次被抓之后,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苏三听了唐超的话,细细地打量了两人一眼,这才一挥手,冷然道:“推出去斩了。”
    便有刀斧手把两人带出去,帐前‘卟卟’两声,取了两人的首级,送进帐中。
    众将看到两颗血淋淋的人头,神色皆都肃然!
    苏三这才开口道:“两名细作的出现,便证明了密林之中,一定有京人埋伏的事实。否则京人细作不会想着,要越过平台关后的防线。更具体的消息,只怕两人也不清楚,所以问也白问。唐超,你速将此间事,报知蒋经原知晓。这也算是间接证明了京人极有可能在平台关后伏有大军的事情,蒋经原应该十分重视。”
    唐超点头道:“张苗带着人,已经候在了平台关后了。一支火箭过去,张苗便能及时回报蒋经原。”
    苏三点了点头,对众将道:“情形大家都明白了,京人肯定是有的,至于有多少,军力配置如何,我们谁心里都没底。若是两三万人,那就该我们偷笑了。若是有五六万人。那我们最好希望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若是比五六万人还要多,恐怕我们也要硬着头皮往上顶了。诸位不妨把情况想成最坏,这样也好提前有个心理准备。但不管怎么说,明天都是一场苦战!谁也不准拖谁的后脚,谁要是怕了,本监军特许害怕的人今晚就走。走的人,本监军一慨不追究。但是明天见到了京人,谁要是敢后退一步,那定**放着京人不杀,也要先把退的人给杀了。这不是威胁和恫吓,而是一定会实现的承诺。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记清楚这一点,并且把这一点,转达给每一个军士知道。要让所有人明白,我们只要一退,平台关就会不保;平台关不保,京人就会兵锋直指金陵;金陵若被京人攻破,那我们都是亡国奴。都明白了吗?”
    “明白!”
    “好了,所有人,都好好休息。明天将是漫长的一天。”
第23章,平台关之战1
    十七日,午后!
    天空突然飘来一朵黄云!把整个平台关方圆百里的地方,一齐笼罩在内。wWW。随后,原本灸热明亮的天空,便渐渐地暗了下来。
    远远的天边,刮起几团乱风,把地上的枯草,落叶一整个儿吹起,又在稍远一点的地方落下。随后又被另一阵风,吹向更远处。
    渐渐地乱风汇成了一团,越刮越烈,吹得人衣角猎猎舞动!
    气温在强风中,急转直下!原本有些闷热的天气,渐渐开始凉爽起来。
    云层越压越低,天色也像傍晚时节的日光一样,渐渐地开始发暗。丝丝的风声中,带着雨信,明示着将有一场大雨袭来。
    张合看着半里外的淮水,以及早已赶到的淮水水军,果断地命令全军收拢,全军上下,就地驻防,开沟挖壕,修筑防御骑兵的防御工事。
    水军统领杜子峰带着两位佐将,闯入张合的中军大营,急问张合道:“张大帅为何不趁机渡河?却在此地扎营!”
    张合一边派出亲兵营,拿着帅令于各营地督促驻营,一边对杜子峰喝道:“尔等即刻返回水军,所有水军不得靠岸,全都在河心待命!”
    杜子峰诧异道:“蒋帅军令,命江东军火速渡河,务必于傍晚时分,到达平台关前。”
    张合冷冷一笑道:“蒋帅的军令,管不着本帅。实话告诉你,京人骑兵瞬息便至,尔等在此久留,真要打起来,我可护不住你们。若是知道历害,便听我张合的,立刻返回水军之中,等京人骑兵扑至,大部份水军火速驰援平台关。只需留一部分空船在河心守候便可。”
    杜子峰听了张合的话,心中震惊!却见张合并不再理睬他们,亲自出去督造工事,一副大战将至的神色。
    “杜将军?发生什么事情了。张帅的话,我们怎么听不明白?”
    杜子峰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想想要么就是自己从平台关赶来的途中,事情发生了变故!否则张合再不会拿这样的事情,来开玩笑。
    “看来情形是有变化了,走!我们立即返回水军。真要是有京人的骑兵,我们在河中间才是最安全的。”
    杜子峰说完,也不想着催张合了,连忙往淮水岸边跑去。
    天空的乌云越来越沉,只要风停,雨随时都会砸落下来。
    乌突木看着密林之中不断涌出的兵士,感觉胸臆之间,有股豪情在激荡。他清楚地知道,今天这一仗打下来,必然会成就他万古不灭的功业。
    但愿一切顺利。
    “督军大人!先锋军与护佑军两万人,已经出发了。”
    “嗯!命合合木与艾新罗不可大意,一到指定地点即刻修筑防御工事!紧随其后的所有大军,一到淮水边,便要开始抢渡。不用等候军令,不可延误。泅水过河的五千人,只要守到浮桥架好,大军过河,每人赏白银五十两。”
    “得令!”
    乌突木对身边的中军将领道:“你们也是一样,中军只留五千人在后面观阵,所有人都押上去,抬木头,架桥。”
    “是!”一众将领立刻便分散进入各自的军中。
    风一停,便感觉气温升高了一些。原本清爽的空气,随着风停,立刻变得沉闷了起来。仿佛空气突然凝固了一般,前一刻还在随风摇摆的树叶,下一刻便慢慢地回复到原本静止的状态。
    紧接着,一颗雨珠砸在浮尘里,带起丝丝青尘烟,随后是两颗以至更多。树叶便被越来越多的雨点打得扑扑做响。更多的雨水从天而降,整个天地之间,立刻变成灰蒙蒙的一片,到处都是汇集起来的雨塘。
    平台关内,尚不知大战就在眼前。见到雨下,欢声连成了一片,许多士兵挤在岩壁下面洗澡,看着大雨把关内淹成了一片泽地。看着奔腾的洪水,从夺命谷口倾泄而出。洪水出谷口,便归入新兵营中挖好的沟渠,朝远处的淮水流去。
    一碰到下雨,这种情形,在平台关内,只是常态!
    雨大时,不及流走的山水,总会或多或少地把关内小小地淹上一会儿。随后水会慢慢地流入石间,谷外,雨一停,谷中便会恢复常态。
    关内一座专用来关押犯人的石屋内,张苗等三人正从小小的石窗内往外望。
    由于谷中光线原本就弱,再碰到这样的天气,谷中就像是到了晚上一般,到处都是阴森森的让人心里发寒。
    “再没有想到,蒋经原不听我们的消息便罢了。反倒说我们有意动摇军心,把我们给关了起来。”
    “明明种种异样,都说明京人一定在关后有埋伏,可是蒋经原却一点也听不进去。我看,这位蒋帅与我们苏将军比起来,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张苗轻轻地叹了一声道:“事到如今,我们也只能寄希望我们的人,能把京人的伏兵给打回去了。否则被京人攻进关来,我们三个,死得就是最冤的。”
    外间的雨越下越大!
    平台关上的将士们却不敢有丝毫松懈。
    若是京人趁着雨势,利用所有人视线不清的时候,偷偷地爬上关来,却没有被及时发现,那可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因此,楼关中的守将,也顾不得雨势,每隔一会儿,便来回巡视一番,以免有人玩忽,殆误军机。
    可是关下的京人好像根本没有犯关的意思,再没有一丁点儿动静!
    完严楚让人挑开中军大帐的营幕,呆呆地看着帐外的这场豪雨,脸上都笑开了花。
    什么要天遂人愿?什么叫天公作美?眼前的大雨就是明证。
    张合军昨天晚间,距淮水只有二十里!今天就算是爬也爬到了淮水岸边。蒋经原应该早就派出了平台关后的水军。水军一走,正是乌突木进攻的最佳时机。算起来了,进攻的时机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乌突木再不可能放过这么绝好的战机。
    希望这场大雨,能帮到乌突木的忙,最好是等封人天晴之后,出营一看,乌突木的十万大军,已经越过淮水,直扑向他们了。
    “来人,通知各箭营,做好攻击准备,本王一声令下,小半刻钟内,所有箭营人马,都必须赶到平台关下列阵。”
    吐尔腾的骑兵借着雨势,慢慢地靠近了张合的营地!却丝毫都没有被张合军发现。
    巨大的雨点,毫不留情地砸在乌压压一大片的骑兵身上。可除了间或响起的马鼻声,所有的京人骑兵,都一动不动地端坐在马上。
    骑兵安静地隐藏在一处山峡里,五里外的一片雨中便是张合军的大营。
    “大人!张合军在离淮河一里的岸边驻扎了下来。所有军士都在挖沟筑土,这么大的雨,都没有停歇的迹象,好像根本没有渡河的意思。”
    吐尔腾脸一抽,心中骂了一句。他早就觉得张合军不太对劲,否则在水军的接应之下,张合军就算暂不渡河,也不会冒着雨,还在抢修营地。
    “众军听令!趁张合军立足未稳,把他们的营地冲散。跟我来。”吐尔腾大喝一声,一骑当先冲了出去。
    吐尔腾一动,整个中军骑营也跟在吐尔腾后头动了起来,紧接着整支骑兵大军,几万骑兵也黑压压地一字排开,形成连绵一里有余奔腾之势,朝张合驻地狂奔而去。
    苏三有些焦躁地站在大雨中,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大雨如注,阻碍了视线,京人若是突如其来,对岸分不清形势,势必会殆误了战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