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综神话]问道太初 >

第19章

[综神话]问道太初-第19章

小说: [综神话]问道太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弟我上京赶考,却不知江兄要去往何处?”
    又瞅见那长了自己几岁的少年也是一副远行的打算,不免带了几分期待,继续问道:
    “可是与小弟我同路?”
    末了又反应过来,颇为懊悔道:
    “也是小弟我着相了,以江兄身份,想是不用参加那劳什子科举了。”
    “为兄我欲往京城一行,幸得遇贤弟,此去路途遥远,不如便结个伴如何?”
    淡淡一笑,那来人也不多言,只是提议道。不用说,正是江宁。
    做了一副儒家士子的打扮,倒也没有穿甚富贵华丽的衣物,只那通身的气度着实不敢小觑。肩上背了一个不大的包袱,腰间扣着一柄装饰古朴的长剑,眉目温和面目俊俏,倒当真有那么几分浊世佳公子、翩翩少年郎的风采。倒比宁采臣这正正经经的儒门弟子,更像诗书里走出来的温润君子。
    自三年前来得了清河县常衫村中,虽说平日里甚少外出与人交流,可这疑似贵族公子的江宁江公子,宁采臣宁书生还是见过了几面的。颜先生为人严谨,说得好听点叫倔強固执,说得不好听点便是顽固死板不知变通。但无可否认的是比之江宁这半吊子的伪君子,那位绝对是古之君子的典范。于门下弟子的要求,不说别的,那五经六艺可是必需的。就算不是文武双全,至少也得略知一二。
    五经者何也?
    《诗经》、《尚书》、《礼经》、《周易》、《春秋》
    六艺者何?
    礼、乐、射、御、书、数也。
    初次离开家乡,又幸而有江宁这熟人同行,那宁书生自然是乐意的。虽然江宁也算不得甚同乡,彼此间也算不得熟悉,可一起在同一个地方生活了三年,再怎么也算得上半个同乡吧。
    “如此,这一路上来便有劳宁兄照料了。”
    “不敢不敢,贤弟客气。”
    。。。。。。
    彼此谦让一番,耐着性子与这书生做足了戏码。江宁终是和这宁书生一起踏上了路途。
    宁采臣,会是聊斋里的那位吗?
    这样的疑惑在脑海里一闪而过,指尖按上腰间剑柄,江宁却是不免生出了几分茫然:
    想来,那人也该当醒来了吧。
    不知等他见了这事项,又会是怎样的反应呢?
    大概是不会有什么变化的吧。
    清清冷冷,纵是温柔缱绻的眉目,也掩不了那对尘世的漠然。

  ☆、第30章 宁采臣,修行之道

清河县地处偏远,一路而来,山高水远、层林广布,远非末法之世可比。又有颜先生临行前的敦敦教导犹在近前,万不可贪图安逸享乐,若有时间,倒不如多去见识一般这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河山壮丽。因而这一路走来,多是循着那人迹绝少之处,倒也颇是耐人寻味。
    宁书生是个藏不住话的性子,为人忠厚义气。而江宁也是个好相与的,又兼之两人年龄差距并不算大,又都是熟读了诗书的,相处不过半日,便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至少那宁书生,是这样认为的。
    只不过不管是江宁还是宁书生,都不是什么动手的能人,日日露宿于荒郊野外饥一顿饱一顿的,虽不至于餐风饮露的缘故立地升仙,也是风尘仆仆满面疲惫。
    也是这两人心态极好,三五日下来竟然也有了几分乐在其中的模样。每每白日里结伴行路,间或浏览些山水景物;等到了夜里便随意找了地方歇下,倒真是好生体会了一般野外生存的种种。
    且说这日,两人行行走走,到了一处名为南郭镇的地界。眼见得前方不远处似有人烟痕迹,这两人不由得对视一眼,却是齐齐开口道:
    “江兄……”
    “贤弟……”
    “你先、”
    “你先说!”
    。。。。。。
    末了,皆是露出一副颇为不好意思的笑容,向着那人烟聚集处而去。
    原来这两人平日里都是不曾吃过多少苦的,于野外生存种种也多有生疏,知道了解是一回事,可真正做起来便又是另一回事了。偏生这两人都是那等不肯轻易服输的性子,因而便两相约定:
    即便是遇到了村镇人烟,也要远远避开。每日露宿于荒野之外,好生历练一下生存能力。
    嗯,生存能力这样的话语,自然不可能出自宁书生之口。而是那位身份神秘的江宁江公子。
    再者,儒家先圣孟老夫子不是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什么的。这两人也算谨遵先人教诲,动心忍性。
    只不过终归是不曾吃过多少苦楚的,又在荒野之外露宿了这么长的时间,不说别的,饥一顿饱一顿热乎乎的饭菜都没怎么吃过。一次两次的倒也还算是忍得住,时间长了甫一踏入这尘世之中却不免产生恍若隔世之感。
    尘满面、鬓如霜,衣物之间多有那为树枝所刮破的痕迹,鬓角处还遗留着些许白色的灰尘,倒当真好像是散落了的霜华般。不过好在不管是江宁还是宁书生卖相都不错,不至于让店家将这两人当做没钱的穷书生给赶了出去。
    酒足饭饱,又开了两间上房,梳洗一般,换上衣物。等到再出来时总算也有了些许人样,任是谁人见了,也不得不夸上一句好两个俊俏的少年郎!
    相较于江宁的坦然,那宁书生面色上便不免带了几分尴尬与不自然。倒不是这书生面薄,没有见识过什么大的阵仗,实在是这人向来就是一副耿直的性子,先前露宿于荒野之外到没有什么。可自打一进入了这南郭镇,所有的一应衣食住行花费的全是那江兄的银两,宁书生自然,心下颇有那么几分不是滋味。
    江宁也不是那等不知世故的,见此也只是淡淡一笑,故意做了一副亲兄弟明算账的样子,对着宁书生如此这般言道:
    朋友有通财之义,两人一路结伴而行,又在同一个地方居住了三年,怎么着也算得上是半个同乡好友,又何须介怀这区区小事?更何况那银钱也不是白白抛洒了的。等到翌日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再来偿还也不迟。便算是借予了的。
    宁书生也是一时想不开,听了江宁这般劝解,又想到这数日里来与其相处,多得其照料。面上不由得生出几许愧色来,却是自己矫情了。连忙急急向着江宁告罪。
    倒把江宁这脸皮颇厚的弄得不好意思,不由得在心里反省自己是不是太过欺负这老实人了。
    不过这样的想法也只是一瞬,很快便被他抛到了脑后。不说别的,仅这宁书生那副书呆子的模样,就使得江宁这装惯了伪君子的欺负起来分外的有意思。恶趣味什么的简直不要更明显。更为难得的是这书生学问上出挑,样貌也是一等一的好,可那为人处世方面却远非江宁这两世为人的老妖精对手,往往只是哄上两句便可以糊弄过去。直让江宁怀疑,那聊斋中的狐妖聂小倩是怎样看上宁采臣的。难道是因为好欺负?
    嗯,当然更有可能的是此宁采臣并非彼宁采臣,不过同名罢了。毕竟这么久了也没遇到兰若寺什么的,最初的猎奇心理过去后,对这宁书生,江宁总算也能以平常心理对待了。
    倒不是他大惊小怪没见过世面什么的,实在是那位聊斋中的宁采臣,在后世的名气也未免太。。。。。。嗯,大了些。而在后世那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里,前世的他所喜欢的为数不多的几位明星都恰好与这个故事有那么几分说不出的渊源。
    也算对前世的些许慰藉了,毕竟是那个时代家喻户晓的人物。抱着这样的心思,甫一听闻有这么一个同名同姓的人时便不免对其有了几分关注。虽然做得并不明显,可自离开末法之世坠入此方世界以来,却也是难得的在同一个地方停留如此之长的时间。
    这与他初始时的打算并不相符。
    此方天地灵气充足,虽舍儒门以外余者皆被斥为外道,可这并不代表便没有仙家道统的延续。更何况在这诸天万界之中,修行之道万千,便有那么一类说法谓之为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唐国以儒家为尊,开科举广收士子,未尝没有养浩然正气、以文入道的大儒。
    而诸天仙妖神魔投影万界,不管是道家玄门、还是佛门菩萨佛陀、亦或是上古诸神,只要非是那等末法之世亦或是完全为某方势力所占据,便会有其道统延续。
    儒家在唐国大昌,也不过近百年来的事,而在这唐国民间之中仍然保存有于释道几家的大部分信仰。由此可见那修真界势力远达不到儒门一家独大的地步。
    江宁的道并不在儒家,也不在那释家玄门。以狐妖青离的说法,既然是已经得到了那龙女的传承,不管修炼与否,所走的当是古神一脉的路子。
    生而为神,神而自明。
    诸天万界开辟之初,有先天神圣于宇宙洪荒中孕育而出。呼风唤雨摘星挪月,举手投足间皆有*力大威能。不修因果,不通劫数,秉承本性率性而为。
    后天地间有大劫难降下,或生或死祸福难为,寂灭伤亡者众。
    而彼时的天地间,尚没有转劫轮回一说。若是死了,便是真正的与草木同枯朽再不存在于此世之间。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留存下来的自然是有大机缘大气运大智慧的。
    而为了躲避这劫数,便有诸多的古神们纷纷走上了一条条不同的道路:
    女娲氏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以大功德获得此方天地认可;鸿钧三清以教化因果避劫数;后土以身化轮回而另类永存。。。。。。
    但同样的,亦有诸多生而有大威能的古神们,湮灭在了这时光历史的长河之中。
    四海龙族,即为水神共工的附属。
    龙女庙中那卷道书既然是龙女所留,那么不管是愿与不愿学与不学,江宁的身上都不可避免的被打伤了龙女、古神一脉的印记。
    这是江宁所不曾想到的。
    但更令他所不能明白的,是女郎青离在说起这话时的神情:幸灾乐祸?还是心有戚戚?江宁不得而知。
    只不过青离接下来的话语,却为他今后的道路指明的意向。
    世间种种,神魔仙妖佛鬼,道不同,所选择的路数自然不同。青离身为九尾天狐一族,诸多种种传承秘法、血脉印记,便是有心,也不是江宁一普通凡人可以习得的。至于那些生而自明的先天神圣,现今之际多已消失于时光的长河之中。剩下的这些,也不是现阶段的江宁所能见到的。更何况普通凡人的躯体,纵然是有无穷可能,也终究太过孱弱。于天地法则的亲和力,莫说生出混沌洪荒之中的先天神圣,便是妖魔神兽之属也是及不上的。
    前路似乎被毁!
    不过好在青离既然是敢于将一切说出来,自然是有解决的办法的。
    龙女属于古神一脉,龙族本身又是神兽之属,而那道书也是在江宁手中消失不见。这就注定了,即使江宁什么也没从那消失的道书中得到,也不得再行投入释家玄门门下。
    但世事若都是这样绝对了,又怎还有那么多的乐趣可言?
    不得再行投入释家玄门门下,可并不代表无法修行他们的功法。
    要知道昔日鸿钧老祖讲道,所听者何止万余?
    凡洪荒生灵,有缘者皆可听之。
    可那有缘听了鸿钧老祖讲道开启灵智的生灵,可并非,都是拜在鸿钧老祖门下的。

  ☆、第31章 燕赤霞兰若寺

而那狐妖青离给江宁指出的路子,便是先行拜在一家仙门门下。并不是说要成为亲传入门有所成就,而是,如何入道真正步入这修行的阵地。
    诸天万界,修行之法万千。而其中泰半,又是由当初那群在大劫中存活下来的古神所创办。经着这许多年来的发展,渐渐衍化出不同来。便是江宁得了龙女传承,修行这些也并非是全无用处的。
    更何况那道书玄妙,个中威能便是连青离也只是略知一二,未必不可让江宁触类旁通走出不同的路来。只不过这话青离却是不会说的。只是让他寻了一修行门派拜下了,这之后的路,需得江宁自己闯荡。
    而这些,都是在那山河社稷图中时,那女郎青离所告诉江宁的。
    坠入此方世界大唐国境内本是意外,又兼之后患未除,江宁本是无意多做逗留,又恐不明就里急急忙忙的误投了人家的罗网,所以才不得不在那小山村里安定下来。不过也好在那常衫村偏僻,舍儒门之外,其他几家在唐国中也不怎么受官府待见,方不至于为人所发现。
    眼瞅着三年过去了,那人也将恢复过来。江宁也便不在停留,自是悄悄离了那常衫村,求仙访道去也。
    至于与这宁书生同路一事,也只是顺带想要见识一下,这位是否便是那聊斋故事里那位和狐妖小倩相恋的宁采臣。毕竟走进传奇亲眼见证一段故事的机会,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当然了,跟着张咏张知州见识过了正正经经的活的北宋名臣寇准寇老西儿的江宁是不会这么恶俗的。至少仅仅是宁采臣这么一个可能同名同姓的巧合也不至于使江宁费尽心思的一路跟着这书生并与之打好了关系。虽然他却实有那么几分恶趣味。
    更重要的,是来自身受重伤的某人的一句话。
    这书生身上,有着大秘密!
    容楚。
    那白衣黑发的男子,也是江宁在这三年里一直对外所宣称的那位身受重患的兄长。更是,江宁腰间之剑的真正主人!
    这身份神秘有着极大秘密的剑修男子,自初见以来便一直是那么一副高冷不近人情的模样。但毫无疑问的是,他的实力绝对远超江宁所遇到的大多数人。
    朱提女王梁利不似对手,狐妖青离也不是对手,甚至那两后台极大的小童,亦不是对手。
    江宁并不清楚这人的实力如何,极限又在何处。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三年里,这人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虽然,他已快痊愈。
    这人的话不多,也甚少有什么发表意见的,甚至绝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在沉默着。但江宁清楚,只要是他说了,便一定是有根据的。
    并不去追问,这其中隐藏着什么。江宁只是果断的更改了先前的路线与打算,紧随着这宁书生,踏上了进京赶考的旅程。嗯,虽然以江宁的性子是绝对不会参加那所谓的科举的。
    在南郭镇停留的时间并不算长久,翌日天未大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