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

第163章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163章

小说: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治便意味着妥协,这句话放之四海皆准,一个只知道快意恩仇的统治者势必不是一个好的统治者,或者说作为个人来说,快意恩仇乃是极其痛快的事情,但是作为统治者,当你掌握了常人没有的力量的时候,你也比常人多了份隐忧,如果让自己内部凝成一股能够为自己所用的绳子,这是一门大的学问。

拿破仑在得知玛丽同意放奥尔良公爵一马之后便怒气冲冲的找到乐儿玛丽的面前

“王后殿下,奥尔良的野心路人皆知!难道巴士底狱城外的十三门六磅炮还不能让您明白吗?我手中的证据样样都指向了奥尔良公爵,这样一个人就是整个法兰西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拿破仑,奥尔良公爵好歹也是王室的近亲,现在正是我们将力量结合在一起平息国内纷争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对奥尔良公爵动手无疑是在损害王室内部的和谐,到时候不能拧成一股绳的波旁王室又怎么能够带领自己的人民去战胜那些野心份子以及国外的那些虎视眈眈的敌人!”

“王后殿下,难道奥尔良不是野心份子吗?他对法兰西国王之位的渴望就连远在新大陆的人都有所耳闻,奥尔良家族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对王位的渴望,奥尔良的曾祖,那位腓力二世做的还不够明显吗!这个家族的血液中就流淌着野心的味道!”

拿破仑的铿锵言辞让玛丽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起来,她完全没有想到拿破仑居然会如此的激动,但是不管怎样,她已经答应了奥尔良,作为法兰西的王后,她必须言出必行。

“拿破仑,奥尔良公爵的把戏,我比你更清楚,但是现在并不是说这个的时候,现在的局势已经容不得我再对一个王室的近亲家族下手,而且只要我们不给奥尔良机会,那么他就永远只能做他的亲王!”

虽然玛丽表现的很是豪气,但是拿破仑对此却是完全的不认同,眼看着无法阻止玛丽的心意,拿破仑焦急的喊道:

“但是,王后殿下,如果您真的这么做,您一定会后悔的!”

听到拿破仑这么说,玛丽好像有些不敢相信,但是随后便是一阵大怒,从她代理路易十六执掌大权之后,还真没有多少人敢在她面前这样说话

“拿破仑!我看你是疯了!”

说完,玛丽不再理会拿破仑,大步的离开了拿破仑的身边,看着玛丽的背影,拿破仑感到心中一阵的绞痛。

因为炸膛使得那十三门六磅炮损失了六门,而在之后,因为普利司通临走时的损毁,这些火炮已经完全看不出任何的来源痕迹,而原先炮管身上的铭文已经全部被消除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路易十六的命令被含糊的应付了过去,当然这种应付是以二十几个暴民的生命为代价的。

1789年八月二十ri,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哈布斯堡家族亲自派遣了一位使者前往勃兰登堡,这位使者身上的使命是促成约瑟夫二世和威廉的会面。

在与考尼茨、利奥波德三人商议完巴黎的乱局之后,约瑟夫二世突发奇想的想和威廉进行一次私人xing质的会面,约瑟夫二世的想法让考尼茨和利奥波德两人吃了一惊,但是因为约瑟夫二世的坚定,两人并不能改变这位皇帝的心意。

在之后,约瑟夫二世便派遣了一位使者前往勃兰登堡,这次约瑟夫二世希望以哈布斯堡家族首脑的身份和霍亨索伦家族的首脑进行会面,显然约瑟夫二世对此的定义是两个强盛家族之间的对话。

但是很明显,这两人的身份便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只是作为各自家族的首脑而存在,他们各自都代表了一个强盛的国度。

第两百九十二章会面成行

当威廉得知约瑟夫二世想要和自己会面的时候,他有些愕然,对于约瑟夫二世,威廉的印象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是约瑟夫二世的行为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守成之君而不是进取之君。

或许约瑟夫二世在奥地利的一系列改革足以给人一个开明而进取的影响,解放农奴、发展资本、整修军备等等,但是他的行为并不是很符合哈布斯堡的国情。

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土遍布了整个神圣罗马帝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领地与领地之间的利益是相同的,恰恰相反,广袤的领土便意味着哈布斯堡领地上生活的民众们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约瑟夫二世的改革对奥地利的改善是显而易见,但是在奥属尼德兰以及匈牙利,约瑟夫二世的改革遭到了大部分贵族以及民众的反对,甚至就连他派遣的官员们对这位皇帝的改革也是不置可否。

但是对于不同的声音,约瑟夫二世并没有听取进去,相反这位皇帝认为改革应该从上至下全国一体!这样一来,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便注定了皇帝的政策或许能够在一个地区内得到认同,但是在另外一个地区被否定也是不足为奇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约瑟夫二世和威廉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两人都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对国家的改造。但是与威廉不同的是,约瑟夫二世在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上并没有威廉那么高的声望。

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的不败而败。普奥战争的失败让这位皇帝在帝国的民众当中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高大。而威廉则不同,尽管当年东普鲁士的莫拉克侯爵的叛乱让威廉焦头烂额,但是毕竟战争胜利了,而且普奥战争的胜利和两次瓜分波兰所获得的巨大利益让威廉在普鲁士境内的声望无疑是达到了一个制高点。

而且威廉的改革也没有像约瑟夫二世那样进行“一刀切式”的改变,就拿废除农奴制来说,威廉也是通过在勃兰登堡进行试点之后再在全国推行的,而对于那些被解放的农奴来说,被解放之后的生计才是更为重要的,在这一点上,威廉通过普鲁士国家银行进行的小额贷款业务无疑是一个救命稻草般的存在。

但是约瑟夫二世并没有国家银行这一思路。在对奥地利的农奴完成解放之后,约瑟夫二世只是允许农奴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得到一些土地,而政府也会适当的提供一些轻微的补助,但是这个政策对于那些农奴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大用。

虽然约瑟夫二世强行让贵族们接受农奴赎买土地的较低价格,但是政府提供的补助对于农奴购买土地的费用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而且更重要的是贵族们并不认同这一政策。

不可否认,现在的商贸非常的发达,随着世界航海贸易的发展,那些在贸易中获得的利益是土地的收入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但是在保守贵族们看来。土地依然是他们的生命,没有土地的贵族根本不能称为贵族。

而面对这样的情况。约瑟夫二世并没有如同威廉使用强硬的手段,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威廉对于国内的贵族采用的是利诱加威慑,通过普鲁士国家银行将大部分的贵族都拉拢到自己的利益集团之内,而对于那些不敬王室、阳奉阴违的贵族,威廉的手从来都不软,这样一来,在威廉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之下,敢于反对威廉的贵族起码在明面上几乎绝迹。

约瑟夫二世也想借鉴威廉的手段。但是对外战争的失败和哈布斯堡疆域的特性以及国内保守贵族的势大让这位皇帝一直都感觉到束手束脚。

也许,此次约瑟夫二世突然想和威廉见面,不乏是想向威廉讨教一些事宜吧?

而且更重要的是,威廉记得这位哈布斯堡家族的皇者将在1790年的二月与世长辞,换句话说,约瑟夫二世的生命也就还剩下半年的时间,虽然有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先例摆在那里。威廉并不知道这位皇帝是否会和历史一样在明年逝世。

约瑟夫二世已经四十八岁了,他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第一次的婚姻是在1760年10月6日同波旁王朝的帕尔马公爵菲立浦的长女伊莎贝拉郡主结婚,但是在1763年的十一月。这位郡主在生下皇帝的次女时,因难产与刚刚出生的皇帝次女共同去见了上帝。

而皇帝的第二次婚姻是在1765年1月23日同患过天花的巴伐利亚选帝侯卡尔。阿尔布莱希特尔的幼女玛利亚。约瑟法结婚,但是遗憾的是这位妻子在1767年便不幸离开了人世,而且约瑟法没有微微皇帝生下任何一个子女。

两次失败的婚姻让约瑟夫二世心若死灰,自那之后,皇帝再也没有与任何一个女子有所交集,这位皇帝将精力都投入到了处理国政和养育他的长女玛丽娅。特蕾西娅。伊丽莎白方面。

但是有时候,祸不单行!在1770年的时候,约瑟夫二世的女儿玛丽娅。特蕾西娅。伊丽莎白因病离开了人世,这位皇帝简直悲痛欲绝,但是在母亲特蕾莎女王的激励下,约瑟夫二世挺了过来。而在之后,失去了妻子与儿女之后,约瑟夫二世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国事上。

这是一位充满了悲剧色彩的皇者!

“陛下,虽然我不明白约瑟夫二世为什么会邀请你会面,但是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答应他的要求”

此刻无忧宫中,洛克斯正面带严肃表情的看着威廉说道,而听到洛克斯的话,威廉只是微微一笑。

“我的首相阁下,虽然我不知道我们的皇帝陛下想做些什么,但是我心中确实也很想见一见这位皇帝陛下,东方的俄国和西方的法国都出现了动荡,作为中欧的两大强国,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在一些事务上面和奥地利人进行协商!”

“好吧,我的陛下,如您所愿!”

听到威廉将约瑟夫二世称为我们的皇帝陛下,洛克斯有些哭笑不得,谁都知道尽管约瑟夫二世身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但是对于帝国境内的诸侯们,约瑟夫二世并没有太大的发言权,特别是对于几个选帝侯而言。不过看到威廉也同意了与约瑟夫二世的会面,洛克斯便不再劝说了。其实在心中洛克斯也是希望威廉能够和约瑟夫二世见上一见的,这种会面对两国都有好处。

看到洛克斯同意了,威廉的心思百转,上次和约瑟夫二世还是在好几年前的时候。

只不过,威廉和约瑟夫二世都是各自国家的领导者,关于会面的地点很是有待商议,在两国的外交人员经过无数次的激烈讨论之后,这次威廉和约瑟夫二世的会面地点初步订在了法兰克福。

作为神圣罗马帝国议会的所在地,尽管法兰克福城内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但是毕竟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势力在法兰克福都没有占到绝对性的优势,而且从1562年开始,法兰克福又取代亚琛,成为皇帝加冕盛典举行地。这也让法兰克福拥有着神圣的重要含义,无疑这个地点将为国王与皇帝的会面而增色不少。

但是在时间上,两国却是有所争议,作为约瑟夫二世的代表,奥地利一方自然是希望这次会面能够尽快成行最好,但是在普鲁士一方看来,最好等上一段时间会面才好。

尽管法兰克福城内,奥地利的势力并不是占到绝对性的优势,但是作为历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加冕地以及神圣罗马帝国议会的所在地,奥地利在法兰克福的势力自然是普鲁士人所比不上的。

这样一来,为了威廉的安全着想,普鲁士政府方面觉得很有必要派遣人员前往法兰克福进行布置,不然的话,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可是担当不起。

最后,还是威廉亲自拍板定音,威廉决定将与约瑟夫二世会面的时间订在十月中旬,现在时间已经快要进入九月份了,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足以让普鲁士派遣人员潜入法兰克福,而且威廉手上也有大量的事情需要处理。

面对威廉提出的要求,虽然奥地利使者还想争取,但是看到普鲁士政府众人的强硬态度,这位使者还是作罢了。

当使者将消息带回了维也纳之后,约瑟夫二世对于这一结果还是满意的,在他看来,面对自己这完全可以称为冒昧的要求,威廉能够如此爽快的答应下来这让约瑟夫二世欣慰了一番之后也为威廉的豪气而动容。

就算威廉不同意此次出行,约瑟夫二世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约瑟夫二世希望此行的目的是私人性质而不是带有国事性质的,而且要知道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行程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往往确定会面的成行便需要提前小半年的时间。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感谢各位大大的支持,在下明天出发前往市里面考试,住在下面县里面的人考试都不方便,话说对不起大家了,这几天五千字,万望理解!

第两百九十三章里昂的拉法耶特

1789年九月五日,在法兰西南部的里昂地区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暴乱,这次的暴乱发生的异常突然,从城内响起枪声到暴民们包围市政厅,总共只花了两个多小时。

当里昂的市长热拉尔看到暴民们将市政厅包围的时候,他有些瑟瑟发抖的问着自己的助手:

“这些暴民是想造反吗?”

“不,阁下,这是革命!”

其后,暴民们冲进了市政厅将以市长热拉尔为首的里昂政府官员抓捕了起来,就在民众们欢庆着里昂的胜利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里昂市政厅的门口,这个人便是拉法耶特侯爵吉尔伯特?德?莫蒂勒。

说起这个拉法耶特侯爵,实在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人物。拉法耶特在1757年出生于上卢瓦尔省的夏凡纳克庄园,在法兰西多山的奥维诺地区长大。他的家族源头,据说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凯撒时期。在拉法耶特2岁时,他的父亲在1759年的明登战役中被一颗英国炮弹炸死,13岁时,母亲和祖母去世。他在他的婶婶和两位神父那里接受教育,后来又去了路易大帝中学。1771年四月9日,拉法耶特在14岁时追随自己祖父和父亲的足迹,加入了法国陆军。

1776年4月当拉法耶特得知英国在北美大陆的十三殖民地民众起义反对英王的统治的时候,十九岁的少年立即热血沸腾起来。当时的拉法耶特受到国内的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虽然他继承的是一个年代久远的贵族家族,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他对民主、、平等、自由的热爱。

而且,在拉法耶特的心目中,英国人永远是他的仇人,在上面也说过,在他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便死在了英国人的手中。不论是何种目的,拉法耶特决心前往北美帮助那里的人民反抗英国人的暴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