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

第169章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169章

小说: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布斯堡皇室被狠狠的侮辱,所以在奥地利的国力恢复过来之后,约瑟夫二世便立即反悔了当初答应威廉的条件。

但是现在,约瑟夫二世的心思转变了,虽然他没有去认真的看过医生,但是他自己的身体,皇帝心中还是有数的,时常的力不从心以及晕厥、咳血等状况的多次发生让皇帝悲哀的发现,自己的身体似乎并不能支撑自己恢复哈布斯堡皇朝的霸业。

这样一来,皇帝觉得自己有必要和普鲁士这个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第二藩侯在某些问题上达成谅解,比如在皇帝死后,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归属以及普鲁士和奥地利两国的领土冲突等一些事宜达成共识。

想一想,约瑟夫二世自己都有些苦笑了,当初拼命的拒绝威廉的提议,但是现在为了求一份稳定,约瑟夫二世还不得不将安娜带到威廉的面前,期望威廉能够对安娜满意,到时候两国完全可以用联姻的方式加深两国的友谊。至于安娜的意见,谁在乎?有没有意见都是一样。

约瑟夫二世的想法并没有错,而且在安娜的问题上,约瑟夫二世已经和安娜的父亲利奥波德大公沟通过了,只要威廉同意和奥地利达成一份和平协议,那么奥地利方面不仅会将安娜嫁到普鲁士以便普鲁士名正言顺的彻底掌管波西米亚,而且在帝国内部,约瑟夫二世甚至可以答应普鲁士完全吞并萨克森。

眼下的萨克森空有选帝侯的名义,但是事实上,整个萨克森和丹麦一样都已经被普鲁士进行了全面的掌控,包括萨克森的军队都是完全由普鲁士人进行安排。

如果约瑟夫二世的继承人想要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之位,那么不论从哪个方面而言他都必须得到普鲁士的支持。要知道尽管皇位是可以世袭的,但是如果当选帝侯们觉得现任的皇帝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动用选帝侯的权利进行弹劾、罢免以及选出下一任的皇帝。

这样一来,如果普鲁士不同意约瑟夫二世的继任者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的话,普鲁士只需要联合另外两位选帝侯提出弹劾便可。而现在,萨克森选帝侯和巴伐利亚选帝侯可都属于普鲁士的影响范围之内,再加上普鲁士自身的一票,可以说普鲁士已经对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从今天开始要上车学驾照了,我擦,现在一天到晚忙得要死,更新上有所不足还请大家能够理解,当然每天五千字是必须的,不然的话偶的全勤可就没有了!请大家放心!

第三百零三章礼仪之争

如果不能说服普鲁士的支持,那么哈布斯堡家族将失去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这对约瑟夫二世来说简直是不能接受的,他可不想在天堂中还要面对着哈布斯堡家族历代先烈的指责。

当然奥地利也不是非要获得普鲁士的支持,哈布斯堡完全可以用军队捍卫属于自己的皇座,但是这对约瑟夫二世来说完全不是什么好主意,当年的奥地利皇位继承战尽管因为特蕾莎女王的坚毅挺了过来,但是这场战争依然让哈布斯堡家族一下子被打落神坛。

曾经雄踞欧洲的哈布斯堡失去了自己傲视群雄的实力,而显然约瑟夫二世并不愿意在自己死后因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让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些实力的哈布斯堡家族再一次受到重创。

虽然约瑟夫二世并没有明确指定自己的继承人,但是谁都知道在约瑟夫二世之后继承皇位的毫无疑问乃是利奥波德大公,而约瑟夫二世对自己的这个弟弟也是非常的满意。

作为家中的次女,玛丽亚。安娜虽然不是家中最为得宠的子女,但是因为其开朗的个性还是让她赢得了家人的宠爱,特别是约瑟夫二世,因为安娜与他早逝的长女有些相像,这让皇帝对于这个侄女还是非常的照顾的。

但是约瑟夫二世不知道的是被他寄予厚望的侄女—安娜,此刻正一个人坐在房间中生气。当安娜得知约瑟夫二世将带她一起去法兰克福的时候,少女非常的开心。毕竟作为哈布斯堡皇朝的郡主,家中对安娜的管束还是相当严厉的。但是没过一会,当安娜从自己的闺蜜口中得知,自己的皇帝大伯是带自己去和那个普鲁士魔鬼见面的时候,安娜的心中满是不愿。

尽管身为普鲁士的有为之君而且年仅十九岁,威廉在整个欧洲大陆都有着大量的粉丝,但是显然这些粉丝中一定不包括安娜,安娜永远忘不了当普鲁士大军兵临维也纳的时候,城内所有人脸上的那种惊恐与慌张。

特别是当安娜得知自己成为了那位普鲁士少年国王的未婚妻之后,安娜的心中便充满了对这桩婚姻的极度排斥。身为哈布斯堡皇族的明珠,安娜有着傲视群芳的资本,但是优越的环境也让安娜养成了傲慢的坏习惯。

在安娜看来,位于北方的普鲁士简直就是野蛮人的代表,据说普鲁士的男人基本上一年只洗一次澡的时候,当从闺蜜口中得知这个传闻的时候,安娜看到了闺蜜看向自己的目光中隐含着悲哀。这让一直心高气傲的安娜如何能够接受的了!

为了这个事情,安娜找了自己的父亲不下三次,但是利奥波德大公并没有给安娜一个满意的回答。用利奥波德话说,安娜已经是大人了。那么她就必须为哈布斯堡皇朝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是约瑟夫二世一行人启程前往法兰克福的时候,安娜坐在自己的马车上,她的眼中满是忧伤,但是没过一会,安娜的脸色变得坚定起来,她已经决定了,即便是约瑟夫二世同意将自己许配给那个普鲁士国王,自己也将用行动捍卫自己的权利。

普鲁士和奥地利的两位君主都启程赶往了法兰克福,而此刻的法兰克福也可以说是一片风雨欲来之势。

在威廉和约瑟夫二世同意前往法兰克福之后。整座城市便开始被阴云笼罩,无数的怀揣不明目的的人涌入了这座城市,尽管这些人的涌入让法兰克福的市场上瞬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现象,但是法兰克福的市长在欣喜的同时却又感到了危机。

威廉和约瑟夫二世两位可都是站在欧洲顶端的君主,他们两人身后都是一个庞大的帝国,这样的君主一言一行都是能够影响整个欧洲局势的。如果说因为一些原因让这两位对法兰克福感到不满意的话。市长大人想着想着,额头上便开始冒出了冷汗。

不仅是法兰克福的市井不再平静。就连城内的贵族们都为两位君主的到来而感到不安,没错就是不安!

虽然法兰克福是神圣罗马帝国议会的驻地,但是上一次约瑟夫二世前来法兰克福还是在他加冕帝国皇位的时候,而现在这是皇帝第二次前来。至于普鲁士的国王更是一次都没有来过法兰克福。

这样一来,对两位君主的迎接工作就足以让城内的所有贵族感到头疼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贵族们都知道两位君主前来都是携带了大批了卫队的,这些卫队甚至能够踏平整个法兰克福!

如果说,那两位在法兰克福城内没谈拢而发生火拼的话,城内的贵族们不都成了被祸水殃及的池鱼了吗!

就在城内的所有人还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先期外交人员已经抵达了法兰克福,在帝国议会,双方的外交人员开始为各自君主到来的礼仪开始唇枪舌战。

奥地利方面认为普鲁士国王应该在皇帝抵达之前到达法兰克福,然后在法兰克福的城门处亲自率领帝国议会的所有议员代表们迎接皇帝的到来。

但是普鲁士认为奥地利的要求完全是无理取闹,虽然约瑟夫二世的名义上的帝国皇帝,但是威廉同样是帝国的选帝侯,而选帝侯面对皇帝是完全不必摆出如此低的姿态。

普鲁士认为,威廉的车架可以在皇帝之前抵达法兰克福,但是帝国议会也必须全员前往城门处迎接威廉的到来,而后威廉迎接约瑟夫二世的地方不是在城门处而是在自己的住所又或者是帝国议会的大门处。

不仅在迎接地点方面,双方连迎接使用的礼炮方面都开始了争夺。

奥地利认为约瑟夫二世前来,法兰克福必须鸣二十一响礼炮的最高礼节,而普鲁士则是鸣次一级的十九响礼炮。

(礼炮鸣放源于欧洲,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间,是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以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为代表的海军强国,为争夺殖民地和海洋霸权,其舰队几乎遍布世界各处海洋。当已方军舰在海上与友国或中立*舰相遇时,或者在进入上述国家港口时,便用舰炮发射只有发射药而没有弹丸的空炮,以示友好或没有敌意,并以此向对方致敬,当然对方也会同样鸣放空炮以回敬。

由于鸣放礼炮的礼仪源于海军,早期的火炮是没有定装弹药的前装滑膛炮,装填一次弹药不仅费力,而且要花上很长时间(这也是鸣放空炮之所以能成为表示友谊的原因),因此一般都是以全舰火炮发射一轮为标准。而且早期海军战舰的吨位普遍不大,装载的火炮数量有限,当时最大的战舰早期战列舰的火炮数量最多也不过二十一门,因此鸣放礼炮的最高规格一般也就是二十一响。)

而普鲁士对此提出强烈的抗议,在普鲁士人看来,尽管约瑟夫二世作为帝国名义上的皇帝的确拥有鸣二十一响礼炮的资格,但是普鲁士作为欧洲强国与奥地利实力不相上下的强国之一,完全也有鸣二十一响礼炮的资格!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百零四章需要失败

被双方的外交官员们这么一弄,原本希望能够低调进行会晤的约瑟夫二世现在却是怎么都低调不了了。

这样一来,随着普鲁士和奥地利外交官员们的措辞进一步的升级,眼看着两国官员似乎都要打了起来,最后还是法兰克福帝国议会的议长席洁尔从中协调让双方不再争执。

席洁尔给出的提议很简单,既然普鲁士国王是在奥地利皇帝之前抵达,那么法兰克福完全可以用接待外国元首的礼节接待普鲁士国王。

1701年,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陷入孤立的境地,当时的勃兰登堡选帝侯兼普鲁士大公腓特烈一世第一个与皇帝结盟并派出援军。作为回报,皇帝在一份秘密协约中答应授予其国王的称号。1701年1月18日,腓特烈一世在柯尼斯堡加冕为王,称腓特烈一世。

而在登基加冕的时候,腓特烈一世的称号是普鲁士“里的”国王而不是勃兰登堡国王,也不是普鲁士“之”国王,因为第一:神圣罗马帝国内除了一般由皇帝兼任的罗马人民的国王和波希米亚国王以外不能有别的国王,而勃兰登堡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第二:普鲁士仍有一部分领土(西普鲁士)是波兰领土。

所以这样一来,普鲁士既可以说是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诸侯也可以说是另一个王国,而法兰克福以接待外国元首的利益来接待威廉的话并不会显得失利。

至于让威廉亲自前往城门处迎接皇帝的到来。席洁尔认为大可不必,毕竟威廉的另一个身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大选帝侯,而大选帝侯在面对皇帝的时候是有着特权的。

在普奥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席洁尔的提议无疑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案,尽管奥地利方面并不是很情愿,但是他们知晓约瑟夫二世对于此次会面的渴望,所以在普鲁士做出了少许让步之后,奥地利方面便也借坡下驴了。。

1789年十月十日,已经整顿完成的第二军团做好了战争的准备,而从南锡调来的一万援军也已经整装完毕。第戎附近的一万城防兵也已经完成了集结,五万大军集结在一起的威势让第戎城内那些心怀鬼意的人无不胆寒。

为了第二军团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所交代的任务,路易十六任命克里奇为此次进剿里昂的总指挥,而且这个总指挥的军衔也正式晋升为了元帅,不仅如此,路易十六还透出了口风,只要克里奇能够平定里昂的乱局,那么路易十六并不介意法兰西多出一位公爵!

克里奇在接到路易十六的暗示之后,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因为集结军队,他的军队整整在第戎浪费了十几天的时间。而就这十几天内,里昂的乱局更是雪上加霜,据王室间谍传来的最新消息,此刻聚集在里昂的叛军大约在十万人左右,而且里昂方圆五十公里的城镇已经全部失陷了。

如果说仅仅是人数多那倒还罢了,毕竟克里奇对自己的军队还是有些信心的,他不认为十万的暴民可以打败四万训练有素的法兰西正规军士兵(一万城防兵已经在克里奇的心中被自动过滤了),而且虽然那些城防兵并不能担当大任,但是让他们防守后勤通道。克里奇还是很有信心的。

但是如果那些暴民不在野外和法军交战的话,克里奇手上的优势便会立即变成劣势,人数问题始终是一个硬伤,如果在野外交战,那么克里奇可以充分发挥正规军士兵们的纪律性和战斗力。但是如果叛军死守城池的话,那么战争就会变成攻坚战,而一旦到了攻坚战。即便是法军再勇猛但是面对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叛军,法军将会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这一点恰恰是克里奇所不能接受的。

如果说不想将这场战争达成攻坚战的话,那么克里奇就必须使出浑身的解数将叛军的主力拉到城外。到时候凭借着法军的训练有素和装备精良完全可以重伤叛军!

但是如何能够让叛军出城?这个问题困扰了克里奇好久,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答案。

就在克里奇头疼的时候,拿破仑在克里奇副官的引领下走进了克里奇的办公室

“尊敬的侯爵阁下,您好!”

“你好,拿破仑,坐下吧”

看到拿破仑走进来之后,克里奇客气的打了个招呼然后热情的问道:

“拿破仑,怎么样,这些天还能习惯吗?”

“侯爵阁下,我很习惯,我认为作为一名法兰西王国的军人,必须要学会尽快的适应环境!”

看着拿破仑挺拔的身姿,克里奇欣慰的点了点头,虽然还没有看到拿破仑的具体表现,但是看着拿破仑在他面前展现的这种军人气魄却很是让克里奇欣赏。

“拿破仑,你也知道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