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

第287章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287章

小说: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冬季来临的时候,莫斯科外围的战斗已经暂停了下来,毕竟莫斯科的冬天可不是闹着玩的,天气寒冷带来的不仅仅是士兵们的伤害,更严重的是武器的损坏,冬天使得枪管异常脆弱,理智的将军都不会在这样的天气进行大规模战斗。

当然,虽然大规模战斗没有发生,但是零星的交战却是时有发生,而在这样的战斗中吃亏的往往是鲁缅采夫的军队。

布兰科夫的叛军可都是百战精锐,即便在莫斯科战役中受到重创,但是那些由民夫营提升为正规军的士兵们也都经历过战斗的洗礼,相较于鲁缅采夫麾下的军队,叛军在战斗力上无疑有着优势。

不过鲁缅采夫麾下有一支军队却是不怵叛军,这支军队正是来自于彼得罗扎沃茨克的两万军队。

这些来自于彼得罗扎沃茨克的士兵从小便是在极为寒冷的天气中长大,而深山荒原再加上极寒的天气,这些都造就了彼得罗扎沃茨克的男人们只要稍加训练便可以成为合格的战士。

而且严酷的生存环境让彼得罗扎沃茨克的人们从小便知道奋斗不息的真理,他们不惧怕任何的敌人。对于这支部队,布兰科夫也是相当的关注,他知道这支军队正是罗曼诺夫王朝的底牌之一,不过布兰科夫自信即便这支军队再强悍,他们也终将会被自己消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状态不佳,三个小时才写出一章,而且在下还对这章不满意。汗!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工作要调动,在下要去外地的影响,心情有些平定不下来,求原谅!

第四百八十章向美因河进发

随着圣诞节的到来,似乎各国之间的硝烟味都要淡上了一些,不过这仅限于欧洲本土地区。在西印度群岛、新大陆以及印度支那地区,英*队的频繁调动引起了普遍的不安,其中新大陆的法国殖民地总督和西印度群岛总督已经派出信使紧急前往巴黎,虽然法国关于明年将执行殖民地交换的命令已经传到了这些殖民地之上,但是看着英国人的态势,显然是不准备让法国的殖民地交接能够顺利的进行。

而英国皇家海军也同样全然没有过节的气氛,整个皇家海军已经进入了一级战备的状态,而对于一些位置较为偏僻的法国殖民地更是执行了封锁。

在加勒比海上,英国海军的行动尤为过分,虽然英国海军并未向法国商船及舰队投射一枚炮弹,但是英国海军却将军舰开到这些商船的前进路线之上,将军舰连成一条线然后以船墙的方式生生的将这些法国船只逼回港口。虽说法国海军舰队暂时还没有全部撤回国内,但是法国舰队在两国尚未宣战的情况下除非冒着打出第一炮开战的风险,不然的话对于这些蛮横的英国皇家海军根本没有办法可言。

而打出第一炮进行战争显然不是法国海军能够做主的事情,这让法国海军上下倍感憋屈,不过在顾虑太多的情况下,他们也生生的承受着憋屈。

而随着英国强硬的态度越来越明显,来往于各地的各国使者明显的增多了,作为中欧大国,普鲁士的地理位置虽然容易处于四面受敌的状态,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让普鲁士备受瞩目。

威廉在圣诞节之前也是派出了两拨使者前往瑞典,在威廉接下来的计划当中,瑞典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毕竟只要稳住了瑞典,那么普鲁士能够回旋的余地便大了许多。

除了瑞典之外。普鲁士与奥地利之间的联系也逐渐的频繁了起来,虽然卡尔的遇刺让普鲁士在普奥边境上的行动暂停了下来,但是这并不代表威廉准备放弃出兵美因茨地区。

现在眼看着英法之间有无可避免的一战,而普鲁士不论是处于英普同盟的关系还是看在英国人开出的那些优厚的条件的份上,普鲁士和法国之间显然不会再和平相处了,虽然法国和普鲁士并不接壤,两国之间隔着莱茵河流域的诸多邦国。

而假若战争爆发的话。法国也不可能出兵普鲁士,毕竟现在法国内部尚未平靖。但是现在没有发生的事情不代表以后不可能发生,在威廉的设想中一定不能够出现七年战争时候的情况,所以一旦战争打响,那么势必要尽最大努力让战争发生在普鲁士本土之外。

在威廉的计划中,以美因茨流域为西部起端然后以波西米亚为中心。西里西亚为支柱,普属波兰为东部终点构筑一条大国防线,这条大国防线将确保战争将在普鲁士本土以外的地方进行。

而这条大国防线最为关键的地区便是波西米亚和美因茨流域,俄罗斯的内乱导致即便圣彼得堡想要对付普鲁士都是不可能的,甚至保罗一世可能在暗自祈求普鲁士不要趁俄罗斯势弱转头向东。

这样一来普鲁士最有可能面对的敌人便是奥地利和法国,之所以以波西米亚为中心,正是因为波西米亚的战略位置至关重要。

奥地利假若对普鲁士宣战。那么波西米亚便成为了一个咽喉要地,从波西米亚向东可直指西里西亚,而从波西米亚向北则萨克森在望,而从波西米亚向西,那么霍亨索伦家族的普鲁士本土外最大领地—安斯巴赫则直接暴露在兵锋之下。

所以在圣诞节之前,威廉便紧急命令驻守在勃兰登堡的第三师团、第十七、十八师团向美因茨地区运动,原本驻扎在萨克森的第七师团抽调增援波西米亚前线。这样一来在靠近美因茨流域的地区,普鲁士便集中了三个师团的兵力。而波西米亚也是集中了第七、第九、第十师团共三个师团。而西里西亚原本便驻有三个师团,在威廉看来有三个师团便足够做好西里西亚的防卫工作了。

在第十六师团因为增援北美被改名之后,普鲁士本土的正规军除了王室近卫军之外便剩下十七个师团。

如果再加上部署在华沙的第八、第十三师团的话,那么威廉为了构筑心中这一条大国防线将动用十一个师团,总兵力超过了十二万人。

普鲁士的大动作引起了奥地利和法国的注意,同时也让美因河地区的诸多小邦感到惊恐。其实自普鲁士吞并了萨克森之后,美因茨地区的诸小邦一直都生存在惶恐之中。毕竟萨克森与美因河地区接轨,而萨克森被吞并直接意味着普鲁士的兵锋已经悬在了美因茨地区诸邦国的头上。

也就在普鲁士大军刚刚开始向美因茨地区调动的时候,得知消息的美因茨诸邦国纷纷派出使者前往维也纳和勃兰登堡,而与此同时。美因茨选侯国和法兰克福也纷纷迎来了诸多邦国的使者。

这些使者怀揣的目的无非就是打探消息,但是在维也纳和勃兰登堡,这些使者们根本打探不出什么消息,毕竟维也纳也不知道普鲁士人想做些什么,而知道情况的普鲁士人显然不会和这些小邦国的使者们说实话,按照普鲁士政府的说法,三个师团进驻萨克森西部地区只是普鲁士国内正常的军事调动。

但是对于普鲁士政府的这一番说辞,相信的人才是真正的有鬼。

因此作为美因河地区的领头羊,美因茨选侯国和法兰克福成为了美因茨地区诸多邦国瞩目的焦点。

美因茨选侯埃尔塔尔现在很郁闷,作为美因茨选侯,从地位上来说,埃尔塔尔无疑是神圣罗马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但是现在因为埃尔塔尔在选帝侯会议上支持的人乃是马克西米廉,这便造成了埃尔塔尔地位的尴尬。

美因茨选侯国虽然富得流油,但是相对来说作为一个主教国家,美因茨侯国根本没有一支与国家地位相配的军队,而且随着他在选帝侯会议上选择的错误,导致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美因茨选侯国的号召力也是呈直线下降的势态。

整个美因茨选侯国只有不到五千人的武装力量,平时这些兵力对于那些抗交宗教税收的贱民们无疑是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但是与普鲁士大军相比,美因茨选侯国的这些力量无疑有着螳臂当车的嫌疑。

在美因河地区散布着数十个邦国,这些邦国中大的比如美因茨选侯国和法兰克福自由市,这两个地方政府都拥有几千的武装力量。而中等的例如黑森达姆施塔特公国、黑森卡塞尔公国、维尔茨堡主教区等等也都有着一千到三千不等的兵力,至于那些小的伯国或者乱七八糟的骑士领什么的也就相当于一个村镇一样,最多几百人的守卫便顶天了。

普鲁士政府曾经计算过,美因河地区大大小小的诸侯虽然加起来有三十几个,但是这些诸侯们的兵力全部汇集到一起也就四万余人,而四万余被强行拼凑在一起的乌合之众又怎能抵挡普鲁士精锐的三万大军。

当然凡事也不能说绝对,毕竟普鲁士第十七、十八师团乃是刚刚组建的师团,这两个师团当中老兵相当的缺少,战斗经验几近于无,所以部署在萨克森的第六师团也是承担了一个预备队的任务。

在普鲁士国内关于第十七、十八师团的使用,曾经有人提出过异议,毕竟这两个师团没有战斗经验,而且刚刚组建不满一年,甚至部队之间的磨合也是一个相当的问题。

不过这些在威廉看来根本不是问题,没有战斗经验那么直接送到战场上去打不就有了!而且平时训练的再好也只能降低部队的伤亡率而已,而在战争中真正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一支军队的军魂!而军魂正是要在战斗中才能获得的!

况且,在普鲁士国内,新的第十六师团以及第十九、二十师团也开始组建,普鲁士可没有年关一说,甚至年底对普鲁士来说不仅不是关卡而是收获的季节。

普鲁士各地的税收都是在秋季征收,而后在年前送到勃兰登堡汇总,然后根据收入,普鲁士政府官员们再排列新一年度的财政预算。

虽然新建三个师团对于普鲁士财政来说是一个负担,但是这个负担却是在可以承受范围之内的。

而且不要忘了,普鲁士人是什么种族?

那可是纯正的战斗种族,当年全国只有数十万人口的时候尚能发动十几万大军奔赴前线,更何况现在随着普鲁士一系列的开疆拓土,不仅国家的领土扩大了,国家的人口和财税自然也是大幅度的呈现增长的趋势。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对不起各位了,昨天没更的原因在下下午也都说明了,感谢酒9红大大的打赏,明天在下便要离开家了,想一想有的时候蛮恨自己能力不行的,背井离乡到底都是为了哪般?或许只有生存两字可以回答!

第四百八十一章计划部署

在普鲁士军队内部,关于何时出兵也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虽然临近圣诞节,普鲁士百分之八十的军队进入战备状态开赴前线,但是对于士兵们来说,他们并没有因为圣诞节临近而影响状态,甚至在集结于萨克森西部的三个师团流传着“圣诞节进军向国王陛下贺礼”的说法。

作为普鲁士的重中之重,军队一向是威廉关注的焦点,随着军事改革的进行以及普鲁士财政的宽裕,军队的待遇也在威廉的命令下逐步提高。

在普鲁士,一向有“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军队”的说法,这种说法正是普鲁士国家精神的表现,一支有知识、有文化的军队才是一个国家最为有力的长城。

看着窗外正在顶着严寒进行训练的军队,沙恩霍斯特的脸上满是微笑。

两年前,沙恩霍斯特在几乎是顶着满朝争议的情况下,被威廉任命为第三师团的师团长,当年许多人对沙恩霍斯特并不看好,毕竟他的年纪可以说是所有师团长中最小的,而且也是资历最浅的。

但是通过丹麦战争中的表现,沙恩霍斯特让所有对他有争议的人闭上了嘴巴,虽然什未林一战富有一定的戏剧性,其后在平定弹压占领地区的反抗势力方面,沙恩霍斯特也是颇有作为。

此次威廉将第三、第十七、第十八,三个师团集中在萨克森西部,正是准备以这三个师团为拳头砸向美因河地区。

为了实现三个师团之间的有力配合,威廉任命沙恩霍斯特为美因河方面军司令官,当然这份任命现在还是秘密的,毕竟一旦公布就将意味着普鲁士公开自己对于美因河地区的野心。

第十七师团师团长奥特兰和第十八师团师团长布施曼,此刻正集中在沙恩霍斯特的帅帐之中。

看着眼前相较于自己二人尚显年轻的沙恩霍斯特,即便奥特兰和布施曼两人现在只不过四十余岁却也都诞生了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感叹。

在旁人的眼中,沙恩霍斯特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威廉并且受到了极大的提拔。1781年沙恩霍斯特年仅二十六岁便被威廉慧眼识才提拔为勃兰登堡军事学院的院长助理,要知道当时的学院院长可是齐腾元帅。

其后短短的七年时间,沙恩霍斯特便从一个院长助理攀升至第三师团师团长,这个速度可以说是普鲁士军队当中之最,就连布吕歇尔都比不过沙恩霍斯特。

而现在,年仅三十五岁的沙恩霍斯特便被任命为司令官独当一面,要知道在普鲁士师团长级别的将领总共也就那么多人。而不是每个人都有沙恩霍斯特这样的运气能够被任命为独当一面的司令官的。

“司令官阁下,现在距离圣诞节只有十天的时间了,不知道上面是怎么安排的?”

看着沙恩霍斯特的背影,奥特兰开口问道。

听到奥特兰说话,沙恩霍斯特转过身来看着奥特兰和布施曼说道:

“奥特兰阁下,你客气了。现在在下的任命还没有公开,所以这个司令官在下受之有愧,再说你们两位乃是我的前辈,我又怎么好意思让两位阁下对我用尊称”

沙恩霍斯特刚刚说完,布施曼便说道:

“司令官阁下,虽然你的任命还没有公开,但是毕竟国王陛下的命令已经下达。因此我们称呼你为司令官是应该的,再则军队中一向都是以职位称之,在下又岂能因为痴长几岁而妄自尊大!”

听到布施曼这么说,尽管沙恩霍斯特心中告诫自己要谦虚要稳重,但是他脸上的笑容也是越发的灿烂了。

“两位将军阁下,军事部和参谋部的命令已经下达,我们初步的行动日期订在圣诞节当日,而行动的目标也已经确定。目前我们三个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