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

第60章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60章

小说: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人的军队前往西里西亚,同时驻扎在勃兰登堡的三千驻军在会合了波茨坦的王室卫队之后总兵力将会达到八千人,这八千人也将赶赴东普鲁士地区平叛。

这样再加上斐迪南一开始的五千军队,用于平定莫拉克侯爵叛军的正规军将达到两万八千人,威廉相信两万八千人对付莫拉克的叛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斐迪南的举动让这个计划出现了极大的疏漏,万一斐迪南的军队在援军赶到之前被莫拉克歼灭,那么不仅仅是莫拉克声威大涨的问题,王室的平叛兵力也会被削弱到一个危险的状态,威廉可不会认为两万人就能够消灭莫拉克。

在斐迪南提前进军东普鲁士之后,威廉思考了一夜决定,原本由波西米亚派往西里西亚的一万人改变路线,这一万人的军队将会直接前往东普鲁士,这样即便是发生最坏的情况,王室也有充足的力量平定莫拉克。

但是这样做无疑冒了很大的风险,要知道西里西亚原本有两万人的驻军,但是现在已经被抽调了一万五千人前往东普鲁士,只剩下五千人还驻守在那里,

尽管在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之后,西里西亚地区就由霍亨索伦家族进行统治,但是西里西亚实在是太过重要了。

西里西亚土壤肥沃,盛产谷物、马铃薯、麻类和甜菜。煤、铁、铜、铅、锌等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它还与奥地利、波兰交界,而从民族成分来说,西里西亚居民多数是波兰人和西里西亚人,日耳曼民族在西里西亚只能算是少数民族。

更何况,因为西里西亚和波西米亚一样,都是普鲁士通过战争手段抢夺过来的,那里的人民对普鲁士的统治依然存在反感,而且奥地利对两次战争中失去的这两块地区耿耿于怀,尽管普鲁士与奥地利已经就战争达成了备忘录,但是威廉相信只要有机会那位约瑟夫二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和自己翻脸。

因此,普鲁士必须派遣一支使团前往维也纳试探奥地利的态度,如果奥地利能够给予普鲁士正面的回应的话,那么威廉不仅可以解放一大批的战力更可以在国际上迫使俄国人做出让步。

那些俄国人难道真的一位威廉不知道莫拉克的事情背后有俄国人的影子吗?那么多的哥萨克军队真当威廉是傻子啊。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威廉还是让各地的官员在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征召一批士兵,威廉给官员的要求很简单,在不影响今年田地收成的基础上尽量的征召一些士兵。

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接下来就要看东普鲁士打得怎么样了,威廉担忧的想道。

事实证明军事部的效率还是不错的,在亨利命令各地提供帮助之后,西里西亚前线的一万五千驻军很快的就从西里西亚来到了西普鲁士,原计划这些军队将会和斐迪南的军队而后由斐迪南担任最高指挥官,但是现在斐迪南已经率先前往东普鲁士了,为了不影响计划,亨利在西普鲁士正式接管了这支军队。

而由勃兰登堡开过来的八千军队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才能抵达,因此在宣告全军由自己担任最高指挥官之后,亨利亲王率领一万五千军队向东普鲁士进军了。

尽管亨利对斐迪南私自行动非常的不满,但是眼下东普鲁士的情况已经是如火如荼了,亨利相信凭借着斐迪南的七千人是奈何不了莫拉克的,莫拉克本身就算得上是一位名将,更何况莫拉克在东普鲁士属于本场作战,他有什么底牌,谁都不知道。

万一斐迪南在莫拉克的手上吃了亏,到时候倒霉的还不是王国的利益!所以自己必须率领军队尽快与斐迪南会合,这样想完之后亨利下定了进军的决心。

亨利为什么会出现在西普鲁士呢,其实很简单,亨利亲王作为军事部的主官,对于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又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原本威廉是准备由斐迪南统帅平叛军队进行平叛,但是全局必须处在亨利的控制范围之内。

这样看起来好像是有两个主将,其实不然,亨利起到的更多的作用还是辅助与监视,辅助斐迪南军队的后勤辎重,监视斐迪南是否有异常等等。

第一百二十一章平民攻城

亨利出现在西普鲁士不是偶然,但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军队不至于没人领导从而错过战机,亨利在临时整合了从西里西亚开来的一万五千人的军队之后也向东普鲁士进军了。

也就在亨利进军东普鲁士的时候,比亚威斯克被莫拉克率军包围了。

斐迪南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城外不远处马蹄带起的尘埃,心中不禁恻然,谁都没有想到莫拉克的反应居然这么快,完全还没有等比亚威斯克城内的军队反应过来,城池四周就突然出现了莫拉克的大军,原先派出去侦查的游骑没有传递一点情报回来。

不过这也不怪普鲁士军中的游骑不给力,斐迪南军中总共就那么一百多号游骑,而他们面对的可是数千哥萨克,这些哥萨克自小长在马背上,来去如风,也许除了王室卫队的那些骑兵别的骑兵士卒是对付不了这些哥萨克的。

那些哥萨克们游弋在城头枪炮的射程之外不断向城墙上的守军进行挑衅,但是在斐迪南的严命之下,尽管士兵们被那些哥萨克刺激的眼眶发红但还是没有擅自妄动。

斐迪南一边看着城外莫拉克军队的调动,一边感觉到自己的头皮发麻,只见莫拉克的军中裹挟着大量的平民。

对于莫拉克裹挟这些平民的意图,斐迪南并不了解,毕竟这样的战例在西方历史上还是出现过多少次,斐迪南没有预料到莫拉克会如此丧心病狂。

莫拉克不丧心病狂能行吗!眼下自己必须尽快的消灭比亚威斯克城内的普鲁士军队,这样自己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的讨伐。

这就出现了一个前提,那就是自己的实力不能损耗太多,原本斐迪南手中就有近五千人的正规军再加上比亚威斯克城内四个营的兵力,就样一算的话城内的正规军最少也有七千多人,再加上可以临时武装一些民兵,也就是说城内的防守力量有近万。

仅凭着自己手下九千多的军队和四千哥萨克雇佣兵,如果是野战的话自己有四千哥萨克骑兵在手,基本上应该没什么压力,但是一旦攻城的话仅凭着手上的这些力量恐怕还没有拿下比亚威斯克,自己的军队都要赔进去。

因此莫拉克决定裹挟普通民众攻城,这有做的好处就是让自己的损失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当然至于这些普通民众会不会死那就不是莫拉克能知晓的了。

在第二天,莫拉克命令叛军中的火炮向比亚威斯克的城墙轰击,瞬间近百门大小不一的火炮开始发射,巨大的轰鸣声让战场上的所有人都捂紧了耳朵。

城墙上的斐迪南见到叛军的火炮开火的同时立即命令军队中的火炮反击,一枚枚炮弹被炮兵们推进了炮膛,城墙上的火炮也开始了怒吼。

火炮让整个战场变得好似地震一般,不时有炮弹射到了城墙之上砸出一个个大洞,幸亏在之前军队一进城的时候,斐迪南就命令所有人修补城墙,不然的话这么大的强度攻击之下,这城墙还真吃不住。

但即便是已经修缮过的城墙在轰击后一段时间还是出现了一处坍塌,莫拉克看到有一处城墙坍塌之后,他骑在马上手握军刀狠狠的向前一挥,只见原本叛军军营中的普通民众被哥萨克骑兵们像驱赶羊群一样向比亚威斯克城下进发了,见到这种情况,斐迪南惊呆了。

不仅仅是斐迪南,阿紫看到叛军之中居然裹挟了民众之后,城墙上的普鲁士军队也停止了炮击,炮兵们纷纷相互对望,他们不知道现在自己应不应该继续开火。

就在斐迪南愣神的时候,他身边的一个将领连忙问道:

“亲王殿下,看样子叛军是要驱使那些普通民众当前锋了,我们到底要不要继续炮击”

听完这个将领的话,斐迪南脸上的表情一阵青一阵白,这个问题他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该怎么办,难道任由叛军就这样推进,自己不做些什么吗!

想到这里,斐迪南咬了咬牙,他瞪着一双血红的眼朝身后的将领们大喊道:

“命令炮兵继续开火,不要顾及那些人”

但是斐迪南的话却没有让身后的将领们动上一动,他们无奈的相互望了望之后,有一个声音传到了斐迪南的耳中:

“亲王殿下,这些民众是无辜的,再说万一要是以后国王陛下追究起来,我们、、、,不如我们派军队出城解救那些民众吧”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斐迪南,斐迪南大吼道:

“你个白痴,我知道那些人是无辜的,但是现在他们的行为是在帮助那些叛军,还有你当潜伏在那些民众中的哥萨克会看着我们解救那些人吗,又或者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的把城池送给叛军吗!现在传我的命令,炮兵必须给我全力开火,要是以后国王陛下追究起来,责任由我一个人承担”

在斐迪南大吼之后,一个将领立即举起了令旗狠狠的挥了下去,在令旗的命令下,城头上的炮兵又继续开始了炮击。

看到此情此景,莫拉克不仅不沮丧,反而哈哈大笑了起来,莫拉克对左右说道:

“这个斐迪南真是个有趣的人啊,有这样的对手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就在城墙上的普鲁士火炮开火之后,由普通民众组成的队伍变成了一片修罗地狱,一些人见到如此惨烈的场面吓得掉头就走,但是他们忘了队伍后面的哥萨克可不是吃素的,对付这些敢于逃跑的家伙,哥萨克往往都是一刀砍下去处理了了事。

在哥萨克的屠刀之下,人们战战兢兢的继续向前,但是没过多久随着伤亡越来越大,这些人宁愿返身逃跑死在哥萨克的马刀之下也不愿意继续向前被炮弹化为灰烬。

看到前锋事不可为,莫拉克点了点头命令前锋撤回,今天到此为止。

看到叛军撤退了,原本应该高兴的众人却没有一个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看着众人一脸苦涩的表情,斐迪南又何尝不是如此。

谁知道接下来叛军还要继续多少次这样的行为,虽说这样的行为对叛军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对普鲁士军队来说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犯罪。

那些普通民众本来是应该受到王*队保护的,现在不仅不受保护反而由王国的军队来收割他们的生命,这已经不是战争了,这是屠杀,而且是对自己平民的屠杀。

不得不说莫拉克此举是十分高明的,驱使普通民众攻城不仅从心理上打击了平叛军队的士气更能让斐迪南军中的炮弹消耗量加大。

要知道哪怕是只进行了半天的炮击,也消耗了平叛军队的四分之一的炮弹储量,而叛军因为俄国的支援,暂时来说弹药还算充足。

而且因为士兵大都不愿意屠杀这些民众,到组织开火的时候准确率极低。

所以不管斐迪南下达怎么样的命令都是对莫拉克有利的。

ps:年后这个状态不是很好,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疏漏,谢谢一些书友善意的提醒,在下一定会及时改正,另外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最后厚脸向大伙求点收藏和推荐,谢谢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伊万诺维奇

在叛军持续了三天的攻城之后,比亚威斯克的城墙出现了多处的破损,同时斐迪南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军队中的火炮出现了大量的损坏及炮弹的存量已经严重不足。

在枪炮发展初期,由于工艺水平的落后,所以枪炮管内壁往往比较粗糙,加工的精度不够。而早期的枪炮都可以使用实心的、铅制的、球形弹丸。所以,衡量枪炮威力大小的磅位制产生了。所谓磅位制,就是以一磅纯铅(454克)制作出偶数个相等的球体,正好能让一个小球通过炮膛,即以小球的个数命名。

普鲁士的陆军通常装备的是三磅炮、六磅炮、十二磅炮,因为西里西亚驻军不是驻扎在第一线的军队所以他们只装备了少量的十二磅炮,在抵达比亚威斯克后,斐迪南的军队又得到了城内的一些火炮。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以18世纪的工艺制造的火炮仍然存在在各种各样的缺陷,这些缺陷在经历长时间的战斗之后会爆发出来,比如炸膛等。

而比亚威斯克城内的守军火炮就出现了这一现象,大量的火炮因为长时间的战斗而损毁,这导致了城内的防守火力严重下降,再加上炮弹的储量也已经消耗了不少,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内的炮弹最多还能支撑三天。

斐迪南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不由的有些头脑发胀,在这几天的进攻中叛军的火炮根本没有持续多长时间的战斗,往往都是由那些哥萨克骑兵驱赶着一些平民进入到火炮射程之内用以消耗城内的火炮弹药。

斐迪南相信那位莫拉克一定是在等着自己城内的炮弹用光之后,发动大规模的炮击从而打垮城内军队坚守的士气,但是斐迪南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化解这一问题,他所能做的就是命令炮兵节省弹药,将敌人放进城墙之上火枪的射程之内进行攻击。

就在斐迪南因为火炮的事情而烦恼的时候,莫拉克军中大营暗流涌动。

当初一些被迫答应莫拉克起事的贵族,闲杂爱感觉到了后悔,他们并不了解莫拉克有什么意图,但是他们知道军队中的普鲁士士兵已经受不了那些哥萨克们的狂傲了。

自从那些被雇佣的哥萨克骑兵来到莫拉克的军中,哥萨克们就从来没有给过叛军们好脸色看,而且这些哥萨克在来到东普鲁士地面之后非常的不老实。

何止是不老实,这些哥萨克已经可以说是毫无人性了,在进入东普鲁士之后,哥萨克们完全放开了手脚,他们在没有得到莫拉克的命令的时候就纵马闯入平民的居住区域之内,抢光他们看到的一切值钱的东西,再等到莫拉克命令驱赶平民抵达比亚威斯克的命令之后,这些哥萨克更是变本加厉。

一栋栋房屋在哥萨克们的怪笑声中被焚为灰烬,他们所能见到的一切普鲁士人都成为了哥萨克泄愤的工具,如果稍有不从,这些哥萨克的马刀就会让异议的人人头落地。

所以哥萨克骑兵见到的一切东西都在他们的折磨下呻吟,每天这些哥萨克就会组队到军营之中那些被驱赶来此的平民里面寻找乐趣,他们毫无廉耻,看到稍有姿色的女人就会化身为野兽,大庭广众之下就会行禽兽之事,但凡是敢于上前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