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本草王 >

第22章

本草王-第22章

小说: 本草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孙奇从儿子手里接过乌纱帽,拍了拍,端端正正给父亲戴上。
    孙用和这才如梦方醒,一言不发,大步流星往前走,来到停放车轿的地方,钻进了官轿。孙奇和孙兆也分别进了自己的官轿,孙永轩则上了马,吩咐起轿,一众人忽悠着离开了皇城。
    回到孙府,望见的景象让他们简直目瞪口呆,只见满院子的人都扛着包袱抬着箱子,忙忙碌碌进进出出的。
    孙用和长叹一声,把轿帘放了下来,眼不见心不烦。孙奇却是怒了,吩咐停轿,下来指着那些奴仆喝道:“你们这是做什么?东西抬到哪里去?”
    奴仆赶紧放下东西,躬身答道:“是大太太吩咐的,把这些送到大太太娘家存放,以免将来被抄家抄走……”
    “放屁!”孙奇气得全身发抖:“谁告诉你们要抄家?谁说的?”
    “是……,是二太太说的。府上都在转东西呢……”
    孙奇猛转身,瞧着孙兆。孙兆正挑着门帘往外瞧,他昨晚上跟自己妻子说了,叮嘱她不要告诉别人,自己个悄悄把东西转出去就行了,不料还是走漏了消息,全府上下都知道了,不禁脸上变色,瞪眼道:“胡说!谁说是二太太说的?嗯?”
    那仆从吓得赶紧闭嘴,低着头。
    孙用和在轿子里说了句:“走吧!”他的轿子忽悠着进了院门。孙奇指着那些奴仆道:“立即把东西给我抬回去!谁再敢把东西拿走,不管是谁,不管是哪个园子的人,通通乱棍打死!”
    一众仆从急忙答应着,慌乱地把东西往回搬。
    孙奇他们轿子跟着孙用和来到正堂,这是孙用和的住处。孙用和下了轿,也不看他们,只是低着头迈步进去,过了穿堂,一直来到正屋大堂,在椅子上坐下。
    孙奇、孙兆和孙永轩三人跟了进来,在两厢站立,也低着头,谁也不说话。
    老管家李有才亲自泡了茶端上来,放在孙用和身边,望着站着的三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该端茶。
    孙用和仿佛这时候才发现他们三个在屋里一样,道:“坐吧,都坐吧!”
    三人这才在两边椅子上坐下。
    孙用和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今日听审,你们觉得咱们胜算几成?”
    孙奇欠身道:“父亲用方一直非常谨慎,三位皇子的处方,并无明显不妥之处,应该抓不到咱们什么把柄的。”
    孙兆也勉强笑着符合。
    孙用和目光落到了长孙孙永轩身上:“你的看法呢?”
    孙永轩沉吟片刻,起身躬身道:“孙儿以为,今日之事,不容乐观,大皇子和二皇子的处方审慎严密,医官都没有提什么不同意见,所以倒也无妨,只是二皇子的处方,争议很大,孙儿冷眼旁观,见那姓高的一番言论,引得不少医官点头,只怕颇觉值得商榷。所以,我们还是应当重点研讨这二皇子的方子,想好完全对策,明日才好应对啊。”
    孙用和缓缓点头:“是啊,以你之见,这方子,可有不妥之处?”
    孙永轩急忙躬身道:“爷爷、伯父和师父在上,孙儿不敢擅言评判。”
    “叫你一起去,便是因为你是孙辈里医道最深,人也沉稳,处事冷静,善于观察,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关头,若是被人抓到了把柄,那可就一败涂地了!”
    孙奇瞧了儿子一眼,道:“老太爷让你说,你就说吧!”
    “是!”孙永轩轻咳一声,道:“围绕二皇子的诊治,争议其一者,辩证。爷爷最初辩二皇子的病为风寒表证。对此,孙儿冷眼旁观,没有什么争议,只是后面突然出现坏证,而对坏证的辩证,爷爷辩证为类似阳明腑实证。究竟是什么病症,只怕就是争议的关键,我瞧不少医官都似乎有自己的想法。其次,是用方,爷爷用方是否妥当对证,肯定又是争议焦点,孙儿听今日爷爷阐述用方思路,觉得很是对症,但是,冷眼观瞧高保衡,似乎已经找到了爷爷方中的破绽,这个破绽,也不用多想,自然就是方的来处,——这方是爷爷的经验方,而不是经方,能否将经验方直接用在皇子身上,只怕便是争议的核心!”
第34章 奇怪的事情
    孙用和缓缓点头:“永轩分析得很清楚……”
    刚说到这里,就听门房进来躬身禀报:“回禀老太爷,四少爷来了。说要求见老太爷。”
    孙兆冷哼一声:“这时候他来做什么?还嫌不够乱吗?”
    孙用和一摆手,道:“叫他进来吧。”
    片刻,叶知秋迈步进来,望见四个人,便猜到了他们正在商量对策。
    孙永轩瞧见他,苦笑道:“四弟,明日大哥有事,不能到医馆坐堂了,你跟二哥抄方学医好了。”
    叶知秋心想,我才不跟孙永辕抄方呢,那小子品德不行,医术再高也没用,更何况他医术也不怎么高明。笑了笑,上前躬身道:“我来不是为这件事。——爷爷,我能参加你们的讨论吗?”
    孙兆皱眉道:“参加什么讨论?你知道我们在讨论什么你就参加?”
    叶知秋道:“下午我和师妹去探望了范仲淹范爷爷,他已经告诉我们了,府里也已经传开了,说皇帝下旨,要翰林医官院听审二皇子不治夭折医案,这三个医案都是爷爷主治的,高保衡弹劾爷爷说爷爷治二皇子‘误不如本方’,要将爷爷治罪。我知道今天在翰林医官院组织了听审,明日还要继续。我虽然学艺不精,但也想一尽绵薄之力,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所以就来了。”
    孙兆不耐烦道:“你瞎掺乎什么啊?既然你知道这件事了,就该知道现在正是关键时候,我们这正商量呢,你就别来裹乱了!”
    叶知秋道:“那我能看看爷爷的三个病案的医方吗?我回去自己个琢磨琢磨也好。”
    孙兆心情很不好,今天的听审,虽然只是听孙用和阐述给三个皇子治病的经过和辩证、用方的经过,还听审了当时和药、煎药、尝药、送药的医师药师的阐述,诸位翰林医官还没有阐述各自的观点,但冷眼旁观,便知道不少医官是有话要说的,特别是高保衡,更是一直冷笑不断,明日看样子是凶多吉少,本来就心情烦躁,回来就听到自己妻子已经把话说出去了,满府的人都在乱搬东西,又丢了个大脸,更是羞愧,现在又听叶知秋这傻瓜蛋跑来说要一起研究,还要看老太爷的用方,当下便怒了,呵斥道:“你要看医方,你连病都不会看,你看得懂吗你?瞎捣乱!还不出去!”
    孙用和道:“不要这样说他。永泽,你过来!”
    叶知秋急忙迈步来到孙用和身边,孙用和瞧着他,道:“你把《伤寒论》阳明热证的条文背给我听听,你要背得出来,爷爷就把药方给你看。”
    叶知秋朗声道:“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心愦愦公对切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孙用和听的连连点头,微笑着对孙兆道:“你听听,这孩子对伤寒论还是很了解的,应该能看懂我的方子,他说的不错,就让他看看方子,也未尝不过。”
    孙兆忙躬身道:“是。”
    孙用和取过一叠处方,递给叶知秋道:“这是我医治二皇子的所有处方。你拿回去看罢。除了处方,还有我誊抄的当时的病案记录,上面记录有二皇子的病症。你慢慢看,不懂就找些医书查。至于参加讨论,就不必了,倒不是不相信你的医术,而是你没有参加今日听审,很多事情不知道,我们需要商议的东西很多,你先看处方,明日听审,你也一起去听听。或许对你以后学医有些用处。”
    叶知秋躬身答应,接过那一叠处方,又给孙用和鞠了一躬,转身出了门。
    他并不着急着拿出来看,只见满院子的人都在三五成群的嘀咕着,院子里放了好些箱子,大爷孙奇不让搬出去,而大太太又强令要搬,仆从们无所适从,都放在院子里等着下一步发话。
    叶知秋瞧着他们,他们也瞧着叶知秋,目光很是复杂。
    叶知秋快步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岳氏还在佛堂念经,院子里的婆子丫鬟仆从们聚拢在廊下,也在议论着,一些人脸色很是焦急,一些人暗自得意,想必是一些人已经把东西转出去了,一些人却还没有来得及转,就被大爷回来时喝住了。
    叶知秋回到书房,关上房门,拿出处方,按照日期排列,一张张看了起来。
    二皇子时年已经七岁,病症初诊即是高热,微恶寒、咳嗽,吹风时恶寒加重,遍身无汗,头昏头痛,双目发胀,渴饮不甚,咳嗽痰白易咯,大便稀溏,小便深黄,颜面发红,眼窝微微有些浮肿,眼白有血丝,舌正红,苔薄白腻,胸腹红疹散在可见,不痛不痒,压之褪色,脉浮紧数。出诊辩证为风寒外束,兼有停饮,治法是辛温发汗,宣肺化痰,用的麻黄汤加味。
    麻黄汤煎好后先服一半,还是没有出汗,过了小半时辰再服一半,到夜间便大汗出,但是高热不退反而更盛!急招孙用和复诊。
    复诊见二皇子面红耳赤,双目流泪,语言颠倒,掀被躁动,如欲狂之状。而且胸腹红疹密布,颜面四肢稀疏,疹色深红,舌质红苔浮黄而腻,脉滑数。
    看到这,叶知秋已经明白了,从症状来看,二皇子得的是风温挟湿。按理风温应当是烦渴,但是二皇子是渴饮不甚,不过,从舌薄白腻来看,是兼有湿的缘故,体内有水湿,所以不太想饮水。因为风温证是以肺为病变重点部位,在病变过程中容易外发红疹,所以二皇子出现舌正红,胸腹红疹散在,这些说明其肺经气分热邪波及营分,窜入血络导致。
    二皇子的病是风温挟湿,应该用银翘散加减方等治疗,但是北宋时期,对温病基本上还不了解,对温病还使用的是伤寒的方子,所以尽管治疗的是太医孙用和这样的高水平医者,由于不知道这种病跟伤寒不一样,还是辩证为伤寒,并使用了伤寒的方子麻黄汤。
    这下坏事了!因为风温初起,最忌辛温发汗,温病是热邪,热本来就是蒸腾人的津液的,所以温病的主要特点就是容易损耗阴液。而麻黄汤又是发汗峻剂,发汗力量很强,原本温病伤阴,加上再发汗,更加重了阴伤,同时,汗出可以耗伤心阳,便会导致逆传心包。而出现神明内乱,谵语癫狂,内闭外脱直致亡阴而死。
    面对使用麻黄汤之后出现的坏证,孙用和最终使用了他自己的验方,这个方剂非常类似银翘散,而银翘散正是治疗这种坏证的本方!
    按道理,这个方子应该会逆转局面的,但是没想到,二皇子服用这个方剂之后,当晚就病重而死。从发病到死亡,只有不到两天时间。
    叶知秋看完了,呆坐在那里沉思,半晌,然后又拿起处方一张张细细琢磨。这个病案前半截来说,显然是个误治,但是,这个误治不能怪孙用和,只能说这个时代的医者的医学水平还认识不到这种病,也不能治疗这种病。不是技术问题,更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是整个时代没有这种能力。所以怪不到孙用和。
    非常难的是,孙用和大胆使用了自己的经验方,而这经验方应该是有效的,实际上却没有效果,这叶知秋就搞不懂了。从病例记录来看,的确是风温挟湿的症状,孙用和用的方子就是治疗这种病的本方,怎么可能无效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想这个问题,一直到了天黑。
    吃过饭,岳氏继续念佛,院子里的婆子丫鬟们也都散了,因为大爷已经派人到各房传话,谁也不准把东西外移,否则乱棍打死,还派了家丁守护在各门。眼见没了可能,那些没有来得及转走的人,都是欲哭无泪,已经转走的,却是自鸣得意,暗叫侥幸。
    叶知秋回到跨院,又接着翻书、看书,一直到三更,这才出了房门。
    碧巧服侍他梳洗完毕,宽衣躺下,眼见他一下午都是躲在书房里不知道做什么,现在还是两眼直勾勾盯着帐顶,也不知道想什么,便乖巧地蜷缩在他身边,也不说话。
    过了半晌,叶知秋突然长叹一声。碧巧大眼睛眨了眨,轻声道:“怎么了?是不是事情很棘手啊?”
    “嗯,我这一晚上都在研究爷爷的处方,处方基本对证,没有大的问题,可是偏偏没有治好二皇子的病,当真百思不得其解。”
    碧巧挪了挪身子,靠在他身边:“药方对证,却治不好,这是为何?”
    “原因很多,必须药材的问题,煎药的方法,服药的方法,或者还有什么别的证没有发现,或者有别的什么病等等,不得而知。”
第35章 火坑
    PS:《本草王》昨天第一次杀入首页全站签约作者新书榜前十名,值得咧嘴高兴高兴,同时振臂高呼:收藏,推荐票、评价票、三江票,统统都朝我砸过来吧!砸个鼻青脸肿都没关系。——————————————————----------
    碧巧道:“老太爷是太医,治病从来不会错的,肯定是那些贼人想祸害他,不得好死!今儿个我已经烧香许愿了,愿菩萨保佑能咱们平安度过。”
    叶知秋笑了笑,伸手过去,把她揽入怀中。抚摸着她光滑如绸缎一般的肌肤,凸凹有致的娇躯,让人浮想联翩,只是,今日遭逢大难,却没有这等心思温存,只是搂着她,好象要找一份依靠似的。
    碧巧乖巧地依偎在他怀里,也没有挑逗他,知道这不是时候,柔柔地说道:“爷,还是别想了,早点睡吧。明儿个还要去医馆呢。”
    “明天我不去医馆了,我要跟老太爷他们去皇宫听审。”
    “是啊?”碧巧抬头望着他,黑暗中,看不清他的表情,只能大致分辨一个轮廓,道:“那太好了,听了之后,心里多少有些底,也好有个思谋。免得到时候吃亏。”
    “有什么吃亏的,你是丫鬟,又不是孙家人,治罪也治不到你身上呀。”
    碧巧啊了一声,娇躯微微颤抖着,声音黯然:“你,你就不当我是你的人么?”
    “这当口,你要当孙家人,可就是自己往火坑里跳!”
    “我愿意!”碧巧紧紧抱住了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