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玉梦谍城 >

第23章

玉梦谍城-第23章

小说: 玉梦谍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晓梦执意要躲开潘老,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虽然潘老在相貌上与李宁玉长得并不相像,但如果细看的话,潘老有一些神情与李宁玉却颇有些神似,比如,眼神中偶尔透露出的那种坚定和决绝,有时候过份冷静的表情,甚至连微笑时的矜持都那么神似……也许是因为顾晓梦对于李宁玉的思念过深,有那么一恍惚的瞬间,顾晓梦会误以为李宁玉的灵魂附身在了潘老的身上,这种感觉相当可怕,顾晓梦已经明显的感觉到,自己有意无意的把潘老当成了李宁玉的替身!
  对于潘老,她的内心是相当矛盾的,她既讨厌他经常找借口来顾家,又盼望着他能来顾家,以至于到后来她只能躲起来。几年间,她始终无法从失去李宁玉的现实中走出来,自从李宁玉死了以后,她的心也随着李宁玉去了,她无数次的强迫自己接受这个现实,但是,她做不到。她对李宁玉的迫切思念和爱恨纠结并没有随着岁月的逝去而减轻一丝一毫,反而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直到潘老的出现,在不觉间,她将对李宁玉的这种情感转移到了潘老的身上,既使她一直压抑着这种奇怪的情感,偏偏却是越压抑压强烈,直到最后,彻底的失去控制,她的内心太苦了,她需要为心中这种纠结的情绪寻找到一个宣泄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潘老发现一直躲着自己的顾晓梦开始在自己来访时不再躲开,甚至开始跟着顾民章一起和自己讨论政治局势、家国大事,有意无意间对自己透露的神情也开始有着丝丝屡屡的情义,潘老感觉到,自己的时机到了,这不正是他长久以来接近顾家而一直没有取得实质进展的突破口么?
  潘老便马上向顾民章和顾晓梦表示,自己有意放弃共党,加入国军,言称只有国军才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以往自己加入共党是自己判断失误,导致自己最亲爱的妹妹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云云,让顾民章和顾晓梦也颇有几分感动,于是,就这么顺理成章的,潘老弃共投国,通过顾民章的介绍加入了国军队伍。
  之后,潘老便开始疯狂的追求顾晓梦,一向文质彬彬、颇为内向的潘老开始相当反常的对顾晓梦发起了狂猛的爱情攻势,情书、鲜花、巧克力,吃饭、跳舞、看电影,面对这样的攻势,一开始顾晓梦尚能保持理智,她强迫自己要保持清楚,潘老不是李宁玉。
  但是,天长日久,随着她对李宁玉的思绪越来越无法克制,她渐渐的已经无力将这种理智和警惕继续保持下去,终于,她还是把对李宁玉刻骨的爱转移到了潘老的身上,她开始接受他的邀请,频频和他约会,潘老怎么也不会想到,顾晓梦答应他的追求的真实原因。
  很快(一九四六年),两人便结了婚,结婚当晚,当潘老拥着顾晓梦欲行夫妻之事时,顾晓梦突然间满脸的泪水,在这一刻,她还活在李宁玉的世界里,渴望能从潘老身上找回曾经的李宁玉,正当潘老奋力耕耘勇猛无前之时,顾晓梦突然哭泣着叫出了一个让他浑身直冒凉气的名字。
  “玉姐姐……我好想你……”
  此时的潘老,浑身猛的一个哆索,直挺挺的从顾晓梦的身上翻了下来,再也提不起半点兴致。
  他承认,顾晓梦的美丽是充满诱惑的,既使他是另有目的的故意追求顾晓梦,甚至不惜为此和她结成夫妻,但是,做为男人,他对顾晓梦身体的渴望确是原始和真实的,直到他从顾晓梦的嘴里听到那三个字:玉姐姐。
  他不会不明白她嘴里说的,心里想的是谁。他只知道自己的妹妹在生前和这位顾大小姐关系很好,情同姐妹,却未料到她竟然如此深刻的爱着她,两人之间还有着这么如此不为人所知的惊世情感!
  这一刻,做为男人,他心里有着深深的失落,但随后,长期的地下工作形成的理智与冷静的头脑迫使他宽慰了下来,自己又何尝不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在欺骗和利用顾晓梦?
  见顾晓梦终于接受了现实开始了正常的生活,顾民章心中颇是松了一口气,便凭着自己的关系为两人在南京安排了工作,只希望结了婚又换了环境的顾晓梦能够彻底的忘记李宁玉和以前的一切。
  潘老和顾晓梦夫妻双双到了南京,顾晓梦在国民党保密局任职,潘老在南京警备区政务处当组织科长。
                      
作者有话要说:  




☆、九 千里走单骑

  婚后没多久顾晓梦便开始意识到,潘老不是李宁玉!神情再相似,他终究是代替不了那个让她朝思暮想的玉姐姐,她的梦怕是要醒了。
  她的心里开始涌起一股深深的失落和后悔的情绪,后悔错把潘老当成李宁玉,甚至不惜嫁给他。一旦理智恢复了清醒,顾晓梦便开始反感潘老每次的亲近,她觉得自己无法再继续容忍下去,她提出要马上离婚! 
  但是,潘老却一直苦苦的哀求顾晓梦不要离开他,甚至还找到顾民章,让顾民章替自己说情。顾民章还特意跑过来苦心相劝顾晓梦,倒不是为了单纯的阻止顾晓梦离婚,而是怕顾晓梦一旦回到自己的那个世界,便会再次回到对李宁玉的痛苦结纠中,没有东西转移她的注意力,她会活不下去!
  就在顾晓梦已经下定决心要不顾一切的结束这段婚姻之时,她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她的第一个反应并不是欢喜,而是惊恐的大哭了一场,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她竟然怀上了一个并不爱的人的孩子!
  这时,她才真正的更加清醒的意识到自己背叛了李宁玉!她允许自己爱李宁玉,恨李宁玉,但绝对无法允许自己对她的背叛,她曾用手捶打自己的肚子,希望能把这个不该到来的孩子从自己的身上打下去,但是,及时赶来的潘老制止了她的疯狂,并且,自此之后,还专门请了几个保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轮流看管和照料顾晓梦。
  第二年(一九四七年),顾晓梦生下第一个孩子,就是潘教授(原著中提到潘教授曾因麦先生写风声一书有过联系)。有了这个幼小生命的安慰,顾晓梦的情绪似乎缓和了不少。
  南京解放前一个月(一九四九年三月份),顾民章已做好了离开南京去台湾的准备,之前便通知了顾晓梦和潘老,并打算带他们一起走。而这时,顾晓梦刚怀上了第二个孩子,潘老便以顾晓梦这些天身子不适为由提出让顾民章先走,缓几天等顾晓梦身子养好以后自己再另带她走。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潘老知道国民政府大势已去,是有心将顾晓梦留下的。几年的感情,他确实是爱着顾晓梦的,组织上也考虑到了他们的安全,已经同意潘老预先提交的申请,允许他带着家眷离开南京去解放区。其实,潘老弃共投国是假,骗取顾家的信任,打入国民党内部去工作才是真。
  潘老便把顾晓梦骗上路,一路向北到了北平。这时的南京已经解放(一九四九年四月),潘老以为事已至此顾晓梦不可能再怎么样了,便对她摊牌说明了真相。想不到顾晓梦异常的决绝,毅然把身上的孩子做掉,抛夫别子孤身一人离开北平,几次辗转去了台湾。她是个久经考验的特工,不是个弱女子(在李宁玉面前除外),千里走单骑,对她来说不会有多难。
  此后,顾晓梦又通过关系托人将李宁玉的两个孩子和保母一并秘密接到了台湾,安排给信任的家庭抚养,在台湾几十年间漫长又孤独的日子里,她的心再也容不下任何一个人的驻扎。
  来到台湾的顾晓梦和已提前到达的父亲顾民章再次相会,当她提起潘老的真实身份之时,顾民章不由得懊悔万分:怎么又是一个共党?他还是李宁玉的亲哥哥,并且,他又再次的伤害了顾晓梦!
  顾民章曾为自己当时没有看清潘老的真实面目而愤恨不已,他们这帮人真是一个比一个可怕,那些所谓的信仰让他们彻底的忘记了自我的存在,他们愿意不惜一切的代价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李宁玉如此,潘老也是如此!太可怕了,太可怕了……顾晓梦却劝父亲不要自责,也许这就是她一辈子都逃不过的宿命。
  此时的顾晓梦,本以为心中已再无任何牵绊,她再次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追随李宁玉而去,但是,当她看到业已头发花白的父亲,她最终还是没有狠下心来,这个时候的顾民章更加承受不起失去顾晓梦这个唯一的宝贝女儿的打击……
  过了段时间,顾晓梦的情绪稍稍有了些平复,顾民章也清楚的知道必需要给顾晓梦找点事做,于是,国民政府便安排顾晓梦继续在保密局任职,因为之前在汪伪系统内出色的完成了不少谍报任务,国民政府还破例授予刚刚三十岁的顾晓梦少校军衔,就这样,父女俩相依为命,相互支撑着又度过了十几年的时光。
  顾民章去逝以后,顾晓梦的心再次变得空落落起来,自觉已无力压制对于李宁玉的纠结情绪,再一次有了自杀的念头。但这个时候,李宁玉的两个孩子意外的来信,使她再次有了活下去的信念,也许是她命不该死吧。虽然她是秘密抚养两个孩子,那个时代当局方面也不会允许他们自由见面,但她还是通过关系收到了两个孩子的消息。
  那是一封短短的信和一张兄妹俩的黑白合照,照片上的两个人正值青春,活力无限,充满了朝阳的气息,兄妹俩的相貌和李宁玉颇为相像,特别是李宁玉的女儿小玉,跟李宁玉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信上的消息也很简短,以兄妹两人共同的语气来表达对顾晓梦抚养两人长大的感激之情,两人特别的请求顾晓梦要保重身体,一定要等待他们长大成人,给她们尽儿女之责的机会,两人早已在心底把顾晓梦当做了自己的母亲……
  信上的字迹清秀刚劲,隐约有几分李宁玉笔迹的风骨,顾晓梦便猜到应该是小玉代写的。看着照片上两人朝气蓬勃的样子,顾晓梦的心里对于未来的生活再次有了一点点的期许,以后的数十年间,偶尔的收到两人的消息成了顾晓梦坚持活下去的最大的理由和动力。
  顾晓梦仔仔细细的看着手中的信件和照片,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李宁玉啊李宁玉,先是你,再是你的哥哥,现在又是你的两个孩子,你们这一家人,还真是把我吃的死死的,你什么时候才能放过我?”
  直到多年以后,时间到了二零零六年秋,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顾晓梦昔日的美貌已无法在年老的脸上捕捉到了,她已是一个八十六岁的古稀老人,稀疏的银发,整齐的假牙,昏黄的眼珠,收不拢的目光……但她说话依然像年轻时一样直截了当,口齿清楚,思维清晰,这么高龄的人,说话的声音、底气、条理,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几十年的时间,顾晓梦多跟佣人陈嫂安静的住在乡下别墅的宅子里,在天气好的时候,还经常会坐在院里端着一个竹篾编织成的小盒子,反复抚摸和观看盒子里的几个物件。小盒子漆成褐色,透出油亮,显得古色古香,盒子里有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和一把断齿的破梳子、一支钢笔(白色笔帽)、一支唇膏(还是自己送给李宁玉的)、两只药丸、三块银元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甚至还有一绺头发。照片上的人三十多岁,面目清秀,嘴巴抿紧,目光冷冷的。
  照片上的人正是李宁玉,那些东西也是李宁玉死后留下来的遗物,顾晓梦拿起这些自己辗转多年一直贴身保存着的已然陈旧的物件,一件件放在手里仔细的擦拭、抚摸,眼中时而充满了温暖、悠远的神情,时而又变成了痛苦和愤恨。当她偶然间听到一个传闻,说是远在大陆的潘老为了把传送情报的功劳据为共党所有,不惜伪造了李宁玉的遗物自行保存,她不由得破口大骂:“老不死的东西!骗子!伪君子!”
  这一天,小玉特意来看望顾晓梦(随着时光的不断推移,政策已渐有些松动,当局的管制已不再那么严苛,允许查询以往的历史资料和相互间偶然的探望走动)老人有七十多岁,一头过耳的银发随意往后笼着,高高瘦瘦的身材在她这个年纪显得少有的挺拔与干练,虽然年事已高,但乍一看,面貌神情与照片上的李宁玉都非常相似,简直就是李宁玉的年老版。顾晓梦看老人进门,暗淡的眼光突然有了些许的光彩,轻轻说了句:“小玉,你来了。”
  “嗯,母亲(私下里,李宁玉的两个孩子称呼顾晓梦为母亲),给您带来个消息。”
  她给顾晓梦带来一只像框和几封书信,像框上的人是个男人,年纪也有七十多岁的样子,戴一副金边眼镜,看上去像个有身份的人。
  顾晓梦一看相框,自语道:“看来他已经走了。”
  小玉对顾晓梦轻轻点点头。
  顾晓梦道:“他比我还小十一岁。”
  小玉道:“他是生病走的。”
  顾晓梦摇摇头:“反正是走了,一个个都走了……”
  说着颤巍巍地起了身,要上楼去。
  小玉一边扶着顾晓梦慢慢的往楼上走去,一边说道:“哥哥走了,不还有我陪着您么?”
  顾晓梦难得的一笑:“是啊,幸亏还有你,不然我早该去找你妈妈团聚了……”
  小玉眼圈一红:“母亲……”
  顾晓梦见小玉表情悲伤,便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我知道,知道的,是我不好,不提她……”
  又过了几年的时间,随着年纪的增长,顾晓梦的身体开始变得衰弱,终于,顾晓梦的生命到了尽头,她静静的躺在床上,利用氧气维持着微弱的呼吸,眼神开始变得更加的混浊和散乱:终于要去见我的玉姐姐了么,这么多年,她还会在那边等着我么……
  小玉守在顾晓梦的身边,将耳朵贴在老人嘴边,试图听清老人在呢喃着什么,突然,小玉想起一件事,她慌忙的跑回屋里,在自己的手包夹层里翻出一张已经有些发黄的信纸,飞快的跑到顾晓梦的床前。
  “母亲,这个是我妈妈多年以前留给您的最后遗言,她在信中特别交待一定要在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拿给您看,我……我现在就念给您听……”
  小玉颤抖着双手打开发黄的信纸,忽然间,顾晓梦出奇的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