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人道天堂 >

第223章

人道天堂-第223章

小说: 人道天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地四分之一了吧!”
    “恩。各行各业。课税都有不同。”
    他们三人不知道,方信来自地球,他是深刻记住了明朝的教训。
    在方信看来,明太祖英明神武,不愧洪武二个字,但是在商业上是一个白痴,彻底体现了农民对商业的无知和狭窄。
    经济和商业的规模,归根到底是由人口和当时科技水平决定的。明朝人口不比宋朝少,科技水平也是一样,就算不大举进行海贸,其商业总量也非同小可。
    真地要说海贸之利,是南宋时期,而在北宋时,国家财政收入中工商业所比重已经超过了农业!北宋庆历年间,每年商税收入1975万贯!
    可惜的是,明太祖大概把商业比同于农田了。他颁布的法令。记载在《明史。食货五》,所说:“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着以违令论。”
    要知道,商业与农业不同,农田上,由于周期长,又有着层层盘剥,所以国税基本上在十分之一是正常,但是商业流通,一般来说,按照行业和规模的不同,取5%——50%都属正常范围内,明太祖一概论之三十取一,可见其对商业基本上没有多少认识。
    最可怕的,不是这点,朱元璋在轻商税的基础上,又颁布贱商令。洪武十四年,太祖下令:“商贾之家止许穿布,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纱”。
    封建社会中,着装代表了人的社会等级,这一法令体现了朝廷对商人地位的蔑视和严重压制。
    这就导致了一个导致日后明朝灭亡的本质因素——商人不得不投靠着士大夫阶级,这种情况到明中叶后发展到颠峰,而官商结合,士大夫为了自己地利益,坚决抗税、逃税,皇帝如要把心思放在商业上,就是“与民争利”,就是昏庸无道!
    晋商,南商,此实际上都是士大夫阶级所结合产生的力量,为此卖国求荣都是等闲。
    明朝中叶后,商品经济和资本经济发展,世界第一,这个“明失之于财”,不是商业经济不行,而是朝廷根本收不到,被士林和商人共同瓜分了。
    明朝亡于财政,实是亡于商税,再归根到底,又是亡于明太祖时代的商业政策。
    至于这个世界,由于原本战争不算太激烈,农业收损情况不算很大,大规模战争平息后五年就差不多恢复了,而随着农业地恢复,社会经济恢复起来很快,以太祖之力,推行的商税,直到现在,大范皇朝每年收入商税收入1500万贯,盐铁专营500万贯,而其它土地和赋税2000万贯,区区十年,就单是一个赋税制度改革,已经富于前朝数倍有余。
    三人都是帝国研究者,虽然来日尚浅,但是对此已经洞察了许多,丁昭就叹的说着:“如此巨利,促进国家太平和发展,百姓负担就减轻了许多,李氏六书渐渐深入人
    “是啊,李氏六书并不是以道德来占领居高点,而更在于社会契约的通论,现在官员无不谋利,贵族已经尝到了甜头。各个商会蓬勃发展,再想有人要剥夺,除非把贵族阶级连根拔起了。”
    “虽然帝国不允许降临者传授技术,但是为了谋利,这技术本身就在进步中,我看突破的日子不远了——听说现在南方已经发明了竖立纺织机了。不是我们传授的,而是土著自然发明的。”
    竖立纺织机,在地球上就是珍妮纺织机。
    水平放置的放车锤变成了垂直竖立,才使用几个竖立的纺锤,这项发明比旧纺织机提高效率几十倍,被恩格斯作为“使英国工人地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明”——
    这其实毫不稀罕,地球上,清朝康熙年,就有人发明了简单地机关枪。只是立刻被zf消灭,其人被流放。
    “还差上一些,数学和基本知识底涵还不丰厚。虽然朝廷已经以孔子六艺,数学本在其中的理由,宣布科举也有数学的内容,但是还是无法支持百年内直接突破,不过说实际的,方先生的改革,严格来说,并不算大,但是就这简简单单的部署。使社会力量自动产生突破,真有几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地意味了。”
    徐玄感慨地说着:“贵族基本上退出了仕途,这是在朝士大夫努力推动的结果,方先生只是顺应了士林的要求,毕竟只有开国功臣大举退出朝廷,士林才能上位,这在外人看起来,似乎全由士林之人为了自己官位而推动,非是方先生刻薄寡恩。过河拆桥,而这正合方先生的意思,还因此获得了士林欢呼,英明仁厚的帽子直飞上去。”
    “是啊,方先生作出无奈的神色,响应了士林的要求,却对功臣一方面高爵厚领,而且赐于商社和矿山等等补偿给贵族,贵族也觉得方先生不忘旧臣。有什么嫌缝都冲到了士林身上去了。也把英明仁厚的帽子加上方先生身上。”
    “如今地局面,是贵族退而经商。士大夫掌握zf,却因商税而获利,两者对抗却又有着共同地基础,再有着利者,仁之大矣这句话指导,整个社会突破地土壤已经初步具备了。”
    “恩,日后皇帝和清流,想改变也无济于事,毕竟面对地,是势力庞大地贵族阶级,也是本身zf维持的必需。”丁昭点了点头,说着。
    三人说完,就是一阵沉默,片刻之后,丁昭又说着:“我们会在这里呆上十数年,就仔细把社会风貌记录下来吧,我相信和我们一样的人有不少,至于现在,就让我们好好享受这个世界。”
    等吃喝完毕,已经是下午时光了。
    三人走出酒店,踏足长街,井字形布局的街道上布满各行各业的店铺,除销土产百货外,其他珍玩亦无不具备,行人肩摩踵接。
    走在了青砖和石板铺筑的整齐街道上,三人借着酒意,放开怀抱,纵目四览,感觉着这帝都繁荣世的兴盛气象。
    “真繁荣啊,如果再有海洋贸易,那就真正不得了。”三人举步而行,浏览的说着。
    “基本上不可能地事情吧,这个世界现在在探测,追究到草原之极,那里还是海洋,四面海洋,的确是四海之内。”
    “海洋外面,有没有其它大陆呢?”
    “应该没有吧,这都是文明决定的世界,没有特殊的原因,应该不会有着其它大陆。”
    “管它呢,秋天就要科举了,考取了秀才,拜见那位萧家的郡主,应该有新的收获。”
    三人继续前行,见得帝都到底是天子脚下,交通要点,均有小规模士兵驻守,岗哨林立。虽然不干涉行人,但是一旦有令,就立刻可控制全城——这正是九门提督府的管辖。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三柱一小(上)
    开平十一年九月
    华英殿承天楼,居于内城南处,建于人造山丘之上。
    承天楼高七层,立足其上,可将整个帝都尽收眼中,方信空闲之余,向来喜欢在此阅览——上观明月,下俯万民。
    秋风徐徐,方信正和萧冰在下棋。
    方信身着便服,虽然已经五十岁,但是却看样子只有四十岁的模样。
    方信放下了一子,淡然问着:“最近你那方面,有什么事不?”
    “没有,大体上都按部就班,并无大事可言。”萧冰也如此说着,仔细而看,就会看见她的身上,一股浓郁紫气,这是功德所化。
    而方信这时,天柱已经隐藏不见,帝气所化的金龙却不复先前张牙舞爪,而盘旋如定,伏于天渊,好整余暇。
    一国之政在于君,某种程度上也对
    施政在国,开平十年到十一年,整个朝廷风浪不惊。史官笔下,除了太子诞生太孙外,其它的都可不算大事。
    不过,在方信看来,经过十年的治政,国朝开始趋向稳定。
    “恩,身在帝位,才知道有些事情必须作,有些事情却当真不必多作。*****”方信又下了一子,说着:“土地兼并之祸,原来国朝上霞知道。”
    以前地球的教科书,曾说什么土地兼并的问题,但是,地球明清时,就清楚的知道此事——明朝,大地主拥有土地至1万亩以上,再不分家析产,也认为可能威胁到朝廷的安全,官僚们必千方百计地将它们拆散。
    哪怕同样是官僚地主出身也是一样。这点所有官员有相当共识。
    明朝的记录里,经常提及宗室王族的庄田,比如万历皇帝儿子福王常洵,据说他曾有地2万顷,亦即是200万亩。
    但是实际上,这些名义上的土地,这些土地无法实际归并。亩数既不对头,也始终没有由福王王府接管。所谓庄田不过皇帝要求各省。每年由这名目之下缴纳白银四万六千两,各地巡覆向皇帝讨价还价。及至朝代覆亡。这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远远不能真正和满清开国时圈地相比。
    在明时,土地领有最集中的南直隶,即上海、南京、苏州等地区,有田地1万亩以上的未超过10余户。*****普通所谓大地主所领有地不过500亩至2000亩。领有每户500亩以上的户口不可能超过全境户口25%。每一县之内可能有1000户的土地在一二百亩之间,他们可以称为中等地主。其他小自耕农多得难以计算。极大多数的小自耕农。每户只领有三两亩。
    流民多的问题,更在于由于人口繁衍。导致土地不得不分薄,甚至无田可分的情况,这才是帝制后期的真正问题。
    在这个世界,方信估计了一下,农业帝制已经延续了八朝,比地球上清朝以后还多了五百年之久,朝廷上显农业经济产生地问题已经洞察如火——所以土地兼并问题根本用不着方信指导,官僚自会分家析产。
    只是苦于在科技没有突破前,拘于农业循环内,没有任何办法可想罢了。
    毕竟再怎么样分家析产。人口繁衍二百年。就大大超过了土地容纳的极限,而本世界还没有玉米、甘薯之类地粮食大杀器。所以超出土地容纳极限的人口必会导致农民起义——这已经和土地兼并没有多少直接关系了。
    就算真地能够,强制性每户只有五亩地,也无法挽回朝廷气数,因为还有多余的人口没有办法安置。*
    大楚之灭,实际上本应该大杀三十年,让天下一亿五千万人口死上一半以上,然后就有土地安置,就又可开三百年天下。
    这次,提前结束战争,实际上在战争十年期内,饿死、被杀、病死的百姓不超过二千万,而没有达到本应该达到的半数,甚至三分之二。
    如果方信不是降临者,那可以说,没有经过大屠杀之后的新朝,国寿不超过二百年——人口超过了极限自然就会爆炸。
    那方信总共能得地功德,不但没有拯救五千万百姓的功德,反而比正常朝代反而少上一半以上。
    但是如果解决了这个气数循环,那因此而活下地百姓的功德,就会转正,这直接人数就在五千万以上,就这一项,的确是功德无量,更加不要说间接影响了。
    人在公门好修行,是因为稍有举动,就可得难以估量的功德,方信突地想起了一个在地球上的故事。
    在古代中国某个王朝当政的时代,一个卸任的官员返回老家,途经洞庭湖,对着水神的塑像出言不逊。*****
    当晚官员做了一个梦,他梦见洞庭湖水神派手下的神将将他绑到水底的官府,要治他地不敬之罪。一开始官员还力图辩解,当水神从仓库里搬来地竹简木简堆满了大厅,上面记载着官员一生中无数贪赃枉法的劣迹和欺男霸女地恶行。
    自觉罪孽深重难免一死的官员表示愿意认罪伏法,洞庭湖水神依照惯例把记载有他以往的功德的一张薄薄的文书拿出,放置于天平之上,天平另一端放上记载罪行堆积如山的记录开始进行称量。
    但是结果出乎预料所有人的预料,代表功德那一张薄薄的黄纸似乎重愈万斤,任凭小吏把那些堆积如山的竹简木简放在天平上,天平的另一端始终纹丝不动。
    这次轮到洞庭湖水神吃惊,她拿起文书观看,随后笑道:“君之功德非但抵消生平罪孽有余,尚可遗泽后代。”
    官员自然知道一生中做过多少缺德事,可怎么也想不起自己有积相少功德可以抵消,于是好奇地提出自己是否能看看那张纸。*当他从水神手里接过文书,官员现是十多年前,朝廷欲增加天下三成盐税时自己所上请求朝廷撤销决定的奏疏。大惑不解的官员请水神说明个中缘故,洞庭湖水神说道:“君当日上此奏疏心无杂念,纯为天下苍生祈耳!此事可抵十万功德,非常人可比。”
    大惑不解的官员又问道:“鄙人的奏疏朝廷并未允准,那因何可以算作功德呢?”
    洞庭湖水神笑道:“正因奏疏未准,才抵作十万功德,若是真能完成此事。君便功德无量了。”
    区区官员如是,人皇纯为万民。所作所为,牵动的功德自然不可思议。
    这可和所谓的“十万倍咒”完全不一样。所谓的十万倍咒,就是某些佛教宣传地,说什么一念此咒,所作功德就十万倍而论——放一条鱼就等于放十万条鱼,捐一百块就等于捐了一千万!救一人命就等于救了十万人!
    有的甚至宣传百万倍。千万倍,靠。简直当天地大道是它家开的私服。
    如果说明白,这是神佛把自家功德转移给念咒者,还勉强可以说的通,如是直接说这是至法,行于天地,那这才是真正亵渎天地大道,罪当诛之!
    功德是什么?虽然各个层次不同,但是本质上施之,受之,是天地宇宙。是人道。返回给当事人的奖赏和权利,一进一出。同样在大范围内基本守恒。
    得之,受之,行之,返之,都有着严格的规矩。
    就算是得道者,可自源泉而取,可称无量,也只用于自身,就算是一人成道,鸡犬升天,也只是有限的亲友因缘范围内,此所谓慈悲法外施恩!
    而不能直接传此咒到大世界中,滥发功德以破坏天地气数平衡运转——何妄心如此大哉,使世人妄取十万倍功德?这以后又怎么样还之?
    实际上,这种作法,也就和滥发官位滥发纸币一样,必会导致官位贬值以及通货膨胀,一方面,真正施善者,花费一辈子时间,也只积累了几千到一万功德,一方面,念一咒,就得百万功德,这个世界,还有劝善济道乎?
    此是魔道无疑!
    就算是在天地立得功德道,先投入功德,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