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人道天堂 >

第75章

人道天堂-第75章

小说: 人道天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章典故,诗歌精要。
    这古时酒,度数都不高,方信也就不以为意,于是放量而饮,有了些醉意。
    其实论得女色,这两位小姐还略逊狐狸精一家,但是那是异族,虽然方信并不歧视异族,也知道在这方世界,与之结交,就要多上许多关系,更加不要说寻欢作乐了,但是这二个小姐,自是不一样,于是乘着酒意,就自向二位小姐注视片刻,越看越觉可爱。
    二位小姐被叫来时,就知方信幼时曾有婚约,虽然含糊,没有指定是其中哪个,也不曾有文书来去,但是总是有这一层关系,刚才过来,还心有些期待和害怕,一来之后,一眼就觉得方信一表非俗,心中大定,等与之交谈数句,见得风采,更觉得温和从容,丰姿如神,几时超越了自己深闺时才子的想象,不时偷眼看他,这时看见方信有些放肆的眼光,两位小姐都是双颊飞红,低下头去。
第六十九章 其家有双(下)
    宴后,自此方信便在这飞里园中住了下来,他冷眼旁观,不消数日,早已将园中诸人察看得明白:何翔能守住好大基业,自然不凡,但是膝下无子,只有两女,对他却是极是欣赏喜爱。
    夫人陈氏端庄秀丽,人是稳重,只是略有些拘谨,不过人却是不错,相处得久了,却也越发觉得温和。
    两个小姐却不用多说了,性格迥然有异,但是都算不错。
    方信住在此中,他自己就有五百八十两银子,随手打点下人自然宽裕一些,但是也控制着不多,别让人觉得他反而无知可欺。
    方信这些日子,倒不是虚度,他一心向着何翔求学,不但是学诸多经典,就是连茶艺也一起学了,而何翔每每和他论学,都对方信博学赞叹不己,至于对经文有些不解其微妙大义,那实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毕竟才十五岁,安能与沉研数十年的儒士相比?
    但是方信也自聪明,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这理解上,也是一样。
    开始时,何翔还考问方信各经义,但是后来方信对答如流,对这颂读经文这节,倒已经全然放心了,因此方信来后,只过了数日,每日就持经,讲解其中微妙大义,这就是举人和进士的功课了。
    方信听了,却总扣一个“仁”和“礼”字来理解大义,又以“中庸直道”来理解其路线和权变,再加上前世后世无数经论一一对照。这学习简直可称是突飞猛进。
    理解上就算有粗陋不到之处,也只被何翔稍一指点,就自理解,一卷经来,竟然不到一月,就全部贯通,已可和何翔互相述论。
    方信理解之后。就说自己见解。虽然只是淡淡几句,但是以后世学经,大义,炼气,都有别有精要和角度,几有振聋发聩之言,有时甚至一言开得一门门径,何翔被他一启发。竟也时有闻道而悟的感觉,因此两人研经日深,每每欲罢不能,和方信就经过一说就说了半日。
    方信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真的沉下心来,读得经文大意,等读了要意,才渐渐理解当日孔子地壮向和心愿。以及凝聚的智慧。
    孔子儒家之说,其实全在仁和礼上,仁就不必说了,只有后世误解之理,那有落后之时。一片仁心,自可动得天地日月,至于这礼,也万无过时之理。
    遥想孔子当年,行走诸国。求学传学。见得世上多乱,相互讨伐。民不聊生,众生而哭,所以孔子一生,都以仁为道。
    又认为多国战争,杀人满城满野,实是礼制崩溃的缘故,因此尽力提倡礼,其实这礼,本意就是秩序,一个拥有完整秩序的国家,自然就没有战乱了。
    推崇周礼,也是周早期秩序完备,各诸侯虽是藩立,到底不敢私动刀兵,出于历史的局限性,孔子与其说是推崇这具体周礼,不如说是推崇这完备的秩序。
    然孔子一生不得施展才学的空间,所谓仁,所谓礼,也只有自己作起——仁先及弟子,礼先立弟子,这仁这礼,实质是小礼小仁。
    后世不知,不能把握这一平一治天下中隐含地大仁大礼,却拿小礼小仁为道,直到后来更是发展到森严礼教可杀人地地步,这又岂是孔子原意?
    儒家以仁论圣,虽与天地来说,不过人道之说,不及地,不及天,更不及大道,然字字读来,领其原意,又想及当年。
    遥想鲁哀公年间,孔丘已老,而世道尚乱,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可是孔丘一生,见此征战不绝,众生痛苦,又岂能脱得人道,去问大道?
    这世道,缺的是善,缺的是秩序,因此他一生奔走,呼唤的,坚持的,就是这仁这礼。
    子路与卫国之乱中从从容容结缨而死,颜回在陋巷里过着数十年箪食瓢饮的日子后,也自世上消失了,行仁反受其罪啊!
    在孔子看来,自己宣传一辈子,都是星星火火,不知道何时就熄灭,也许自己作的,全部是无用功罢了,然,就如他的弟子孟子一样,他虽然没有说出“虽千万人吾往矣”,却一辈子坚持着,说出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句话来。
    就此一念一持,已是站得人道绝顶。
    方信自深入这法后,有时,读着这字字句句,抚摩着这卷卷之心,一个人道圣贤地一生,就如此掠过,不经意之间,泪就流了下来。
    读到深处,感其大仁而同悲,方信想不到自己会有这一天。
    不过,方信敬而不拜,或者说,拜而不臣,收拾了心情,又自研究着字帖,这世上当然再无王羲之,但是却同样有其它大家出现。
    有时,细细完成基本功后,才知道娇若惊龙,婉若游凤,实是一生性情的凝聚。
    有时,静静的练字,似乎只是片刻,就又是一个下午了,达到了方信这种境界,自然读书写字,都是突飞猛进。
    有些艺道,多重其意而轻其形。
    方信用笔,却要务求在形、结构、笔意上完美,而等基础极熟极纯后,再注其神意,在方寸之间,就化得天地万物,洒得神韵风骨,直到达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
    有时,练着练着,虽然房间中只有他一人,方信也就会发笑,剑道的黄金圈奥秘,几如在内。“贤侄的学业真是日进了。”这天,方信才写完一幅,正在欣赏,却见后面来人了。
    方信眉头微微一皱,急忙起身见礼。
    “不必多礼,读书虽好,也有节制,你还应多出去走走。”何翔爱怜的说着,这个少年,现在几如他的儿子一样,见他读书入迷入痴,高兴之余,竟然心疼,每日都吩咐特制膳食给他。
    方信这才醒悟过来,问着:“多少时日了?”
    “痴儿,已经是十二月了,快过年了,你却恍然不觉。”
    “啊,不好,却忘了回信给母亲大人,这可等及了。”方信听到转眼之间,就已经快过半年,顿时一惊。
    “无妨,我每月都授人传信,你不必担心。”
    这时,跟着何翔出去,才发觉外面竟然下着雪,他身有圣力,这些日子日益凝练,却真正是没有感觉到寒冷侵袭。
    直探心源,宛然无外,此是修炼。
    “你的经都读完了?”到了后来,由于懂得地越来越多,这读经的速度越来越快,简直让何翔目瞪口呆,不得不承认世上的确有天而授其聪者。
    “读完了,叔父,细节还未纯。”方信谦虚的说着,但是实际上,儒家之道,已得其要,其它不过是火候罢了。“说的好,读经是一辈子之事,温故而知新啊,切不可自持聪慧,却不知纯化。”何翔语重心长地说着。
    方信笑着:“这我自了,哦,外面何事如此?”
    他听见了喧闹的声音。
    “每年过冬,都有青黄不接之人,我家减免些田租,或者施些米粥,也算是寥表心意,人总不能饿死,到了明年,打发他们去作工就是了。”何翔淡淡的说着:“不过本家也只能每日施粥十桶,过者不侯,这也是防得物议。”
    听了这话,方信看了看他,难怪他也身上有些淡淡的功德之气,当下也就笑了,说着:“小侄读书甚多,却一事无作,不如就由小侄来主持好了,小侄也有些银子,就多添十桶好了。”
    读这仁礼,自然知道怎么样作事。
    “你心到甚好,不过,哪来这样多银子?”何翔也知道这侄子很是作了点事,手上也相对宽裕,平时下人中风评甚好。
    “小侄偶在摊位上买下二件东西,不想都是前朝古玩,倒一时发了笔小财。”
    “既然如此,那你就去作吧,还有,从今天起,不必读书了,还要多休息才是。”何翔有些心思,见他学业日长,短短时日就突飞猛进,虽然还比之自己略差一分,但是中举却不成困难了,说不定再过二年,就是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中进士!
    这等人才,又是亲戚,又是友人之子,安可放过?所以还亲近才是。
    方信却一时不知其意,当下就应了。
    今天就只有两章了,但是这章,我写的很用心,希望读者能体会到,明天上午可能来不及,但是三章肯定有,后天就恢复正常了
第七十章 施粥(上)
    次日,一大早,天还没有亮,方信就起来,要去煮粥棚中,这时,何翔也来了,见了方信,就笑的说着:“贤侄,你也来了?的确,学圣贤书,还要看得百姓苦,不过,本朝立国还不到百年,太祖、太宗、景宗、仁宗、明宗,直到今上,都算是明君,为何也多出如此饥寒之人来?”
    说到这里,他叹息。
    方信是读书人,自然也读得本朝历史,太祖四十一而夺取天下,又为帝二十三年,可所谓社会秩序和经济恢复期,太宗继往开来,以文为治,优待士子,这秀才十数亩,举人三十亩之制,就是他立下的规矩,享国二十四年。
    景宗享国不久,只得了三年,仁宗在位十一年,明宗在位十四年,今上登基,也有十三年了,定年号明文,也算是中人之君。
    方信却是知晓,一切社会都有基础,农业社会以农业为贵,农业在于田地,可田地却是有限,一旦人口超过了土地,任凭政治通明,圣天子在上,都无济于事,更加不要说,政治腐败,官吏夺利了。
    说白了,何翔定佃还算宽容,买卖土地也算是公道,平时还施加善事,但是就这样,他这代掌家,何家田地,还是由二千亩扩大到三千亩地,家业日兴,也算是土地兼并中一员,加快了王朝的灭亡。
    这是规律,无可挽救,所以历朝一般三百,多不过五百年,就是如此。
    现在米价十文一斗,一斗十斤,可所谓廉价,还是已经出现了饥寒了。
    但是这番言语,却是不好说来。当下就到了粥棚,这时,二十个大锅在煮,柴火烧的正旺,一锅放一斗白米,十锅一石,一石一百斤。
    方信见了。却问着何翔说着:“叔父。施粥多少时日?”
    “从十二月十五开始,到新年十五,是一个月。”就是一个月,一天一石,就是三十石,按照米价,就是三两银子,当下就取出来。给了何翔。
    何翔坦然受了,这可不是别的钱,是功德钱,当下交给一个老仆,这是何家几代的仆人,却是姓马,名朴,说着:“这是相公给的。你收好,以后买米就用这钱。”
    “是,老爷。”马朴收了,其实方信在何家,几是少爷。吃穿都是何家标准,餐色精美,更可以说日值五百文,哪在意这点钱?但是这钱却是不同,不但要接下。而且要花了出去才是。
    说话之间。粥已经煮完了,锅子用壮汉拿着。倒在了桶中,虽是天寒地冻,但是作事者也是累的汗出,看样子很有些经验,一锅正好一桶,倒在里面满满的。
    “抬出去!”这时粥桶极重,十人挑起二十桶,就开了门,到了外面,而何翔却已不去了,说上几句,就自回去。
    这时,此时天才明起,寒风拂树,但是早有些人等在外面,见桶挑了出来,就围了上去,个个拿着碗来。
    “拿筷子来!”
    二十只桶才放下,方信毫不客气的吩咐着说,自然当自己半个主人了,仆人也立刻应着命,一双筷子立刻拿来,方信用筷子一插,筷子在粥中,还真是插着不倒。
    “今天何老爷的侄子李相公也放粥,你们有着福气了,喝吧,今天可以多喝一碗了!”马朴就喊地说。
    “谢何老爷,谢李相公!”下面等粥的人,顿时大喜,说着。
    就在这时,正巧有数骑经过,见此情景,就缓缓而行,注意着观看,看了片刻,其中一个男子就问着周围经过观看而不去领粥的人:“这是何意?”
    “嗨,这还用得说吗?您瞧,何老爷在放新年粥!”说话的是一个老头。
    “那你怎么不去领?”
    “往年就十桶一天,过了就没有了,今年就李相公在,多上十桶,也不够喝的,有口饭吃的,何必和没粥吃的人抢?这可是活命粥,抢了老天要怪罪地。”老头说着:“而且,周围都是乡里乡亲地,谁不知道谁家的底细,就算抢了,也没粥吃!”
    “噢!原来如此!”来人恍然大悟,又上前去看了看这粥,还的确是厚实。
    这时,方信正在勺粥,一个又一个将来人的碗盛满,见到女人带了孩子,还多放一点,不自觉就细汗渗出,见此,笑着:“这几位,是不是路上急行,错了餐?来,天冷的很,也来一碗喝吧,要到县城中,就算是马,也要好些时光才是,我这粥非常干净,不会有什么东西!”
    这人看方信一眼,笑的说:“好,就喝碗粥热身!”
    方信就命人取了碗来,给那人和他的随从每人倒上一碗,又抱歉的说着:“我家施粥,从十二月十五开始,到新年十五,是一个月,每天十桶,过了就没有,附近地人都知道,所以来的人都有定数,因此今天第一天,粥多了,来的人不多,还可以给诸位喝粥,如是以后,怕是没有了,毕竟还有饥寒的人,喝了可以活命!”
    那人喝了,的确是厚粥,很香很浓,正好解寒,正要说好,听了这话,却楞楞的,还有几口粥就难以下咽,看了看院子,说着:“这桶粥不错,多少米一桶?还有,既然如此,你家为什么不多施点?”
    “一桶一斗,十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