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懒仙 >

第4章

懒仙-第4章

小说: 懒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方慕南的性子,这种即麻烦又危险的地方,他一般都是不会去的。但可能是今天刚认了陈抟为偶像的缘故,听说了此处便是陈抟老祖与赵匡胤当年华山对弈之处,却是主动提议要下去观仰一番。并决定了明天往南峰,也要经长空栈道去一趟避诏崖。
    鹞子翻身的路凿于倒坎悬崖上,下视唯见寒索垂于凌空,不见路径。须背朝后沿山顶外侧一块突出的大岩石翻下去,面朝石壁,紧挽铁索,以脚尖探寻石窝,交替而下,其中几步须如鹞鹰一般、左右翻转身体才可通过,故名。
    虽列第二,但其实鹞子翻身的难度要比长空栈道大一些。之所以名列第二,是因其路途较短,而且人家比的是险,并不是比难度。因此从视觉冲击及惊险程度上来看,长空栈道名列第一,也是实至名归。
    下了鹞子翻身便是当年陈抟与赵匡胤对弈的下棋亭,又名博台。《韩非子》中记述,春秋战国时,秦昭襄王令工施勾梯登华山,以松柏之心为博箭,长八尺,棋八寸,并在这里勒石题字“王与天神博于此”。
    《神仙传》中记述,某日汉武帝上朝,忽见有人羽衣鹤冠,乘云车、驾白鹿从天而降,武帝惊奇,忙问是谁,来人回答是中山卫叔卿。武帝道,既是中山人,那就是朕的臣民,话刚落音,卫叔卿忽然不见了。武帝非常悔恨,就派遣梁伯到中山郡求见卫叔卿,但只见到了卫叔卿的儿子度世。度世告诉梁伯,其父从小就好道术,辞家去华山已四十多年了。武帝又派梁伯到华山寻访卫叔卿,果然见卫叔卿与几位神仙在台上博戏。台四周紫气缭绕,仙童执幢节侍立左右。
    梁伯与度世急忙跪拜,卫叔卿说:前日去见皇帝,本想借此机会劝告皇帝不要再打仗,以解百姓苦难,而皇帝妄自尊贵,反说我是他的臣民,同这样的人有什么可谈的呢,所以我就走了。卫叔卿还告诫度世说,不要贪恋富贵,不要在朝当官。度世听从父训,从此隐居修炼,不谋仕途,后来果然修成神仙。
    而自陈传与赵匡胤在此下棋赢了华山之后,后人为纪念此事,遂渐改名为下棋亭,并建有铁亭一座。后于文革时期被毁,现为八五年于原址上所建的一座石亭。亭中的石桌上刻有一盘残局,据说是当年赵匡胤与陈抟下棋时的残局,桌旁则有四个石凳。
    从鹞子翻身下去观仰了一番下棋亭,并拍照留念后,方慕南与唐诗语便又原路返回。随即又游览了东峰上的“华岳仙掌”等著名景致,并与东峰顶欣赏了番夕阳落日美景后,便早早返回了东峰宾馆。为了明日能够早起看日出,二人吃过晚饭后便回房上床睡觉。
    这日晚上,方慕南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站在白天刚刚游览过的下棋亭中,梦中的他,神色庄严,低头看着棋台,忽然张口说了两句他从不曾听过、看过、说过的话。
    “先天无极,福寿无双。”话音一落,那方棋台中便忽然飞出一块绽放着莹白光芒的掌心大小的玉佩,在他面前的空中缓缓旋转。他手一伸,那玉佩便自动飞落至他掌中。梦至此而止。
    这个梦十分清晰,便如同他真实的亲身经历一般。他醒来后回想,每一个细节都能够记的清楚无比。这梦似乎昭示着什么,梦中的情景总是在他安静下来不做它想时会忽然地在脑中闪现,让他一早晨都有些恍恍惚惚,连清晨的朝阳台观日出都没观出什么兴致与景色来。
    “你怎么了,是不是昨晚没睡好?”赏玩日出返回宾馆的途中,唐诗语拉着方慕南问道。她也瞧出了他有些不妥。
    “可能是吧!”方慕南似仍有些恍惚地答道。稍顿后,打了个哈欠笑问道:“我可不可以申请回去后再补个回笼觉?”
    唐诗语略迟疑了下,道:“好吧,你去睡吧,我等你!”
    方慕南没再说话,往回走去。到得宾馆前时,他又停住脚步转而到旁边呆望了鹞子翻身下的下棋亭片刻。回去后,他却是连早饭也不吃,直接回了房间睡觉。
    只是,这一个回笼觉中,他却是又经历了一次昨晚的那个梦境。一模一样,也依旧是清晰无比。
    “还真是奇了怪了!”方慕南双手相叠垫在脑后望着头顶的天花板喃喃自语。
    发着呆想了会儿后,他似乎拿定了主意,翻身下床,出门去找唐诗语。唐诗语却是不在房间里,他掏出手机给她打了电话,然后回房等唐诗语返回。
    唐诗语回来后,两人收拾了东西退房。接下来,从东峰前往南峰,然后环游南峰、西峰诸景,中午时在西峰下的镇岳宫用了午饭。饭罢休息片刻继续动身,从镇岳宫至三峰口金锁关,沿来路返回下山。
    回到山下玉泉路上的金融宾馆准备收拾东西退房时,方慕南向唐诗语道:“诗语,我的房间就不用退了,我打算在这里再多游玩两天。反正我哪天都是假期,回杭州也是一样没什么事做,难得出来一趟就多玩几天!”
    唐诗语听罢,奇怪地看了他片刻,问道:“你是不是还有什么其他目的?”
    方慕南笑道:“没有,我哪还有什么目的,就是想再玩几天而已!”开玩笑,他难道要告诉唐诗语自己就因为个梦突然发神经想去证实下梦中之事。
    “好吧,那你自己多保重!”唐诗语又盯着他顿了片刻后,终于迟疑地点头答应。
    方慕道:“你也是,一路平安!”顿了下,又道:“啊,对了,要不要我再陪你一起游了西岳庙?”
    “也好!”唐诗语点头笑道:“那你在大厅等我,我上去收拾了东西就下来。”
    方慕南含笑应允,唐诗语径去自己房间收拾东西。
    约有一刻钟后,唐诗语拖着行李箱返回。方慕南迎上,然后两人一起到柜台结账退房。当然,只退了唐诗语的一间。另外,唐诗语为他预付了三天的房钱。
    方慕南也没有拒绝,一切办妥后两人一起走出宾馆,坐了出租车前往离华山五公里外的西岳庙。一番游览拍照留念之后,二人于西岳庙大门口分别。
第六章 真幻
    送唐诗语上了返回西安的公车后,方慕南招了出租车直接驶往华山东山门。此处离华山正山门约有两公里,连接着的黄甫峪里有一条7。6公里长的水泥进山公路,乘景区专线车抵达瓦庙沟,从瓦庙沟可以乘索道直接上北峰,最多只需十分钟便可到达。这一条索道被誉为“亚洲第一索”,全长1550米,于1996年5月投入营运。
    黄甫峪在华山峪之东,又名黄神谷,因春秋战国时黄芦子曾在峪内隐居而得名。登华山主峰的华山峪道路未开通前,游人多由黄甫峪进山攀上主峰,这一情形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一书。书中记述春秋时秦昭襄王令工施勾梯登华山,以松柏之心为博箭,箭长八尺,棋长八寸,上刻着“昭王常与天神博于此”;又传赵武灵王也由此峪进山,施勾梯登上华山主峰,并勒石“主父常游于此”;西汉时,武帝刘彻派使臣寻访仙人卫叔聊,也是从此路登上华山的,到了南北朝时代,华山峪道路虽然已经开通,仍不时有人从黄甫峪登山。
    发生在解放前夕1949年6月“智取华山”的事迹中,人民解放军就是由黄甫峪攀上华山北峰,进而解放了华山,创造了神兵飞越天险、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打破了“华山自古一条路”的说法,由瓦庙沟至北峰的索道建设就是主要沿着当年解放军的登山道路。
    从这一边登山,虽然少了许多景致与徒步登山的乐趣,但却比徒步爬山要快了许多,正是懒人所选。之前方慕南就曾要求乘坐缆车登山,只是唐诗语一力坚持要徒步登山,现在他一个人,自然是要选这既方便又省力的登山捷径。只是还需过擦耳崖、苍龙岭、五云峰等地,然后至三峰口金锁关。
    他之前与唐诗语一起下山时已是下午时分,后又与唐诗语一起游览了西岳庙,此时再行上山虽选择了捷径,但当他赶到东峰宾馆下榻时却也已是黄昏时分。
    要证梦中之事,是方慕南在早上那个回笼觉醒来思索后便有的计较。他被这梦已困扰了整整一天,虽觉不可思议,心下总想着却还是要寻证一番已证真假。没有,自然绝了此念,只当是发怪梦;有的话,自然得看情况另做计较。
    因早有了计较,因此上午退房之时他主动提出了由自己结账退房,并寻了个借口先行将唐诗语支使了出去,他则只退了唐诗语的那一间,自己的悄悄留了下来。现在返回来入住,便不需再麻烦一次。
    鹞子翻身这处虽险,但肯历险下翻的也是大有人在。即便没勇气、力气下翻的人,站在峰顶这边,也是可以遥遥望见清楚对面下棋亭的。虽然方慕南心下觉着此事怪诞不经,只是怪梦的成份居多,但却也不能不做万一的打算。万一自己念出了那句话后,真个棋台里突然飞出个玉佩,却恰巧被人撞见实在是不好解释。所以,他决定还是夜半无人旁观时来证实最好。
    半夜爬山的虽也大有人在,但半夜下鹞子翻身的人可说……也不能一定、肯定以及确定的说没有吧,但起码据他所知,大半夜乌漆麻黑下鹞子翻身的人,他真的是不知道有谁玩儿过这险。
    ……
    五月七日凌晨二时四十七分,天上无月,星光黯淡,正是月黑风高夜……偷摸行事时。
    方慕南站在鹞子翻身上的峰顶边上,看着漆黑不见底的深谷山壑,仍觉自己为了个怪诞不经的梦就下这么大的功夫、冒这么大的风险,实在是有些发神经。不但有违他一向的做事原则,而且要知这里不比别处,华山第二险,白天下的时候都是捏着把汗,这大半夜的,一个不小心……严重的说,这已是拿生命在冒险。
    当然,其实未必有这么严重。方慕南现在,起码就是信心满满、满有把握的。尤其是当他的脑中又忽然闪现过那个梦境时,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牵引着他、呼唤着他。他不再犹豫,翻转过身躯,一把紧挽住铁链,另一只手打开手里小手电的开关用嘴咬住,腾出手来抓住铁链开始下翻。
    他昨日已有过一次下翻的经验,今次也算是驾轻就熟。虽然是晚上,但便是白天也本来就难瞧见落脚点,完全是*脚在下面探寻摸索,最主要是手抓紧了铁链不掉下去就行。他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手抓紧,脚踩稳。每下一移一步都首先把握好身体平衡,不急不缓,一步一个坑的往下爬。
    “1…2…3…4…5…6………54…55…56!”他每踩一个脚窝便心中默数一个数,总共五十六个脚窝后,终于脚踏实地。他长出一口气,抹了把冷汗。取下嘴里的小手电筒装入口袋,然后换上腰里别的大手电筒照路,开始走石梯。下了鹞子翻身后还有一百二十六个石梯才到下棋亭,这一段路也是需小心翼翼的。
    一步一个阶梯的小心走完,方慕南踏入下棋亭中,长舒一口气,叹道:“呼,终于到了,这叫他娘的一个累!”
    他平静下心情,喘了几口气,平稳了呼吸。然后灭了手电筒,重新别在腰里,上前一步,低头看着棋台,神色庄严。一切都与他梦中的动作一模一样,又在脑中回忆了一遍梦中的话,然后他才缓缓地轻声念道:“先天无极,福寿无双。”
    奇事发生了,话音一落,那棋台之中竟然真地飞出一方掌心大小的玉佩,散发着莹白的光芒缓缓旋转着飘浮在他的面前。
    ※※※
    一个奇异的空间内,一朵白云之上,侧卧沉睡着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他鹤发童颜、面色红润,穿着一袭青色的道袍,似乎已不知沉睡了多少年。
    “先天无极,福寿无双。”
    忽然一个清朗的声音响彻在这广大奇异的空间内,这声音如洪钟大吕,又如雷声滚滚,响彻在这空间的每一个角落,连老者身下的那朵白云竟都被这声音给震散。
    白云散去,老者忽然双眼一睁,身子一横,盘腿坐于空中,那还未完全散开的白云又在他身下凝聚,托住了他刚刚坐直的身子。
    “啊——”他张嘴轻声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懒洋洋自语道:“这一场好睡!”
    ※※※
    方慕南望着面前凌空飘浮旋转地玉佩,惊讶地张着嘴,一时呆若木鸡,完完全全地怔住了。
    好半晌后,他方才回过神来。然后按着梦中的动作伸出手掌,那玉佩便如梦中一般自动飞落入他手掌之中。
    他紧握住手中玉佩,转而四望,发现并没有人注意到此处的异象。峰上虽有手电筒的光亮闪烁,却并无人向此照来,依旧是专心地爬山,往着朝阳台准备看日出。
    此处细看多有不便,他将玉佩贴身收藏好,开亮了手电筒照路,依旧小心翼翼地原路返回。
    直至回到宾馆的房间后,他才拿出玉佩放在灯下细看。
    这是一块掌心大小的长方形玉佩,通体莹白,毫无一丝暇渍,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但已不是刚刚从棋台中飞出时那般光芒四射。玉佩的边缘刻以云纹相饰,中间的一面正中刻着个“福”字,另一面则刻着个“寿”字。
    这两个字的字体与字形他都很熟悉,正是相传为陈抟老祖亲手刻写的“福”、“寿”二字,华山石壁便有石刻,他昨天下午与唐诗语游览的西岳庙中也有这两个字的碑刻。此二字独具特色,内含“田给予福,林付长寿”八字哲理。尤其“寿”字,仔细观之,若隐若现地暗藏有“富”、“林”、“佛”三字,寓意深远。
    方慕南摩挲着玉佩,喃喃自语道:“这两个字都是陈抟老祖所写,玉佩又是在老祖与赵匡胤当年对弈的下棋亭所得,这其中又有何深意呢?”他微皱着眉头思索着,却终于是想不明白,干脆便不再去想,张嘴打着哈欠躺上床去睡觉。为这事儿,他可是劳心劳神又劳身劳体。
第七章 第二梦
    这一觉中,方慕南却是又做了一奇梦。
    梦中的景致首先是从华山峪登山途中五里关后的石门,随即场景转换移动,从石门转东,转而进入以陈抟老祖“希夷先生”赐号命名的希夷峡中。
    峡中林木丛生,浓荫密布,泉水滴沥,云雾漫漫,他前日与唐诗语一起登山时,只是在峡口的附近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