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懒仙 >

第82章

懒仙-第82章

小说: 懒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太远。
    出了湖畔居茶楼,右前方不远处的树木掩映间竖立着一圈在夜色中颇为显眼的白色围挡板,看起来像是处建筑工地。不了解情况的人或许会这样认为,但方慕南不会,因为他了解情况,知道那里其实是古杭州城钱塘门的考古挖掘地。
    发掘古钱塘门,是为明年的西湖申遗。
    南宋以前,杭州有旱门十三,水门五个。但历经后世元、明、清战火动乱以来,杭州城已固定为十个城门,前人曾有编了首关于这十大城门的民谣小调流传下来,有道“涌金门外划船儿,钱塘门外香篮儿”。而如今,涌金门处依然是西湖岸边的著名景点,但钱塘门处却只留下了一块儿刻有“古钱塘门”字样的纪念石碑。
    望江门、武林门、清泰门、涌金门、清波门、庆春门……古代杭州城门诸多,但不少城门在历史沿革及毁坏重建中名称上都有些变化,另还有些别称。如望江门又叫草桥门,武林门早时叫余杭门,庆春门最早叫东青门,因临菜市又叫菜市门,后来重建又改称太平门等等。还有的,在毁坏重建中地址也略有些变动。而钱塘门却是这些城门中始终未改名易地地城门。是杭州最古老的城门之一,也是杭州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从前的西湖,位于杭州城外,临湖的为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这三处城门,而其中又以钱塘门离西湖最近,是出城游湖的重要通道。因而。要在西湖申遗里弄清楚西湖和杭州城之间地关系,钱塘门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也就是市考古所的专家们以前对此不闻不问,现在却费尽周折地找到并开发挖掘的缘由。
    有关钱塘门的事迹和故事很多。
    北宋末年著名的方腊起义,方腊起兵时就是从钱塘门攻入地杭州,但不足两月。又从钱塘门仓惶败退。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起义时,忠王李秀成也是从钱塘门突袭攻进的杭州。
    清雍正时,战功赫赫威震西北的大将军年羹尧因僭越妄上,曾一度被贬官至杭州钱塘门做了个看守城门的小兵。
    民国时著名诗人李叔同也与钱塘门大有渊源。说起李叔同。可能会有人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但若说起他出家后的法号弘一法师恐怕就很多人知道了。若这都还不知,那么“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地诗句你定然耳熟能详。这位弘一法师李叔同便正是这首《送别》的作者。相传这首诗就是他在钱塘门边写就,而后来出家做和尚,也是从钱塘门走出。然后一叶扁舟。去了对岸的虎跑寺。
    钱塘门的挖掘是从九月份就开始的。历经一个月的时间,终于上月底完成。方慕南记得,这其间乔依曾多次在现场采访报道,他也是从电视上看了乔依的报道才知道这件事地。
    只是现在挖掘考古工作虽已完成,但钱塘门遗址将于何种方式展示,以及既然确切地遗址已经找到,距此更东南边位置原先那个作为示意的“古钱塘门”石碑是否还需保留等问题还没作出最后定论。到现在,相关部门及专家仍在研讨中,所以这里的围挡板也仍没拆除。并且还留有相当的保卫人员。
    “其实我真的挺难理解的。这么个只剩地基的破烂古城门有什么好考古挖掘的?”小青望着不远处的那白色围挡板,很是不解。
    她是古时就在杭州生活过地人物。自然知道古钱塘门地所在,先前来时一眼就认出了那里,问起那里做什么时方慕南也作了相关说明。她先前就表示了不解,现在出来却还是不解。
    “这是为了申遗。”方慕南懒懒地重复他先前的解释。
    “那申遗又是为地什么?”小青仍是不解,随即却又带着释然轻叹,“历史就是历史,存在就是存在,难道不申请那个世界文化遗产就能抹消掉西湖的历史与存在吗?是什么就是什么,本来如此,又何需别人的承认?说来说去,其实也只不过是为搏个虚名罢了!”
    方慕南叹道:“那是你不知道,这虚名有多大的好处。现在这世上,其实就是靠些虚名搏噱头,有了这噱头那立马就变得不一样了。凡事只要加上个什么世界、国际的字眼名号立马就让人觉着地位增升,自封的都很有些效果,更别说这正式承认的了!”
    “哦!”小青点了点头,有些半惑半解,却没有再问。
    她虽吸收了胡雪柔的记忆,但并没吸收胡雪柔对事物的理解与看法。因为被吸收者的一些独特自我见解以及根深蒂固的思想、看法,会对吸收者的性格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吸收者的心性、意志等不够坚定的情况下,严重的甚至能够造成*人格分裂、思想混乱,甚或变成白痴。所以她吸收胡雪柔记忆时,为保持自我的纯粹,只吸收其记忆、经历、经验等等,对她的思想、理解、看法等则半点痕迹不留的全部屏弃。
    所以,小青虽有胡雪柔的记忆,但并没胡雪柔对事物的理解与看法,这就难免她以一个古人的眼光来看待现今事物时对其难于理解。就像开挖钱塘门与西湖申遗这两件。
    方慕南没详细问过,所以也不知小青的切实情况,他也懒的探究太深太多。小青问了。他回答就是,很简单地问答模式就可以,何必要把问题深入复杂化?
    知其然,其实不必太知其所以然。你吃道菜,品尝就可以,不用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做的。空调、电视、电冰箱。你会用就可以,没必要非去深究搞清楚原理弄明白怎样生产出来的。
    方慕南不是科学家,他只是普通人,而且更是个懒人。将目光从围隔古钱塘门发掘址的白色挡板上收回,他牵着小青的手带着她往湖畔居的左边行去。虽是拿散步消磨时间。但他还是带着小青往楼外楼地路上散去,这样等待会儿正式赶往时不会太赶的急匆匆。
    走了两步,他忽然又是有些感叹地道:“其实你说的不错,虚名而已,争来争去也挺无聊的。只是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把这虚名二字臻破、看透?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现在这世界比古代繁华远甚,但浮华亦远甚,不知多少人为些虚名争得头破血流也要拼尽所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地去争。”
    “还有些撮尔小国,什么都比不过大国,但却夜郎自大,就只会睁眼说瞎话地吹牛皮、争虚名,想要处处压人家一头。但在人家庞然大物眼中看来。他们只不过是些跳得欢的跳蚤。连跳梁小丑都算不上,最多只能是弄得人身上痒痒罢了。”
    小青静静听着他说完,笑道:“但我还是觉着现代比古代好,起码有这些漂亮衣服穿,有电视可看,还有许多功能不同、种类繁多地电器。”她说着,秀了秀自己身上的衣服,又接着道:“你没在古代生活过,不知道古代生活的许多实际难处。以前我也不觉得自己生活得有什么不好。但自从见识到了现代生活。我才觉得自己以前过得多么落后。相比起来,我觉着以前就像是在地下。现在则是在天上。”
    方慕南故作惋惜地摇头叹气取笑道:“唉,我亲爱的小青,你这西子湖中的精灵,你已经被现世地浮华沾染而堕落了!”
    小青转头看着他,扑闪着美丽的大眼,嘴角带着抹调皮地笑,道:“我是妖怪,又非仙子,本就该属堕落,你不要把我看得那么高洁。况且,你没听过仙子也有思恋凡尘而甘愿堕落的吗?”
    方慕南道:“那些仙子好像都是为了爱情,我可没听过哪个是为了俗世的繁华?”
    “哼,那是你孤陋寡闻!”小青不屑地撇撇嘴,下巴微抬,眉角轻扬。还带着丝自傲的微笑,一副我比你见多识广的样
    看着她在路灯的灯光下反射出微亮光芒地微微噘起地双唇,方慕南只觉分外诱人,忍不住低头用自己的双唇捉住深深吻了下去。
    “唔!”小青鼻中发出一声微哼,稍加反抗便闭上了双眸任他轻薄。稍即则又张口回应,丁香暗渡。两人唇齿纠缠,舌来舌往,亲吻的同时早已拥抱在一起。
    好半晌后,两双唇方分。
    小青娇颜生晕,微吐着气,圆睁双眼仰头看着他,佯怒薄嗔道:“哼,说不过我就只会堵我嘴吗?”
    方慕南忍不住好笑,又在她唇上轻啄了下,微笑道:“我并没觉着现代不好,我只是认为人的思想应该更有古风。物质文明的进步,不应该让精神文明消退。至于你,什么样儿的你我都喜欢!”
    “是吗?”小青嘴角微扬,有些狡黠的笑,“那我变成蛇的样子你也喜欢?”
    “呃!”方慕南不由面色一僵,有些讪讪地笑。他刚才那句话只是形容她精神、性格方面,却一时忘了她是只妖怪的本质事实。他笑了笑,没有改口,也没有接口。
    小青也不想让他太难堪,只是得意地嘻嘻一笑,感觉又占上风。轻轻挣开他怀抱,拉着他手继续前行。
    再往前走不远,方慕南带着小青转往风波亭略呆片刻,怀缅了下民族英雄千古英烈精忠武穆岳飞岳元帅。
    风波亭乃是岳飞与儿子岳云、部将张宪地被害处,后来由于历代战火被毁,直到去年杭州市政府才在市民纷纷要求恢复风波亭遗址地意见下重建。这重建的风波亭正是位于钱塘门附近,除风波亭、风波桥外,还在旁复建了纪念岳飞之女岳银瓶地孝女井,整体建筑全部按照宋代样式和风格。
第三十一章 相见难
    离开风波亭,再前行不远,二人拐进白沙路的西湖沿岸。
    白沙路只有三百来米的距离,二人紧沿湖岸切进,又缩短了百来米的路程。走过剩余不足两百米的路,尽头是一处丁字路口,照直前走是北山路,右拐则是保路。
    方慕南自是带着小青并不停留地沿湖岸照直往前,再行两百余米,遇路口左拐则便踏上白堤。
    白堤上的第一座桥即是断桥,也是著名西湖十景之一断桥残雪的所在。当然,现在是赏不到这一景的,因为今虽已立冬,但却并无雪。
    断桥在西湖的众多桥中无疑是最有名的一座桥,但它之所以如此名闻遐迩,原因除了是西湖十景之一外,更多的却则是因为《白蛇传》的传说。相传,白娘子与许仙就是在这里相识相会并在这里定情的。
    断桥之名,由来颇多。有一种说法,说是许仙与白娘子缘断于此,所以故名断桥;另有一种,则说是因从孤山而来的白堤到此而断,所以名断桥;还有一种,则说是此桥最早名段家桥,由一对姓段的夫妇出资兴建,后来“段”、“断”同音,便渐渐被叫作了段桥。
    这三种说法中,最后一种是被认为是真实度最高与最为可信的。
    两人早前阴神相会共游西湖时,方慕南就曾问过小青,知道她在宋朝那时候这桥就已被叫作断桥了。那显然不会是第一种说法,这种说法纯属是有人瞎编意会地扯关系。
    作为传说里仅次于两位主角白娘子与许仙的重要人物,小青并没在这传说中许多故事发生地的重要地点多作停留感叹。在过去的时日里,她早已在这里感叹的够多了。现在,她只想重新开始一段美妙的人生与生活,她要展望未来、把握现在,而非时不时地再去回首往事。
    方慕南倒是在这里多停了一下,抬腕看了下时间。已是时过七点。走过白堤,便是孤山,而楼外楼就正在孤山。约摸了下距离,方慕南并不着急,时间还宽裕,两人仍可以现在散步的速度慢悠悠地前往。
    白堤长有两里,起于断桥残雪,止于平湖秋月。经过一个秋天,沿堤两岸种植的桃柳早已叶落枝干,光秃地枝条望去倒也有种别样的景致与凄美。桃柳下的草地种植的是四季常绿型草。在这初冬的今日倒还绿意盈盈,散播着盎然生机。
    走过断桥,走过锦带桥,白堤的路在脚下不断被抛于身后。终于到达平湖秋月,踏上孤山。沿着孤山路再行不多时,便即到达楼外楼餐厅。
    这时,离约定的八点还有十多分钟。但当方慕南带着小青到前台问询时,却被前台小姐告知。他约的客人早于他们之前十分钟左右便已提前到达。客人自然是乔依无疑,方慕南没想到乔依会这么早就到。跟着服务员到达他所定的包厢,开门一见,果然正见乔依坐在里面。
    听到门响,乔依随声望至,见到是方慕南与小青,连忙起身相迎。望向方慕南时,她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激动,只是面带友好微笑地瞧了一眼,然后便将目光移到了小青身上。打量着这自十六岁那年起就曾无数次出现在自己梦中地女子。
    这张美丽精致的容颜熟悉而又陌生,这张脸她曾无数次在自己的梦中见过,也曾在方慕南的画中见过,但直到今天,她却才真真正正、切切实实地见到。
    中午的通话让她早有准备。再见到方慕南时,她极好地收敛、掩饰了对于方慕南的感情流露。但当这一刻真正面对小青时,尽管她心理也早有准备。却还是难掩内心深处涌起的那股激动。
    小青也在打量着乔依,这也是她第一次见到乔依的真人。甚至包括乔依地上一世苏小小,因为她当年认识苏小小的时候,苏小小就已经是一只鬼了。可以说,她从没见过苏小小的人。而从某方面来说,她在这之前也从没见过乔依。因为她这些年来阴神所见的,也只是苏小小残留的魂,而并非这一世的乔依。但她显然并没把这两个名字与身份分开,见到面前这张熟悉的容颜。她带着欣喜与激动。熟悉地叫了声“小小!”
    乔依对这个名字并不抗拒,甚至在小青这样称呼她时。她有着忽然而至的隐约熟悉感。这让她一时有些恍惚,露出思索之状,想要努力把握住这种感觉。但不等她抓住,这感觉便又如电光一闪般消逝。
    而这时,小青则过来抓住了她双手,看着她双眼欣喜地感叹道:“能再见到你,真好!……我原以为,这一生再也没机会见到你了,不曾想还能有今日!”
    “能见到你也挺不容易的,我可已经等了你一个多月了!”乔依回过神来,微笑说道。
    小青熟络的语气,让她也少了许多初见地生疏。只是却仍难免有些怪异,小青当她是熟得不能再熟的朋友,而她对小青虽也有熟悉,但更多的却还是生疏。毕竟她并没有恢复苏小小那一世的记忆,她对小青的熟悉只是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