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工 >

第105章

大明天工-第105章

小说: 大明天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彦对骑兵并不是很看好,因为他知道历史地发展方向,在未来的战争中,火器才是王道,而骑兵,特别是冲阵用的骑兵,终有一天是要退出历史的舞台,虽然这个过程还能漫长,但是骑兵能发挥的作用确实会越来越微不足道。
    顾及到复辽军强悍的火炮实力,建奴骑兵故意将队形分得很散,他们在将近一千尺的正面,排出几十骑,一共五排,冲到阵前的障碍物附近,一边勒马,一边将羽箭射了出去,这就是所谓的骑射了。
    建奴骑兵娴熟地控马技术让王国兴羡慕不已,不过建奴这种打法,显然是不能对复辽军造成任何伤害。
    抛射本身就没有什么命中率可言,也就是射在一个很大地范围里,能不能射中目标,那就全是运气了,何况还是在颠簸的马背上。
    这时候地火炮射击也是差不多,虽然能够控制射击的距离和范围,也不可能做到精确的瞄准,特别是建奴的马队分得比较散,最多只有不到一半的炮弹能够击中目标。
    因为采用了轮番射击的策略,每次也就只有两三枚铅弹落下来,但也能不时带去一两个建奴骑兵的生命。
    铅弹砸在人身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骑兵的惨叫,战马嘶鸣,此起彼伏,这都让建奴的骑兵胆颤心惊。
    建奴地骑兵呼啸而来。射完箭后就掉头向东,沿着丘陵缓缓打马退回本阵,第一队骑兵冲过以后,也是丢下了十几骑人马,第二队骑兵紧接着呼啸而来。
    第二队骑兵却是贴着金州城和东城的边界,以四五人为一排。呈纵队前行,然后缓缓转向,在设置障碍的地方,呼啸向东,同时将箭矢射向矮墙。
    在金州城头,李彦他们分明看得清楚,在骑兵阵列的后面,已经有大队的步兵冲了上来,甚至都不要车。看样子是要想法搬开那些障碍物,好让骑兵继续向前突进。
    “炮兵还是挡不住,”王国兴皱着眉头。每一轮只能杀伤十余名建奴骑兵的效果,显然不足以带来什么战果。
    “二十几门炮,能起多大地作用,”李彦笑了笑,实心弹的火炮,用来对付骑兵显然不够,不过建奴要一直这么冲,伤亡的累积也不会小。
    建奴想要用骑兵的骑射来压制东城可能存在的火铳手?李彦指了指城下的建奴兵:“让城头的炮兵也打上两炮,告诉崔石头。让他弄清楚建奴骑射的羽箭着落点,我倒是不信这样的漫射,能够压制住我军地火力。”
    金州城头安排在东北角上的几门火炮,也是轰然作响,加入了轰击建奴骑兵的行列,李彦很乐意用铅弹火药来换取建奴精锐地生命。
    不过建奴很快放弃了骑兵的冲击,在骑兵的掩护下,他们的几队弓箭手已经前进到四五百尺的距离,开始张弓搭箭。
    而在他们的身后。大队的车滚滚而前,前面的障碍物也是被清理掉不少,正像李彦所说的那样,分散队列,那么二十几门实心弹地火炮,所能造成的伤害并不如想象中来得那样大。
    东城的火炮很快调转炮口,开始轰击那些搬移障碍物的辅兵,以及后面那些弓箭手,静止状态下的抛射。杀伤力无疑要比骑射来得高很多。
    乌尔古岱和李永芳果断地东侧投入了主力。骑兵、弓箭手、精锐的摆牙喇步兵和车,层层叠叠地压了上来。不断落下的铅弹,似乎也挡不住建奴的推进。
    而在西侧,建奴也是驱赶着汉军冲了上来,不过在两旗火铳手的打击下,这些纯步兵自然起不了什么作用。
    “建奴地将领果然是老辣,”李彦不禁微微感叹,建奴果断地在东城投入重兵,原来稳妥的布置便显得有些薄弱。
    “令选锋营左掖增援东城,着崔石头坚守东城,打退建奴,”李彦下达了新的命令:“告诉崔石头,不要怕伤亡。”
    四百尺,也已经达到灭虏铳的射程,既然火炮压不住,也就只能派出火铳兵了。
    “所有火炮,目标建奴弓箭手,急速射,”崔石头脸上总是冷冰冰地,下达命令的声音也是纹丝不动。
    “右掖左旗、右旗、中旗,五排轮射战术动作,起!”崔石头一声令下,号角声起,原本蹲在水泥板下面的火铳手齐齐向前跨出一步,站了起来。
    东城与西城相比,只有西城长度的一半,崔石头在这个突起的棱部集中了三个旗火铳手。
    第一排火铳手迅速将火铳架在水泥板上,听着队长的号令,扣下了扳机,他们地动作和西城地火铳手一般稳定、娴熟。
    三队组成的第一排,一轮七十五枚铅弹,在三百尺左右地距离上,那些忙着清除障碍的辅兵顿时扑倒十几个,甚至在后面的弓箭手也伤了几个。
    看到矮墙后面突然有人出现,建奴的弓箭手也是迅速弯弓搭箭,举弓朝天,射出了一轮抛射。
    建奴的弓箭手有四五百人,虽然分得比较散,却也是射出一片羽箭,排成队列的火铳手与后面装药的辅兵,却也是伤了十几个。
    正文 第一四五回 血色战场
     更新时间:2009…7…14 22:31:29 本章字数:7324
    头盔与胸甲护住要害,火铳手通常只是手臂插上了羽箭,或者羽箭钉在胸甲上,但并不深入,反而是辅兵重伤了一员。
    受伤者很快被辅兵接应下去,接受伤口的处理与包扎,李彦并不希望在己方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因为带伤作战而增大战后的死亡率。护理伤病,减少战损率,这已经是复辽军的惯例,这种惯例与身上精良的铠甲一样,让士兵们更加安心。
    密集的火铳铅弹给并不严整、正在清理垃圾的建奴杂兵造成了极大伤害,有几枚从人群中穿透过去,射中了后面的弓箭手,击伤数人,击毙一人,但在第一轮次的对射中,仅就弓箭手与火铳手的上网来说,显然是弓箭手占了上风。
    倒是调整攻击目标的二十余门各型火炮,给弓箭手队列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虽然只有四枚炮弹直接砸进队列,却拉出了一道道血路,伤残十余人。
    伤亡的数字看上去不大,但那种随时可能有铁球落到头上的心理压力,却是实实在在的,也幸亏这些弓箭手是建奴精锐,远非汉军可比,他们还是一板一眼地张弓搭箭。
    建奴的弓箭手并没有分段射箭,抛射需要足够的密度和数量,才能造成有效的杀伤,建奴弓箭手排出三排,每排一百多人,三排近四百人,射完以后又是弯弓,他们的效率显然并不高。
    选锋营的第二队火铳手却比建奴弓箭手又快了一些,第二轮、第三轮射击,密集的弹丸呼啸而出,一轮七十五枚铅弹,建奴兵的伤亡在急速增加。
    建奴的弓箭手这时候才射出了第二轮,效果却比前面还要差些,毕竟在铳炮的打击下,弓箭手的阵型出现了松动。
    第四轮、第五轮,火铳手的射击并没有因为对射而发生改变,他们的正面就是清理战场的杂兵以及排得整整齐齐地弓箭兵。只要将弹丸打在正面,差不多就能起到效果,至少会造成伤害。
    火铳手的身前有矮墙保护,建奴的抛射看上去吓人,其实真正射到队列中的,十中一二而已。将近四百人的火铳手以五排呈线形排列,摊开的面积并不大,抛射能形成这样地效果,已经是很不错了。
    射过来的羽箭又多数被头盔、胸甲减缓、挡住,一轮伤亡也就在十人左右,而且大多并非致命伤,对选锋营来说,还能够接受。
    一个轮转打下来。几百枚铅弹横扫出去。那些快要前进到护城河。清理障碍地杂兵固然死伤惨重。七零八落。建奴弓箭手地伤亡也在急速增加。
    火铳手地轮转没有任何停滞。甚至在一个轮次打完以后。原本紧张地情绪都有所缓解。打得更加流畅。
    此消彼长。建奴地弓箭手本来就没有什么优势。这时候逐渐暴露在火铳地火力之下。劣势渐现。
    三个轮次打下来。选锋营损失将近两个队。当然死亡和重伤地人很少。大多是轻伤。被调下后包扎。作为预备队。
    不过选锋营地轮射并没有受到影响。只是从五排变成了四排。但是因为辅兵地协助。火铳手也打得越来越好。四排轮转竟然也是无比流畅。
    多出来地人则作为后备。随时顶替前面四排有人受伤后空出来地位置。
    当前面的杂兵渐渐稀疏的时候,第一线的弓箭手伤亡开始急速增加。与火铳手身上穿着开价不同,建奴的铠甲多是优先装备骑兵,弓箭手身上只有简单的布甲,或者没有甲,在三百多吃的距离上,被灭虏铳的铅弹命中,当场死亡的可能性不大,但重伤、丧失战斗力并因为流血而死亡地比率却很高。
    建奴没有复辽军那样完备的医疗护理体系,他们的伤病只能在战场上坚持。直到死去。
    只要扫光这些弓箭手。建奴的布置便会落空,但在这个时候。建奴的车终于从弓箭手阵列的空隙和两侧运动上来。
    为了保持火力压制,建奴将弓箭手顶到前面,车反而落在后面。车落后得并不多,选锋营的火铳手不过才打出六个轮次,复辽军的训练标准,是要在一分钟里打出一个轮次,所谓的一分钟,也就是李彦地脉搏跳动六十下。
    即便是在辅兵协助的情况下,火铳手也很难打出这个成绩,不过最多通常不到两分钟可以轮转一次,也就是说差不多十分钟以后,建奴的车终于运动上来,而这个时候的建奴杂兵和弓箭手都是损失惨重。
    车没有去管那些杂兵,而是试图在弓箭手身前排出一道防护墙,他们甚至在车的前面挂上了装土的布袋,即便是五六斤重的铅弹砸上去,也不能一下子砸烂。
    “矛与盾啊,没想到建奴的战争艺术,也已经到了这个程度,”李彦感慨说道。
    虽然凭借充分的准备以及火器优势,建奴自始至终都未曾对复辽军造成致命地威胁,不过建奴能利用手上地牌,打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不断削减复辽军地火器优势,可以看出对方的将领并不愚蠢,甚至很聪明,建奴在战争中获得的战争技术,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如果是野战,遇到这种车阵型,我们要怎么办?”李彦看了看王国兴、茅元仪等人,在守城的情况下,他倒不是太担心,但若是野战遇上了,失去城墙的屏障,以及火炮优势,要打翻这些厚实的车就比较困难。
    若是让这些车冲击步兵阵列,不管是火铳兵也好,长枪兵也好,都是比较麻烦,一旦被冲散,失去阵型的依靠,很容易成为骑兵追杀的目标。
    战争的较量,就是矛与盾的较量,防住敌人的进攻,并让敌人挡不住自己的进攻。
    “用大炮!”王国兴始终青睐火器:“抵近了轰击。看,轰翻了。”
    装了泥土的车确实能抵挡一两下轰击,但若是运气不好,被连续轰上两三次的话,也只能被轰杀至渣。
    一辆车被轰翻在地,后面的车很快被推了上来。堵住了缺口,建奴军中这样地车似乎有很多。
    车的战场生存能力显著提高,一两架车的毁坏也不影响建奴用车为身后的弓箭手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然后缓缓推进。
    弓箭手紧随车向前移动,在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更加靠近城墙,意味着即便是抛射,也能造成更加精准地打击和更大的杀伤。
    崔石头看着战场形势的变化,也迅速做出了调整。到目前为止,这种车推进也在参谋部的战术范围之内,复辽军自然有相应的对策。
    “放近了再打。用火炮、手雷、地雷,还有长枪手……”茅元仪双手按在城垛上,看上去有些紧张,这个熟读兵书的风流书生,与大多数复辽军的将士一样,此前从未上过战场,算上第一次金州会战,这也不过是第二次。
    第一次金州会战,复辽军用计伏击建奴金州军主力。占尽优势,刘爱塔的金州军不仅军事素质差,斗志更差,战斗的烈度与眼前根本不能相比。
    火炮轰鸣、箭矢飞舞,这才是真正地战争,冷热兵器共存,依然还是冷兵器占据着主导的战争。
    东城,崔石头迅速按照作战方案做出了调整,火铳手迅速消失在矮墙后面。其中两个旗转身离开,远离建奴弓箭手抛射的范围,在长枪手地身前列阵。
    还有一个旗都钻到水泥板下面,找好自己的位置,然后将火铳伸到矮墙上留出的射击孔中,也不管墙的那边是个什么情况,装好了弹药便开火射击。
    也有的装好弹药,等着建奴一轮抛射结束以后,迅速露头打上一次。
    与队列轮射相比。这种打冷枪的方法显然是威力大减。建奴那边士气大振,纷纷鼓噪起来。更多的杂兵从车后面冲出来,搬开障碍物,或者将障碍物推进护城河,准备填河进攻。
    而在弓箭手的身后,更多的车、重步兵、弓箭手和骑兵都在缓缓压上,看样子建奴是要在东城发动总攻了。
    车让火炮地作用锐减,只能从洞眼射击的火铳也不能造成太多杀伤,建奴竟然将战场形势一举扭转。
    “进攻总是掌握着主动,而防守只能是被动的,”李彦的脸色也严峻起来,这不过是五千建奴,看上去东城的战术设计已经岌岌可危。
    如果放近了打,固然能够杀伤更多建奴,但选锋营也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要不要让破虏营在西面打一下?”王国兴看了一下西城,那些只是用来牵制的汉军,早就被打了下去。
    “破虏营在西城只有三个哨,两千人,”茅元仪担忧地说道,毕竟建奴有四五千骑兵,虽然主力在东侧,但要调往西侧,也就是片刻的时间,在兵力的调动和机动能力上,作为进攻方地建奴占据着绝对优势。
    “打出去!”李彦扶着城垛,大声说道,参谋部虽然针对建奴可能集中主力,盯着一个方向猛攻的计划,但是建奴的轻敌,让李彦决定派出灭虏营,准备抄截建奴的后路,此时再调回来显然来不及。
    某种意义上来说,因为建奴的轻敌,李彦也轻敌了,或许是兵力上的优势,更或许是对火铳、复辽军先进的战术优势的信赖。
    直到这个时候,李彦依然相信建奴即便是倾其所有,也未必能够打得下东城,但正如建奴不愿意付出太大代价一样,李彦也不愿意复辽军遭到太过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