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工 >

第168章

大明天工-第168章

小说: 大明天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城外城七个门,内城九门,主要由京卫分番入值,作为京师重地,日常防卫远不如想象中的那么严密,毕竟承平日久,所谓防卫,也就是做做样子。
    随后进城的复辽军各营,虽然不像特战营、情报部行动营是经过特战训练的,不过这一次回京的都是久经考验、可以信得过的复辽军精锐中精锐的老营头,作战能力还是远远高出京城的那些老爷兵。
    复辽军在辽东,最富盛名的就是严密的阵型、顽强的防守,以及火器,实质上辽东三镇,虽然一直以防守为主,也从未放弃过骑兵的建设。除了灭虏营是纯骑兵营,其他各营,也基本都有一哨或一旗左右的骑兵。
    骑兵代表了复辽军对机动能力的追求,这一次郭振明从辽西入关,麾下一营左右的兵力,大部分都是骑兵。
    复辽军的骑兵,通常不会在战场上与建奴展开大规模的骑兵会战,主要用于侦察、战场遮蔽,并作为突击力量。
    复辽军骑兵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伺机对建奴展开突袭,在辽东大地,曾经多次和建奴发生小规模的袭击战。
    这种袭击战很多时候并非骑兵战,坐骑提供机动能力,士兵很多时候还是要下马作战,袭击建奴的村庄或者兵站;又或者是打击劫掠的建奴,反而是像这样地小规模战斗进行得比较多。
    突击京城地进程。充分发挥了这些士兵地特长。实际上要比辽东发生地战事来得更加轻松。
    京卫地岗哨几乎形同虚设。防卫极不严密。在万历时候就有人进入紫禁城。击太子。更别说此时地内外城。
    精锐地骑兵战士下马作战。将突袭表现地淋漓尽致。清除岗哨以后。快速突入兵营。用手上地弩箭与长枪一逼。就将这些老爷兵缴械。
    在情报部行动营地策应下。复辽军很快控制了外城七个门。因为军中都有计时用地发条钟。七个门几乎是分两次同时行动。中间虽然出了些小地意外。但还是顺利拿下。
    随即。留下一部分人控制城门。更多军队神不知鬼不觉开进城内。分批赶往各要点。以及内城地城门。
    内城有九个门。也和外城差不多。顺利拿下。这次虽然出了点意外。朝阳门地驻军比较警醒。偷袭失败。不过双方战斗力地差距也在这次小规模地交战中显露无疑。
    在近距离地战斗中,隶属于锦州营的中军哨一个旗地骑兵,率先爬上城头的十几个人,先是用弩箭激射,看到情况无法控制,冲上去就用骑兵铳一通急射,虽然只有十几个人,火力之凶猛,打得对方狼奔兔脱。硬是守住了城门,等到城门一开,这里的明军也立刻溃散。
    北京城的宁静,也因为这一通火铳射击的声音而被打破。
    在行动营配合复辽军攻占内城、外城的同时,城内地特战营也开始发动了对紫禁城的突袭。
    相对于内城、外城来说,紫禁城地防御体系更加严密,四周是四五丈高的城墙,城墙外有十几丈宽地护城河,城墙四边各有一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四角有四座设计精巧的角楼。
    作为皇城,紫禁城地面积要比内城、外城少很多,但是防卫力量一点也少,相对来说,更为精锐,态度也更认真、细致,毕竟他们看护的是紫禁城,里面住着当今天下最有权势的人,稍有不慎,就会掉了脑袋。
    更加重要的是内城和外城虽然也有高大的城墙,但是在城墙的内外,白天都是可以进出的,所以行动营很容易将一批“细作”混进城,然后里应外合,行动就顺利得多。
    紫禁城则不对外开放,寻常人根本无法入内,不过情报部还是通过收买太监,让特战营的人混了进去。这个小队的人在约定时间,也就是复辽军开始袭击外城的时候,开始在紫禁城几个远离中心的角落里放火。
    火势一起,紫禁城内很快乱成
    那些守城的士兵,也不得不分出一些来救火。
    攻取紫禁城,特别是控制魏忠贤,这次行动的关键所在,李彦当年和骆养性曾经入卫东宫,为了控制局面,两人也是事先潜入内城,亲自指挥这一场关键战役。
    在靠近着火点的东华门,一支夜巡的队伍出现在城外,大概只有二三十人的样子。
    紫禁城门外都是开阔的广场,这队兵的出现,城头的兵士第一眼就能看到,依照惯例警告了一下,让他们不要靠近城门。
    城外的兵头施施然跑到护城河边,朝城头大声嚷嚷,询问里面的火光是怎么回事。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在锦衣卫混过多年的骆养性,很熟悉京卫那一套,几句话就跟城头的小百户给谈上了。
    城头的百户看到城外就二十几个人,而且还在护城河外面几丈远,就没当回事,加上骆养性说话又特别中他的心思,就多说了两句。
    城头的百户并没有看到城内这时候也来了一队人,领头的是个大家都熟悉的小太监,手上拿着东厂的腰牌,说是奉魏公公令,临时出城。
    魏忠贤这会儿权势滔天,他的话比圣旨还要管用,不过按照规矩,入夜以后,城门是不能开的,而且想开也开不了,因为没有钥匙。如果确实要进出的话,也只能用吊篮放下去。
    既然是这样,轮值的千户也没有说什么,就打算用吊篮将这个太监送到城外。
    而就在他放行时候,突然脖子上一紧,就让人给擒住,一把明晃晃的唐刀架在脖子上。
    千户还没反应过来,太监身后那二十几个人就迅速分成几波,出手极为狠辣,几乎就是眨眼的功夫,原本周围站着的十几个明军士兵就给干掉了。
    接着,这些锦衣卫迅速掏出一杆短管的火铳,居然不用点火,直接就射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还在发愣,或者刚反应过来的明军又倒下好几个。
    “奉皇上密旨,进宫勤王,上值卫将士听旨!”小太监大喝一声,有些反应过来,看对方人少就要动手的这会儿又愣了。
    擒住明军千户的战士猛地一用力,明军千户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特战营的战士在他身后大喊:“接旨……”
    一些明军条件反射似地跪倒在地,然后越来越多的人,跪了下来。
    与此同时,几波分开的特战营战士,有几个人跑到城门洞,在下面放了火药包,然后拖了两根导火索出来,还有的冲上城楼,趁着这些明军还没从突然袭击,以及圣旨中反应过来,迅速控制了吊桥的起落机关等要点。
    “大家快跑,要爆炸了!”很多明军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听到一声呐喊,然后就看到那几个锦衣卫撒腿就往外跑。
    甚至那个制住明军千户的锦衣卫士兵也撒腿就跑。
    眼睛快一点的能看到两点火星“滋滋滋”窜向城门口。
    这些明军让接二连三的变故弄得莫名其妙、惊慌失措,很快跟着往外面跑,还没跑两步,就听到城门处轰的一声,一股气浪呼啸而来。
    幸亏跑得快,不然就没命了,这是很多明军的第一反应,他们甚至都没想到要在第一时间去堵住城门。
    与此同时,一小队特战营士兵也趁着混乱,炸开机关室,放下吊桥。
    护城河那边,骆养性一马当先,领着那队士兵从炸开的门洞钻进了城门,一看那些明军还没有反应过来,立刻大吼一声:“复辽军奉旨擒王,只诛首恶。”
    “愿意保护皇上的,拿着兵器站右边,想要给魏忠贤陪葬的到右边,站在原地的立刻放下兵器,否则格杀勿论!”
    纷纷扰扰中,那些明军这会儿连什么事情还是没有弄清楚,有人反应快,跑到右边,大多数人还在原地打转,也有几个与宫里太监关系比较近的,竟然拿着兵器向前冲。
    骆养性与那些进城的士兵立刻是扣下扳机,手上的火铳轰然大作,里面装的是散弹,距离这么近,冲在前面的立刻被打得血肉模糊,就连那些在原地打转的,也被误伤不少。
    一发射击完以后,骆养性等人立刻扔掉手上的火铙,又从肩上取下一把,听到后面整齐的脚步声,头也不回,直接端着火铙就冲了出去。
    被打蒙的明军中间,突然响起一声大喝:“全都放下兵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二七回 身死
     更新时间:2009…11…27 20:44:58 本章字数:3752
    的是府军前卫一名百户唐进,原本是锦衣卫百户,了骆思恭,任用田尔耕以后,给清洗到府军前卫。
    锦衣卫多数是封荫子弟,唐进年纪不大,其家族和骆思恭家族比较亲近,因而遭到清洗,他一眼认出冲进来的这些人中,领头的就是当年叫“骆大哥”的骆养性。
    唐进刚才也在迷糊,这会儿看到骆养性,知道骆家和皇族的关系比较近,要不然,骆思恭也不能担任锦衣卫指挥使那么多年,既然骆养性在这里,那么他们所说的奉旨勤王的可能性确实比较大。
    唐进虽然只是个百户,但是以他的身份来到府军前卫,很快就跟上下官兵打成一片,特别是这个时候大家都是一片混乱,听到有当官的出面,下意识地就听从了命令。
    皇城四门,由亲军卫轮值,每个门又安排不同的亲军卫共同守门,这会儿门口已经乱成一团,分不出谁是谁,都听唐进的号令,放下武器,或者走到一边。
    这个时候,从城门被炸开的破口进来的复辽军越来越多,骆养性带着一队人将门口的明军逼到一边,后面进来的全然不顾门口的情势,直接就像宫闱深处冲了进去。
    说起来有些让人难以置信,前面那队特战营战士,加上骆养性带着的这一队人,加起来也就是五六十人。
    亲军卫卫在城楼上,以及门口,还有后来从旁边赶过来的,一共有好几百,在一开始就被打蒙的情况下,竟然就让这几十个人给圈住了。
    这其中,骆养性喊出清君侧的口号,也让这些亲军卫的官兵比较迷茫,魏忠贤虽然大权在握,亲兵卫所地指挥使、千户可能都是效忠魏阉,或者是够不成威胁的,不过魏忠贤对亲军卫地控制,显然远远不如复辽军,他所做的不过拉拢一些高级将官,或者换上自己的人,多数情况下,还是利用圣旨这道利器,间接地对亲军卫进行控制,大部分亲军卫的官兵,并没有像田尔耕那样,投靠魏忠贤。
    京城的动乱,这些官兵当然也有所耳闻,甚至知道地还不少,虽然他们对此并没有说话的权力,但也有自己的判断。
    对于亲军卫地官兵来说。对大明地文官谈不上什么好感。只不过平常听到看到地。首先是忠于皇上。然后就有很多对文官武将地称颂。至于太监。作为男人来说。往往都是挺鄙视地。
    哪怕地位上差距很大。起码也能在某个方面找到安慰。
    话本、说书、民间地传说。大多是称颂文官。贬低太监。因而亲军卫这些官兵。心里多数是更偏向文官这一边地。
    若是平常。好感也只是好感。让他们有所行动也不可能。毕竟趋利避害。人之本能。
    如今有人出头。复辽军又是如此勇猛。大多数人在不知所措地情况。都选择了静观其变。这才出现几十个人控制了几百个人地局面。
    实际上。骆养性带着人控制城门口不过花费了几分钟地时间。也根本不给这些官兵太多考虑地时间。
    而很快的,特战营就从破口大量涌入,并紧接着又进行了一次爆破,彻底炸开了木质镶嵌金属地大门。
    辽南大开矿山,使用黑火药进行爆破也被经常使用,虽然黑火药的爆炸烈度无法与黄色炸药相比,但是经过不断地改进,加入硝化棉之类的物质以后,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地爆破方法,成为特战营必修的战技之一。
    先是宫里失火,接着东华门发生爆炸,内城城门又发生激战,京城的宁静终于被打破。
    作为宫里面最有权势的几个人,天启皇帝朱由校、魏忠贤、客氏等人,反应各不相同。
    朱由校招来太监询问,得知是失火,不管不顾地继续躺下去睡觉;客氏骂骂咧咧说了两句,也没当回事;魏忠贤一开始的反应也差不多,狠狠骂了几个人,催促赶紧着人救火,随后那一声爆炸,将魏忠贤吓了一个激灵。
    平常,哪怕是亲军卫也是不能随便进入深宫的,深宫之内,只有太监、宫女,以及皇上和嫔妃,魏忠贤搞了个内操,深宫之内就有不少太监提刀站岗,深宫之内连个外人都少见,这也就是个形式,用来阻挡那些不按规矩办事的大臣去见皇上。
    魏忠贤在第一时间安排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召集太监兵过来保护自己,又让人去皇上那边打探,然后才想到这个时候,一定要在皇上身边,将皇上哄好了。
    魏忠贤并没有马上意识到外面出了问题,毕竟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刚刚将所有的反对者给打翻,没
    时候会出事。
    等到魏忠贤准备离开宫殿,前往皇上住的地方的时候,院子外面突然就是“嘭”的一声巨响。
    然后就听到外面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
    一个太监跌跌撞撞闯到魏忠贤面前,惊惶地大声叫道:“公公,外面……火铳,打死了好几个人……”
    魏忠贤大吃一惊:“火铳?外面有人?有多少人?”
    “很多……”
    太监也不知道外面有多少人,事实上那边只有几个人,密集的响声只是一串鞭炮,然后几个人在那边用几杆火铳轮流设计,那些太监没上过战场,突然死了几个人,而且就死在自己面前,外面又是噼里啪啦的一阵巨响,都以为是火铳,吓得不敢露面。
    倒是魏忠贤比较冷静,知道这回的事情绝不简单,是有些人开始反击,他知道自己的最大依仗就是当今皇上,在这个时候,他一定要见到皇上,不能让人给堵在这里。
    魏忠贤心性狠辣,立刻催逼那些太监向外冲:“拿下那些贼人,每个人赏银二十两,不……是四十两……”
    性命攸关,外面的鞭炮响声也确实有些骇人,太监们还是躲着,直到魏忠贤大发淫威,又将赏格提高到五百两,才有两个太监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立刻让火铳击中,扑倒在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