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工 >

第48章

大明天工-第48章

小说: 大明天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有才又气又急,心中早将出尔反尔的严明骂了个狗血喷头,可对方手上确实捏着与二丫的婚约,他也知道事情闹大了不好,只是低声下气请严明到一旁说话:“严老爷,这事的前因后果大家都清楚,咱们到一旁商量商量先?”
  “你是个什么东西?”严明突然把眼一瞪:“你不过是李家的一个奴仆,这种事情是你能说话的么?”
  饶是包有才低声下气惯了,也被严明刺得脸色忽青忽白,浑身颤抖:“严老爷,小的……”
  “咦,这不是严记酒坊的严掌柜么?”李宅门口突然响起一个清脆的声音,夏书吉挺着胸膛,手摇折扇,拾阶而下,端的是玉树临风,卓尔不群。
  严明看得一阵发愣,迷迷糊糊就说道:“啊,这位公子是?”
  “小生夏书吉,家父夏昊,”夏书吉拱了拱手,淡淡说道。
  “啊,原来是夏公子!”严明条件反射似地抬起手,然后突然愣住了,夏昊?那不是夏氏现在的家长么?那这个夏书吉就是夏氏将来的继承人?
  不等严明反应过来,夏书吉就走到他身边,似乎是看了看周围的人,才放低声音问道:“严老爷,你这是给哪个儿子提亲啊,不是你家老三吧?”
  “啊,夏公子也知道我家老三啊!”严明激动得身体微微发抖,当初他见了夏熙便举止失措,如今听说夏家的人知道他的儿子,更是激动得无以复加。
  李彦本想跟上去看看夏书吉有什么办法,又担心被严明看到,会坏了计划,只是犹豫了一会,便见夏书吉甩着衣袖,大步走了回来,身后跟着一脸怪异的包有才。
  “人已经走了,等到明日,你们再去严家,定然能要回婚书,”夏书吉走到李彦身前,瞪着黑亮的眼眸:“可别忘了答应我的事情。”
  这就行了?李彦惊讶地看了夏书吉一眼,又看了看包有才,后者轻轻点了点头。
  “好了,俺还要去和二丫画完刚才那幅图,”不等李彦回答,夏书吉便将袖子一挥,向后院跑去:“别忘了你答应的事情。”
  等到夏书吉娇小的身影消失在后院门口,李彦才回头看着包有才:“到底怎么回事,那个严明真的肯退回婚书了?”
  包有才脸上露出一丝讥笑,点了点头:“夏公子与那严明说,他妹妹看上他家老三,正打算后天前去提亲,问他现在在做什么,那姓严的便说是给他女儿提亲的,然后就跑了。”
  “那严明就相信了?”李彦难以置信地拍了拍脑门,更担心严明回去以后,冷静下来的他会对夏书吉的话生起疑心,然后再一次反悔。
  ——————————————
  PS:友情推荐清宵好梦大大的历史架空大作《重回永乐时代》,书号:1015731
  穿越到明朝,攀龙附凤,纵横四海,傍着商人驰骋商海,跟着永乐南征北伐,随着郑和远涉重洋,王动打造了一个别样的大明王动时代。
    正文 第七十九回 酒楼遭遇
     更新时间:2009…6…1 10:02:41 本章字数:2472
  PS:第一更,求票票,求收藏!
  ————————
  事情并没有李彦想得那样波折,第二天包有才去了严家,很容易便拿回了那纸婚约,李彦立刻是撕得粉碎。
  自那日起,夏书吉似乎来得更勤了些,李彦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便想找夏熙商量提亲的事。
  夏熙忙着酒楼的事情,已经有些日子没有见到,李彦做了点准备,坐船去了天津。
  夏熙买下的酒楼位于城南,就在南市的边上,地段无法与南运河那边相比,却也不错,斜对面也有家两层的酒楼太白居,生意很是不错。
  酒楼青砖黑瓦,红木为柱,门窗都是细木搭成的棂子,或正或斜的套方巧妙地搭配在一起,衬着夔龙框纹、缠藤挂落,端庄大气中又透出一股灵气。
  与对面大开间的太白居相比,夏熙的酒楼楼面要小很多,楼下是大堂,也就摆了七八张四人座的小方桌,两张八人座的八仙桌,楼上是一排三个包厢,根本无法与四海居相比。
  “三娃,你来得正好,酒楼差不多都弄好了,就差个名字,你看就叫彦熙楼,如何?”夏熙满面笑容地将李彦迎进酒楼,高兴地说道。
  与几日前相比,夏熙微黑的脸膛上掩不住疲惫之色,整个人却又显得很昂扬,看上去精气神很充足。
  彦熙楼各取李彦与夏熙名字中的一个字,组合在一起,倒也顺口,李彦点了点头:“彦熙楼听着不错,只是委屈夏兄了。”
  “你我之间。还分什么彼此。”夏熙笑了笑。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吃亏地地方。高兴拉着李彦。给他介绍酒楼地布置及其用意。
  “吆嗬。这不是夏三爷。堂堂四海居地掌柜么。怎么跑到城南这旮旯。与咱们这些乡巴佬抢生意来了?”李彦正看得津津有味。冷不防门口响起一个怪里怪气地声音。
  李彦不悦地回头看到门口地那个胖子。差点以为是王好贤再度出现在自己面前。与王好贤相比。这个穿着湖蓝色绸子长袍地大胖子。两只小眼却是瞪得滚圆。滴溜溜地转动。打量着彦熙楼地布局。
  “原来是太白居地梁掌柜。”夏熙略显勉强地笑了笑。拱手招呼:“贵客临门。彦熙楼蓬荜生辉。”
  “啧啧。彦熙楼。这名字可不怎样啊!”梁掌柜敷衍地拱了拱手。摇头说道:“可不如四海居大气。这楼面也比四海居差多了。夏三爷怎么就从四海居到这里来了呢?这岂不是要抢咱们这些苦哈哈地饭碗?”
  夏熙脸色铁青。梁掌柜却似没有看到。口中地话语愈加尖刻:“是了。倒是忘了夏三爷已经被夏家赶出来。怕是也不能叫做夏三爷了吧?”
  “夏……夏掌柜的,是不是这样?”梁胖子小眼瞪得滚圆,丝毫不遮掩眼中尖刻的嘲讽与敌意。
  “你是个什么东西?”夏熙不说话,李彦却看不得姓梁的这副嘴脸,几步跨到梁胖子,把眼一瞪,大声喝道。
  梁胖子猝不及防,被骇得浑身打了个哆嗦,待看到李彦怒气冲冲地站在面前,忍不住向后退了一步。
  “你、你要干嘛!”梁胖子声音有些发抖,不禁又退了一步。
  “呵呵,梁掌柜大驾光临,彦熙楼岂敢不迎?太白居生意这么好,难得梁掌柜还要到彦熙楼用饭,”李彦嘲弄地望着外强中干的梁胖子,又上前一步,伸出手去。
  “虽说彦熙楼还没开业,不过梁掌柜来了,总要招待不是,楼上请,咱们好好聊聊!”
  “啊,不必了,梁某店中还有很多事情,告、告辞!”梁胖子看到李彦一脸邪笑,顿时心里发虚,生怕李彦拉他上楼,到没人的地方将他痛揍一顿,匆匆扔下一句场面话,掉头就走。
  “三娃,多谢了!”夏熙冲李彦拱了拱手,语带萧瑟:“这个梁胖子,曾经在四海居做过管事,因为克扣食材,以次充好,被我赶了出去,转身便投靠了梁家,改了姓氏,成了太白居的掌柜,没想到如今却成了对头,彼此间的身份地位已全然不同。”
  “元望兄不必与这等小人一般见识,”李彦拍了拍夏熙的手臂,温声说道。
  夏熙点了点头,有些担忧地说道:“夏某个人荣辱倒不要紧,只是这胖子睚眦必报,又容不得人,这酒楼先前的主人,便是给太白居排挤走的,如今看来,选择这样的地方,真是自找麻烦了。”
  “元望兄不必担心,只要等上一段日子,便到那胖子欲哭无泪的时候了,”李彦微微一笑,突然想到一个主意,向夏熙拱了拱手:“彦熙楼开张在即,小弟这就回去,待明日带样东西来,定要让彦熙楼旗开得胜、一炮而红。”
  等到离了彦熙楼,李彦才想起提亲的事情还没有说,他这个性子,有的时候丢三落四的,真不是个好习惯。
  李彦想了想,也没有回头,反正二丫和夏书吉如今相处得挺好,提亲的事情倒也不急在一时,等到李家的家业逐渐壮大,提亲成功的可能也会更大。
  不管在哪个时代,社会都是很现实的。
  回到月牙河畔的庄园,天色已晚,李彦连夜去了印刷坊,将那些连日来无所事事的刻字工、印刷工召集起来。
  工匠们倒是没有什么不满,反而是异常兴奋,都知道工场这里的规矩,平日的工钱低得可怜,倒是有事的时候,奖励很是丰厚,东家这么晚召集大家,定然是有事情了,这正是他们赚取银子的时候。
  果然,李彦将他们召集起来,就是要连夜赶印一批印刷品。
  ————————————
  PS:推荐一本很有味道的种田流重生文《重活1993》,书号1133257
  重生前:老师问我人生有什么追求,我想了想很不好意思的回答金钱和美女,老师凶狠地打了我的脸。
  重生后:老师问我人生有什么追求,我想也没想就说事业与爱情,老师赞赏地摸了我的头。
  重生前:和普通女孩说话,我脸就会红。
  重生后:班花、校花、各种花见到我就脸红。
    正文 第八十回 华夏商报
     更新时间:2009…6…1 10:02:42 本章字数:2449
  PS:第二更,终于赶上了!
  ——————————
  李彦将已经设计好的稿子写到誊写纸上,让工匠们依样刻出,因为只有一页,其他工匠便闲了下来。
  李彦想了想,觉得放着夏家的活字不用,有些浪费,便试着与那些工匠商量这些木活字能够印刷的事物,渐渐有了些想法。
  夏家的木活字用来制版的矩形木盘,也就是所谓的槽版,比一般书籍的版面略大,活字的字体也比较大,而且只有一种,标准排法为一页八行,每行十八字,一页也就是一百四十四个字,要比现代的书籍少很多。
  如果是页面的空白,则可以根据情况置入不同大小的“顶木”代替;如果是印插图,则采用套印的办法;如果要印刷页码、边框或其它页边内容,则要制作专门的套格。
  套印,大致可以描述为按次序、用不同的印版、在纸上分别印出一部分的内容,最后成为完整的版面,是一种并不复杂,但很精细的印刷工艺。
  当然,所谓精细,也要看套印的内容和要求。
  李彦让工匠们排出四页标准印版,然后套印在一张比较大的纸面上,这样的难度就不是很高。
  这样印出来的一张大纸,拥有四个页面,或者说“版面”,李彦将其叫作“报纸”。
  用套印的方法来印刷报纸,显然并不经济,不过李彦是要进行一次尝试,并不在乎这些。
  怀着创造历史地高昂情绪。李彦挥笔写下几篇短文。包括一则三四十字地创刊寄语;一篇七八十字但大致交代了天津窃案和弹子锁来龙去脉地“消息”;几则短小地幽默故事;还有一篇介绍彦熙楼地“软文”。
  每一个版面又都设计了一幅线条简单地版画。
  这四个版面。分别名为“头版”、“要闻版”、“副刊”和“商业版”。而这份看上去要比手抄小报还要粗陋地“报纸”。则被命名为“华夏商报”。
  工匠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李彦是在做什么。曾经在德王府做过检字转轮地木匠王海迟疑说道:“东家。要不。还是刻字吧?咱们这些粗人。可都不认得字啊。更别说检字了。”
  “哦!”李彦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本来想自己来找字。很快放弃。因为这二万多个木活字是按照韵书。分为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五部。以平水韵地顺序排列地。另外还有“之乎者也”这些虚词和数词。估计都是乱排。
  李彦虽然继承了李三娃地部分记忆。但是对韵书却是一窍不通。只好让人将石柱子叫过来。
  石柱子倒是能够背诵流传很广的平水韵,不过他检字的效率也慢得令人发指。
  “东家,小的听说这活字排版,熟练的工匠,一天也就能排出大字的书两版,或者小字的书一版,”王海又在旁边说道。
  这个时候,李彦先前安排的雕版已经雕刻成功,前后不过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
  抛开雕版制作所需要的时间,仅就检字与刻字来说,刻字的效率甚至要更高。
  “好吧,”李彦无奈地招了招手,示意石柱子停下来,然后将刚才的稿子写绘到誊写纸上,交给那些刻字工雕刻,仍旧使用雕版印刷。
  彦熙楼定在十月初三日开张,从十月初一日这天开始,天津街头就出现一些人,手上拿着大叠的传单在发放。
  说是传单,并不确切,用那些分发者的话来说,那叫《华夏商报》,每一份《华夏商报》又会附带一张彦熙楼的优惠券。
  无论是优惠券还是报纸,都是这个时代从来没有过的新鲜物,印刷品的价格也颇为昂贵,但因为是免费发放,在作出最初的试探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主动伸手讨要这些纸张。
  拿到手的人,多数要先看看那张小些的纸片,只见最顶端几个大字,从左到右依次是“抵银五分”,或“抵银三分”、“抵银一分”。
  其下是一幅绘着彦熙楼酒幌的简单图画,右侧竖排写了几列字:凭此页至彦熙楼抵饭钱五分银、一次限用一张!
  再下又是一幅标明了彦熙楼位置的简单地图,在右侧竖排着几列字,写明彦熙楼的位置。
  页面的最下端则用小字写了两句话:至万历四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前有效、只可抵扣、恕不兑换,下面还有数字标出的编号。
  “这张纸能抵五分银子?”
  五分银子,差不多是码头搬运工两到三天的工钱,可以买三升稻米,两斤猪肉,炒一个荤菜。
  “这张纸真的能抵五分银子?”有人看清了纸上的内容,却有些不敢相信,回转身追问道。
  “那张纸能抵五分银子?”
  这令人惊讶的消息,迅速在天津街头传开,人人都在寻找那些在街头“发钱”的人。
  拿到与没拿到优惠券的,又会不约而同地问到:那彦熙楼是什么地方,又在哪里?
  实际上,拿到优惠券的毕竟是少数,优惠券中拿到五分抵值的少之又少,拿到的雀跃,没拿到的艳羡,还有人嫉妒、嘲讽,不一而足。
  但不管有没有拿到,拿到的优惠券面值是多少,大家谈论的话题都只有彦熙楼,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