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夏春秋 >

第1382章

华夏春秋-第1382章

小说: 华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力获得胜利,而且胜利就在眼前!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前苏联军事家就提出了大战略纵深迂回理论,首次将战役的范围扩大到了战略的高度上来,而在此之前的数千年的人类战争史中,战略与战役之间的分别是很明显的!即使是拿破伦这种将装甲部队出现之前的战术发挥到极限的军事家,都没有实现过真正的大战略纵深迂回行动。即使,在战场上,拿破伦几乎可以说是完美的(滑铁卢等几次战役的失败,如果手是拿破伦的错,还不如说是当时法国的疲软所造成的),但是他也最多只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进行过战役级别的迂回,并且以此在局部战场上集中优势兵力,往往在总体兵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而取得巨大的胜利(当然,这也与拿破伦开创般的集中使用炮兵有着密切的关系)。
任何战术上的变革,都离不开技术上的进步。在装甲部队没有出现之前,大战略纵深迂回是绝对不可想象的事情。也就是说,在坦克出现之前,阵地战一直是最主要的战斗方式。在富勒的《战争概论》中,甚至认为一名优秀的士兵可以在防御中对付十几倍于自己的进攻者。当然,这只是纯理论上的东西,是通过简单的数字计算得出的结果,而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战争不是靠计算分出胜负的。但是,二战之前的战争确实是以阵地战为主,而这又是无谓的消耗战,对改变战略平衡起到的作用相当的缓慢,而且残酷!
正是随着坦克的出现,快速突击有了可能,而且在防御战中,步兵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这就有了后面的装甲战理论,也就有了纳粹德军的闪击战。当然,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装甲部队不但没有被淘汰,反而快速的成长了起来,而新的战术也层出不穷。最有代表性的是大量轻型部队的出现,为进攻一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比如,装备了轻型装甲战车的空中突击部队的出现,就让进攻一方可以在更宽的正面,更大的纵深范围之内选择打击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把力量集中在一条战线上!
战术上的变化很大,但是战略上的变化却并不那么明显。毕竟,战略理论阐述的是战争的本质,而战术只是实现战略的手段。战争的本质几千年来都没有发生过变化,这就是战略理论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两千多年前的孙子兵法即使是到了22世纪,仍然是各国战略家的重要参考,也是解释战争本质的重要理论!因此,作为集合战略与战役的大战略纵深迂回理论也并没有过时,特别是在大规模战争中,使用该理论是打击敌人的最好办法。
这次,魏明涛用的就是大战略纵深迂回理论,虽然波罗军团并不太理想,但是也比没有好,而且魏明涛对这个方向上进攻的要求很低,只要他们能够给柏林造成最大的威胁,迫使德国政府向美军施加更大的压力就足够了!
整个战场局面形成之后,奎斯也迅速的发现了中国军队的意图。显然,这次中国指挥官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击败他们,而且还要谋取到政治利益!从这一点上,奎斯就不再怀疑他的对手了!作为美军中的宿将,奎斯也有着不错的政治觉悟能力,当然,这是他以年纪为代价换来的。而就他所知,对手只是一个还没有到50岁的中国年轻将军,他都能够意识到军事行动中产生的军事价值,那这就足以证明对手的能力了!
奎斯不得不让前面的部队加快了突击速度,虽然中国军队仍然在有组织的抵抗,而且也开始稳步后退,但是奎斯却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威胁!尼古拉斯就已经吃过一次亏了,中国军队有组织的撤退绝对不是好事,这至少表明对方已经有了应对方案。而且,在柏林受到围攻的情况之下,中国军队还能够有组织的撤退,这就更加危险了!
奎斯再次面临两难的境地,如果停止不前,那他就必然受到更大的压力,即使是放慢前进的速度,也是无法接受的。但是,明知中国军队会有大的反击正在等待着他,还要硬着头皮前进吗?奎斯不得不前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部队结合得更紧密一点,不给对手突击的空间,但是,这绝对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
埃伯斯瓦尔德…菲勒的战斗打了三天,波罗军团没有多大的进展,虽然他们已经合围了这座有几十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但是却无法进一步突破。唯一让魏明涛感到欣慰的是,德军的损失也很大,而且两个原本负责在柏林北面防御的美军也不得不去为那边的德军解围了!
东南面,38军与39军的稳步推进已经接近了柏林市区,战斗进入了白热化。德军在这个方向上至少集中了20万大军,将防区一直修到了柏林市里面!但是,在前沿阵地的战斗中,德军的伤亡非常惨重。在最激烈的两天战斗中,德军连续向前线增援了四个师的兵力,但是都被迅速的消耗掉了。而对38军与39军来讲,这种阵地推进并没有任何的压力,自身伤亡并不大,反而是让这两个军的指挥官很不满,因为这样的战斗对他们来讲,出了消耗弹药之外,几乎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到月底,整个战役布局已经完成,虽然奎斯的先头部队距离柏林已经不足30公里了,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军就已经感觉到,原本软弱的中国军队的防线一下子变得强硬了起来,不但在正面战场上猛烈的阻击着突击的美军装甲部队,而且还调集了大量的炮兵部队,对美军后方部队进行了压制打击!双方都感觉到决战时刻的到来,但是到底谁能够取得胜利,那就要看双方的指挥官能够有什么样的表现了!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美军虽然小心谨慎,但是他们却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把精锐部队顶到了前面去,而且这几天的阻击作战很有成效,不但消耗了美军进攻的锐气,也消耗了美军的精力,现在该我们出击了!”魏明涛的精神显得有点兴奋,虽然他也在压抑这种兴奋,但是这并没有多少作用,“现在,我们按照计划行动,战役突击时间定在凌晨1点50分,各位,抓紧去准备吧,这次,我们要确定欧洲战场上的最终局面!”
几乎同一时刻,奎斯也向他的指挥官们下达了命令,他终于做出决定,在积蓄了这么长一段时间之后,美军的主力部队几乎都已经具备了突击作战的能力,而且精力充足,对大多数部队来讲,30公里只能算是一段很短的距离,如果装甲部队全速突击的话,那么也就几个小时的路程!当然,奎斯也知道,这30公里绝对不简单,但是在中国军队明显要发动攻击的时候,他如果还不加紧反击的话,那就没有机会了。可悲的是,奎斯把突击时间定在了次日清晨,他准备让部队在夜间进行进攻准备,这能够尽量避免暴露,当然,很多部队确实也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进攻准备!
很显然,在美军进行进攻准备的时候,中国军队已经在他们的阵地上准备出发了。而且,大大量美军进行调动的时候(在稳步推进阶段,被配置在外围的是二流部队,而在快速突击阶段,就需要把主力部队放到前面去,所以光是转移阵地就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而奎斯又想让自己的部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做好突击准备,所以,在各部队准备的时候,必然要出现严重的混乱),28军的坦克部队已经悄悄的离开了他们的驻地,踏上了冲锋的道路!
这一夜的战斗打得异常的激烈,而且美国人的希望也在这一夜破灭了。也许,很多人都难以相信,一支有近40万官兵的美国大军,竟然无法在十多万中国军队前面再继续前进30公里!这仅仅是30公里的距离而已,而柏林市市区的南北长度都不止30公里呢!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的,40万美军仿佛在一夜之间遭到了灭顶之灾一样。谁也想不到,奎斯苦心经营的一次进攻就这么轻易的被瓦解掉了!
直到现在,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当时奎斯采取了最稳妥的办法,用最牢固的阵营来组织的进攻,竟然能够被中国军队在几个小时之内就击溃!甚至很多人在怀疑,中国在公布参战军队数字方面有问题,曾经有人提出过,当时中国肯定秘密组建了第6集团军群,并且迅速的派入欧洲战场,所以中国至少有40万大军参战,而不是所谓的15万!
这样的推论是毫无根据的,第6集团军群确实成立了,只不过,那是几年之后的事情,当时中国根本就没有扩大陆军前线作战部队的计划,一是财力不允许,二是没有那么多的精锐部队来扩充!当然,即使是第6集团军群在欧洲战争之前就已经开始着手组建,但是从当时的运输能力来看,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就把20多万人变戏法般的送到上万公里外的战场上去吧!
当然,需要着重强调一点的是,当天晚上几个小时的战斗,美军并没有被全部歼灭,而只是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战场主动权,是从当时开始走向了失败,而不是在一夜之间就全部失败的,即使是中国投入再多的兵力,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灭掉几十万有着充分准备的美国军队吧!所以,很多人是误解了这一点,当然,只要搞清楚了当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就不难明白,美军为什么在大好形势下会这么快的输掉这场战役!
当中国军队发动突击的时候,美军的前线二流部队与后方的主力军团正在换防。可以说,这就是一支军队最为脆弱的时刻。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魏明涛的运气特别好,这是他在欧洲战场上第二次抓住美军换防的机会发动进攻了。当然,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当时魏明涛知道美军会在这个时候换防,因为从双方调整战场部署的时间来看,奎斯的命令还要晚几十分钟下达。因此,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来看,也只有说明魏明涛的运气确实好,他再次中了头奖!
部队换防是个什么概念呢?即大量的军队要向后撤,而同时,更多的部队需要顶到前面去。这不仅仅是部队防区工作交换这么简单,特别是在进攻的状态下,这涉及到了大量作战物资的转移,辅助部队的调动。可以说,在部队换防的时候,出了前线阵地极为脆弱之外,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即指挥系统会因为大量的信息而被堵塞,导致的结果就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可能在几个小时之内根本就不知道他的部队在干什么。这就如同一个人处于了麻痹状态之中一样,设想一下,当一个拳击手已经麻痹了,大脑不知道身体在干什么,而且手脚乱舞的时候,遭到对手的全力一击,那不被打倒才怪呢!
20军虽然算得上是低空突击部队,而且在编制方面不比42军差,但是在以往,他们很少执行这种纵深突击任务,他们一般都是在战场上收拾残局,或者是为别的主力部队提供掩护而已。这是他们第一次以低空突击部队最擅长的方式投入战斗,但是从一开始,事情就不太顺利!
他们在对于特博格的一次突击中,20军的一个低空突击营按照计划准时的到达了一个叫爱因斯坦的小村庄,但是却惊讶的发现,这里驻扎的不是一个美军步兵营,而是一个配备了至少有一个防空营的美军机械化步兵团!也就是说,他们必须要面对数量是自己5倍,而且有着强大近程防空火力(一般伴随机械化步兵作战的都是近程防空部队)的对手!这已经是计划之外的事情了,而20军的部队在这个时候也暴露出了他们在这种深入敌人后方作战时的经验不足问题!如果换着42军,或者是40军的话,肯定会首先呼叫空军支援,让轰炸机去对付美军的防空部队,而自己则迅速的建立防御阵地,然后出动低空打击力量,打击美军的装甲部队。首先挫败美军的士气,然后趁乱发动进攻!相反,这个营从一开始就对防空营发动了打击,希望用他们自己的力量来赢得胜利,但这绝对是一个愚蠢的决定!
在美军强大防空火力的招呼下,很多官兵甚至没有来得及降落到地面上,就跟随着被击中的运输机完蛋了!仅仅半个小时的突击,该营损失了1/3的兵力,虽然美军因为还没有完全进入阵地,所以没有对他们构成致命的打击,但是结果很明显的,他们不但没有摧毁美军的防空阵地,而且自己也失去了突击的能力!
2个小时之后,空军的轰炸机与另外两个低空打击营的到来才最终解决了问题。这还只是一支美军的二流部队,就让20军在这里投入了3个营的兵力,并且让空军动用了一个中队的攻击机!可想而知,当时20军的官兵对这种新的战斗方式有多么的陌生!
同样的事情,在20军其他突击部队中并不少见,有的最终单独完成了任务,但是却伤亡惨重,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被迫呼叫了支援,当天晚上,20军就不得不把他们作为进攻预备队的12个营派了10个上去。这已经相当的危险了,因为战斗刚刚开始,如果这么快就消耗掉了所有的预备队,那后面的战斗还怎么打?
相反,42军在这次的突击作战中就表现得好多了。魏明涛似乎也已经预料到了20军所必然暴露出来的问题,所以42军名义上只承担了一半的任务,其实他们承担的是最为重要的那一半的任务,也是难度最大的任务!42军只用了不到2/3的兵力就完成了当天晚上的突击作战行动,虽然他们也呼叫了不少的空中支援,但是自身伤亡却并不大,而且很多战斗都是在2个小时之内结束的,在天亮之前,这些突击部队出了打扫完战场之外,还有时间休整一下,让官兵们恢复体力!当然,42军也额外的做了一些事情,比如有几支部队就在完成了任务之后,对附近遇到麻烦的20军的部队提供了援助。甚至有几支部队在没有收到明确的命令之前,扩大了进攻范围!
正面战场上,作为牵制力量的28军也从22军的屁股后面绕了过来,对美军前面的主力军团发动了突击。经过几天的消耗,被顶到前面来的美军第22装甲师(虽然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建立的部队,但是在太平洋战场,澳大利亚战场,以及英国战场上,22师得到了足够的锻炼,现在已经是美军装甲部队中的主力了,其战斗能力一点都不在第1装甲师之下)已经筋疲力尽,而他们在准备与前来接替的第43装甲师交换阵地的时候受到了突然的打击。第22装甲师不愧是主力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