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器时代 >

第282章

铁器时代-第282章

小说: 铁器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梦庚看见黄鹤楼上有白光闪现,就知道那里肯定有朝廷军队的观察哨,己方的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的注视下,不过这难不倒他,他命令军队半夜登船,不开马达顺流而下,在江对岸的徐东村登陆,这里距离武昌城还有一段距离,可以从容的排兵布阵,这回他让士兵们带上了足够的给养和营帐,准备打持久战了,一船船的士兵、辎重运往南岸,在徐东村扎下营寨,等白天被黄鹤楼顶上的观察哨发现,营寨已经结好,失去了趁其立足未稳予以打击的最佳时机。
        既然营寨已经结好,左梦庚便肆无忌惮的继续运兵,一直输送了两万战兵才暂停,这样他在南岸也有了一支压倒性的力量,不但有稳固的营帐,还有中型投石车,床弩等重武器,带队的将官是金声恒,素有勇武之名,有他领军左梦庚一百个放心。
        金声恒外号“一斗栗”,是万人敌的猛将,流贼出身,后来归降左良玉,被左倚重为臂膀,他属下的十营步兵是左良玉麾下最强的步兵,打起阵地战和攻城战来毫不含糊,有他吸引朝廷军队的注意力,左梦庚就能把精力集中在造船厂上了,这座大厂毕竟凝结了父亲和他多少年的心血,而且拥有强大的生产研发能力,不管落到谁手里都是如虎添翼,每天左梦庚都要通过千里镜遥望对岸的造船厂,一边看,一边恨得咬牙切齿。
    南方 8…29 沙湖陆战
     更新时间:2008…7…27 23:03:28 本章字数:3775
        武昌城面临极大的压力,敌人成功登陆,在城北扎下坚固的营寨,看样子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金声恒不亏是一员名将,扎的营寨极有章法,一座方形大寨四圈都是壕沟,挖沟挖出来的泥土筑成围墙,寨子外围遍插竹签子,壕沟内灌满了从沙湖引过来的水,营门口堵着鹿柴和床弩,营寨内竖着高高的望楼,望杆,通往江边临时码头的路用碎石垫着,下雨也不至于泥泞,望着这座坚如磐石的营寨,刘子光打消了夜里偷营的念头,他的效死营太过宝贵不能冒险,壮丁军又太弱,不能执行这样高难度的任务。
        双方都决定打一场面对面的硬仗,这场战斗按照最正规的程序进行,金声恒派出信使送来战书,约定在沙湖南的一片开阔地上开打,他在战书上言明为了照顾朝廷方面的军力不足,自己届时只会带三千人马出阵。
        金声恒的名气很大,是个光明磊落的将领,向来喜欢明刀明枪的打仗,不象左梦庚那么爱用计谋,所以刘子光爽快的答应了他的约战,带着三千人马如约来到沙湖南的开阔地上。
        刘子光带了三门火炮过来,其余七门留在黄鹤楼和造船厂,效死营的兵他也只带了三百,其余两千七百人都是新招募的壮丁,黄得功和他的五百禁军留在城里守卫,造船厂也留了足够的人马军械,以防备左梦庚偷袭。
        刘子光将三千人马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分别排成方阵,相距二百步的距离,他骑马站在中军阵前,左右两军都有骑着战马的千户、百户们带队,军官手里拿着令旗,士兵们排成整齐的队列,手里扶着极长的长矛,最前列的士兵都是挑选的大个子,穿着全副盔甲举着盾牌保护后队,战阵的四角站着弓箭手,不停朝敌方射箭,使双方的队伍始终保持在一箭之地,这就是所谓的射住阵角。
        刘子光的中军大阵内,藏着三门填充了杀伤霰弹的大炮,另有若干火箭筒备用,对方的中军内也隐藏着类似的投石车等大杀伤性武器,当然按照打仗的规矩,这些都不是一开始就需要拿出来用的。
        所谓传统型的作战就是和评书里讲得一样,双方派出大将单挑,哪一方胜了就可以战旗一挥,大队人马掩杀过去,双方打成一片,小兵们捉对厮杀,大将们在马上对砍,拼的就是一个勇武,没有什么技巧性可言。
        您的一次轻轻点击,温暖我的整个码字人生,登陆17K文学网,支持正版铁器时代。
        日头依然很毒辣,刘子光穿了一套西班牙式样的胸甲,已经汗流浃背,他头上那杆大纛毫无生气的低垂着,天空中没有一丝风,远处金声恒的部队也已经排列整齐,忽然一阵鼓声传来,一员披挂整齐的小将从对方阵中冲出,挥舞着一杆亮银枪大吼道:“谁敢和我一战?”
        刘子光一努嘴,钟寿勇拍马就冲了出去,这位河南大汉身兼数职,既是南厂的高级头目又是红衫团的大将,论爆破是一把好手,论上阵杀敌更是不输旁人,他疾驰过去,还没等对方通名报姓,迎头就是一刀,那员小将举枪相迎,战了三合拨马便走,钟寿勇拍马就追,那小将将枪也撇了,却偷偷拽出了怀里藏的流星锤,打算来一个回马一锤。
        钟寿勇哪里容得他使这些小诡计,这边流星锤刚掏出来,那边短铳已经出手,砰砰两响,将小将毙于马下,战马狂奔逃走,钟寿勇赶上来下马察看,就在两军众目睽睽之下抽刀从容的割下那小将的脑袋,然后高举着向金声恒那边示威。
        金声恒大怒,再次派出一员虎将出马,可是再厉害的虎将也搁不住火铳的射击,没一个照面就又被钟副将打死了,刘子光这边欢声雷动,金声恒的三千人马却鸦雀无声,裨将们发现对方使用暗器,便劝告金声恒不能再派人单挑了,否则士气堪忧,还不如一鼓作气杀出去打个痛快。
        金声恒不同意这种做法,他认为没有一个胜利垫底,贸然挥动大军前进是不稳妥的,于是拍马亲自上阵,这边钟寿勇正在给四连发短铳装填子弹呢,那边金声恒已经张弓搭箭发了一矢过来,钟寿勇猝不及防,肩头中箭,他身上穿的是一件西班牙式板甲,强度比普通的锁子甲要强很多,但依然没有挡住金声恒霸道的一箭,换了一般人也就当场掉下马来了,可是钟副将毕竟人高马大,摇晃了一下拨马便走,,金声恒也不追赶,勒住马缰,从背后摸出小红旗一挥,顿时战鼓齐鸣,号角悠长,三千人马齐声喊杀,朝着朝廷大军奔去。
        左军进攻的气势很足,三千人一起涌动如同排山倒海,刘子光这边的壮丁军团们不由得心中害怕,可是长官没有发令,他们只好在原地站着,随着左军的渐渐逼近,军官们发出了号令,左右两军第二第三排的士兵一起举枪,将长达一丈五的长矛放在前排士兵的肩膀上,整个大阵成为一个巨大的刺猬。
        这不是中原战法,而是安东尼创作的西洋马其顿长矛大阵,红衫团的军官们都进修过这个内容,虽然壮丁们良莠不齐,但站在外层的都是意志力比较强身体素质也比较好的士兵,和战友们紧紧站在一起,手里的长矛伸出去老远,他们的心里也稍微有了点安全感。
        金声恒的兵马很郁闷,他们没遇到过这种打法,对方的长矛也太长了,战阵也太密集了,简直无从下口,有人从长矛阵下滚过去,可是面对的是一排排铁盾,根本钻不进去,反被盾牌夹缝中伸出的长刀刺死。洪流如同拍到了礁石上,被迅速分开,而刘子光的中军则没有排成马其顿长矛阵,而是前排闪开一个空当,露出了三门火炮,火炮抬高仰角,发射了三枚杀伤霰弹,炮弹带着哨音在左军上空爆炸,杀伤了大量的士兵,金声恒的战鼓不停,士兵们就不会后退,虽然被可怕的武器大量杀伤,他们依然前仆后继,三百效死营进行了三轮射击,又投掷了几十颗手榴弹,把正前方的敌军瓦解了,左军都向着左右两个壮丁方阵涌去。
        壮丁方阵在军官的令旗下向前稳步开进,一步一步的迈进,这种千人方阵的整体前移比左军的全体大冲锋还要惊心动魄,如同一座沉默的山峰在移动,壮丁们不会打仗,只是机械的端着长矛往前走,前排的士兵根本就不露头了,藏在巨大的长方形盾牌后面慢慢往前推,任凭敌军的弓箭在盾牌上砸的啪啪响。
        一丈五长的长矛只能用作集团作战,单打独斗根本转不过来,所以军官们告诫士兵绝不要脱离大队,什么也不要管,只要埋头向前就可以了,即使队伍里有人被箭射倒,空缺也立刻被人接替,拿起长矛继续前行,左右两个渐渐残缺的长矛大阵朝着左军大营推进,左军士兵们象一群围着刺猬打转的猎狗,急得团团转就是没地方下口,刘子光的左中右三军都保持着阵型没有乱,可是金声恒的三千人马已经全散了,形成各自为战的局面,金声恒很着急,他看到刘子光的中军不停的用彩旗号令左右两军,便决定亲自率领一队骑兵发动突击,捣毁对方的指挥系统。
        金声恒让亲兵用纱布把他的手和长刀的刀柄绑在一起,以免以为沾了鲜血而打滑,随后他大吼一声,带着几十个精锐的亲兵直扑刘子光的中军,紧跟在金声恒后面的是一面金色的战旗,上面绣着他的姓氏,这面旗帜是金声恒的象征,他部下的士兵都很熟悉,看到大将亲自出马,漫山遍野的左军都欢呼起来。
        刘子光还没有出手,因为他是主将,全军的灵魂所在,战斗的时候,全军都盯着他的中军大纛,万一中军一乱,三军就会不稳,所以他强忍着上阵杀敌的欲望煞有介事的拿着千里镜指挥着。
        忽然金声恒的一彪骑兵突了进来,效死营的火铳都没能拦住他们,一阵火铳打过去,战马上的身影都不见了,火铳兵们还在重新装药,那些藏在马镫里的骑兵已经冲到跟前,挥动马刀猛砍,骑兵居高临下的快速冲击不是步兵能阻挡的,一时间中军门户大开。
        金声恒确实威猛,长刀挥处,劈倒了好几个前来阻拦的效死营士兵,刘子光见状大吼一声,从身边亲兵手里夺过一杆大刀,拍马迎了上去。
        金声恒的眼睛都杀红了,他认准了那杆红色大纛,只要砍倒了它,朝廷军队的军心就完了,敌强我弱的局面才能改观,所以他不顾一切的往里冲,丝毫也没有注意到自己身后的亲兵们已经所剩无几,只有那个掌旗兵还紧紧跟着。
        那面大纛下面的红袍武将想必就是对方的主将刘子光了,听说这个人有万夫不当之勇,从没遇到过敌手,左良玉左大哥就是死在他的手上,想到这里,金声恒更加精神抖擞,他大喊一声:“刘子光,拿命来!”
        刘子光也猜出来将正是左军悍将金声恒,抱着擒贼先擒王的目的,他也大吼一声,挥刀迎上,两人纵马交错,钢刀撞在一起,火星四射。
    南方 8…30 三国套路
     更新时间:2008…7…27 23:03:28 本章字数:3917
        金声恒素以勇武闻名,他的臂力是左良玉军中最强的,使一杆后背长柄大砍刀,刀身带杆都是精钢打造,足有五十斤重,可是抡在他手里如同鸿毛一般,几个效死营的火铳兵挺着刺刀想来拦他,被他暴喝一声,手起刀落,连人带火铳砍成两段。
        金声恒的大刀里面有玄机,这柄长刀的刀身是半空的,灌有一半水银,挥动的时候水银随着流动,能把力量传递到刀头上,一劈之下,能把战马拦腰砍断,他仗着这把利器纵横沙场十余年,刀下厉鬼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又怎么会把最近两年才名声鹊起的刘子光放在眼里。
        刘子光手里是一把普通的长柄斩马刀,并非是炼锋号的优质产品,而是缴获贺人龙部的寻常兵器,无论是钢口还是整体重量、锋利程度都不能和金声恒的宝刀抗衡,两人一错马首,各自用钢刀尽力劈去,金声恒借着马力再一扭腰,力量发挥到了极限,肌肉发达的右臂暴露在外,显示出无穷的蛮力,他以为这一刀定能将刘子光连人带刀砍成两截呢,哪里想到,手中传来的是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感,要不是缠着布条,钢刀恐怕都要脱手而非。
        “好大的力气!”刘子光和金声恒同声赞叹,刘子光只是胳膊微有震感,可手中的钢刀已经被砍出一个大豁子,金声恒的宝刀倒是没事,虎口却已经震裂,鲜血染红了缠着右手的布条,他心中大惊,这个刘子光真的很难对付,哼,我的虎口裂了,想必他的胳膊也不好受。
        战场上容不得多想,即使敌人再强也要迎上去打,金声恒调转马头,再次大吼一声扑过来,刘子光也拨马迎上,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和金声恒硬碰硬,而是采取了更为大胆的做法,金声恒挥刀斜劈下来,刘子光却撇了刀径直用赤手空拳去迎,没等金声恒反应过来,宝刀已经被人抓住,接着是一股强大的力道硬生生将其从马上拖下来。
        金声恒这样威震湖广的猛将在刘子光面前不过如同三岁稚子一般,被他连人带刀拽了过来,径直往地上一掼,早有一群火铳手扑上,十几把刺刀顶住金声恒,将他生俘了。
        紧跟在金声恒背后的那个掌旗兵端的是条汉子,眼见自家将军被俘,却不气馁,放平了大旗,用旗杆的枪头朝刘子光戳来,刘子光当然不会着了他的道,伸手就捏住了旗杆,顺势一拽抢到手里,反手一抽将那人抽落马下,自此金声恒闯阵的五十名骑兵全军尽墨。
        刘子光的左右两军打的很有章法,两个千人哨本来排成的方阵,后来随着外围士兵的死伤,逐渐变成了圆形大阵,士兵们紧缩在一起,武器一致对外,似乎只有靠在一起才能获得安全感,这样一来左军的散兵反而拿他们没办法,这样一个千人大抱团谁也吃不动啊,而且这个大圆阵还不停的向前滚动着,一长五的长矛所向披靡,无人可挡。
        左军的投石车和床弩终于发挥作用,二十斤一个的石球轮番砸入壮丁大阵,长矛般粗细的弩箭扫射过来,将第一排的重甲步兵射倒了一片,壮丁们毕竟只是经过了几天的强化训练而已,终于呈现出半崩溃的状态,大圆阵解体了,小兵们一哄而散,不过这时候左军也基本上溃败了,他们的投石车和床弩刚刚发挥了一轮威力就被火箭筒摧毁了,效死营排成三段击的长条阵,不断的开火射击,打的左军狼狈不堪,再加上金声恒被俘,左军没了指挥官,自然乱套。
        这场仗打的很乱,但毕竟打赢了,左军丢下一地尸体后退了,刘子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