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器时代 >

第423章

铁器时代-第423章

小说: 铁器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更时分,天还是黑漆漆的,西夏军的骑兵悄悄完成了集结,数万骑兵聚集在白天用死人堆出来的通道前,竟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等到东边出现一丝鱼肚白的时候,丹济拉一声令下,万马奔腾,西夏军发动了最后的冲击。
    白天已经消耗了整整三万人,红衫军挖的战壕都被填满了,真可谓尸横遍野,惨烈至极,想必敌人的弹药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凌晨是人最感到疲乏和寒冷的时候,而微弱的光明又不会导致己方的误伤,所以丹济拉才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总攻。
    雪地厚实,早先落地的那些已经化成了冰,西夏战马蹄子上都缠了防止打滑的东西,成千上万的战马踏着积雪而来,骑士们身着带着长长出风的皮袍子,威风凛凛,皮帽子两侧垂着狐狸尾巴,更显英姿飒爽,马刀雪亮,长弓在手,一同驱动坐骑,从小跑转成快跑,然后变成狂奔,两军相距不过数里之遥,虽然有些积雪但也不至于影响马速,西夏骑兵迅速接近了红衫军的大营,只见营垒中一片死气沉沉,连个人影都没有。
    想必南蛮子都冻死了吧,跑在前排的骑士们这样想着,这种想法让他们感到有些丧气,哪怕唾手可得的胜利也无法弥补这种不能畅快淋漓的砍杀敌人的遗憾。
    骑兵如潮水般迅速接近明军大营,忽然从前方的雪地中忽然冒出来一排步兵,端着火铳向骑兵大队射击,这种射击和以前那种步兵轮流射击有所不同,似乎他们的子弹无穷无尽似的,每个人都在疯狂射击,弹幕铺天盖地而来,第一波骑兵当场栽倒,人血马血流淌在雪地上,很快将雪融化掉,变成血红乌黑的一片。
    (更新最快wap。2。)
    在步兵背后,是红衫军的炮群,夜间的补给里面有一半是八斤炮的炮弹,这种炮不适合攻城战,但是极其适用于对付集群无装甲目标,炮兵们几乎是放平了炮口在射击,动作快的不得了,标尺早就订好了,只要装弹射击就可以,保证每枚炮弹都在敌群中炸开,炮弹将雪地下面的尸体和黄土都掀开来,弹片碎石满天飞,炮击过后的大地千疮百孔,黑红白黄相间,正符合了红衫军的荒漠迷彩颜色,只要趴着不动,西夏人都看不见敌人在何处。
    虽然遭受了火山喷发一般的打击,但是丹济拉依然令中军战鼓不停,骑兵们继续发动冲击,迎着密集的弹雨冲上去,哪怕伤亡巨大也在所不惜,因为丹济拉固执的认为这是明军的困兽犹斗,只要打完这波弹药他们就真的弹尽粮绝了,这个关头绝对不能泄气,否则前功尽弃,老实说丹济拉确实是个良将,这种考量是非常正确的,可是他哪里想得到红衫军会有空中补给呢,他还以为对方的粮道已经被自己截断,现在双方拼的就是毅力而已,所以才会发动这种大规模的集团突击。
    西夏骑兵们依旧慷慨赴死,迎着枪林弹雨纵马狂奔,红衫军的火力密度比以前增强了好几倍,火铳大炮火箭一起发射,生生将上万骑兵的性命留在这短短三里荒原上,到最后连丹济拉身边的副将们都看不下去了,哀求大将军收回成命,鸣金收兵,丹济拉用千里镜久久的观察着明军的营寨,看到那厢火铳鸣放的火光如同暗夜里的星河一般密集耀眼,心知自己判断失误了,敌军远未到弹尽粮绝之时,
    丹济拉这次东征带了二十万人马,并非都是精锐,其中大部分是强征来的西域各民族步兵,只有一个盾牌一把弯刀而已,能战的骑兵不过五万,昨天耍人海战术死了好几万步卒他还不觉得心疼,今天一口气就损失了一万骑兵,就是铁打的汉子也经不住这样的打击啊,一万条精壮蒙古汉子加上同样数目的战马,装备了铁盔铁甲皮毛衣服靴子,精致的鞍具,锋利的兵器,每个骑兵的价格能抵得上三十个步卒,这样一个强大的万人队,纵横西域数千里都难遇到对手,别说一个营盘了,就是十个国家都能给灭了,可今天居然就这样白白死在冲锋的路上,连敌人的面都没看见就覆灭了,丹济拉的心在滴血,他狠狠地一挥手,终于下达了撤兵的命令。
    鸣金收兵的号令一下,西夏步兵队伍中忽然响起聒噪,很多人用回鹘语、突厥语高喊道:“大夏败了,快跑啊。”步兵们昨天死了不少人,军心早就涣散了,今天就看到骑兵的惨状,又怕丹济拉再拉他们去送死,有人挑头闹事,响应者不计其数,军法队上前弹压,遭到了士兵们的集体反抗,瞬间就杀死了军法队员,叛兵一哄而散,朝着西方逃去。
    丹济拉大怒,急令骑兵镇压叛军,可是骑兵们一动,又有人喊道:“骑兵也叛了,还有人喊嘉峪关已经丢了,咱们都跑不掉的,一时间人心惶惶,混乱不堪,不用红衫军来攻,自己就先败了,十万大军乱成一团麻,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丹济拉令人收容部队,斩杀妖言惑众者,尚能控制的各军原地不动,严防敌人趁机反攻。
    怕什么来什么,三声炮响,红衫军大营的辕门大开,刘子光一袭外黑内红的披风,一马当先杀了出来,后面紧跟着数千骑兵,手里是明晃晃的马刀,再后面是步兵纵队,六沙荒漠迷彩穿着,一水的迅雷铳平端着,迈着鹅步朝前推进。
    西域  11…65 西部大开发
     更新时间:2008…11…18 12:38:17 本章字数:3471
    有了先进的迅雷铳,红衫军的热兵器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火力持续性的提高使得刺刀的使用机会大大降低,不用和敌人面对面的肉搏,对于白刃战经验缺乏的红衫军来说是个大好处,士兵们只要对着远远的敌人射击就万事大吉了。
    此役西夏军大败,步兵全部崩溃,骑兵也不得不退走嘉峪关,至此张掖之围解除,但刘子光并不进入张掖,仍在城外扎营,只是令城内西军将领前来拜见主帅。
    刘子光从袁崇焕那里夺来了西军的指挥权,现在成为真正的征西大将军了,刘宗敏心中不快,疑惧刘子光记恨前嫌对自己不利,借口伤病不去拜见主将,只是委派手下郝摇旗等一干军官前去听令。
    刘子光却不计前嫌,命人分发粮食给西军上下,粮草官却存了个心眼,将最差的粮草发给了郝摇旗他们,郝摇旗等人领了几十车的白面和罐头回去以后立刻生火做饭,做白面饼子就着罐头吃。
    这种罐头并不是上海梅林罐头厂的出品,而是一些江南小厂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打通兵部主管官员才进入采购名单的,罐头是用乡间瘟死的野狗病猪的肉做成,加上花椒大料高温蒸煮以后装进瓦罐,用铁皮盖子封上就堂而皇之的装车运到西域来了,一路上磕磕碰碰的很多瓦罐都不能保持密封了,加上味道奇差,所以红衫军都不爱吃这个。
    可是郝摇旗他们却没那么挑剔,张掖围城数月,什么垃圾玩意都吃过了,现在再吃这种变质罐头,简直就如同琼宫佳肴一般,伙头军还开了几个肉罐头倒进大锅里,烧了一大锅热腾腾的肉汤出来,在里面下了刀削面,众人一边吃一边流泪,皆感叹刘子光大人有大量,不计前嫌胸怀宽广,刘宗敏抢过人家的老婆,西军也一度给红衫军小鞋穿,可现在人家却拿出这样的美味来接济自己,人心都是肉长得,人家如此以德报怨,自己还有什么话好说,自此西军刘宗敏部也不再嫉恨红衫军,但刘宗敏本人却还放不下恩怨,怀疑刘子光故意邀买人心,离间他和下属的关系,从此更加痛恨此人。
    丹济拉大败以后,大批士兵向明军投降,刘子光照单全收,吴三桂他们担心过多的俘虏会引起后方不稳和军粮的供应不足,建议仿效前人坑杀俘虏,刘子光却不以为然,修造从长安到嘉峪关的铁路需要的工人不下数十万,这批俘虏正好派上用场,至于后勤问题完全不用担心,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今大明的财力物力有多么雄厚,光是湖广之地一季的粮食就够天下人吃的了,再加上暹罗安南台湾等地运来的廉价米粮,各地的粮仓都满满当当的,陈粮多的没地方放,只能用来喂牲口。
    至于穿的问题,松江府一年生产的棉布高达数百万匹,即使全国人每年做两套新衣服都有富余,新式的纺织机械和提花机大大提高了棉布的产量和质量,而江南水网密集,养殖业发达,大量鸭绒原先都被白白浪费掉,现在也代替棉絮成为军服的填充料,红衫军上下穿的都是外层贡缎,内层府绸(全都是棉织品),中间填充鸭绒的又轻又暖的军服,即使在西域苦寒之地也感觉不到寒冷。
    目前举国之力都用在西部上,因为皇上好大喜功,巴望着大胜之后泰山封禅,所以毫无保留的支持战争,朝廷大佬们手头都有不少战争债券,西部的胜利与否和他们的利益休戚相关,所以大伙也都全力支持战争,西边来的奏报谁也不敢怠慢,全都是当天事当天毕。
    民间对于战争也很关注,因为无数工厂靠着战争才能发财,西征军吃穿消耗,西域铁路的铺设,还有各种新武器的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岗位和发财机会,谁要是能捞到兵部的订单那就算发了,那可都是一个单子上万两的大合同啊。
    趁机浑水摸鱼的也有,妄图生产一些伪劣产品蒙混过关换取银两,可是这些人都迅速被处理了,只要前线有一点不满,南厂就要查办供应商,就说那批劣质罐头吧,现在厂门已经贴上南稽事厂的封条了,老板被抓,兵部负责审核的官员也被查处。
    两国交兵打得就是国力,大明朝已经步入了皇权官僚资本主义时代,军队也迈入了火器时代,而噶尔丹政权则是完美的封建君主制国家,军队达到冷兵器时代的巅峰状态,倘若大明倒退二十年,一定不是西夏的对手,可幸运的是,就在这二十年间,科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一辈的彭建国他们用蒸汽机带动了工业文明,新一辈的刘子光他们又开创了战争技术上的革命,把冷兵器时代远远抛在了后面,即使如康熙、嘎尔丹般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在压倒性的技术优势面前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大明兴举国之力来打这场战争,无数的物资通过陆路水路运到长安,然后转运兰州,分门别类按照轻重缓急再通过空运或者驼队运输到张掖前线,河西走廊上车流不断,往日那些奔走于丝绸之路的商人也被征召,承包了军队的运输业务,一时间千百万人牵着自家的骡马骆驼投入到支前的洪流中来,从长安到天水到兰州,从兰州到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繁忙的程度是空前的,除了运输队伍,还有大量为了运输人员服务的车马店、饭馆妓院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全国有头脑的商人都把目光投到了西域,一场天启年的西部大开发就此轰轰烈烈的展开。
    铁路的铺设工作进展的很快,刘子光将原鄂州知府刘智君调了来担任铁道衙门四品提司,又从利国铁厂和戚墅堰机器厂调派了大量监工和技术人员,在他们的通力协作和十万铁道兵,十万俘虏的血汗劳作下,铁道以惊人的速度在向西延伸。
    丹济拉兵败之后,手上还有两三万骑兵,但是天寒地冻,战马没有草料,士兵没有粮食,每天冻饿减员无数,和先前派去攻打嘉峪关无功而返的五万大军困守在酒泉城内苦苦支撑,外面红衫军的大炮日夜轰鸣,城内人心惶惶,军心不稳,试想半个月前他们还是围城者,现在就变成了被围者,这报应未免来的太快。
    有飞艇有大炮,红衫军破城简直轻而易举,但是为了减少无谓的伤亡,他们只是围而不攻,等城内的人自己冻饿而死,丹济拉却没有吴三桂他们那样的决心,没等到杀马充饥就决定突围而走,他丢下数万步兵,领着一万精壮骑兵冲出城去,直奔祁连山而走,意欲翻越崇山峻岭回到家乡。
    明军知道穷寇莫追的道理,放任他们进了祁连山这才凯旋而归,酒泉城破,又得了数万俘虏,刘子光依然把他们编入劳工队,去修建铁道,现在工人的数量高达二十多万,都用在修造铁路上未免浪费,于是又沿着铁道修建了一条八匹马并排走的宽阔马路,两边挖着排水沟,道路平整坚实,撒了碎石子,就是雨天也能畅通无阻。
    大明这边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西部大开发,西夏那边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听说天山七剑发动了几次针对噶尔丹陛下的行刺,皇庭疲于应对刺杀,再加上是冬季的原因,不便征召士兵和粮草,所以战争暂时中止了。
    明军攻克嘉峪关,终于完成了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统一,自此长城内的土地皆是汉人的了,刘子光一时间也不急于出关作战,他要巩固占领区,筹划下一步的方针大计。
    出了嘉峪关,就是浩瀚无边的沙漠和戈壁,还有盆地、高山、平原和河谷,四周环绕着阿尔泰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阿尔金山,中间横跨天山,塔里木河、厄尔奇思河、伊犁河滋润着这本書轉載拾陸k文學網片方圆数千里的土地。
    这块土地在刘子光的心目中叫做新疆,可是现如今却没有这种称呼,只是被笼统地称作西域,中原政权曾经在西汉时期设立过西域都护府。魏晋南北朝和唐代都有对西域的有效统治,就是大明朝也曾经设立过哈密卫,所以这块地方应该算作大明自古以来的神圣领土,征服它只是收复失地而以。
    彻底征服西域必须进行殖民才行,可是汉人出自民族本性不喜欢迁移,为了改变这种习性,刘子光亲自操刀写了一首歌,让董小宛帮忙谱了曲子,命人在中原各地传唱,以此吸引汉人移民,歌词是这样的:
    我们西域好地方啊
    天山南北好牧场
    戈壁沙滩变良田
    积雪溶化灌农庄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我们美丽的田园
    我们可爱的家乡
    我们美丽的田园
    我们可爱的家乡
    麦穗金黄稻花香啊
    风吹草低见牛羊
    葡萄瓜果甜又甜
    煤铁金银遍地藏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各族人民大团结
    歌颂圣上天启爷
    各族人民大团结
    歌颂圣上天启爷
    弹起你的东不拉呀
    跳起舞来唱起歌
    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