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将军种田养包子 >

第19章

将军种田养包子-第19章

小说: 将军种田养包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鸡肉在炉子上炖着,那边锅刷干净之后,就要用来蒸饭了。孙韶霜家以往都是早上熬粥,中午大米饭,晚间高粱米或二米饭的。今天吃小鸡炖蘑菇,中午又是随便吃了些干粮对付的,晚间便决定蒸上一锅大米饭,还加了些南方过来的香米进去。

蓝险峰负责蒸饭,待饭蒸好后,鸡肉也炖得差不多了,孙韶霜尝了一口,唷,还真入味儿。摆好了桌子,放上碗筷,蓝险峰盛饭,孙韶霜淘菜,唯一负责老老实实坐在桌前等开饭。放好后,孙韶霜想了想,又跑去取了秋天时腌制的咸黄瓜洗净切片佐饭。

一家人都坐定后,蓝险峰一声开饭,几人便都迫不及待的动起了筷子。蓝险峰与孙韶霜两个是真有些饿了,菜又做的香,也便都不说话,只顾着往自己的肚子里添食儿。唯一见两个大的不说话,也像比赛一样,拼命是抢菜吃。

晚饭结束后,唯一嚷嚷着撑着了,搞得两个大人哭笑不得。蓝险峰边给唯一揉肚子,边看孙韶霜搓苞米,两人聊些闲事。

聊着聊着便想起了日间捉到的那只大兔子,和几只小兔子。如今他们还有一只活鸡没吃,也不能马上就将兔子宰了。毕竟冻肉总是没有鲜肉味美的,聊着聊着便想将兔子先养起来。而且听说兔子繁殖是极快的,孙韶霜设想着兔生兔,没准等到过年时他们就又多一窝小兔子了呢。

两人又说起来年春天家里也要养些家畜的。原来孙韶霜家就没什么活物,蓝险峰又是后到的,自也不会有多少家禽。现在家里那两三只鸡还是刚来时,为了唯一吃鸡蛋才买的。平时也不怎么注意喂养,偶尔还会忘记喂鸡,这鸡能活到现在,还真是挺奇迹的。

而且,若是没有这次抓到的这几只鸡和兔子,恐怕用不了多久,这几只家鸡,就跑进几人肚子里了。

两人手里都有些余钱,而且孙韶霜每月还能从食味居拿到些分红。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却也足够孙韶霜享受富裕人家的生活了。虽然有钱,但是两人都觉得不能坐吃山空,况且还要为唯一预留一些,免得有急用时不好张罗。

于是两人研究了半天,决定等开春了,家里也买两头猪崽儿,再多添几只鸡。另外牛也是要有一头的,总不好老是去汪简家里借的,虽然那两口子都不是计较的人,但是老去借,他们自己也是不好意思的。

况且这牛种地收地都是要用的,以往都是相好的几家互相租用或是花些钱租借官府派发的牛。不过这总不是长远之计,虽然牛价是贵了些,但两人暂时还不缺那个钱,这样的东西还是早预备出的好。

想到了养这些个牲畜就又想到了放这些牲畜的地儿。孙韶霜家有学生上下学,放这些总是不好的,只能都放在蓝险峰家里。两人合计过后,决定将蓝家现在养在前院的鸡移到孙韶霜家后院去。将蓝险峰家前院搭个牛棚,牛在前院用起来也方便些。

又想着有了牛还需要有两牛车,于是这个牛车的活计在房木匠还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落在了他的身上。有了牛车还需要个车棚了,于是前院又加了个车棚。

蓝险峰春天时栽的果树都活了,所以便决定将牛棚车棚全部搭在靠近水边的一侧。正好也离孙韶霜家远了,避免了夏天牛的味道影响到来上课的学生。

蓝险峰家的菜地仍然用来种菜,不做变动。孙韶霜家的后院则需要搭个猪圈,搭个鸡舍和兔舍。这几样却是不能挨近的,避免发生瘟情。猪圈的味道大些,便决定搭在靠山附近,与茅厕位置较近。鸡舍兔舍分别搭在远离蓝险峰家一侧的墙边上,这样靠近蓝险峰家一侧的地,仍可以种些菜。

只蓝险峰家那块地种的菜,其实就够三人吃的了,而且是绰绰有余的。只是家里明年若是增加了这些个牲畜,便需要多种些量大易活的菜,喂这些牲畜的。

两人这样商量到半夜,才沉沉睡去,第二日一早,竟都是被唯一叫醒的。唯一还好一顿羞羞了两个赖着不起的大人。孙韶霜向来皮厚,连蓝险峰都在这样经常性的脸红中,锻炼出了粗神经。见两个大人也不害羞,唯一觉得好生挫败。

早饭仍是孙韶霜去做,蓝险峰得以抱着唯一又在炕上滚了会儿,才起来穿衣洗漱。

孙韶霜眼见着蓝险峰现在越来越习惯与自己在一起,自己时不时的一些个小举动也不会惹得他脸红了,便觉得离自己进军下一步的日子不远了。尤其还有这么个小家伙推波助澜,日子还真是美好啊。

早上仍是熬粥,正好昨日晚间还剩了一些鸡汤鸡肉。便将鸡肉从菜中捞出,脱骨后,用手撕成丝儿,放于一旁待用。掏净米后,将鸡汤搀了水,同米一起放进锅中。待米煮的半熟后,将鸡丝儿放入,搅拌均匀后继续加热。待粥彻底熟了再掏出。

孙韶霜预备早上只粥搭配咸黄瓜吃的,但是唯一似乎不是很喜欢咸菜的味道。于是孙韶霜将昨晚剩下的切成片的咸黄瓜进行了再加工。取了两个鸡蛋,去壳搅拌均匀,在锅中加油,油开后放葱姜蒜炸锅,又加进一勺大酱。待酱香味出来后,将鸡蛋倒进锅中翻炒,鸡蛋颜色变得嫩黄后,才将咸黄瓜放进去继续翻炒。

这样再加工后的咸黄瓜清香味儿再次激发出来,鸡蛋也满是酱香味,唯一应该是会喜欢吃的。

果然,小家伙很给面子的喝了两碗粥,还吃了不少的咸黄瓜。跟小家伙说是咸黄瓜小家伙还不信,明明味道不一样的,怎么会是咸黄瓜呢,不过样子倒是有些像的。最后小家伙竟还赌气不跟他说话了,搞得孙韶霜又是哄,又是讨好,还许下不少承诺,才喜笑颜开。

果然,连小家伙都吃得他死死的,孙韶霜悲哀的感叹。

看这一大一小拌嘴、讨好又和好,蓝险峰没来由的觉得一阵温暖。看孙韶霜吃瘪的模样,更是心情大好,也跟着笑呵呵的欺负孙小先生。

吃过饭后,蓝险峰将碗筷收拾下去,到外间厨房收拾,顺便在灶里添了一筐苞米棒子。孙韶霜则就着未拿走的饭桌,给唯一开蒙。

唯一虽然也在学里上了一阵子,但是属于半路插班的,只是为了使他能与更多的人接触,才去上学的,所以唯一并没有接受过基础性的教育。孙韶霜作为先生,认为基础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他不会像其他的先生那样,一上来就讲文章,让学生先会背了,再去认字记字。

孙韶霜结合了自己曾经接受教育的经过,先从最基本的教起。当然,他不会去叫学生什么是汉语拼音。他是从生活中最基本的话语中,提取字眼教给学生去认,例如手足口等身体器官,阴雨晴等天气用词,花木草等植物名称。

这样既结合了生活实际,又教会了学生写法。再这些的基础上,先教一些简单的文章,文章中出现的陌生词汇,教给学生认读识记。待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字词量,再进行复杂文章的讲解,诵读。

在算术上也是同样,先从基本的数字入手,教给学生十以内加减法,百以内加减法,逐层深入。待加减法掌握好了,再讲解乘除法的问题,顺便教给了学生小九九口诀,仅限内部传诵。

唯一算是比较聪明的孩子,仅仅在学里上了两个月,却已经是学会了不少字词,也会背诵几篇简单的文章。小小年纪,更是对算术分外感兴趣,孙韶霜教的小九九口诀,他是最先弄明白的。这叫孙韶霜很是惊讶,要知道唯一只是接触到了乘除法,基本的加减法他只是简单的与唯一说过。

与文方面相比,唯一更加喜欢算术的课程。在这个时代,做文章才是正统,若是想要入仕还是要走做文章这条路的。而孙韶霜之所以会开算术课,主要是乡间来说,学会算账,做个小掌柜,才是更加实际的生存道路。

孙韶霜虽然有自信,他可以教出几个做官的来,但是他的学生还是出去做掌柜跑堂的多。但不是他学问怎么不行,主要是乡下人家,多不会去想着做官,只要生活过得去就成。

倒是也有几个殷实人家想将来让孩子入仕的,这样的孩子多是在他这里开蒙后,上个一二年学,便会被推荐去官学的。这算是官府对于人才的看重吧,进了官学后,会被分为专门从政的文课,和专门从军的武课。

官府的这种行为倒不算什么坏事,毕竟所收费用不多,而且算是接触到了正统的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

不过却也是有个大大的弊端的,若是这些孩子不能入仕做官,或者不能进军行伍,那便只能回家了。不过回家后,却算是无用之人了,常年的接受着专门的教育,导致了对于普通生活的不熟悉。

很少有人能够适应这样的落差的,像蓝险峰这样的毕竟是少数。这也是孙韶霜这样的蒙学馆开设的必要所在。不过现在的朝廷正在为这件事进行改革,具体怎么改革,就不是咱们这些小老百姓能够管的了。

 

正文 第三十二章

 

作者有话要说: 祝萝卜生日快乐,撒花~~~ 对于唯一喜爱算术这点,蓝险峰和孙韶霜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首先,蓝险峰他并不想让唯一入仕的,唯一入仕后,有可能会去京城,若是被他知道了身世,并不见得是件好事。

比起大富大贵,蓝险峰倒是更希望唯一能够平安喜乐的过完一生。当然若是唯一懂事后想要做官,他倒是也不会干涉的,从前他就想过,唯一也有自己的人生要过,他只能在旁边提些意见建议,却是不会去大加干涉的。

而对于孙韶霜来说,一来他作为穿越人士,自不会像古代人那样认为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虽然他自己是因为有些学问,而得到了大家的尊重,但他仍不觉得入仕有什么好的。如果他真的觉得当官好,恐怕早就去参加科考了,哪还能窝在这小小山村里当个教书匠。

当然他也不是说读书有什么不好,毕竟他是受了许多读书的实惠的。而且读书会增加人的素质,总比那些个不讲理的泼妇流氓要强上许多。但是一味的死读书就不见得好了,所以他开了算术课,不光是为了教会学生算账这项本事,更多的还是希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不要一味的读死书死读书。

二来,唯一毕竟不是他的孩子,虽然他也是真心疼爱这个孩子,也将唯一视作自己的孩子,但是却始终不能像真正的父亲那样去干涉唯一的想法。何况就算他是亲生的父亲,他也不见得就会去干涉唯一的决定,只要不走歪路,孩子做什么都是可以被支持的,这是他的想法。

再说,他是要与蓝险峰过一辈子的,他们不可能永远的陪伴着唯一,唯一有自己的道路要走。他们做长辈的,只要在唯一需要帮助的时候,竭尽所能提供帮助,在唯一犹疑不决的时候,适当的提供些建议就是了。他们不会干涉唯一,唯一也不见得会喜欢他们的干涉,唯愿唯一平安喜乐一生便好。

对于唯一的问题,蓝险峰与孙韶霜倒是取得了完全的一致性。于是在两个大人的放任自流下,唯一便开开心心的开始专注的学习算术,更是在未来成了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当然,这是后话。

虽然两人都不去干涉唯一学什么,但是注重全面发展的孙小先生却不会纵容唯一明显的偏科行为。于是唯一痛并快乐的被孙小先生逼着被了不少的诗词,当然这些诗词都是孙韶霜从中国各代名家那里抄来的。同时,也被孙小先生教会了许多算术方面的知识。当然,这些也都是后话了。

孙韶霜给唯一补了一个时辰的蒙学,蓝险峰则将家里里里外外的打扫了一番。昨日里打的柴仍是铺在院中晾晒,蓝险峰将柴火翻了个个,继续晾晒。昨日捡回来的死物已经吃了,还有只野鸡和几只野兔。

野鸡不能放在鸡窝里,会吓着母鸡的。冬季母鸡本就生蛋生的少了,再受到惊吓的话,恐怕就只能被宰了。这野鸡也不打算养着的,先用麻绳捆着,待会儿问问孙韶霜要怎么办。

野兔是要养起来的,这东西会钻洞,还好是放在筐中没放出来,只一晚的功夫,筐的边沿就被他啃坏了。看来要做个结实的兔笼了,养一阵子,去去野性,也便不会再去啃笼子了。

小兔子毛茸茸的倒是可爱得很,也乖巧的很,看着就招人喜欢。蓝险峰从前没养过兔子,倒是知道兔子是吃青草的,也吃胡萝卜,不过现在哪里还有青草呢,家里也没有胡萝卜,不知道白萝卜吃不吃。算了,这个也等孙韶霜来弄吧。

想来想去,似乎没什么事情要干的了,那两人在上课,他也不好去打扰。转了一圈,发现了一袋子打开袋口的黄豆,猛然想起孙韶霜说的要生黄豆芽。他并没有生过黄豆芽,不过却是吃过豆芽的。他记得好像是绿豆芽,黄豆芽倒是没吃过的。

蓝险峰虽然不会生豆芽,倒是听孙韶霜说过要好好选豆子的。左右无事可干,便提着豆子拿了盆进屋去挑豆子了。

孙韶霜唯一两个正在炕上习字,见他进来,也不同他说话,只仍做自己的事。蓝险峰也不去管他俩,只在屋中间放了大桌子,边晒着阳光,边挑豆子,边听那两人念书教学的声音。

蓝险峰挑了有半盆豆子的时候,那两人讲完了课,也来帮忙。生豆芽要选用颗粒饱满整齐的豆子,蓝险峰挑的半盆算是各个珠圆玉润的,看着就喜庆。孙韶霜加入后,进程便快了许多,小唯一也想帮忙,只不过圆圆的小胖手有些捉不住到处乱跑的豆子,只玩了一会儿,便跑到院中去看兔子了。

两个大人也不去管他,只专心的继续挑豆子,蓝险峰与孙韶霜说了养兔子的问题,孙韶霜告诉他大兔子喂些稻草就行,小兔子切些萝卜白菜来喂,待大些了,也喂稻草秸秆。

两人又说了兔笼的问题,孙韶霜叫蓝险峰一会儿过岭去房木匠家找他过来做兔笼,自己则去叫汪简邢风两个,顺便把豆芽生了。正好家里有野鸡,再去称几斤猪肉,做几个菜大些帮工。

解决了兔子的问题,孙韶霜突然很坏心眼的问蓝险峰:“你会不会生豆芽?”

蓝险峰一愣,随即回答道:“不会生。”

“哦哦,原来不会生啊,哈哈哈……”

“不会生怎么了么?你不是会生么。”蓝险峰毫无所查的接着说。

“咳咳……”孙韶霜差点没让自己的口水呛到。“呃,我会生……生豆芽,生豆芽。”

孙韶霜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