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本草纲目 >

第43章

本草纲目-第43章

小说: 本草纲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产后痢。我吃薤白,与羊肾同炒吃更好。
5、胎动。用薤白一升、当归四两,加水五程式煮取二升,分二次服。
6、间疮痛痒。煮薤叶,捣烂后涂患处。
7、咽喉肿痛。用薤根加醋,捣烂敷肿处。

释名 小蒜、茆蒜、荤菜。
气味 (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
1、时气温病(初起头痛壮热,脉大)。用小蒜一升捣汁三合,一次服
下。不愈,可再服一次。
2、干霍乱(不得吐泻)。用小蒜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一次服下。
3、长年心痛,用小蒜煮成浓汁,勿沾盐,饱食,有效。
4、疟疾。用小蒜不定量,研为泥,加黄丹少许,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每服一丸,新汲水送下。
5、恶核肿结。用小蒜、吴茱萸等分,捣烂敷患处。
6、小儿白秃(头上团团白色)。有蒜切细每日擦患处。
7、蛇蝎螫人。有小蒜捣汁内服,外以蒜渣敷伤处。

释名 大蒜、荤菜。
气味 味辛、温、有毒。久食损人目。
主治
1、背疮。用大蒜十个、淡豉半合、乳香一钱,研细。疮上先铺湿纸,
纸上铺药一层,厚约二分。艾灸百壮左右,痛灸至痒,痒灸至痛。
2、大小便不通。用独蒜烧熟。去皮,棉裹,乘热放在下部,自通。
3、水肿。用大蒜、田螺、车前子等分,熬膏,摊贴脐中,水从小便排
出。数日即愈。
4、突然袭击然泄痢。有舌蒜捣贴两足心,也可贴脐中。
5、禁口痢。治方同上。
6、肠毒下血。用独蒜煨过。捣烂和黄连末做成丸子。每日用米汤送服。
7、喘息气塞。用独蒜头二枚,削去两头,塞鼻中。左患塞右,右患塞
左。待口中有脓血出,立效。
8、喉痹。用大蒜塞耳鼻中。一天换两次。
9、牙痛。用独蒜煨熟,切小,熨痛处。
10、产后中风,角弓反张,不语。用大蒜三十瓣,加水三升煮成一升,
灌下即苏。
11、鼻渊。用大蒜切片贴足心。
12、妇发阴肿作痒。作蒜汤洗,见效为止。
13、蜈蝎螫伤。用独蒜摩涂即愈。
14、脚肚转筋。用在蒜擦足心,令热即安。同时以冷水送食瓣。
15、食蟹中毒。用干蒜煮汁饮下。
芸薹
释名 寒菜、胡菜、薹菜、薹芥、油菜。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
1、赤火丹毒。用芸薹叶捣烂敷涂。
2、天火热疮(初起如痱,渐如水泡,似火烧疮,赤色)。用芸薹叶捣
滠汁。调大黄、硭硝、生铁衣等分,涂沧上。
3、风热肿毒。用芸薹苗叶根、蔓菁根各三两,研为末。以鸡蛋清调和
贴上,即可消肿。无蔓莆,用商陆代,甚有效。
4、瘭疽(生在手足户背等处,累累如赤豆,剥之则汁出)。用芸薹叶
煮汁服一升,并吃干熟油菜数顿,少加盐醋。病在冬日,则用芸薹子研
水服。
5、血痢腹痛。用芸薹叶捣汁二合,加蜜一合,温服。
6、肠风下血。治方同上。另方:用芸薹子(生)、甘草(炙)菜研为
末。每服二钱,水煎服。
7、产后血晕。用芸薹子、生地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加姜七片,
酒、水各半碗,童便钭碗,一起煎至七成,温服邓苏。
8、热疖肿毒。用芸薹子、狗头骨,等分为末,调醋敷涂。
9、伤损接骨。用芸薹子一两、小黄米(炒)二合、龙骨少许,共研为
末,加醋调成膏,摊纸上贴患处。
10、汤火伤。用菜子油调蚯蚓屎涂搽。
11、产后流血过少。用芸薹子(炒)、当归、桂心、赤芍药等分。每以
酒送服二钱,赶下恶物。
12、风热牙痛。用芸薹子、白芥子、茴香,等分为末,吹鼻中。右侧痛,
吹左;左侧痛,吹右。

释名 (茎、叶)辛、温、无毒。
气味
主治
1、牙龈肿烂。用芥菜秆烧存性,研为末,频敷患处即愈。
2、漆疮。
白芥
释名 胡芥、蜀芥。
气味 (子)辛、温、无毒。
主治
1、反胃上气。用白芥子末一、二钱,酒冲服。
2、热痰烦晕。用白芥子、大戟、甘遂、硭硝、朱砂,等分为末,加糊
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芥丸”。
3、腹冷气起。用白芥子一升,微炒,研为末,加开水沁过的蒸饼做成
丸子,如小豆大。每姜汤送下十丸,甚效。
4、肿毒初起。用白芥子还想,加醋调涂。
芜菁
释名 蔓菁、九英菘、诸葛菜。
气味 (根、叶)苦、温、无毒。
(子)苦、辛、平、无毒。
主治
1、肿毒。用生蔓菁一把,加盐少许,一起捣烂敷患处,一天换三次。
又方:用未沾水的蔓菁叶烧成灰,调猪油敷涂。
2、乳痈寒热。取蔓菁根、叶,去土,不用水洗,和盐捣烂涂患处,药
热即换。冬月只须用根即可。病人应避风。
3、阴肿如斗。用生蔓菁根捣烂敷涂。
4、明目益气。用芜菁子一升,水九升,煮汁尽,晒干,如此反复三次,
研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亦可用末煮粥吃。
5、补肝明目。用芜菁子(淘过)一斤、黄精二斤,和匀,九蒸九晒,
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芜菁子二
升、决肯子一升,和匀,以酒五升煮干,晒为末。每服二钱,温水调下,
一天服二次。
6、黄疸如金,眼睛发黄,小便赤。用生芜菁子研为末,熟水冲服一匙。
一天服三次。
7、急性黄疸,腹结不通。用芜菁捣为末,水绞汁服。服后打嚏,鼻中
出黄水及泻下则愈。以芜菁子榨油,每服一杯更好。
8、二便不通,胀闷欲死,用蔓菁子油一合,空腹服下即通。有汗出,
勿惊怪。
9、妊娠尿涩。用芜菁子末,水冲服一匙。一天服二次。
10、背疸不愈。愈而复发。用芜菁子捣烂敷涂。一天换一次。
11、眉毛脱落。用芜菁子四两,炒过,研为末,调醋敷涂。
莱菔
释名 芦、萝卜、紫花菘、温菘、土酥。
气味 温、无毒。(根)辛、甘,(叶)辛、苦。
主治
1、反胃。用蜂蜜煎萝卜细细嚼咽。
2、肺痿咳血。用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熟,频食,有效。
3、鼻血不止。用萝卜捣汁半碗,加酒少许,热服,并以汁注入鼻中。
或先将酒煎开,加萝卜再煎,饮服。
4、禁口蜊。用萝卜捣汁一小碗,加蜜一碗、水一碗同煎。早服一次,
午服一次,俯视晚用米汤送服阿胶丸百粒。如无萝卜,以子加水捣汁亦
可。又方:加枯矾七分同煎。又方:只用萝卜菜煎汤,每且饮服。又方:
用萝卜片不拘新旧,染蜜噙口中,咽汁,味淡再换。如想进食,可喝一
点肉粥。
5、大肠便血。用大萝卜皮烧存性,荷叶烧存性,蒲黄生用,等分为末。
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6、沙石诸淋,疼不可忍。用萝卜切片,泡蜜中,稍待即取出,炙干数
次,不可过焦,细嚼后,盐汤送下。日服三次,此方名“瞑眩膏”。
7、遍体浮肿。用萝卜、浮麦等分,泡汤饮服。
8、偏正头痛。用生萝卜汁一小杯,令病人仰卧,随头痛的左右侧注入
鼻中,有特效。
9、满口烂疮。用萝卜自然汁频频漱口,吐去涎汁。甚效。
10、汤火伤。用生萝卜捣汁敷涂。
11、久嗽痰喘。用萝卜子(炒)、杏仁(去皮尖,炒),等分为末,加
蒸饼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时时噙咽。
12、便秘。用萝卜炒一合,加水捣烂,和皂荚末二钱服,即通。
13、牙齿疼痛。有萝卜子十四粒,生研,以入乳调匀,左侧痛点右鼻,
右侧痛点左鼻。
14、疮疹不出。用萝卜子生研为末,米汤送服二钱。
生姜
释名
气味 辛、微温、无毒。
主治
1、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和生姜四两,捣取自然汁一酒
杯,璐一夜。发病日五更饮服即可止疟,未止再服。
2、寒热痰嗽。初起时烧姜一块含咽。
3、霍乱转筋,入腹欲死。用生姜三两,捣烂,加酒一升煮取三两,沸
后服,同时以姜捣烂贴痛处。
4、胸胁满痛(心胸、胁下,硬痛胀满)。用闰姜一斤,捣渣留汁,把
渣炒热,包布中熨痛处。渣冷则加汁再次炒热,继续推熨。
5、大便不通。把生姜削成二寸左右的小条,涂盐插入肛门内即可通便。
6、湿热发黄。肜生姜随时擦身,加茵陈蒿擦,更好。
7、满口烂疮。用生姜自然汁频频漱吐。或用生姜研末搽疮亦可。
8、牙齿疼痛。用老生姜瓦焙,加枯矾末擦痛处。
9、中药毒。用生姜汁可解。
10、刀斧伤。用生姜嚼烂敷伤处。
11、闪扭手足。用生姜、葱白捣烂后和面炒热敷患处。
12、跌打损伤。用姜汁和酒调生面敷贴。
13、腋下狐臭。用姜汁涂搽,可断根。
14、赤白癜风。用生姜频擦。
15、两耳冻疮。用生姜自然汁熬膏涂搽。
16、诸毒痔漏,久不结痂。用生姜连皮切成大片,涂白矾末,炙焦,研
细,敷患处。
干姜
释名 白姜。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1、脾胃虚冷,吃不下饭。和白干姜在浆水中煮透,取出焙干,捣为末,
加陈米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白开水送下。其效
极验。
2、头晕吐逆。用干姜(炮)二钱半、甘草(炒)一钱二分,加水一碗
半,煎至五成服下。有效。
3、水泻。用干姜(炮)研为末,稀饭送服二钱即愈。
4、血痢。用士姜烧存性,放冷,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极效。
5、脾寒疟疾。用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加水一碗,煎
至七成服下。又方:干姜炒黑为末临发病时,以温酒送服三钱。
6、咳嗽上气。用干姜(炮)、皂荚(炮,去皮、子及有蛀部分)、桂
心(紫色,去皮),一起捣烂,筛过,取等分,加炼蜜同调成丸子,如
梧子大。每服三丸,水送下。咳嗽发时即服,一天服三至五次。禁食葱
面油腥。有特效。
7、吐血不止。用干姜为末,童便调服。
8、赤眼涩痛。用白姜末,水调贴足心。
9、牙痛。用川姜(炮)、川椒,等分为末,敷搽患处。
10、痈疽初起。用干姜一两炒紫,研为末,醋调敷痈四周,留头。
11、瘰疬不收。用干姜为末,加姜汁调成糊,以黄丹为衣,每日随疮大
小放药。追脓尽生肉合口,即可停药。如仍不俣,加葱白汁调大黄涂搽
好愈。
胡荽
释名 香荽、胡菜、荽。
气味 (根、叶)辛、温、微毒。
(子)辛、酸、平、无毒。
主治
1、痘疹不快。和胡荽二两,切碎,放入两碗酒中煎沸,盖严勿令漏气。
待冷定后,去渣,含酒轻喷病孩颈背直至两足,勿喷头面。用命名痘疹
发出。
2、孩子丹。用胡荽捣汁涂搽。
3、产后无乳。用干胡荽煎汤饮服。
4、小便不通。用胡荽二两、葵根一把加水二升煎成一升,再加滑石末
一两,分三、四次服下。
5、肛门脱出。用胡荽一升切碎,烧烟熏患处即入。
6、蛇虫螫伤。用胡荽苗、合口椒等分,捣烂涂搽。
7、痢及泻血。用胡荽子一合,炒过,捣为末。每服二钱。赤痢以砂糖
水送下,白痢以姜汤送下,泻血以开水送下。一天服药二次。
8、痔痛。以胡荽了炒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送下。数服见效。
9、牙齿疼痛。用胡荽子五升,加水五升煮取一升,含漱。
水芹
释名 芹菜、水英、楚葵。
气味 (茎)甘、平、无毒。
主治
1、小儿吐泻有芹菜切细,煮汁饮服。
2、小便淋痛。用水芹菜(有白根者)去叶,捣取汁,水冲服。
3、小便出血。有水芹捣汁,一天服六、七合。
茴香
释名 茴香、八角珠。
气味 (子)辛、平、无毒。
主治
1、大小便闭,鼓胀气促。用八角茴香七个、大麻半两,共研为末,加
生葱白三至七根,同研煎汤,调五苓散末服下。一天服一次。
2、小便频数。把茴香(不定量)掏净,加少量盐,炒研为末,炙糯米
糕蘸食。
3、肾虚腰痛。用茴香炒过,研细,切开猪肾,掺末入内,裹湿纸中煨
熟,空心服,盐酒送下。
4、疝气。用茴香炒过,分作二包,交替熨患处。
5、胁下刺痛。用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共研为末。每
服二钱,盐酒调服。
6、蛇咬久溃。有茴香捣成末敷涂。
菠菜
释名 菠菜、波斯草、赤根菜。
气味 (菜、根)甘、冷、滑、无毒。
主治
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荠菜
释名 护生草。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利肝和中,明目益胃。根叶烧灰,治赤白痢,极效。

释名 大荠、大蕺、马辛。
气味 (苗)甘、平、无毒。
(子)辛、微温、无毒。
主治
和中益气,利肝明目。
鸡肠草
释名
气味 味微辛、苦、平、无毒。
主治
1、小便频数。用鸡肠草一斤,在豆豉嗔中煮过,和米煮粥。常吃。
2、小儿下痢。用鸡肠草捣汁一合,调蜜服,有效。
3、风热牙痛。用鸡肠草、旱莲草、细辛,等分为末。每天擦三次。此
方名“祛痛散”。
4、头疮。用鸡肠草烧灰,和盐涂搽。
5、漆疮发痒。用鸡肠草捣烂涂搽。
苜蓿
释名 木粟、光风草。
气味 苦、平、涩、无毒。
主治
脾胃间邪热气、小肠各种热毒。用根捣汁煎饮,可治沙石淋痛。

释名
气味 (菜)甘、冷利、无毒。
(苋实)甘、寒、无毒。
主治
产后下痢,蛇虫螫伤,漆疮搔痒等。苋实治翳、明目、利大小便。根晒
干,烧存性,研末治牙痛。
马齿苋
释名 马苋、五行草、五方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
气味 酸、寒、无毒。
主治
1、脚气浮肿,心腹胀满,小便涩少。用马齿苋和少量粳米、酱汁煮食。
2、产后虚汗。用马齿苋研汁三全服。如无新鲜者,以干者煮汁亦可。
3、产后血痢,小便不爱,脐腹疼痛。用生马齿苋菜捣汁三合,煎开,
加蜜一合调服。
4、肛门肿痛。用马齿苋叶、三叶酸草等分,煎汤熏洗。一天二次,有
效。
5、赤白逅眄。用马齿苋捣汁三合,倒入温热一两枚鸡蛋白中,乘微温
一次服下。一般服两次见效。
6、腹中白虫。用马齿苋煮水一碗,和盐醋空腹吃下。不久有白虫排出。
7、风齿肿痛。用马齿苋一把,嚼汁浸患处,肿即消退。
8、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