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曼斯菲尔德庄园 >

第3章

曼斯菲尔德庄园-第3章

小说: 曼斯菲尔德庄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呀,”另一个姑娘接着说,“还背诵古罗马皇帝的名字,一直背到塞维鲁①。(译者注:①塞维鲁(146211),古罗马皇帝(193211)。)此外,还记了许多异教的神话故事,还会背诵所有的金属名称、半金属名称、行星的名字以及杰出哲学家的名字。”
“千真万确呀,亲爱的,不过你们有极好的记忆力,你们可怜的表妹可能什么都记不住。记忆力也像其他各种事情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可大了,因此你们应该体谅你们的表妹,对她的缺陷要包涵。你们要记住,就算你们懂事早,又那么聪明,你们还得始终注意谦虚。你们尽管已经懂得许多事情,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学习。”
“是的,我知道在我长到十七岁以前还有许多事情要学习。不过我还得告诉你一件有关范妮的事,那么奇怪,那么愚蠢。你知道吗,她说她既不想学音乐,也不想学绘画。”
“毫无疑问,亲爱的,这确实很愚蠢,表明她太没有天赋,太缺乏上进心。不过全面考虑起来,我看她不学也好。虽说你们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按照我的主意收养了她,但完全没有必要让她和你们一样多才多艺。相反.倒是应该有些差别。”
诺里斯太太就是这样来教育两个外甥女的。尽管她们天禀聪颖,小小年纪就懂得很多事情,但在诸如自知之明、宽宏大量、谦恭等不怎么寻常的资质方面,却十分欠缺,也就算不得十分奇怪了。她们在各方面都受到了上好的教育,唯独心性气质方面例外。托马斯爵士也不清楚她们缺少什么,虽说他热切地盼望她们样样都好,但表面上并不显得亲热,正是在他拘谨举止的压抑下,她们在他面前压根儿活跃不起来。
对于两个女儿的教育,伯特伦夫人更是不闻不问。她没有工夫关心这些事情。她整天穿得整整齐齐地坐在沙发上,做些冗长的针线活,既没用处又不漂亮,对孩子还没有对哈巴狗关心,只要不给她带来不便,她就由着她们,大事听托马斯爵士的,小事听她姐姐的。即使她有更多的闲暇关照两个姑娘,她也会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她们有保姆照管,还有正规的老师教授,用不着别人再去操心了。谈到范妮学习愚笨:“我只能说这真是不幸,不过有些人就是笨拙,范妮必须多下苦功,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我还要补充一句:这可怜的小东西除了笨拙之外,我看倒没有什么不好的——我发现,叫她送个信、取个东西什么的,她总是非常灵便,非常麻利。”
范妮尽管存在愚昧、胆怯等缺陷,还是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住下来了,渐渐把对老家的依恋之情转向了这里,和两个表姐一起长大成人,日子过得还不算不快活。玛丽亚和朱莉娅并非真有什么坏心眼,虽说她们经常搞得她没面子,但她觉得自己不配有过高的要求,因而并不觉得伤心。
本来,伯特伦夫人每到春天就要到伦敦的宅邸里去住上一阵。大约从范妮到来的时候起,她由于身体有点欠佳,加上入过于懒惰,便放弃了城里的那座宅邸,完全住到了乡下,让托马斯爵士一个人履行他在议会的职责,在她不在身边的情况下,爵士究竟过得好些还是差些,她就不管了。于是,两位伯特伦小姐继续在乡下学习功课,练习二重唱,长大成人。她们的父亲眼看着她们出落得姿容秀美,举止得体,多才多艺,样样都令他称心如意。他的大儿子是个无所用心、挥霍无度的人,使他甚为忧虑,不过其他三个孩子看来还是挺有出息的。他觉得,他的两个女儿出嫁前势必给伯特伦家增添光彩,出嫁时必定会给伯特伦家赢得体面的姻亲;而埃德蒙凭着他的人品、他的是非分明和襟怀坦荡,必然会使他有所作为,给他自己和家族带来荣誉和欢乐。他将成为一位牧师。
托马斯爵士在为自己的儿女操心并为他们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为普莱斯太太的儿女们尽力帮帮忙。他慷慨资助她的男孩子们上学读书,等他们长到适当年龄的时候,又帮助给他们安排职业。范妮虽然已与家人几乎完全分离,但是一听说亲戚给他们家帮了什么忙,或者听说家人的处境有了什么好转,品行有了什么上进,都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多年来,她和威廉只有幸相会过一次,而且只有那一次。至于家里的其他人,她连影儿也没见到。看来谁都觉得她再也不会回到他们中间,甚至连回去看看都不会,家里人似乎谁也不想她。不过,在她离家后不久,威廉决定去当水手,就在他去海上之前,应邀到北安普敦郡跟妹妹聚会了一个星期。两人相逢时的骨肉深情,无比喜悦,无尽欢乐,真挚交谈,都可想而知。同样可以想象得到,男孩一直兴致勃勃,十分乐观,而女孩在分手时自有一番离愁别绪。幸好这次相聚是在圣诞节假日期间,她可以直接从埃德蒙表哥那里得到安慰。埃德蒙向她述说威廉选上了这个职业之后要做什么事,今后会有什么发展,表妹听了这些喜事美景之后,也渐渐承认他们的离别也许是有好处的。埃德蒙一直对她很好。他离开伊顿公学到牛津大学读书,并未因此改变他体贴人的天性,反倒有了更多的机会显示他对人的体贴。他从不炫耀自己比别人更加尽心,也不担忧自己会尽心过头,而总是一心一意地关照她,体谅她的情绪,尽量宣扬她的优秀品质,克服她的羞怯,使她的优秀品质展现得更加明显,给她出主意,给她安慰,给她鼓励。
由于受到众人的压抑,单靠埃德蒙一人还很难把她激励起来,但是他的这番情义却另有其重大作用:帮助改善了她的心智,增加了她心灵的乐趣。他知道她聪颖、敏锐、头脑清晰、喜爱读书,只要引导得法,定会自行长进。李小姐教她法语,听她每天读一段历史,他则给她推荐课余时间读起来有趣的书,培养她的鉴赏能力,纠正她的错误见解。他和她谈论她读过的书,从而使她体会到读书的益处,并能通过富有见地的评价,使她越发感受到读书的魅力。表哥如此尽心,表妹爱他胜过威廉之外所有的人。她的心一半属于威廉,一半属于他。
这个家族所出的第一件较大的事是诺里斯先生的去世。事情发生在范妮大约十五岁那年,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变化和新鲜事。诺里斯太太离开了’牧师住宅,先是搬到了曼斯菲尔德庄园,后来又搬到托马斯爵士在村子里的一座小屋。她为失去丈夫安慰自己,心想没有他照样能过得挺好,也为收入减少安慰自己,明摆着应该更加节俭些。
这个牧师职位本应由埃德蒙接任的,如果姨父早死几年,埃德蒙还不到接受圣职的年龄,就由哪个亲友暂干几年,到时候再交给他。但是,姨父去世之前,汤姆即已挥霍无度,职位的下一任人选只好另找他人,做弟弟的必须为哥哥的寻欢作乐付出代价。其实,他家还有另一个牧师职位给埃德蒙留着,尽管这一情况使得托马斯爵士在良心上多少好受一些,但他总觉得事情做得不够公平,便极力想让大儿子也认识到这一点,希望这一努力能产生比他以前的任何言行都要好的效果。
“汤姆,我为你感到害臊,”他以极其庄重的态度说道。“我为我被迫采取这个应急措施感到害臊。我想我要可怜你在这件事上所感到的为兄的惭愧之情。你把本该属于埃德蒙的一半以上的进项剥夺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说不定是一辈子。也许我今后有能力,或者你今后有能力(但愿如此),给他谋到一个更好的职位。不过,我们决不能忘记,即使做出这样的好事,也没有超出我们做父兄的对他应尽的义务。事实上,由于急于给你偿还债务,他现在不得不放弃的那份明摆着的好处,是什么也补偿不了的。”
汤姆听着这席话倒也感到几分惭愧,几分难受。不过,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心情,他很快便带着乐滋滋的自私心理琢磨道:第一,他欠的债还不及某些朋友欠的一半多;第二,他父亲对这件事唠叨得够烦人了;第三,下一任牧师不管由谁来担任,十有八九会很快死去。
诺里斯先生死后,继任圣职的权利落到了一位格兰特博士身上,因而他就来到曼斯菲尔德住了下来。没想到他竟是个四十五岁的健壮汉子,看来伯特伦先生的如意算盘是要落空了。可是,“不,这人是个短脖子,容易中风的那种人,加上贪吃贪喝,很快就会死去。”
新任牧师的妻子比他小十五岁左右,两人无儿无女。他们来到这里,像以往的牧师初来乍到时一样,人们都传说他们是非常体面、和蔼可亲的人。
时至如今,托马斯爵士觉得他的大姨子应该履行她对外甥女的那份义务了。诺里斯太太的处境变了,范妮的年龄也渐渐大了,诺里斯太太原先反对范妮住她家的理由似乎已不复存在,反倒显得两人住在一起是最妥当不过了。再说托马斯爵士的西印度种植场近来遭受了一些损失,加上大儿子挥霍无度,境况已不如从前,因此他也并非不想解脱掉抚养范妮的负担,以及将来供养她的义务。他深信必须这样做,便向妻子说起了这种可能性。伯特伦夫人再次想到这件事的时候,碰巧范妮也在场,她便平静地对她说:“这样看来,范妮,你就要离开我们住到我姐姐那里去了。你觉得怎么样?”
范妮大为惊愕,只是重复了一声姨妈的话:“就要离开你们了?”
“是的,亲爱的,你为什么感到惊讶呢?你在我们这里住了五年了,诺里斯先生去世以后,我姐姐总想让你过去。不过,你还得照样过来给我缝图案呀。”
这消息不仅使范妮为之惊讶,而且令她感觉不快。她从未领受过诺里斯姨妈的好处,因此也不可能爱她。
“我离开这里会很伤心的,”她声音颤抖地说。
“是啊,我想你是会伤心的,这也是很自然的。我想,自从你来到这个家之后,还不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烦恼吧。”
“姨妈,我想我没有忘恩负义吧?”范妮腼腆地说。
“是的,亲爱的,我想你没有。我一直觉得你是个很好的姑娘。”
“我以后再也不能住到这里了吗?”
“再也不能了,亲爱的。不过,你肯定会有一个舒适的家。不管你是住在这座宅子里,还是住在别的宅子里,对你来说都不会有多大差别。”
范妮心情沉重地走出屋去。她无法把这差异看得很小,她无法想象和大姨妈住在一起会有什么称心如意的事情。她一碰到埃德蒙,便把自己的伤心事告诉了他。
“表哥,”她说,“就要出一件让我很不高兴的事。过去我遇到不高兴的事,往往经你开导就想通了,可这一次你就开导不通我了。我要住到诺里斯姨妈家去了。”
“真的呀!”
“是的,伯特伦姨妈刚刚这么对我说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我得离开曼斯菲尔德庄园,我想一等诺里斯姨妈搬到白房子,我就搬到那里去。”
“哦,范妮,要不是因为你不喜欢这个安排,我还真会觉得好得很呢。”
“噢,表哥!”
“这个安排从各个方面来看都不错。大姨妈既然希望你去,表明她挺通情达理的。她选择了你做朋友和伙伴是再恰当不过了,我很高兴她没有因为贪财而不选你。你做她的朋友和伙伴也是应该的。我希望,范妮,你不要为这件事感到太难过。”
“我真的很难过。我不可能为之高兴。我喜欢这座房子,喜欢这里的每样东西,而那里的一切我都不会喜欢。你知道我跟她在一起多不自在。”
“她把你当孩子看待时对你的态度,我没有什么好讲的。不过,她对我们大家的态度也和对你一样,或者说差不多一样。她从不懂得怎样对孩子和蔼可亲。不过,你现在到了这个年龄,需要别人待你好些。我看她现在待你是好些了。等你成了她唯一的伙伴,她一定会看重你的。”
“我永远不会被任何人看重的。”
“有什么事情妨碍你呢?”
“样样事情——我的处境——我的愚蠢,我的笨拙。”
“至于说你愚蠢、笨拙,亲爱的范妮,请相信我,你一丝一毫也没有这样的缺陷,这两个字眼用得太不恰当。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人们了解了你,你决不会不被人看重。你通情达理,性情温柔,我敢说还有一颗感恩图报之心,受到别人的好处总想报答人家的恩情。照我看,作为朋友和伙伴,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品质了。”
“你太好了.”范妮说,听到表哥的赞扬,不由得脸红了。“你把我看得这么好,我怎么感谢你才好啊?噢!表哥,我要是离开这里,将永远记住你的好处,直至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哦,范妮,不过是白房子那么一点距离,我倒真希望你能记住我。听你的口气,你好像是要到两百英里以外去,而不仅仅是庄园的那一边。不过,你差不多和以往一样,还是我们中间的一员。两家人一年到头天天见面。唯一的区别是,你跟大姨妈住在一起,必然会理所当然地促使你早点成熟。在这儿吗,人太多了,你可以躲在后边。可是跟大姨妈在一起,你就不得不替自己说话。”
“噢!不要这么说嘛。”
“我必须这么说,而且乐意这么说。现在由诺里斯姨妈来照管你,比我妈妈合适得多。诺里斯姨妈有这样的脾气,对于她真正关心的人,能照顾得非常周到,还能促使你充分发挥你的能力。”
范妮叹息了一声,说道:“我的看法和你不一样。不过,我应该相信你而不是相信我自己,你想帮助我对避免不了的事情想开些,我非常感激。如果我能够设想大姨妈真正关心我,我会因为感到还有人看重我而高兴啊!在这儿,我知道我是无足轻重的,可我非常喜欢这个地方。”
“范妮,你要离开的是这座房子,可不是这个地方。这个庄园及里边的花园你还可以一如既往地自由享受。对于这样一个名义上的变化,即使你那小小的心灵也不必为之惊骇。你还可以照样在原来的小路上散步,照样从原来的图书室里挑选图书,照样看到原来的人,照样骑原来那匹马。”
“一点不错。是啊,亲爱的老灰马。啊!表哥,我还记得当初我多么害怕骑马,一听人说骑马会对我有好处就吓得不得了。噢!每次谈到马的时候,一看到姨父要张嘴说话,我就浑身发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