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曼斯菲尔德庄园 >

第38章

曼斯菲尔德庄园-第38章

小说: 曼斯菲尔德庄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因为她也不跟她说一声就跑出去散步的时候,她越发觉得她应该感激姨父的一片好心,让她没有因为那个更重大的问题,而遭到同样的责骂。
“我要是知道你要出去,就会叫你到我家里替我吩咐南妮几件事,”地说。“结果我只得不辞辛苦地亲自跑一趟。我简直抽不出空来,你要是跟我们说一声你要出去,也就免去了我这番辛苦。我想,是到灌木林散步还是到我家走一趟,对你来说都一样。”
“是我建议范妮去灌木林的,那里干燥些,”托马斯爵士说。
“噢!”诺里斯太太克制了一下,说道,“你真好,托马斯爵士。可你不知道去我家的那条路有多干。我向你保证,范妮往那里走一趟也挺不错,还能办点事,给姨妈帮帮忙。这都怪她。她要是对我们说一声她要出去——不过范妮就是有点怪,我以前常有觉察,她就喜欢独自行动,不愿听别人的吩咐,只要有可能,就独自去散步。她确实有一点神秘、独立、冒失的味道,我要劝她改一改。”
大姨妈对范妮抱有这样的看法,托马斯爵士尽管今天也表示过同样的看法,但却觉得她的这番指责极不公平,便想转变话题,一次次地努力都没成功,因为诺里斯太太反应迟钝,不论现在还是以往任何时候,都看不出他对外甥女多么器重,看不出他多么不想让别人通过贬低外甥女的优点,来突出他自己孩子的优点。她一直在冲着范妮絮叨,对她这次私自出去散步愤然数落了半顿饭工夫。
不过,她终于骂完了。随着夜幕的降临,范妮在经历了上午的风暴之后,心情比她料想的要平静一些,愉快一些。不过,首先,她相信自己做得对,她的眼力没有将她引入歧途,她可以担保她的动机是纯洁的。第二,她自以为姨父的不快在逐渐消失,他要是能公正一点考虑这件事,他的不快还会进一步消失,并且觉得没有感情就嫁人该是多么可悲,多么可鄙,多么无望,多么不可原谅。凡是好人都会这样想的。
等明天她所担心的会面过去后,她就可以认为这个问题终于了结了,等克劳福德先生离开曼斯菲尔德后,一切就会恢复正常,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她不愿相信,也无法相信克劳福德先生对她的情意会折磨他多久,他不是那种人。伦敦会很快打消他对她的情意。到了伦敦,他会很快对自己的痴情感到莫名其妙,并且会庆幸她头脑清醒,使他没有陷入不幸。
就在范妮沉湎于这类希冀的时候,姨父便在茶后不久被叫了出去。这本是常有的事,并没引起她的注意,她也没把这当成一回事,直至十分钟后,男管家又回来了,并径直朝她走来,说道:“小姐,托马斯爵士想在他屋里和你谈谈。”这时,她心想那里可能有什么事。她满腹狐疑,不禁面色苍白。不过,她还是立即站了起来,准备听从吩咐。恰在这时,诺里斯太太大声嚷道:“别走,别走,范妮!你要干什么呀?你想去哪儿?不要这么急急忙忙的。你放心吧,叫的不是你,肯定是叫我的。(看了看男管家)你也太爱抢风头了。托马斯爵士叫你干什么?巴德利,你是说叫我的吧?我这就去。我敢肯定你说的是我,巴德利。托马斯爵士叫的是我,不是普莱斯小姐。”
可是巴德利非常果断。“不,太太,叫的是普莱斯小姐,确实是普莱斯小姐。”随即微微一笑,仿佛在说:“我看你去了根本不顶用。”
诺里斯太太讨了个没趣,只好故作镇静,又做起活来。范妮忐忑不安地走了出去,正像她担心的那样,转眼间,她发现自己单独和克劳福德先生在一起了。
这场交谈不像范妮计划的那样短,也不像她设想的那样解决问题。克劳福德先生不是那么容易打发得掉的。他正像托马斯爵士希望的那样百折不挠。他盲目自信,起初非要认为她的确爱他,尽管她本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后来,他不得不承认她对她目前的感情还真不含糊,于是便自负地认为,他早晚能让她的感情符合他的心愿。
他坠人了情网,深深地坠入了情网。这种爱,受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的驱动,表现得热烈有余,深沉不足。正是由于范妮拒绝了他,他把她的感情看得更加可贵,便决计要迫使她爱上自己,这就既荣耀又幸福。
他不肯绝望,不肯罢休。他有充分的理由不屈不挠地去爱她。他知道她人品好,能满足他对持久幸福的强烈愿望。她现在说她不愿意,说明她既不贪心,性情又那么娴淑(这是他认为最难得的品质),更加激发了他的愿望,坚定了他的决心。他不知道他要征服的这颗心早已另有所属。他丝毫没往这方面猜疑。他认为她很少想过这种事情,因而决不会有这样的危险。他觉得她还是个情窦未开的少女,清纯的心灵像妙丽的姿容一样招人喜爱。他还认定她只是因为生性腼腆,才没有领会他的百般殷勤,他的求婚来得太突然,太出乎她的意料,她一时不知所措,根本想象不到事情有多么奇妙。
一旦他被理解,他岂不是就会成功吗?他完全相信这一点。像他这样的人,不管爱上谁,只要坚持下去,必然会得到回报,而且为期不会远。一想到不久就会让她爱上他,他不禁满怀喜悦,她眼下不爱他也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对于亨利·克劳福德来说,有点小小的困难要克服倒不是什么坏事。他会因此更来劲。他以前赢得别的姑娘的心都太容易了,现在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越发激起了他的精神。
然而,范妮长了这么大还没遇到过什么顺心事,因而并不觉得这件事有什么令人愉快的地方,只觉得这一切不可思议。她发现他执意要坚持下去。但是,她被迫说出那番话之后,他怎么还那么死乞白赖,真叫她无法理解。她对他说过,她不爱他,不能爱他,肯定永远不会爱他:这是绝对不可能改变的,这件事使她感到极为痛苦,她求他永远不要再提这个问题,让她马上离开他,这件事就算彻底了结了。当对方进一步催逼的时候,她又补充说,她认为他们的性情完全不同,彼此不可能相爱,无论从性格、教养,还是从习惯来看,他们俩都不相配。这些话她都说过了,而且说得情真意切,然而还是无济于事,对方连忙否认两人的性情有什么不合的,两人的境况有什么不配的。他明确地宣布:他仍然要爱,仍然抱有希望!
范妮很清楚自己的意思,但是对自己的举止却拿不准。她的举止过于文雅,真是不可救药。她不知道她的文雅举止如何大大掩盖了她的矢志不移。她的羞怯、感恩、温柔使她每次表示回绝的时候,好像是在自我克制,至少让人觉得,她弄得自己几乎像他一样痛苦。克劳福德先生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位克劳福德先生。原来的那位克劳福德先生是玛丽亚·伯特伦偷偷摸摸的、阴险狡诈的、用情不专的恋人,她厌恶他,不愿见到他,也不愿搭理他,认为他身上没有一点好品质,即使他能讨人喜欢,她也不承认他有任何讨人喜欢之处。他现在成了这样一位克劳福德先生:他怀着炽热无私的爱向她求起婚来;他的感情看来变得真挚赤诚,他的幸福观完全建立在为了爱情而结婚的基础上;他滔滔不绝地述说起他所意识到的她身上的种种优点,一而再、再而三地描述他对她的感情,搜肠刮肚地用言语,用他这么一个才华出众的人的语言、腔调和神情向她证明,他所以追求她是因为她温柔,因为她贤良,而尤为重要的是,他现在是帮助威廉晋升的克劳福德先生呀!
这就起了变化啦!这就欠下了人情,势必要影响她如何抉择。她本来可以像在索瑟顿庭园和曼斯菲尔德剧场里那样,以维护贞洁的尊严愤然地蔑视他,可他现在来找她就有权要求她另眼相待。她必须对他谦恭有礼,必须对他怜悯有加。她必须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无论看在自己的分上还是看在哥哥的分上,她都必须有感恩戴德之心。这样一来,她的表现充满了怜悯和焦虑,她回绝他的话里夹杂着许多感激和关切之词,这对克劳福德这样盲目自信的人来说,她的拒绝的真实性,至少是坚定程度,就颇为值得怀疑。他在谈话结束时,所以会一再宣称要锲而不舍、再接再厉、不屈不挠地追求下去,并不像范妮认为的那样荒诞无稽。
克劳福德很不情愿她让她走了,但是临别时,从他的神情上看,他丝毫没有绝望,他说话并非心口不一,她也不要指望他会变得理智一些。
范妮现在恼火了。见他如此自私、狭隘地胡搅蛮缠,她不禁有点怨艾。这又是先前令她吃惊、令她厌恶的那种不体谅他人,不尊重他人。这又是先前令她不屑一顾的那个克劳福德先生的德行。只要自己快活,他可以全然没有人情,不讲人道——唉!一个没有情意的人,是不会有什么道义准则的,这岂不是历来如此吗?她的感情若不是另有所属——也许本不该另有所属——他也永远休想得到。
范妮坐在楼上,一边琢磨炉火给她带来的过于奢侈的享受,一边想着刚才的事情。她想的都是不折不扣的真情实事,心里觉得十分悲哀。她对过去和现在都感到惊诧,她在猜想下一步又该出什么事。在紧张不安之中,她什么都想不出个究竟,只知道她无论如何都不会爱克劳福德先生,加上有一炉火供她坐在那里取暖,让她左思右想,倒也觉得颇为快乐。
托马斯爵士只好或者说甘愿等到第二天,再了解两个年轻人交谈的结果。到了第二天,他见到了克劳福德先生,听了他的述说。他先是感到失望。他本来希望情况会好一些。他原以为,像克劳福德先生这样一个年轻人,对范妮这样一个性情温柔的姑娘恳求一个钟头。是不会徒劳无功的。但是,一看到这位求婚者态度那么坚决,满怀信心地定要坚持下去,他又很快得到了安慰。眼见当事人那副稳操胜券的样子,他也很快放下心来。
他从礼貌,到赞扬,到关照,凡是有助于促成这桩好事的,他是样样在所不辞。他赞赏了克劳福德先生的坚定不移,称赞了范妮,认为这两人的结合仍然是世上最美满的事情。曼斯菲尔德庄园随时欢迎克劳福德先生的到来。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他想多长时间来一次,完全由他决定,全看他兴之所在。对于他外甥女的家人和朋友来说,大家在这件事上只有一个想法,一个心愿,凡是爱她的人都得朝一个目标努力。
凡是能起鼓励作用的话全都说到了,每一句鼓励的话都给喜不自禁、感激不尽地接受了,两位先生分别时成了最好的朋友。
眼见着这件事已经有了个极其妥当、极有希望的基础,托马斯爵士感到颇为得意,便决定不再强求外甥女,不再去公开干涉。范妮有那样的性情,他觉得要影响她的最好办法,就是关心她。恳求只能来自一个方面。她很清楚一家人的心愿,一家人若是能宽容一些,就会最有效地促成这件事。因此,基于这个原则,托马斯爵士利用第一次和她说话的机会,为了能够打动她,以温和而严肃的口吻说:“范妮,我又见到了克劳福德先生,从他那里了解到你们之间的确切情况。他是一个很不一般的年轻人,不管这件事情怎么样,你应该意识到他的情意非同寻常。不过,你还年轻,不知道一般人的爱情短暂多变,不大牢靠,因此,对于他碰了钉子还锲而不舍,你就不像我那样觉得令人惊叹。对他来说,这完全是从感情出发,他这样做没有什么好称道的,或许也不值得称道。不过,由于他做出了这么如意的选择,他的坚定不移也就显得非常可贵了。如果他选择的对象不是这么无可指摘,我就会责怪他不该这么锲而不舍。”
“说实话,姨父,”范妮说,“我感到很遗憾,克劳福德先生居然还要继续——我知道这是给我很大的面子,我觉得自己完全不配受到这样的抬举。可我深知,也对他说过了,我永远不能——”
“亲爱的,”托马斯爵士打断了她的话,“没有必要说这些。我完全了解你的想法,你也必然了解我的愿望和遗憾。没有必要再说什么,再做什么。从此时此刻起,我们再不谈这件事了。你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也没有什么好心神不安的。你可不要以为我会劝你违背自己的意愿嫁人。我所考虑的只是你的幸福和利益,我对你没有别的要求,只求你在克劳福德先生来劝你,说你们的幸福和利益并不矛盾的时候,你能容忍他说下去。他这样做有什么后果,那是咎由自取,完全无损于你。我已经答应他,他无论什么时候来,你都见见他,就像以前没发生这件事时那样。你和我们大家一起见他,态度还和过去一样,尽量忘记一切不愉快的事情。他很快就要离开北安普敦郡,就连这点小小的委屈也不会常要你来承受。将来如何很难说。现在嘛,范妮,这件事在我们之间算是了结了。”
姨父说克劳福德先生即将离去,这是范妮唯一感到不胜高兴的事。不过,姨父的好言好语和克制包涵,虽然令她为之感动,但她头脑还很清醒。当她考虑有多少真相不为他所明了时,她觉得他会采取现有的方针是明摆着的事情。他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拉什沃思先生,你就千万别指望他会异想天开地体贴什么儿女之情。她必须尽到自己的本分,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尽本分会比现在容易一些。
她虽说只有十八岁,却料想克劳福德先生对她的爱不会持久不变。她设想,只要她坚持不懈地让他碰壁,这件事迟早总会结束的。至于她设想要为此花费多少时间,这是值得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我们不便去探究一个年轻姑娘如何确切地估价自己的种种丽质。
托马斯爵士本想绝口不谈这件事,但不得不又一次向外甥女提了出来,想在告知两位姨妈之前,让她略有个思想准备。但凡有可能,他还不想让她们知道,但是,既然克劳福德先生对保密完全不以为然,他现在必须告诉她们。克劳福德先生根本无意遮掩。这事在牧师府上已是尽人皆知,因为他就喜欢跟姐姐妹妹谈论他的未来,喜欢把他情场得意的消息随时报告两位有见识的见证人。托马斯爵士听说之后,感到必须马上把这件事告诉妻子和大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