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无限杀业 >

第55章

无限杀业-第55章

小说: 无限杀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兜鼐桶颜舛钨首铀婵谀畛觥
吟声才落,忽然间只听有人在旁边接口道:“善哉善哉。明珠为佛性,红尘是灰尘。扫尽尘埃,还我本真,解离烦恼,正是大超脱大自在。施主能在此时此地而吟此偈,一点机缘,已由此而生。阿弥陀佛。”
那声音来得突然。开口之前,陈胜竟然没有丝毫察觉。要知道,他本身的五感已经十分灵敏,接受和氏璧异能改造之后,更加连落叶飞花之声,蛇行蚁走之迹,也休想能够逃得过他的耳目去。而此刻他置身所在的这座千佛殿,进来之前分明看得清楚。殿里空荡荡地,根本连半个人都没有。这处大殿又只有一道大门。假如有人出入,按照常理来说,应该瞒不过陈胜才对。那么现在……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



第四十六章:天下武宗(下)
没有怎么回事。这里乃是少林寺,是天下武宗所在之地。寺内藏龙卧虎,高手数不胜数。无论会有任何奇怪的事情发生,都不值得奇怪。当下陈胜从容回首,凝神举目。只见眼前是一名身材矮小,容颜瘦削,深色慈和的老僧。他身上只穿了件普通灰色僧衣,右手手腕上缠着串木头念珠,看起来貌不惊人。
身在佛门之地,自然该行佛门之礼。陈胜双掌合什,向那老僧微微欠身,道:“缘生缘死,缘终缘始,缘真缘痴,谁知何处缘之至?人生如此,浮生如斯。”
那老僧笑道:“阿弥陀佛,施主打得好机锋。却要请教。施主心中,佛是何物?”
这个问题太大,陈胜并不懂得回答。忽然灵机一触,却引用前人话语,答道:“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那老僧微微一怔,随即呵呵微笑,接着问道:“为什么佛法不现前?”
陈胜知道自己所引用的前人话语,已被对方所知。也是微微自哂,洒然道:“只为汝不会,所以成不现前。汝若会去,亦无佛可成。”
那老僧微微点头,抚掌再问道:“亡僧迁化向什么处去也?”
陈胜不假思索,脱口道:“灊岳峰高长积翠,舒江明月色光晖。”
那老僧面带赞励之色,道:“宗门中事,请试举唱。”
陈胜当即道:“石牛长吼真空外,木马嘶时月隐山。”
那老僧拈须展颜,扬声追问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陈胜眉头一扬,朗声道:“白猿抱子来青嶂,蜂蝶衔花绿蕊间。”
那老僧呵呵大笑,道:“施主好记心。三祖寺外当年公案,今日现于祖庭,也算一段佳话。”
陈胜同样也是一笑,道:“归去来兮,胡不归?禅心活泼,不拘一格。天地江河,处处皆禅。无论三祖寺少林寺,不管少室山天柱山,总是大千世界一隅。在此亦可,在彼亦可,皆无有分别。”
那老僧连连点头,深以为然地道:“不错不错。呵呵,倒是老衲着相了。”
陈胜和老僧刚才这番对答,却是禅宗中一段著名公案。当年菩提达摩西来中土,传禅宗衣钵于二祖慧可大师。慧可再传衣钵予三祖僧璨。三祖驻锡安徽天柱山山谷寺,传道宏法。他圆寂之后,后人就将山谷寺改名为三祖寺以作纪念。唐朝乾元年间,崇慧禅师在三祖寺内,与僧者对答。僧者问若达摩禅师没有来中土,还有佛法无?由此牵扯出一番公案。当中可谓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那老僧缓步而行,走近陈胜身边,又笑道:“施主看这五百罗汉如何?”举手向墙壁之上一指。
千佛殿其实只是俗称,正式名称应该是毗卢阁,殿内供奉着毗卢遮那佛。神龛后面北壁以及东、西两壁,绘画有“五百罗汉朝毗卢”的壁画。故此俗称千佛殿。壁画构图严谨,气势磅礴,人物造型生动,五百罗汉形貌皆不尽相同,堪称不可多得的精品。传说这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的手笔。
陈胜却并不抬头看那五百罗汉,反而低首望向地面,徐徐道:“在我心中,如今不见罗汉。”
千佛殿造工考究,铺砌在地面处者,乃是无数极坚硬的青条石。然而如此坚固石板上,却有纵横合共四十八个凹坑。传说,那是因为少林武僧在殿中练拳习武,天长日久下来,无数次跺脚顿足的动作恰如水滴石穿,把石板硬生生踩出了凹坑。也就是说,这些凹坑,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少林武学。
那老僧沿着陈胜的目光看过去,立刻就明白了。他禁不住微微一叹,道:“我宗武功之名,虽流传天下,实则末学殊不足道。达摩老祖当年,不过传授弟子们一些强身健体的法门而已。身健则心灵,心灵则易悟。但后世门下弟子,往往沉迷武学,以致舍本逐末,不体老祖当年传授武功的宗旨,可叹,可叹。”
陈胜沉声道:“大师是佛家人,自然以看破生死,解脱烦恼,求证自在为第一正事。但像我这种俗人……”他笑了笑,道:“未来且置,即今事作么生?”这句说话,却也是崇慧禅师公案中的言语。
那老僧点点头,和颜悦色问道:“然则,施主心中所求,又是什么?”
陈胜背负双手,昂然道:“我所求者,只有四个字——天下无敌。”
那老僧皱眉合什,叹道:“施主颇具慧根,为何如此执着?天下无敌也好,武林至尊也罢,不过朝夕间一场虚幻,又何必舍命追逐?须知名缰利锁,从来最是害人啊。”
陈胜又笑了,摇头道:“大师误会了。我追求天下无敌,并非为名,更非为利。纯粹只因为……我知道矗立在自己面前的这座山很高,非常高。而我,至今还不过只是在山脚之下徘徊罢了。但是,我相信自己总有一天,可以攀得到这座山峰的最高处,去眺望那世间最美丽的风景。为了欣赏这种风景,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去努力,就只是这样而已。”
那老僧又叹道:“这又是何必。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啊。更何况……即使你欣赏到了风景,却也带它不走。”
陈胜眉宇间显现出前所未有的严肃神情,一字一顿道:“流星易逝,但那刹那绽放的光辉,其辉煌灿烂处,纵使同时燃点起千百亿支蜡烛,也永远无法与之相比。所以我相信,刹那光辉,也是永恒!只要见过那风景,那风景就能留在我心里,除非我消失,否则那风景便永远都在。”
话声才落,武者身上气质陡然为之一变。刚才因为谈禅论佛而衍生的祥和,赫然彻底一扫而空。陈胜就像宝剑出鞘,真如明珠去尘。凌厉肃杀,更若磐石,难以更改。
那老僧再合什,感叹道:“善哉善哉。施主志向之大,心意之坚,灵台之清明,皆为老衲平生所罕见。更难得是慧根深厚,不为名利所羁索,正是天生的赤子之心啊。假若施主肯皈依佛门,假以时日,定当成一代大德。施主若不嫌弃……”
陈胜摇摇头,打断了那老僧的说话,道:“我若改弦易辙,我便非我。大师所看中的那个人,也不再存在了。红尘中固然少了个求道人,而佛门内也不过多了个假和尚,又有什么好处?更何况……”他沉吟片刻,终于断然道:“平生未修善果,只愿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那老僧叹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施主之心,老衲已经明白了。施主,请。”微微摇头,转身举步出殿,更无丝毫迟疑。陈胜也未出声挽留,只是目送这老僧离去。两人由始至终,也没有互相询问姓名。
一番长谈,虽然只是言语对答,彼此亦远远说不上什么针锋相对,甚至还可以说有几分莫逆于心,但在陈胜自己的感觉之中,反而觉得刚才的对答,甚至比大战一场还更加令人疲惫。
那老僧既然离开,武者也没有兴致再游玩寺中古迹了。当下转身出殿,沿旧路回到客院禅房。
过不多久,小沙弥送来素斋,请众位客人一起吃了晚饭。饭后又过去整整大半个时辰,忽然有人敲门。起身开门一看,却原来正是觉月和尚。他向陈胜行了一礼,道:“陈施主,方丈有情。”
陈胜答应一声,稍微整理一下衣服,就跟着觉月和尚出门。两人一先一后,穿过了几处殿堂回廊,来到大雄宝殿之外。却见另外两名少林寺僧人同样引领着林震南以及华山掌门岳不群到来。众人步进大殿,从旁边侧门走入偏殿。只见殿内摆着几个蒲团,其中一个之上,正有位老僧端坐。方生大师则伺立在旁。如此一来,众人无需介绍,也立刻就知道了。眼前这貌不惊人的老僧,正是当今少林方丈,方证大师。
觉月和尚等带路的几名僧人双掌合什,向方证方丈和方生大师一起行礼,然后躬身退下。几位客人随即也上前参见少林方丈。方证方丈微微一笑,抬臂虚托,温言道:“众位贵客不必多礼。岳先生,素闻君子剑为人严正不阿,清名播于江湖,老衲向来十分佩服。今日有缘相见,幸如何之。林总镖头,久仰大名。福威镖局自创立以来,多有扶危济困,急人之难的善举。老衲亦素来久仰。”顿了顿,仰首面向陈胜,又笑道:“陈施主,呵呵,我们又见面了。”
当今武林之中,说到武功天下第一,自然要算是日月教教主东方不败。但要说德高望重万众敬仰,则非方证方丈莫属。能与这位武林中的泰山北斗见面,林震南自然诚惶诚恐,连道不敢当。岳不群则洒脱得多,笑道:“贱名有辱清听,岳某惶恐。对了,方丈以前和这位陈兄弟见过面的么?”
陈胜淡淡道:“这个少林寺,我还是生平头一次来,以前哪有机会和方丈见面?不过刚才我闲着没事,在寺内到处游览了一下,恰好和方丈遇上,彼此谈过几句而已。”



第四十七章:有缘传法(上)
方证方丈笑道:“这就是缘分了。来,各位请坐。”
众人各自在下首的蒲团上坐好。方证方丈又道:“各位的来意,方生师弟已经都告诉老衲了。林总镖头,听说这次因为《辟邪剑谱》的关系,福威镖局险遭灭门之厄。林总镖头为了摆脱这怀璧之罪,所以想要把剑谱交托鄙寺代为销毁,以绝天下一切存心觊觎剑谱者之奢望?”
当日在刘正风府上,林震南确实是当众把袈裟交给了陈胜,并且请陈胜代为保管。然而半个月之前,某日的深夜,林震南却又忽然找上武者,吞吞吐吐地蘑菇了半天,终于吐露来意,原来是想要拿回袈裟。
陈胜本来就没有贪图剑谱之心,当下二话不说,就把袈裟拿出来交还原主。至于之后几天,林震南在投诉的镇上买了笔墨纸砚,晚上住店时他们一家总是到深夜还不睡等等事情,陈胜虽然都看在眼里,却也懒得多管。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此时此刻,听到方证方丈问起,林震南点点头,随即伸手入怀。把那件当年林远图穿在身上,暗地里记载了剑谱内容的袈裟拿了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在地上。叹道:“说起来实在惭愧。先人遗物,林某做子孙的,本该善加保管才是。无奈这剑谱实在是是非之物,林某又本领低微,保不住它。还请方丈大师看在鄙先祖也是少林一脉的情分上,大发慈悲吧。”
方证方丈微微一笑,道:“听说林总镖头有意让令郎拜在岳先生门下。若此事成真,则以岳先生的神妙剑术,再加上五岳剑派今日在江湖中的声势,想必也没有什么宵小,胆敢再打福威镖局的主意了。”
岳不群微笑道:“方丈大师,岳某确实有意想收林总镖头的儿子入门。但那是因为平之这孩子当日曾经仗义相救小女,所作所为,大有侠义之风,是名可造之才。却绝非觊觎《辟邪剑谱》啊。方丈大师如今收下剑谱,却正好绝了江湖上闲人乱嚼舌头的根由。功德无量。”
方证方丈点点头,道:“岳先生爱惜羽毛,这也顾虑的是。唉~当年莆田少林下院的方丈红叶禅师,深具大智大慧,是位极了不起的人物。他虽然得到《葵花宝典》,却根本不曾修习。临终前曾道:‘这部武学秘笈精微奥妙,但其中许多关键之处,当年撰作人并未能妥为参通解透,留下难题太多,尤其第一关难过。不但难过,简直不能过、不可过。流传后世,实非武林之福。’于是把宝典投入火炉烧毁。没想到他的弟子渡元禅师,竟又因缘际会,得窥宝典残篇,并且从中领悟了《辟邪剑法》。世事难料,往往如此。”
其实当年渡元禅师之所以有机缘窥见《葵花宝典》残篇,起源在于华山派岳肃和蔡子峰两人在莆田少林寺偷看了宝典,于是渡元禅师奉命前往追究。但眼下岳不群这位华山掌门就在场,而且岳肃正是他的远祖。方证方丈自然不好当面揭短,故此把这一节含糊忽略过去了不说。
岳不群作为掌门,对本门上代之事,自然知之甚详。他面色微微发红,叹道:“只因为那一本《葵花宝典》,我华山派就此一分为二,之后几十年同室操戈,实在是件大不幸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辟邪剑谱》既然和《葵花宝典》一脉相承,岳某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和它沾上关系的了。”
方证方丈抚掌赞叹道:“岳掌门不愧为君子。好。既然如此,那么林总镖头,这份剑谱,老那就代你处置了吧。”举手轻轻一抬,放在距离他还有三、四尺之外地板上的袈裟,突然间如磁摄铁,自动投入方证方丈手中。
这当然并非什么神通法术,只是方证方丈以深厚内力修为,运使少林绝技《擒龙功》,凌空吸扯物体。可是尽管如此,这手神功已然堪称惊世骇俗之至。霎时间,众人皆睁大了眼睛,眉宇间禁不住全是匪夷所思之色。
这其实也并非方证方丈有意炫耀。像他这种有道高僧,早已经斩破名缰,扯断利锁,哪里还会做炫耀技艺,以博人赞叹这种幼稚行为?只不过既然身负神功,则举手投足之间,自然而然地就会应用。就和普通人呼吸走路一样,根本用不着刻意去想去做。假如用古人说话来形容,那就是“随心所欲而不逾规”了。
众人惊异的目光当中,方证方丈伸手轻轻按在那件叠得整整齐齐的袈裟上,道:“本不应现世之物,从来处来,便归去处去吧。”言毕收手。那件袈裟随即“沙~”地彻底散碎成灰。竟是仅在这眨眼工夫之间,已经被方证方丈以深厚内力彻底毁去了。
《辟邪剑谱》正本,从此不存于世。
方证方丈谈笑之间就把《辟邪剑谱》毁去,除了陈胜早有预料而不动声色之外,其余众人都禁不住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