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国贼 >

第108章

大国贼-第108章

小说: 大国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之间,到是变成文臣武将斗嘴皮子了。
皇上一阵头疼。
文官与武将不和,他是乐意看到的,不然他怕是晚上要睡不着觉,但隔三差五就这样斗来斗去的来上一回,他就是有些腻歪了。
立即出声打断两边的吵闹,让江龙与方越带着孩子们来大殿。
来到大殿,方越带着自己所教的学生站在左手边。
江龙则是带着孩子们站在右手边。
“这次比试的起因想来众位爱卿都很清楚,一些饱学之士,名门大儒,以及京城许多私塾里的先生都说读话本书册是玩物丧志,已经严重影响了学子们的课业,朕已经收到不少请求查封博古通今印刷厂的折子。”老皇上没有拐弯抹角,直奔主题,“博古通今印刷厂是成国公府上的产业,朕将之召入宫中,询问此事该如何处理。
他却说孩子读话本,对于课业反而是有一定帮助的。
然后请求与上折子请求关闭印刷厂的文臣们比试一番,朕思前想后,点头答应了。”
“皇上圣明!”
满朝文武都是齐声喊道。
老皇上轻轻摆了摆手,“这场比试以孩子学的字数多少,以及通晓的道理多少来断定胜负,那我们现在就来考一考。
来人,取笔墨!”
“遵旨!”文渊阁外有太监应声,不一会十几个小太监抬着矮桌,桌上放着笔墨纸砚,鱼贯而入。
矮桌摆好,孩子们坐下开始砚墨。
这一点江龙与方越都有过教导,所以孩子们都没有犯错。
即便二人手下各有两名只有三四岁的小孩子,也是坐在那里有模有样。
许多朝中文臣武将,就看的暗自点头。
之后开始写字,会写多少,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拿起笔后,两边的孩子就是立即不同了。
方越所教的孩子都是坐姿端正,握笔的手法也是很规范。
而江龙所教的孩子,则是想怎么拿就怎么拿毛笔,怎么坐着舒服,就怎么坐着。
朝中文官们就是嗡嗡的议论开了。
看向江龙的目光,也是夹杂着戏谑与不屑。
写字时,坐姿,拿笔的方法,都是有硬性要求的。
坐的端正,毛笔拿的正确,写起来字来能更流畅一些,再刻苦努力些,才能写出好字。
江龙当然也知道这点,不过这些孩子还小,他便没有去教。
许多武将这时也是暗自皱眉,因为相比之下,此时方越那边的孩子的确是更胜一筹。
只有成国公把目光移向了江龙,看到的是江龙自信,淡然的笑容。
他心中就是松了口气。
半柱香之后,方越那边的孩子渐渐开始有人皱眉,思索,放下毛笔了。
学过的,记住的,都是已经写完了。
但江龙这边的孩子们仍然是奋笔疾书,好似还有很多字要写。
又过了一阵,方越那边的孩子已经是全部放下了毛笔。
但江龙这边的孩子,除了那两个只有三四岁大点的会偶尔抬起头好奇的左顾右看,其余的人,却是仍然没有一个放下笔。
方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以常青为首的文官们,脸色也是越来越阴沉。
大部分武将,还有成国公则都是哈哈笑着聊着。
又足足写了半柱香的时间,江龙这边的孩子们才渐渐放下手中的笔。
“来人,查验一下,哪个孩子写的字最多。”皇上开口。
方越不服气,亲自过来观看江龙所教的孩子们,到底能写多少字。
不过看着看着,就是一脸颓丧。
虽然他有教导孩子们坐姿,拿笔的方法,但毕竟都是才启蒙,所以两边的孩子写出来的字,都是歪歪扭扭不敢恭维。
但真论起字数的多少,方越都不敢去直视。
明眼人一看方越的表情,就明白了输赢已定。
片刻后,有文官统计好了。
写的字数最多的,是江龙这边教的一个平民家的男孩,叫杨建,今年刚刚满六周岁。
一共写了八百三十三个字。
其余的人能写出来的字在六百至八百之间。
而方越那边,写的最多的一个,则只有二百个出头。
闻听到最终的结果,许多大臣都是吃惊不已。
这差距也太大了!
武将们立即就是哄笑了起来,目标直指文官们,说他们知识渊博,但却不会教孩子。
常青脸色难看,但却没有对方越不满。
他也有给家中的孩子启蒙,但论及效率,还不及方越呢。
实在是江龙那边的孩子们表现的太过惊艳了。
如果不是知道皇上不会偏帮江龙,他都要怀疑其中是不是有鬼了。
七天时间,让大部分的孩子们足足学会了六百至八百个字。
最多的一个,甚至是能写八百三十三个字!
皇上坐在龙椅上,浏览着孩子们所写的纸页,表面不显,但心中同样也是很惊讶的。
之后看着看着,就是瞧出了其中蹊跷。
方越教孩子们写百家姓。
这也是私塾学生们给孩童启蒙时的第一教材。
百姓家是非常实用的,大多数百姓不识字,就算是上过私塾,但也念不了几年。
学会百家姓,起码就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了。
就连那两个只有三四岁大点的孩子,方越也是教的百家姓。
而江龙所教的这些孩子,则纯粹是在写故事。
写故事自然很流畅,不像百家姓,一个字就要分一个段,难度自然要更大一些。
这位老皇上并非平庸之辈,不一会,就摸出了其中的门道。
但看穿归看穿了,这结果却是正好应合了江龙的说法,看话本书册对于孩童们的课业,是有帮助的。
起码可以在同等的时间内,多学会一些字。
不过……皇上能这般表态么?
显然不能!
让私塾用话本书册给孩子们启蒙?
那岂不是笑话。
许多百姓送孩子上私塾,不为参加科举,青云直上,就是想要让孩子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另外再学会数字,这样算账的时候起码不会被人给骗了,很多只是学一年又或者半年,就交不起费用了。
如果把教材换成话本……让那些穷困的孩子学会,回家之后给父母讲故事听么?
老皇上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常青是太子的心腹,自然不想让江龙大出风头。
先前见结果已经出来,以为方越输定了,但这时看皇上的表情,似乎不想让江龙胜出啊。
于是他眼珠微转,立即踏出班列,躬身道:“启禀皇上,此次比试除却比较字数的多寡之外,还要看孩子们都学会了哪些道理。”
何劲立即就是斜踏出一步,出言附和。
“嗯,朕有这般说过。”老皇上轻轻点头,不过心头苦笑。
他刚刚看过的江龙所教的那些孩子们所书写的那些纸页上,是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这些故事本就是讲一些道理的。
所以接下来的比试,也必然仍是江龙所教的孩子们胜出。
只是没人看到他嘴角处,那一抹淡淡的苦涩。
接下来,考较孩子们都学会了一些什么道理,这个没有限制。
方越深吸了一口气,双拳紧握,自认为能不能和江龙打个平手就看这一轮的比试了。
却不知道他早就已经是输的一榻糊涂。
转过身,他目光威严的在自己所教的孩子们的身上一一扫过。
接触到他严厉的目光,这些孩子都是吓的本能的缩了缩矮小的身体。
方越给孩子们也有教道理,教孩子们晓得,天,地,君,亲,师,要忠心于君王,侍奉孝顺父母双亲与家中的长辈,然后要尊重感恩于自己的老师。
这点道理大家都懂。
而且皇上明显更喜欢方越这样的教导方式。
因为能给这般小的孩子,就早早灌输忠君的思想。
方越按着顺序,一个个的点名,孩子们都说的是这个道理。
而等到江龙这边的孩子回答,孩子们则是纷纷高举起了右手。
老皇上一脸不解。
江龙躬身解释,“草民以为孩子在课堂上,也有发言的权利,比如有些知识没有听懂,以及老师有口误,说错了,学生也可以指出来。不过想要发言必须得先举起手来。
待得老师同意点名,他们才可以站起来发言。”
此语一出,文官们顿时议论纷纷。
他们教孩子,是想让谁说话,谁再说话。
孩子是被动的,是没有自主发言权的。
但这时江龙的观点,他们却又不好说不对。
老师犯了错,难道学生不应该指出来么?那老师的心胸也太狭隘了。
当然,他们心中是不认可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老师有老师的威严,不容学生挑衅。
“你来说。”老皇上点手指了指一个男孩。
男孩立即起身,脸上没有半点惧怕,实际上是小小年纪的他根本不知道怕为何物,还昂首挺胸的,“回皇上,草民给大家讲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其一,卧冰求鲤……”
这个故事是说有个叫王祥的男孩,性至孝,其母早亡,继母朱氏,生子王览,朱氏偏爱亲生儿子,常令王祥干重活、吃糙饭。但王祥对父母孝敬,从不懈怠。父母生病,王祥衣不解带,日夜照顾,汤药必先尝后进。
继母要吃鲜鱼,天寒冰冻,无处购买。王祥冒着凛冽寒风,在河上脱衣卧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跃出一条鲤鱼,他高兴地拿回家孝敬继母。
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继母。继母死后,王祥悲痛,依礼安葬。王祥对其弟王览,十分爱护,王览对兄长特别尊敬,兄友弟恭,远近闻名。
说到最后,这个男孩又开口表态,说自己一定要像王祥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双亲。
闻听这般大的孩子,居然能讲出这样的道理,文武大臣都是惊谔。



第一百六十四章 胜出
感谢黄金年代111的月票!
订阅凄惨呐!
狂求订阅!
回答的男孩应该没满六周岁,但却能把故事讲的这般详细,顺畅,让得一众文官武将都是吃惊不已。
可这只是开始。
皇上接下来又指点了几个男孩。
亲尝汤药,涤亲溺器,恣蚊饱血,扇枕温衾……一个个故事从这些孩子们的嘴里吐露出来。
文官武将目瞪口呆。
难道这些孩子都是神童么?
所有的男孩都在举手,老皇上却不想再点名了。
因为结果已经明显,江龙胜,方越输。
但那些孩子们都在高高举着右手,脸上一片渴望发言的表情,让得老皇上又不好立即宣布比试结束。
最终,老皇上眼珠微转,看向了那两个只有三四岁大点的小孩子。
这两个小孩子先前在比试的时候,也有写字,不过成绩自然不好,而且写的也不是故事。
“你来说。”老皇上指向其中一个。
小孩站起来,扬声道:“狼吃羊,羊吃草,牛帮佃农们耕田……”
“你。”老皇上又点向另一个。
“一年分四季,春天播种,秋天丰收,夏天热,冬天冷,夏天热的时候帮父亲娘亲打扇子,冬天的时候帮父亲娘亲盖棉被……”童稚的声音在大殿内不停回荡。
先前方越所教的孩子也有说孝顺双亲与家中长辈,但却很空洞。
而江龙身边最后的这个小男孩,却是说的非常仔细,很实用,直接说清楚怎样去孝顺。
一眼望去,高下即分。
方越已经是一脸的失魂落魄。
文官们同样直不起腰来,武将们则是对着江龙所教的孩子们指指点点。
“朕宣布,此次比试,博古通今印刷厂这边获胜。”
成国公立即就是哈哈大笑,也不管这是在什么场合。
许多武将上前恭喜。
江龙同样开心,印刷厂不倒,他就能财源广进,而且借着这些胜利,他的刺绣布偶也能投放到市场了。
文官们都是垂下头。
一个个丧气无比。
不过却也没有人责怪方越,因为这次比试,不是方越没教好,而是江龙所教的孩子们太过聪明逆天了。
他们谁也没有自信与勇气站出来再和江龙比一场。
“方爱卿不必灰心。”待成国公这边笑声渐低,老皇上开口道:“虽然这次比试你输了,但其中是有原因的,而且你教孩子们学写百家姓,也是最最实用的。”
说到这里,老皇上看向了江龙,“你说是不是?”
“草民的确是有些取巧。”江龙没有反驳。
“虽然取巧,但也正好应合了你之前让成国公带进来的话,说看话本书册有时候也会有助于学子们的课业,不说别的,单是这识字的速度就是远常其他的孩子了。”
老皇上的话不偏不倚,算是比较公正。
“皇上圣明!”文武大臣们,都是躬身道。
轻轻摆了摆手,老皇上开始奖赏,既然是一场比试,赢的一方自然是要有奖品的。
当然,只奖孩子们,不会再奖赏江龙与成国公。
写了八百三十三个字的男孩出身平民家庭,老皇上没有直接赏银子,而是下旨,只要以后这个男孩上私塾,学杂费用都由朝廷包了。
然后又给江龙这边所有的孩子,一人赐了一只笔。
虽然只是普通的笔,但却是由皇上赏赐的,其意义自然不同。
拿回家,已经可以当作传家之宝了!
两个只有三四岁大的孩子很可爱,皇上又特给两个孩子一家赏一床凉席与棉被。
开口让孩子们都退下去,和父母回家,皇上吩咐江龙。
让他以后多多刊印些像二十四孝这般的话本故事,利用故事中的寓意教导小孩子们做人道理,一心向善。
江龙自然是立即答应。
接着,皇上又认真的开口询问江龙对于给孩童们启蒙的教材,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可以看出来,这位老皇上不是平庸无能之辈,而且是心系天下。
给孩童启蒙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
江龙不敢乱说,只是结合前世的经验,泛泛的讲了一些。
“用二十四孝这样的话本故事来教孩子们识字,每个月让私塾先生公开讲一次课,给所有不识字的百姓们教写百家姓?”老皇上闻听到江龙的建议,轻抚花白的胡须,喃喃自语。
皇宫中孩子们在比试的时候,身形高大的方盘手里端着个酒坛子,走上一家高大酒楼的二层。
来到连续坐了几天的窗前桌边,缓缓坐下。
点好酒菜,就是痛快的吃喝了起来。
太阳逐渐高升,温暖的阳光透过打开的窗户,照耀在了脸上,暖洋洋的很是舒服。
方盘大口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空气,眯着眼睛享受那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的感觉。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够有几天好活。
又喝下一碗酒,方盘的眼睛突然瞄到街对面,一个干瘦的身影。
这个身影他太熟悉了。
侯江突然抬头,看了对面二楼窗前的方盘一眼。
方盘就是心中一紧。
终于来了么?
他长长的吸了一口气,一双拳头也是紧紧捏了起来。
侯江见方盘看到了自己,低着头,走进了旁边的棺材店。
立即有伙计前来招呼,推销店中的棺材。
“就这具。”
在店内看了半晌,侯江指着其中一具说道。
“客官您真有眼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