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级鉴定师 >

第119章

超级鉴定师-第119章

小说: 超级鉴定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冬阳小心翼翼的将东西拿出来,全场众人的眼睛几乎一下子都瞳子L放大,眼前这个瓷瓶简直可以用惊艳绝美来形容。
    此件大瓶胎体高大,足有七八十厘米高,堪称大件之物,然而拉胚却十分规整,白釉纯净,使得粉彩绘画建立在优质的白釉之上,更显料彩的艳丽。
    大瓶撇口,束颈,方折肩,弧腹微敛,圈足,颈部堆望兰料釉夔龙耳,大瓶外口沿绘灵芝纹,颈肩邹通体以大片胭脂红色为地,折肩处以黄彩勾勒摹绘变体蕉叶纹,华美无比。
    瓶身巧借山峦为界,苍松为栏,绘画群仙飞舞,将瓶身画面连为体,形成通境效果,连绵不断,气势磅礴。底施松石绿釉,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矾红篆书款。
    景瑶亦忍不住掩嘴失声道:“好漂亮的一件乾隆粉彩瓶啊。”
    赵卓也是暗暗赞叹一声,清朝乾隆时期的制瓷工艺可谓是集大成者,也是清代景德镇烧制瓷器的颠峰时期,这一朝无论从数量、质量、创新还是传承上都是最为精美的。
    而且乾隆皇帝本身热爱瓷器,所以甚至直接干预御窑烧瓷器,部分粉彩器的用途,行体,花纹等常有御旨,制作前须进呈木样,审定后才交景德镇压烧造成,器物款式,配衬纹饰以及题诗等在马事档中均有记载,如此严格乃至苛刻的要求使得乾隆瓷器至始至终均保持着精良,优越的品质,无可挑剔。
    这一件胭脂红地粉彩瓶,色彩丰富美艳,以瓷代纸,借釉为墨,凡能用之彩,能施之色,无不用之,施彩鲜艳娇嫩,匀透纯净,墨线相勒,庄严肃穆,宏伟高大,更可贵的是瓶体如此庞大,仍呈色稳定,色彩饱和,造型规整,毫无变形。
    此器一出,宛如镇国之宝一般,让所有人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全都被这瓷器给震住了。
    如此美态,宛如绝色天女,直让人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评委们也都纷纷的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前面来,仔细的欣赏着这件精美绝伦的瓷器。
    纪小帆忍不住小声说道:“赵大哥,这件瓷器太完美了,只怕价格能够超过一千五百万啊!”
    景瑶也不由得捏了把汗道:“没想到童冬阳竟然能拿出这样的藏品来,这随便放在哪个博物馆也可以当作镇馆之宝了啊,这可该怎么办呢?”
    赵卓却是不慌不忙的笑道:“你们放心吧,一山还有一山高,这件瓷器确实不赖,不过我要拿出来的东西却绝对不会比他差。”
    二人不由都吃了一惊,不知道赵卓为什么这么有信心,上次他拿出一件汝窑瓷来,确实让所有人都大开了一下眼界,一千五百万的价格也算是名至实归。
    但是这一件乾隆瓷器明显的有一争高低的意思,赵卓口中所谓的杀手锏莫非还没有出现吗?
    二人心头犯着嘀咕,越觉得赵卓高深莫测得很,有种让人看不透的感觉。
    经过评委们紧张的揣测之后,最终给出了一千九百万的高价!
    这个价格一出来,顿时让场面沸腾不已,童冬阳的脸上也笑开了花,这样一下来,除非赵卓拿出来的瓷器能够值上两千万,那么便必败无已,然而赵卓上次拿出汝窑瓷已是强弩之末,如今又怎么可能拿出更高价格的东西来呢?
    童冬阳显得异常的得意,虽然结局未定,但是早已认定赵卓是失败而归了,到时候只要在他面前将那金厢鹤顶杯砸掉,到时候看看他那无力的表情不知道有多痛快。
    童冬阳只差没有大笑出声,他压抑着兴奋,故作平静的走下台去,而这两千万的高价也为他赢来了满堂彩。
    之后的参赛者所拿出来的藏品纷纷黯然失色,别说这接近两千万的高价,就算能够达到一千万的也没有,这其中一千万的差距可谓巨大。
    有几个很有实力的收藏家所拿出来的瓷器也仅仅是达到七八百万的高度,但是离一千万都颇有差距。
    没过多久,便到了方右铭出场,方右铭所拿出来的东西初看并不起眼,是一件青花双耳扁瓶。
    扁瓶的瓶身呈梅花形,青花很随意的勾勒出周边的纹路,在瓶身开窗中勾画着一只凤凰,整副画面颇有几分孩童情调,却又显出自然飘逸之感来。
    在凤头之上,写着“大明宣德年制”的字样来,其瓶口也呈梅花型,瓶口为两条飞蛇,浑身染着青花料。
    其造型颇为别致,并不是常见的瓷器,其造型丰满浑厚,古朴圆润,总体线条相当柔和,给人一种质朴而庄重之感。
    再看胎体,相当的精细厚重,其青色浓艳,光从青料上看,应该是采用的进口青料苏麻离青。
    再看纹饰,充满了写意的色彩,既豪放生动,又充满童趣,让人越看越有味道。
    知识丰富的鉴定师细细看来,便可以判断出这应该是明朝时期的瓷器,明朝瓷器,景德镇占据了全国的主要市场,所以最具有时代特点的也就是景德镇的瓷器,而景德镇又以青花瓷为主。
    这件青花瓷器看起来除了造型奇特外,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但是瓷器如茶,便重在一个品字,除看无常,但是越看越有味道,尤其是那画中的凤凰,飘然欲飞,蠢蠢欲动,活灵活现,足见匠师的手段之高超,非常人所能及。
    方右铭显然也知道这件瓷器的价值,所以不慌不忙的将其对准摄影机,展示给所有的人观看。(未完待续)
第九十二章 为博陵第平反
    方右铭所拿出来的青花双耳扁瓶,从感官上给人的平平无奇到最后让人惊艳,就象是蝴蝶从虫的蜕变一般,让人啧喷称奇。WWw。
    评委们亦都被深深的吸引住,几经鉴定之后,最后给予了一千七百万的高价!
    价格一锤定音,引起场内人不由自主的惊嘘声,刚才童冬阳那件胭脂红地粉彩瓶可谓绚丽多彩,纹饰等等可谓是美不胜收,也才被估为一千九百万。
    然而这一件青花瓷却能够被评出一千七百万,这时所有人才暗暗惊叹,这估价绝对是一门学问,若是外行人拿着这青花扁瓶,估摸顶多心理价位也就几百上千块。
    众人啧啧称奇着,方右铭也淡淡的扫了赵卓一眼,这一眼的味道很浓,意思好象是说,你如果当初来求我,说不定能够将这件瓷器借给你,好让你打个翻身仗,但是如今没有这件瓷器,倒要看你怎么样胜过童冬阳。
    要知道这件瓷器的估价虽然离胭脂红地粉彩瓶有两百万的差距,但是如果评委松松口,实际上再加个一两百万也不威问题,毕竟这可是上了千万的瓷器。
    两个近两千万的高价瓷器出现后,后面陆续上来的藏品就象失去了光彩一般,虽然也有六七百万的高价瓷,但是这其中的距离实在相差得太远了。
    直到过了几十人之后,老收藏陈才远才展出了一件近千万的瓷器,勉强能够让人开开眼界。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赛事已过大半,很多场中人都在交头接耳着,因为六场比赛一结束,明天早上还有着一场盛大的拍卖会,到时候将会将斗瓷节上出现过的大量瓷器进行拍卖。
    众人似乎也都觉得赛事的**过去,已近尾声,眼里看着陆续上来的藏品,嘴上却依1日惊叹着那两件千万之瓷。
    纪小帆和景瑶虽然担心赵卓是否能胜,但是见他不慌不忙,也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纪渊还专门打电话过来询问比赛的进程,听到童冬阳居然拿出了一件高达一千九百万的清代瓷器,也大吃了一惊。
    赵卓听在耳里,暗道崔世烟口风紧,到现在还没有将知道的事情告诉给纪渊,不过他也乐得卖卖关子。
    等到前一个参赛者的藏品展出之后,终于有工作人员叫到了赵卓的名字。
    赵卓的名字就象是一记强心针一般顿时让场中死气沉沉的场面一下子活了过来,众人都瞪大了眼睛,想要见见他要拿出来什么好东西。
    毕竟赵卓连着五场下来,所拿出的藏品是一次比一次惊艳,尽是些难得一见的宝物,别人穷其一生要寻得一件都难,但是偏偏这些玩意儿象被磁铁吸住一般统统落到他白勺手里,别说外行人眼红嫉妒,内行人亦是心里直痒痒,直道这人真是运气好得不行,天知道怎么会弄到这么多好东西。
    不过赵卓这次拿出来的,显然不是什么大件物品,仅仅是一个不大的盒子,看起来里面仅能装上个盘子之类的。
    众人便暗暗希奇,不知道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盘子。
    童冬阳翘着腿儿,嘴角带着冷笑,怎么也不相信赵卓还能拿出比汝窑瓷更贵重的东西来,自从乾隆瓷被评出一千九百万高价后,他就觉得赵卓就象一只蚂蚁,随手一捻就能让他死个千儿百遍的。
    当然人群中还有一个人是最为紧张的,那就是卢兆峰,他当然清楚这场比赛对他的意义,祖先所留下的一对金厢鹤顶杯能否完全保存下来,就要看赵卓这一场能否胜过童冬阳。
    但是他心里也没有底,他本身就不富裕,参加斗瓷节也只是为了给赵卓打气,哪里知道这瓷器比赛的价格越来越高,几十万几百万也就算了,现在竟然冒到一千两千万,足让他擦了把冷汗。
    因为众人的关注,所以赵卓的每一个动作都好象被放惺了一般,开箱,取顶,到拿出瓷器来,都被无数的眼睛盯着。
    只是所有人都看不见,在赵卓身边还有着两个古灵,墨灵是早将六场比赛的始末告诉给了翡翠,翡翠也是暗暗惊奇,他本来以为何园都已经算是天资不错,教导半月工夫便能够有一双不错的眼力,然而听到墨灵这么讲了之后,才知道在赵卓面前,何园又算得了什么?
    赵卓所拿出来的是一件云龙纹的青花大盘,口径有四十厘米左右,大盘敞口折沿,弧腹,圈足。
    盘内纹饰共分三层,盘沿装饰绵纹,壁饰为折枝牡丹纹,主题纹饰则为云龙赶珠纹,只见其龙身矫健,张口睁目,活灵活现一般。
    此盘一出,内行人便不由得连连点头,这件大盘从造型、釉色、绘画到青花发色都显得十分精美,显然是元代青花瓷的上品。
    而且所用的青花料也显然是进口的苏麻离青,发色凝重,宛如蓝宝石一般,大盘在灯光照射下让人不由得连声赞叹。
    然而内行人心里又都十分清楚,这件瓷器虽然堪称元代上品,价格却只能够被估价到七八百万的价格,远远不及上次那件汝窑呢。
    童冬阳顿时笑了起来,笑意越来越浓,同时暗暗松了口气,本来他还在想着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而现在看来,赵卓也是黔驴技穷了,前五场都还出了不少风头,到了第六场就开始掉链子了,居然拿出个连千万都不值的东西来。
    景瑶和纪小帆也是心头一沉,顿时凉了半截,赵卓明明说这是件杀手铜,但是怎么看也不象口网。
    就在众人纷纷揣测之时,只见赵卓将盘子翻了起来,所有人都立刻睁大了眼,只因为这盘子底部并不是刻印着什么款识,而是一块瓷牌,瓷牌呈单边倭角状,宛如玉牌一般方正。
    其上绘画着青色的牌坊,牌坊立柱绘相象双龙抱柱,在牌坊内书写“钱氏子孙谨记”铭文,字体均为正书稍带隶书韵味,字亦清晰,苍劲之中有秀逸之气,在文字一边,戳记着“博陵第”的阴刻字体。
    一见此物,内行人顿时恍然大悟过来,这竟然是一件博陵第瓷器,而童冬阳更是差点没有笑岔气来。
    元青花真正在国内市场上大受欢迎,便是因为鬼谷子下山大罐在国家上拍出了2f乙多的天家之后,元青花便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宝贝。
    而这个时候,在备地开始发现了一批窖藏的瓷器,便是所谓的博陵第瓷器。
    博陵第瓷器系列相当繁多,有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青花、红绿彩、青花五彩、珐华彩,等等不同风格、不同工艺的品种,其器型也可谓相当的丰富,装饰亦备有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瓷器底部贴有这样一种记载内容的瓷板。
    博陵第瓷器的工艺相当惊人,然而却又伴随着各种未解的难题,于是便在古玩界形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收藏家认为其是真品,而专家学者则认为是赝品。
    这样的直接后果便是其价格的落差相当大,有可恩能够几百甚至几千块1日能收到一个,但是在拍卖场又能够标上千万,当然,拍卖场上流拍的次数也就相当多了,毕竟既然几百几千都能收到,又何必去拍卖场买呢?
    正因为博陵第瓷器的无可定论,所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出现的博陵第大多是落入收藏家之手,束之高阁,等待有一天有人能够为其平反,而拍卖场上出现的就比较少了。
    所以,第六场元明清瓷器比赛,有三百多个参赛者参加,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拿出博陵第的瓷器来,便是因为只要评委不认可,这件瓷器的价格恐怕就会被判定为几百块,拿几百块的瓷器来参加斗瓷节,这不是落人笑柄吗?
    深知内情的内行人看得是大跌眼镜,怎么也没想到赵卓竟然会在第六场冒这么一个险,这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
    景瑶和纪小帆心头更是凉拔拔的,用力的探了揉眼睛,几乎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又怎么都不明白,这样的东西怎么就能成为杀手锏。
    童冬阳拍腿大笑,若不是这场合严肃,他只怕是要走上去大肆嘲笑一番。
    评委们也都一个个眯起眼来,面面相觑了一阵,这博陵第确实也是块烫手山芋,因为就算是几个评委间也都互有争议,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就算以真品而论,这件瓷器也顶多值上一千万出头,离两千万差了一大截。
    赵卓平静的站在台上,任由着台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他淡定从容的扫过众人,脸上浮现着一阵高深莫测的笑意,然后伸手从箱子里拿出一叠纸张道:“这是和这件博陵第瓷器同时出土的一封书信,有了它,便可以为博陵第瓷器平反!”
    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宛如一颗深水炸弹,顿时震得场中众人纷纷色变,童冬阳更是重重哼了一声,好大的口气!
    这么多年来,那么多专家学者收藏家,都在为博陵第的争吵不休,谁也没办法说服谁,他竟然敢说要为博陵第瓷器平反?(未完待续)
第九十三章 完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