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级鉴定师 >

第62章

超级鉴定师-第62章

小说: 超级鉴定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东西是真的吗?”韩朵儿小声问了句。
    赵卓点点头,粗略的解释了一下,听说是真的,而且那玉刻章能卖五六百,韩朵儿不由得朝那盒子里瞄了眼,但是却发现有中意的玉器。
    待到黑子走到另一边招揽生意,纪小帆才说道:“黑子以前也是这里的老鬼,近几年专门倒腾古玩,就是从其他地方搞些低价的,拿到这里来卖,赚个差价。东西倒都是真品,只是小件的多,偶尔还会弄到赝品。不过这家伙的消息比较灵通,既然他说这里固定摊主没有,那我们就去看看生面孔的。”
    纪小帆说完,便告诉赵卓,这在鬼市里摆摊的一般也就两类人,一类就是固定类的摊主,这些人专门倒腾古玩,从批发商那里拿到货,然后在这里销售。
    至于批发商的成分可就复杂多了,有见不得光的盗墓贼,也有专门的造假者,门道很多,而且隐藏得很深,很难接触到。
    另一类就是一些将以前买的货拿出来重新销售的老鬼。
    除了这两类外,还有一些将家传的东西或者偷来挖来盗来东西拿来卖的,以纪小帆在这里混了这么多年来看,自然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是买家卖家,哪些是生面孔哪些是熟面孔。
    不过,从广场上转了好几圈,纪小帆并没有发现有什么新人在这里卖翠器的。
    纪小帆便说道:“要不先帮韩小姐挑东西吧,这样耗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万一有新人来了,我一眼就能认出来。”
    赵卓便点点头,便让韩朵儿找自己喜欢的,一边走,一边又在想,不知道这里那个摊位上的东西是汪正明所想找的那股势力。
    而显而易见的是,那股势力显然是属于批发商的角色,不可能亲自出来贩卖的,要顺藤摸瓜过去,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不然以汪正明的实力还会稳坐在淮海市吗?
    韩朵儿走了几个摊位后,在一个摊位前停了下来,拿起一块黄玉挂件,很认真的甄别了一下,信心满满的道:“这个造型挺好的,怎么样?”
    赵卓接过来看了一眼,小声说道:“现代加工的痕迹很明显,赝品无疑。”
    韩朵儿便无奈的放了下来,小心翼翼的又挑了一串玉珠项链,喜笑颜开的道:“这件呢?”
    赵卓用指头摩拭了一下,笑道:“也是赝品,这是用类似玉石硬度的石头制成的,看起来润泽有度,但是摸起来便质感粗糙。”
    韩朵儿又无奈的放下,转站第二个摊位,千挑万选之后,看中了一个白玉镯子。
    那摊主打量了她一眼,看着她气质穿着都不俗,立刻就分辨出她是一个地道的金主,立马翘起大拇指赞道:“小姑娘年纪轻轻的,眼光很老辣啊。这个玉镯子是今天刚从乡下收购来的好货,您是行家,您瞧瞧,这质感,这色泽,这做工,纯正的清朝宫廷货,指不定是哪位贵妃皇后娘娘戴上的,您戴上刚合适,倍儿显贵气。”
    虽然摊主马屁拍得好,不过韩朵儿倒没失去镇定,失误了两次觉得颇没面子,便又将这玉镯子递到赵卓手里,小心问道:“这件怎么样?”
    赵卓眯起眼对着灯光看了下,实在不忍心打击她,委婉的说道:“虽然是现代的赝品,不过这料子还算可以,如果价格合适的话,买下来也挺不错的。”
    韩朵儿顿时有几分泄气,小声嘀咕道:“这赝品的比例也太多了,简直就是大海捞针嘛。”说到这里,突而朝着赵卓瞪了一眼道,“木头,你该不会一早就打算想看看我闹笑话吧?”
    赵卓连忙做了个投降的姿势,笑道:“我这么纯洁的人哪敢起这种坏心眼,要不我来帮你选吧,你要是觉得样式合适,我们就买下来。”
    “哼,这还差不多。”韩朵儿轻哼了一声。
    有赵卓帮忙,挑选自然进展得顺利多了,很快赵卓就挑到了一串黄玉手串,他便开口问道:“这手串要多少钱?”
    那摊主便笑道:“年轻人你可真有眼光,这手串可是宫里流出来的货,上等中的上等,我见你很有眼缘,就给你个便宜价,一万块。”
    赵卓没料到他价格开这么高,虽然一万也值了,正在这时,纪小帆走了过来,用本地话说道:“老余,你这价可就开得狠了点了。这两位都是我朋友,就给个实在价,八百怎么样?”
    老余嘿嘿一笑,也没觉得尴尬,厚着脸道:“原来是纪少的朋友啊,不过这八百也太少了。再加点,再加点。”
    “八百五。”纪小帆笑着,从钱包里掏了钱。
    离开摊位后,纪小帆才说道:“在这里问价一定要用本地话,如果用普通话问,人家知道你是外来的,少不了抬高价。”
    韩朵儿不由问道:“那我们花八百五买的,赚了吗?”
    “当然赚了,这要到古玩店去买,怎么也得两万多吧。”赵卓便笑道,这鬼市里的东西九成九都是赝品和新品,若有真品也多是大路货或者劣质品,极少遇到精品,所以这件也算是不错的收获了。
    “哗,那个摊主岂不是用更低的价格收来的?”韩朵儿奇道。
    纪小帆便道:“当然,其实这鬼货啊,本来就是真假掺杂在一起,甚至连摊主自己也不晓得,他们基本上是有得赚就卖,象这种东西啊,估摸着是被看成赝品,一两百块就收来的。”
    “那他们一倒手赚了六七百,倒也不错呢,不过我们赚得更多。”韩朵儿乐道。
    纪小帆笑道:“这种事情以前挺多的,很多买家其实也不识货,我就听到过一件事,有个新鬼到在鬼市上花小钱买了件青铜器,后来被朋友看到,从他手里花了10倍的价钱买了过去,结果后来他又听说,那朋友将这青铜器送到拍卖行去了,比从自己这里买的价钱又翻了十几倍。”
    韩朵儿听得唏嘘出声,没想到这其中的价格居然相差这么大。
    手串是买到了,接下来便是要买瓷器,赵卓接连看了几个摊,都是赝品。
    在鬼市里时间似乎耗得特别快,因为东西很杂,光线又不是很明朗,所以鉴别起来颇费工夫,不知不觉已到了五点多,再过一阵就要收摊了。
第二十章 洪宪瓷
    第二十章洪宪瓷
    (求点推荐票票~~~)
    就在这时,赵卓的目光被角落一个摊位上的一尊粉彩瓶吸引住了。wWW!
    这件粉彩瓶和在马赫家里看到的那粉彩瓶样式差不多,虽然这里光线不明亮,但是他很明显能看到这上面的粉彩,瓶口上还缺了个大口子。
    他蹲下来拿起来仔细翻来看着,下面豁然印的也是“大清雍正年制”的器款。
    那摊主故作神秘的道:“小兄弟,这可是雍正朝的官窑货啊,是从一个清代大官的墓里给盗出来的,难得的精品啊,你可得抓紧看,这东西想要的人可多着呢。”
    “这是民国货。”墨灵凑近着辨别了一下,刚要笃定的点头,突而眼一亮道,“大哥哥,这该不会是……”
    赵卓也微微点点头,他远远看的时候确这粉彩瓶确实象真品,但是近看又有明显的民国货感觉,然而,这却不是一件简单的民国货。
    于是,赵卓不动声色的问道:“多少钱?”
    “嘿,三万”摊主笑道。
    纪小帆正拿起手电在鉴别摊上的一个小碗,听他这么一说,便笑着道:“这民国货哪值这么多,顶多也就五百块。”
    摊主见遇到高人,也就嘿嘿一笑道:“五百块有点少……”
    就在这时,有个声音插进来道:“哟,纪少你运气真好,五百块拣了个大漏啊。”
    这话一说,赵卓便扭头望过去,只见说话的是一个黑衣青年,这青年长着国字脸,眉毛厚重,鼻子肥大,嘴唇也是厚厚的,虽然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但是赵卓猜测也就和自己年纪差不多。
    纪小帆一见他,便不由一皱眉道:“童费宇,你懂不懂规矩?没事就别在这里参合。”
    赵卓听得不由多看了来人一眼,原来他是童家的人。
    童费宇却嘿嘿一笑道:“规矩我是懂,不过我见到你花500块拣了这么大的漏,这不眼红嘛。”
    那摊主眼珠子滋溜溜的一转,涎着脸笑道:“那费少不知道出多少钱?”
    一听这话,纪小帆脸色就变了,说道:“老衡,这价钱可是我先问的,你可别坏了规矩。”
    老衡嘿嘿一笑道:“纪少,若是普通的东西,咱们当然讲规矩,不过说到这漏,那怎么也得让我多赚一点吧?反正你们还不是赚大头。”
    童费宇笑道:“老衡说不得不错,纪少你实在太抠门了,这样吧,我出八百块。”
    纪小帆冷哼了一声,立刻加了价:“八百五。”
    “一千。”
    “一千零五十。”
    ……二人来回加了几次价,没过一会儿,童费宇便将价格抬到了两千块。
    纪小帆微微皱了下眉头,朝着赵卓小声道:“赵大哥,这童费宇眼力也很不错的,应该估计过这民国瓷的价格,我看这东西顶多也就值一万,还要看买家,他估计能给你抬到七八千。你要是觉得这个价太高,我们就走了算了,懒得和他一般见识。”
    若是普通的民国瓷,赵卓还真不想和童费宇多呆下去,不过这个瓷器确实少见,用来送给韩叔叔也非常不错。
    他便开口道:“费少,我看咱们也别打口水仗了,你直接开个最高价吧,只要我能接受,立刻付款。”
    童费宇这才把目光落到他身上,再看看他身边的韩朵儿,眼睛便是一亮,然后才对着纪小帆说道:“纪少你的朋友挺爽快嘛,好,那我也爽快出个价,你要是拿一万块来买它,那我就没话说了。”
    “一万?童费宇你不要欺人太甚,就一件民国瓷怎么也卖不到一万块”纪小帆气道,“要不,你拿一万块出来买?”
    童费宇却在一边摇头直笑,一副无赖的表情道:“我不买,我就看着,帮老衡把把关,怎么也让他多赚一点嘛。你不买没问题啊,你这前脚一走,一大堆人都准备买呢。”
    果然,因为这拣漏的事情,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一个个虎视眈眈的盯着这瓷瓶,大家心里都明白,童费宇是针对纪小帆出的价,如果纪小帆不买,那就能轮到自己了。
    赵卓故意咬了咬牙,一副逼不得已的样子,掏出一万块递给老衡道:“这瓷器我一眼就看上了,是准备买来送人的,没想着倒卖什么的,一万就一万,我要了”
    老衡生怕他反悔,连忙接过钱来,笑开了眼。这本来五百块的东西一下子多卖了九千多,这不是喜事是什么?
    童费宇更是捧着肚子大笑起来,指着赵卓道:“纪少你的朋友还真是够蠢的,一万块买件民国瓷,这笑话足够我笑上好几天了。”
    说着,便哈哈大笑着扬长而去。
    纪小帆冷哼了一声道:“这童费宇真是越来越放肆了”
    韩朵儿在一边问道:“木头,这瓷器真的值不了一万块吗?那我们岂不是做了亏本买卖?”
    赵卓笑而不答,待到走出地下街,到了车上之后,他才笑了笑,将这粉彩瓷递给纪小帆道:“你再仔细看看。”
    这里正是透亮的街灯之下,光线比地下街要足很多,不需要打手电便能看得很清楚,纪小帆拿起来认真琢磨了一下,刚才粗略看了看,看到这瓷器胎质微微泛黄,便知道是民国货。
    如今仔细看来,发现这粉彩色泽丰满,画工精细传神,若是不看胎质竟是难得的精品之作啊。
    他陡然想起什么,惊讶出声道:“这莫非是洪宪瓷?”
    赵卓微微一笑,点点头道:“正是洪宪瓷。”
    纪小帆这才松了口气,直拍脑袋道:“我就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赵大哥这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中了童费宇的激将法呢。”
    唯有韩朵儿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道:“木头,什么叫洪宪瓷?”
    赵卓便认真解释道:“这要说起来话可就长了,在清朝覆灭之后,为皇室专门烧制瓷器的御窑厂停办,全国瓷业都进行了改良,成立了不少瓷业公司,这个时候为了维持中国瓷业在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民国初期涌现了大量仿古瓷。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有仿隋、唐、五代的白瓷,有仿宋代汝定、钧窑的精品,也有元代的瓷器和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器,而最流行的,便是仿造雍正乾隆时期的瓷器,但是真正能做到高仿如真品一般的,却是传说中的洪宪瓷。”
    韩朵儿认真的听着,不时的点点头,只觉得听闻历史来倒挺有些意思。
    赵卓继续说道:“民国初期时,袁世凯意图称帝,为了效仿封建王朝登基时必先烧制御瓷以示庆贺的惯例,他在江西景德镇建立了御窑厂,派当时的公府庶务司长、瓷器专家郭世五监督窑务,派余少卿负责烧窑技术设计,并且从故宫中选出雍正、乾隆、嘉庆等各朝的瓷器精品做样本,开始制瓷。”
    “其中专为袁世凯准备了底款为‘洪宪御制’或各堂庐等名号。如‘慎德堂制’、‘居仁堂制’。另外还为袁世凯赏赐群臣及外宾而准备的,则用‘洪宪年制’的字款。这批瓷器基本沿用传统制作,彩绘比清代更胜一筹。亦有一些创新的奇形作品。”
    纪小帆听得年年点头,忍不住也发表言论道:“由于洪宪瓷被定位为末代官窑器,真品存世不多,所以近年来市场价格飚升,单件成交价在数万元以上,成对的价格达十几、几十万元。近年还有一家拍卖公司拍出一件成交价将近200万元的洪宪粉彩瓷瓶。”
    咦,但是你不是说,落款都是“慎德堂制”、“居仁堂制”这些,这瓷器上落的可是雍正朝的年制呀?”韩朵儿一边惊讶,一边又找出了话中的语病道。
    赵卓含笑道:“这烧瓷乃是为了称帝做准备,本来原定是要生产件瓷器,然而,谁料到他这帝制只维持了短短83天就倒台了,瓷器也只烧了在倒台后,为了收回成本,御窑厂便将未烧成的洪宪瓷底款改写为清雍正、乾隆等不同年款当真品敛材。因此这批洪宪瓷中许多虽完全一样,却有乾、嘉、道等不同底款。”
    “当时八十几天时间,所烧制的洪宪瓷不多,留传下来的就更为稀少。据说袁世凯花费了140万大洋,折合白银约为100万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