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级鉴定师 >

第72章

超级鉴定师-第72章

小说: 超级鉴定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钧窑并不像传统的青瓷那样釉色淡雅,相反以鲜艳的蓝、紫和红色等颜色为主,对于习惯了白釉和青釉的国人来说,视觉冲击力很强。
    眼前这尊描金连座瓶器型规范工致,造型别致有趣,釉色很正,十分难得。
    这“蚯蚓走泥”乃是货真价实之物,赵卓又将其拿起来,翻到底部一看,只见底部刻画着一个粗糙的心头便更加的确定。
    出自钧窑之物,在器物底部大多刻有一到十的号数,相传一单数为红色六复数为青色,但也有人说是数字越小器型越大,当然,按照墨灵的判断,这些只是窑工为方便辨认而作的记号罢了。
    如此一件钧窑之器,能够卖到四五百万的高价,然而可惜的是这瓶口有着一道冲口,裂纹一直朝下延伸,几乎达到半个瓶身那么长。
    这样一来,却只能卖到四五十万的价,着实的可惜。
    不过,钧窑之器难得,赵卓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连忙走到韩铁生耳边,小声说了一句,韩铁生便走到那书桌前,装模作样的看了眼,轻叹道:“这件钧窑器真是可惜了。”
    周永亮也叹道:“是啊,这东西其实难得,只是这道冲口太麻烦,几年前我买回来时还没这么长呢,谁知道慢慢就延伸了,我也曾找过人想要修复,不过这唯一的方法就是热修复,所以我就只能无奈的放弃了。”
    “热修复?”韩铁生朝着赵卓望了眼。
    赵卓便小声说道;“所谓热修复,是以景德镇为中心出现的修复技术,对陶瓷进行再造修复。他们大多对原器物进行大面积的损伤,通过接胎、接底,补胎、补釉、重新做彩和作旧来进行修复。这样的修复可以达到商业交易的目的,但要求对陶瓷进行回炉重烧,进行火的洗炼,但是这样一来,已经使得文物失去了原有的历史风貌,修复后的瓷器再进入拍卖场或者市场交易,很难再鉴定为真品。”
    韩铁生便跟着叹道:“确实是两难啊,既想完美的保存它,又不想让它被现代工艺所改造。”说到这里,便说道,“其实,我对这钧窑之器可谓是情有独钟,若是周兄愿意的话,我想和你交换这件瓷器如何?”
    周永亮稍稍迟疑道:“韩兄,这一件可没办法修补,你拿回去可是会吃亏的。”
    韩铁生笑道:“周兄不必担心,我只是见到这钧窑之器就忍不住想带回去。”
    周永亮便笑道:“那好,那韩兄你再选一件百来万的瓷器吧。”
    于是,在赵卓的挑选下,韩铁生最终带着两件瓷器走出了周永亮的家,上了车之后,韩铁生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小卓,这瓷器不是坏了吗?我们把这买回来干什么?”
    赵卓便笑道:“韩叔下午不是问我能不能修复瓷器吗?所以我就想试一试。”
    韩铁生这才明了,不过又立刻好奇道:“那如果补好,这瓷器能卖多少钱?”
    赵卓一笑道:“大概四五百万吧。”
    “什么,四五百万?”韩铁生听得惊嘘了口气,直叹道,“这古玩还真不是普通人能玩的东西,我的全部家当加起来也就几个瓷瓶啊。”
    赵卓也不由笑了起来,伸手摸着这描金连座瓶的冲口,若是真能够补得完美无缺,那也是功德一件啊。
    当晚,赵卓因为有课便乘着韩铁生的车回到了淮海市,将洪宪瓷瓶和描金连座瓶回到租住的屋子里,同时开始着手补瓷的准备。
    补瓷除了高超的修补工艺之外,材料也十分重要,这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填补的材料,二则是染色的材料。
    修复瓷器,如果瓷器的碎片仍在,会相对轻松一些,在对碎片进行一些处理之后,便可用粘接剂对其进行粘合,当然粘接剂要选择无色透明,粘接强度高,耐老化力强,凝结速度快的,粘结合缝后,难辨茬口缝隙。
    当然,根据修复的性质不同,商业修复的难度和步骤会大而且繁琐很多,所用的材料自然也大不一样。
    而最麻烦的,则是有些瓷器因为破碎时间太久,碎掉的部分已经找不到了,所以必须用填补材料对缺口处进行填补。
    现如今一般选择的材料多为树脂与石英粉,将其调为膏状填补,只是这是有年限的,一旦超过年限,填补的部位就会变质,如果不及时进行再次修补,很可能导致瓷器的再次破损,甚至比修复前更加严重。
    而墨灵补瓷技巧最重要的,却不是在填补材料,而是在染色材料上。
    染色是指对釉面进行作色,由于瓷器的釉色很丰富,主要以丙稀酸快干色徐料运用喷笔、手绘相结合的工艺,各种色泽,绘纹分别对待。
    不过,染色剂很难达到完美的程度,本身各种色泽的配合就是一个难题,要想其达到和瓷器本身釉面色泽一模一样,在肉眼下无法分辨出来,也是非常困难的。
    墨灵所说秘方中所使用的染色剂自然不是现代化学材料,而是两百多种矿物质,这些矿物质的名称,很大一部分赵卓连听都没听过,而且墨灵所写出来的字体也是十分生僻的繁体字。
    赵卓只好去了学校图书馆,耗费了好大阵工夫才将这些繁体字翻译成现代文字,然后在图书馆的电脑上查找,结果却一无所获,只好手动到矿物类的书籍上去查找,好在淮海大学有着一门矿物加工专业,所以专门有着好几排的专业书籍。
    虽然每一本都厚得象字典一样,但是赵卓还是仔细的一页一页翻阅着,寻找着每个矿物质的现代名称。
    就这样,几乎是耗费了一上午的是,赵卓才将这两百多种矿物质的名称给全部罗列出来。若是换成其他人,估摸得要弄上几天的时间。
    罗列出名单,赵卓脑海里也对应起了每一样矿物的介绍,一对照才发现,这些矿物质的颜色居然各不相同,就拿红色而言,便分为了粉红、妃红、品红、桃红、海棠红、石榴红等三十类,很多颜色也是赵卓闻所未闻的东西。
    确定了两百多种矿物质的名称之后,接下来便是购买这些矿物质,要想在淮海市将这些买齐,光凭赵卓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赵卓就找到了秦信帮忙,秦信便介绍了几个和矿物有关的企业老总,不过这些矿物质很多连这些老总都没接触过,好在秦信的面子够大,在了解了情况之后,对方答应以尽快的速度将这些矿物质送过来,不过很多都是需要从全国各地运送过来,需要耗费上大概十天左右的时间。
    赵卓倒也不慌,这修复瓷器可不象补画那么轻松,一般来说,修复一件瓷器都要耗费上很长一段时间,就拿仅一厘米的裂缝或者缺口来说,如果仅用手工,就断断续续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来精心复原,如果再大一些的缺口甚至残破器物,就需要1至2个月的时间修复,有的甚至需要长达一年之久,修复瓷器耗时如此之长,需要的精力何其之大,这也是瓷器修复师人数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十六章 卢家之行
    第十六章卢家之行
    虽然按照墨灵的话,这配方乃是独门,在修复的时间上会有所减少,但是却没办法将一个月缩短成一天,就拿洪宪瓷的缺口而言,需要耗费半个月,而钧窑描金连座瓶也需要一周的时间。WWw!
    所以赵卓并不着急,回到家后好好的睡了一个午觉,准备下午到卢兆锋家里去做鉴定。
    中午的时候,接到了葛富贵的电话,汉代套钱以八百二十万的高价拍卖成功,除去给予10%的佣金,入帐七百多万。
    下午一点多,赵卓开车前往了白城,在途中接到了卢兆锋的电话,得到地址之后,便直接去了城郊地带。
    卢兆锋的家是郊区常见的民居,两层小楼配个大院子,不过按照卢兆锋的话来说,这房子原来是父亲的,前不久父亲过世后,这房子也就列入了分家的财产中。
    在房子外还停着一部价值五六十万的小车,显然卢兆锋的弟弟已经先到了。
    待到进了客厅,赵卓便见到了屋子里的几个人,其中一个看起来和卢兆锋脸型相似,身材还要高大一些的中年男子,应该就是他的弟弟卢兆辉,比起卢兆锋给人的憨直而言,这做弟弟的确实感觉有几分精明,而且穿着很有档次的西装。
    在他身边,坐着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中年妇女,是卢兆辉的老婆杜金枝,她长着大盘子脸,涂着浓妆,脖子上戴着一串圆润的珍珠项链,看起来价值不菲。
    除了卢兆辉夫妻外,还有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三十来岁,身材高挺,穿着灰色西装,大背头梳得乌黑发亮,瓜子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显得很平和。
    而另一个人,居然是童费宇。
    赵卓没料到童费宇在这里,童费宇更没料到赵卓会来,微微一怔之下,便笑了起来:“我还正想是谁来做鉴定,没想到是赵兄啊。”
    卢兆锋没料到赵卓和对方的人认识,不由小声问道:“赵先生,你认识?”
    “见过几面,不算熟的,卢大哥放心,是真的就是真的,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绝不会骗你。”赵卓知道他心头的顾虑,认真的说道。
    听他这么一说,卢兆锋倒有点不好意思了,连忙点点头。
    这时,和童费宇耳语了几句的大背头也似乎知道了事情,上下打量了赵卓一番道:“原来你就是那个赵卓,看来你和我们童家还真有点缘分,这么快就又见面了。对了,我自我介绍一下,鄙人童冬阳,是童费宇的二哥。”
    赵卓一听这名字,便知道了他的身份,童家如今当家的乃是老太爷童淮山,他的大儿子童其州,是童氏玉石贸易公司的总经理,二儿子童唯文是童氏玉石加工总厂的厂长,三儿子童小雷是蓝景拍卖行的总经理。
    童费宇就是童小雷的儿子,而这童冬阳就是童唯文的儿子,所以才叫二哥。
    赵卓也从纪小帆那里得知道,童家最年轻的一代,每一个在鉴定上都有不俗的天赋,其中以童费宇最有天资,不过年纪尚浅,而这二哥童冬阳已经是二级鉴定师,而且还是玉石和瓷器两样二级鉴定师,实力非同一般。
    既然对方露着笑脸,那自己怎么也不能板着个脸了,赵卓便微微一笑,打了声招呼。
    杜金枝却在一边咯咯笑起来:“哎哟,我还以为大哥你请了个多么了不得的人来鉴定,原来是个年轻人啊,年轻人,你可得看仔细点,别把真的说成假了呀。”
    卢兆辉也笑道:“大哥,我说你要请就请好点的呗,没有钱就告诉我,几百块鉴定费我还是出得起的。不要鉴定完了,事后又来找我麻烦。”
    卢兆锋眉头一蹙道:“二弟,赵先生也是鉴定师,你若是对他的鉴定结果不满,到时候也可以提出来。”
    卢兆辉哈哈大笑道:“我能有什么不满啊?我当然相信大哥看人的眼光了,好了,咱们也就别废话了,把屋子里的东西都拿出来吧,我可没那么多时间在这里浪费。”
    卢兆锋暗哼了一声,朝着楼下的地下室走去,众人便都跟在后面,来到地下室,厚实的铁门外上了两把锁,卢兆辉先认真的检查了一下。
    卢兆锋颇有些不满的道:“二弟,这上了两道锁,一把钥匙在你手了,莫非我还能把这锁给换了吗?”
    卢兆辉一边继续检查,一边嘿嘿笑道:“大哥,这年头都是高科技了,这锁不能破坏,把这铁链切了,不一样能打开门吗?我得看看这锁链有没有被重新焊过。”
    杜金枝也在一边说道:“是啊,大哥,不是咱们不信你,我们是怕小偷惦记着,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你不就要负责任了吗?”
    卢兆锋见到亲弟弟如此不信自己,气得头上冒火。
    赵卓也不由得摇头,天底下多是分家的兄弟,甚至有的为了钱财连兄弟都做不成,不知道父辈泉下有知又有什么感想,是不是后悔将这些古玩给留下来了呢?
    检查无误之后,卢兆辉这才这才拿出钥匙打开了其中一把,接着卢兆锋又将另一把锁打开。
    推开铁门,打开电灯,地下室里摆放着很多杂物,在屋尽头有着一个铁皮箱子,卢兆锋将其打开之后,里面便整齐的放着一堆的古玩。
    卢兆锋小心翼翼的将这些东西搬到桌子上,足有十几件之多。
    其中有三卷字画,三件陶壶,两件玉器,一罐铜钱,两个杯子,还有几件漆器,除此之外,还有朝珠之类的小物件,这些东西全都保存着出土时的样子,上面沾着干土。
    卢兆辉仔细数了下数量,点点头道:“数量是对的,加上我们各自取了一件走,一共是18件。”
    说着,他就拿出一枚玉质方印放在了桌子上,卢兆锋也将那鹤顶红带扣拿出来。
    童冬阳微微笑道:“赵兄,那我们就一个一个的来吧,你看是谁做二次鉴定比较好?”
    赵卓含笑道:“还是童兄先来吧。”
    童冬阳便点点头,拿起一幅字画道:“那我们就从字画开始吧。”
    他慢慢摊开字画,只见是一幅花鸟图,图长约有一米,观此画画工精美,用色自然,线条流畅,飞鸟着色自然,神态生动,跃跃欲飞,尤其是羽毛颇见功底。
    由于年代久远,画纸已有些泛黄,在画面的空白处有着二十几枚收藏印章,包括“三希堂精鉴”、“项子京家珍藏”、“子京珍秘”、“天子古希”、“天籁阁”等等。
    对一副画而言,收藏者约显赫,对于画本身也是一种增值,而且也能成为其是真品的证据。
    而这天子古希四字,更是乾隆最为得意的一方御宝。
    除此之外,在画面一侧题的诗旁,还写有“乾隆戊寅春御题”的字样。
    一见到“乾隆”两个字,卢兆锋和卢兆辉都忍不住眼前一亮,卢兆辉更是忍不住问道:“这……这是乾隆皇帝做的画?”
    童冬阳微微一笑,没有说话,而是将这幅画递到了赵卓手里,笑道:“赵兄看看吧。”
    赵卓其实就站在桌子旁,看着心里已有了数,但是为了确认还是得摸一摸实物才行,鉴定这东西,有九成把握都有可能走眼,要想心里有底,那就得百分之百的确认才行。
    赵卓接过画一摸,鼻子微微耸了耸,这才真正确定下来。
    童冬阳见到他这么快就有了看法,微微眯起眼道:“赵兄觉得怎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