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级鉴定师 >

第75章

超级鉴定师-第75章

小说: 超级鉴定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卓早知道有方路出现,事情便不会这么轻易解决,不过,不如虎穴,焉得虎子,只要胜过方路,便可以让成少乖乖的去道歉,倒反而省了麻烦。他便说道:“好,那方少你的规则是什么?”
    方路咧嘴一笑道:“上次比赛,你用了你的强项,而这一次,就轮到我的强项了,咱们就来比比——眼力”
第二十章 比眼力,谁怕谁
    第二十章比眼力,谁怕谁
    (感谢兄弟们的订阅和票票,特别感谢十万里长城兄弟投的四张月票~)
    听到方路提出要比赛眼力,赵卓淡淡一笑,也从他话语听出了他的不服气,以为上次比赛是因为自己锻炼过手感,所以才会胜出。Www!
    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管他什么规则,就算这里是龙潭虎穴,也要让成少低头认错
    方路朝着邱经理说道:“三叔今晚不是刚买了一堆货吗?”
    邱经理便答道;“是,货主刚把东西送上来,估计正在鉴定呢,不过……”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朝着赵卓望了眼,有几分警惕。
    方路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冷笑一声道:“我们方家莫非是纸老虎吗?看你这小心翼翼的样子。”
    说罢,便朝着赵卓说道:“赵兄,一起来吧。”
    上了二楼,两边都有酒吧的包厢,比一楼显得要清净很多,待到上了三楼后,过道两边显得十分的安静,顶灯大亮着,一改下面昏暗暧昧的气氛。
    邱经理来到一间门前,用力的敲了敲门,清清嗓子说道:“老板。”
    里面立刻传来一个不悦的中年男声道:“我不是吩咐过了吗,有任何事情都不准来打扰”
    方路便开口道:“三叔,是我。”
    “小路啊,有什么事情吗?”中年男子语气缓和了一点。
    方路说道:“听说三叔你刚买了批货,我和一个朋友正好要比比眼力,所以想借三叔你的货一用。”
    “哦,能够和小路你比试眼力的人,该不会是童家那位少爷吧?”中年男子笑道。
    方路淡笑道:“当然不是,不过,这个人可是让童费宇在黑市吃了败仗呢。”
    这话一落下,随着两声响后,厚重的铁门才被打开来,露出一个中年男子的身影。
    这中年男子身材高大,穿着笔挺的西装,相貌上和方路颇有些相似,只是显得更加的刚毅。
    中年男子一眼就看到了赵卓,上下打量了他一下,便笑起来道:“童家那少爷在鬼市上比赛输了的事情可是早传到我耳朵里了,没想到就是你啊,我叫方右铭,是小路的三叔。”
    “方先生你好。”赵卓伸手和他握了一下,便跟着走了进去。
    一进去才发现,屋子里摆放着好几箱的古玩,古玩之间填着一些填充物,防止其在运输途中破损。
    在桌子上还放着一些已经洗干净的古玩,瓷器玉器陶罐之类,有十几件,一个神情严肃的中年男子正在对其中一件进行鉴定。
    一见到这些古玩,赵卓的眉头便轻蹙了一下,他早就从白明那里听说过,方家人行事低调,而且黑白两道都有人脉,现在看起来果然不假。
    这些古玩一个个沾满泥土,用鼻子一闻便能闻到一股浓浓的土腥味,应该是刚出土不久,一定是有人盗墓后将其挖出。
    似乎看出赵卓的想法,方右铭便笑道:“小赵你不必有顾虑,这些东西的确都是刚出土的,不过,我们方家可不会做盗墓那种事情,这些东西只是从他们手上买过来而已。如果我晚一步出手,这些东西就已经流失到国外去了。”
    赵卓也知道,盗出的文物现在一出土,除了被有一部分被本地古玩商人买走的,有一部分则是由专门的销售渠道一路通向国外,这也是如今文物流失严重的原因之一。
    虽然没办法分辨方右铭所说的话有几分真假,不过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
    此时,方右铭又指着那个正在鉴定的鉴定师介绍道:“这是我的好兄弟,神龙鉴定公司的二级鉴定师姚文生。”
    姚文生微微颔颔首,算是打了个招呼,他的脸好似雕塑而成的一样,不言苟笑。
    方右铭坐到沙发上,笑问道:“那么,你们想怎么比眼力?”
    方路便朝着赵卓说道:“这些货全都是今天才进进来的,我现在也是第一次看到,拿这些古玩里的瓷器来鉴定,对你我的比赛而言,也算是公平吧?”
    赵卓微微点头,方路继续说道:“那我们就在这里拿12件瓷器来进行鉴定,上次在鉴定师分会,赵兄你也讲过六看,一看造型,二看胎质,三看纹饰,四看款识,五看工艺,六看手感。今天咱们就不用手,就用这一双眼睛来看。”
    “哦,只用眼睛么?”方右铭微微笑了起来,姚文生的表情一点都没变,眼神里却有一丝不屑,显然觉得这是小孩子玩的游戏。
    赵卓微微眯起眼来,的确,鉴别瓷器真伪,除了过硬的手感外,还有就是一双眼睛,过人的眼力能够轻松的区别出瓷器真伪,不过,也很容易受到迷惑,尤其是对胎质的判断和釉面的质感也容易产生误差。
    不过,真正经验老道,有着一双锐眼的鉴定师,的确也能够达到仅凭眼力就能分辨的程度。
    方右铭将桌上除了瓷器外的其他古玩都放到地上,然后又让邱经理将箱子里的古玩拿了几件去洗了干净放过来,笑道:“那就用这12件吧,由我和姚兄做裁判,保证公平。”
    赵卓朝着桌上一看,这12件瓷器每一件造型都不一样,有的还有些缺口,但是看起来大多都是清朝年代的品种。
    方路便说道:“比赛的规则很简单,首先由你我对同一件瓷器进行判断,得出结论之后将其写在纸上,尔后由这位鉴定师进行判断,谁的胜率越大谁就是赢家”
    赵卓想了想,笑道:“这些东西既然是刚出土的,按理来说真品的几率会高很多,而且我也相信方先生和姚先生的眼力不会被简单的赝品骗倒,那么,我们就在这眼力鉴定上加一个小规则如何?”
    “什么小规则?”方路皱眉问道。
    赵卓微微一笑道:“很简单,断代,而且要尽量细的断代。”
    方路一听,便笑道:“没问题,断代就断代”
    赵卓接着又说道:“那么这赌注我也要当着方先生的面说清楚,如果我赢了,成少必须跟我去向孔大爷道歉,如果输了,此事就当没发生过一样。”
    此时,方右铭也从邱经理那里听到了事情始末,便开口道:“小赵你放心,咱们方家向来是一言九鼎,既然许了你承诺,便绝对不会反悔,只要你赢了小路,那小成这小子就由你处置好了。”
    话虽是这么说,不过成少脸上却一点都没有担心,只是,如果他知道赵卓已经胜过方路一场,不知又会是什么表情。
    听到方右铭亲口承诺,赵卓便说道;“那我们就开始吧。”
    于是,邱经理便搬来一张小方桌,将第一个鉴定的瓷器放在了上面,这瓷器乃是一件粉彩开光人物瓶。
    因为是早被姚文生鉴定过的,所以方右铭自然也很清楚这东西是真是假。
    其实,正象赵卓所说的一样,出土的东西真品的可能性极大,所以在心理感觉上,就容易被断定为真品,但是,加入断代,而且是极细的断代之后,要判断起来就增加了一些难度。
    要想断代,也就是判断古玩的年代,必须对其年代所处的时代风格、器物风格有着很深的了解,而细的断代,则要断定为某朝某时代,比如清代物品,便要断为清朝的某个皇帝所在的年代,因为瓷器和其他古玩不一样,几乎每朝每个皇帝都有所发展,尤其是清朝各代,无论器型、文饰之类的,总有变化,所以听起来简单,真要断代来却需要很丰富的知识。
    所以,一听到要断到很细的年代,姚文生脸声不屑的表情就更浓了,虽然他对方路的实力也颇为了解,但是这只用眼力,首先就多了误判的可能性,还要断代,难度便增加了很多。
    而这个据说胜过童费宇的青年,看起来也是普普通通的,居然还狮子开大口。
    不过,想归想,这眼力的比赛却已经拉开了序幕。
    方路要了一个小型的放大镜,透过它眯起眼观察着胎质的情况,因为无法用手来触摸,所以为了确定真伪,便必须借助一些工具来代替手感。
    比起方路的谨慎而言,赵卓则显得表现得十分平静,他一手摸着下巴,一手托着手肘,就这么静静的看着。
    确定瓷器真伪,这六看的每一步都不可少。
    首先看其造型,这件粉彩开光人物瓶乃是一件撇口、束颈、鼓腹的瓜棱扁瓶,整器端庄大方,也是十分典型的清代瓷器造型,标准阁子摆件,单单从器型上来,颇有流畅自然,大方得体,从这里便可初步判断乃是清器。
    其二看其胎质,所谓胎质,指的是未涂釉的瓷骨,其中有粗细之分,比如普遍瓷泥所作的为瓷胎,用泥捣水中,取其未沉的细粉澄之而做的为浆胎,粗的为瓦胎,笨重而坚朴的为石胎,胎质呈现铁色的叫铁胎。
    由于各个地区,各个时期所用的制瓷原料——瓷泥或者瓷土是不同的,而且产地不同,所含的成分也不一样,因此烧成后的瓷器在胎质,釉色、彩绘特征上也就不同的。
第二十一章 游刃有余
    第二十一章游刃有余
    从肉眼判断,这件粉彩开光人物瓶胎质纯白,略显润泽,只是质地粗糙,胎质虽然是清代所用的泥胎,但是质感上不算太好,只可能是一般民窑烧制而成的。wWW。
    其三看纹饰,此器肩部朔兽头纹,兽头纹出现的时间相当早,但是每个朝代都有着变化,这个兽头纹的造型细腻,精雕细琢而成,带着很明显的清代风格。
    其次便是瓶身上的开光人物图,所谓开光,指的是在为了使器物上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位置留出某一形状,譬如扇形、菱形、心形等,然后在该空间里装饰花纹。
    此瓶开光为一个圆形图案,内饰人物,其衣着发型都是清代样式。
    其四看款识,因为民窑出土的,所以底部并没有款识。
    其五看工艺,粉彩乃是清代康熙晚期在五彩瓶的基础上创造出的,其彩绘方法一般是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
    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国画的特征。
    所以从色彩上可以很轻松的辨别出是粉彩风格,断代也就最早是康熙晚期了。
    当然每一代的粉彩又有着不同,眼前这粉彩看起来颗粒精细,纹饰丰富,应该是雍正年间之物。
    所以,从整体上这么一判断,赵卓便断定此物乃是清朝雍正年间的瓷器,其价格并不贵,也就四五千。
    虽然说起来这么多,但是在赵卓分辨起来却不过两三分钟的时间,然后,他便在纸上写下了真品、雍正年之物几个字。
    一看到赵卓写下答案,方右铭便不由微微眯起眼来,看了看表,不由得朝着姚文生望了一眼。
    姚文生表情依然平静得很,虽然赵卓的鉴定速度确实很快,甚至说可以说神速,不过却不可能给予过高的评价,天知道他是不是猜的呢?
    赵卓鉴定完第一件之后,立刻开始着手分辨第二件瓷器。
    方路见到赵卓居然比自己先一步分辨完,眉头不由得一皱,因为他这五辨才分辨到四种,而且瓷器辨别一点都马虎不得,必须要从整体到局部全部分辨,否则有一点出了纰漏便可能是赝品。
    不过,他自信自己眼力绝对在赵卓之上,而且比赛可没有限定时间,所以便不慌不忙的继续分辨起来。
    在他继续分辨的时候,赵卓的目光已经落到了第二件瓷器上,这乃是一件粉彩开光婴戏图纹瓶。
    所谓婴戏图,最早出现在唐朝的长沙窑瓷器上,不过因为唐朝时代擅长画婴孩见长的画家并不多见,所以唐朝瓷器很少出现婴戏图。
    而到了宋朝时代,定窑、磁州窑、耀州窑、介休窑、景德镇窑、容县窑等都曾用婴戏图作装饰,儿童钓鱼、玩鸟、蹴球、赶鸭、抽陀螺等形象都有描绘,且将儿童的娇憨之态描绘得传神之至。
    到了明清时期,已经从简单的一两个幼童形象发展到百多个幼童,寓意连生贵子、五子登科、百子千孙的图案。
    雍正、乾隆两朝的官窑瓷器,婴戏图画工严谨,多见儿童衣纹清晰,眉清目秀,动作天真烂漫,更为传神。
    眼前这瓷瓶上的婴戏图,人物多达五人,而且画工严谨,但是由于胎质粗糙,可见乃是清朝的民窑烧制,价格亦不昂贵。
    赵卓保持着固定的姿势,摸着下巴,抬着手肘,目光从瓶口到瓶底,又从瓶底到瓶口,不过两三分钟,便又将这一件瓷器鉴定完毕,乃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真品。
    方右铭眼睛又亮了一下,姚文生那波澜不惊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丝松动,不为别的,因为就算是他鉴定这件瓷器也花了足足五分钟。
    这婴戏图看起来简单,每个时代的风格特点都十分明显,然而,现代的高仿技术是何等高超,能够把每个朝代的画风把握得恰到好处,再加上这粗糙的胎质其实很容易被当成赝品,所以在鉴定时必须细细考虑,才能得出结论。
    然而,赵卓不仅鉴定的速度如此快,而且答案也是如此的准确,如果说第一件瓷器的鉴定还只是碰运气,那么这第二件莫非也是揣测的吗?
    而且,这种速度还是建立在没有用手摸的基础上,如果用手来摸的话,速度岂不是更快吗?
    如果眼前的青年真有这种实力,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赵卓并没有任何的停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