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级鉴定师 >

第97章

超级鉴定师-第97章

小说: 超级鉴定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到木箱子一打开,灯光照射下的乃是一件三兽足提梁岙,提梁盂即提梁壶,直口,圆腹,下承以三兽形足,流为兽头状,壶体另一侧饰一卷曲短尾。提梁为弓形,顶部两端饰有锯齿形棱脊,肩、腹部饰以四道连续的水波纹。
    在灯光下,提梁壶的造型显得古朴端庄,釉色青中泛黄,施釉均匀,纹饰简洁明快,富有动感。
    众人看得不由得啧啧称奇起来,看过一百多件瓷器,经过众多专家的点评下来,大家都好象上了一堂瓷器课一般,对瓷器颇有一些心得了。
    这件瓷器的造型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其作工似乎比起同代的瓷器更显出几分精致来。
    原始青瓷出现于商前期,盛行于春秋战囡时期。在战国以前,由于当时工艺技术水平低下,原料处理未经精细的过滤、淘洗、捏练、陈磨等工艺过程,器物造型简单,胎体多有裂纹,釉色很不稳定,拿到现在来看,可谓是粗糙无比,古朴中带着沧桑的历史韵味。
    到了战国时期,原始瓷的制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其烧结性能和器表施釉等方面均有很大发展,器形规整,釉层厚薄均匀,釉色青黄,造型多仿当时的青铜器,有尊、鼎、簋、盍、豆、钟等,纹饰多以刻、划、捏望等为装饰,具有纯朴简洁的风格。
    这一件提梁壶造型规整,釉色均匀,就算是拿到西晋时期,也堪称当时的上品,更何况这乃是战国时期的东西。
    评委们不由得细细鉴定起来,从造型到胎质,从釉色到纹饰,每一样都不放过,最终确定,这乃是战国时期的真品,断定价格为四百二十万。
    四百二十万的价格一出,顿时全场轰动起来,前面也已经有几个古玩圈子里的参赛者突破了两百万,但是这一下子又拉出了两百万的距离,让人不由得惊愕,更有人小声的议论着,不知道这20出头的年轻人究竟是谁,手里竟然有这么个宝贝。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种看起来毫不值钱的罐子,若是被自己碰到,肯定连看都不会看上一眼,哪里知道竟比真金白银还值钱昵?
    而对于这个价格,赵卓是一笑了之。
    在如今的拍卖市场上,陶瓷、青铜和书画一直呈现着三足鼎立之势,而对于陶瓷而言,则是官窑、民窑和高吉瓷三分天下。
    官窑的价格自然不消多说,而历代官窑之中,唱主角的乃是康熙、雍正、乾隆这清三代官窑器,早在十年前,香港某拍卖行便曾推出一件曾经被英法联军抢掠的清乾隆款酱地描金粉彩镂空六方套瓶,经过几十个回合的激烈竞争,最终以2095万港元成交。
    第二年,明清官窑瓷器更是在市场上大放光彩。一件清乾隆粉花蝶纹如意耳尊在香港某拍卖会上以3304。5万港元拍出,一度刷新中国官窑瓷器的最高记录,令全世界为之惊讶。高端市场夭价频出,一般清三代的青花、粉彩也都在市场上有不俗白勺表现。在瓷器历届成交前一百名中,清三代器占了61件。
    除了清三代以外,每个朝代的官窑出品之物都倍受追捧,尤其是那些大收藏家,大企业家,尤其钟爱,都对这皇帝把玩之物有着较强的收藏**。
    至于民窑,就象衣服有名牌和普通货之分,陶瓷市场也一样分为高、中、低档,高端市场上的精品官窑动辄百万千万,普通大众也只能是抬头仰望,指指点点而已。
    民窑器却以其价格低廉、存世量大、造型风格多样、升值空间巨大的特点受到了中、低端投资消费群体的欣赏,而且民窑的存量比起官窑来说更为庞大。
    最后则是高吉瓷,所谓高古瓷,指的是元代以前出土的瓷器,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原始青瓷。
    实际上,晚清民国时期的瓷器和原始青瓷之间都算得上是收藏的冷门,其价格都不算高,但是一旦有精品问世也能卖上好价格。
    然而,多数原始青瓷在市场上反应都比较冷淡,究其原因有很多,尤其是其鉴定十分困难,它不象明清官窑器一般形制、釉色、纹饰发展源流有序,经常出现一些从未见过的孤品,这给鉴定带来了难度。
    所以,对于这件提梁壶,评委们也都是经过了仔细的鉴定,最终得出是真品,并且给出了四百二十万的高价,只不过,在赵卓看来,这件瓷器虽算上品,但还达不到那么精的地步,这个价格可谓偏高,若是放到拍卖行去,只怕流拍的可能性极大。
    不过,他也很能明白评委们这么抬高价格的原因,那便是提高比赛的档次,如果没有价格足够高的瓷器撑着,这斗瓷节就显得有点没意思了。
    方路的瓷器拍出四百多万的高价后,顿时喜上眉梢来。
    在他下台之后,又有不少参赛者上台,但是所拿出的瓷器在价格上都没办法着这件提梁壶相比较,没过多久,纪小帆也上台了。
    纪小帆所拿出来的藏品乃是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釉双系酹,此酹为仿当时青铜器的造型,端庄古朴,通体施釉均匀,刻划花纹精致,在遥远的西周年代而言,也算是造型和样式都不锚的瓷器了。
    只不过,这件瓷器虽然比三兽足提梁壶要早不少年头,但是在各方面和其仍有一定差距,最终被评估为了三百五十万的价格。
    一见到纪小帆在价格上输给了自己,方路更显出几分得意来,抄着手带着笑。
    纪小帆对输赢倒是看得比较轻,价格被评估了之后,显得很平静。
    时间很快的过去,然后便轮到了童费宇上场,童费宇所拿上来的却是一件青釉绳索纹罐,看起来造型也很普通,圆圆的口子,溜肩、鼓腹、圈足,肩部堆望交错排列的绳索纹样。通施青釉。
    而这种青釉给人的感觉比起已经出现的不少藏品都显得要细腻许多,而且其胎质和釉层结合得相当紧密,给人一种胎釉合一的美感,在评委们几经鉴定之后,确定此瓷乃是东汉越窑时期的藏品,在工艺上已经接近于现代瓷器的水平,并且给予了四百四十万的评估价格。
    这个价格一说出来,方路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了,这第一名的板凳还没坐热,便被童费宇抢了过去,不由又气又恼。
    只不过,古玩的比赛便是如此,在对方没有拿出藏品之前,谁也不知道对方会出什么牌,谁也不敢下定论。
    三小的第二次争锋以童费宇胜出暂时落下帷幕,但是瓷器的比赛仍在进行着,而随着古玩圈子重量级人物的相继出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六朝精品青瓷也似乎是呼之欲出了。
    连续三件三四百万瓷器的出现,让观众们大开了眼界,场内的气氛自然是热烈无比,而在这样的气氛之下,童冬阳也终于走上台了。
    童冬阳一站起身,全场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来,甚至有不少人嘘声吆喝,而知道这个三十出头的中年男子便是在第一场比赛上以t百万高价摘得第一场第一名的人时,观众席上的其他人也都跟着兴奋了起来。
第五十七章 孰高孰低
    随着童冬阳的木箱打开,无论是观众还是参赛者,都几乎是屏住呼吸观看着,谁都知道他拿出来的绝对不是稀罕货色。Www!
    而童冬阳也显然没有让众人的期盼落空,待到箱子打开之后,从其中拿出了一件双龙兽耳青瓷罐。
    此器高有40多厘米,口微呈椭圆型,折沿尖唇,微束颈,肩下直收形成平底,在肩部位置有两对称的龙型兽耳。
    瓷器整体造型美观大气,即有着粗犷之风,也有着细腻之处,尤其是两条龙型耳,上面细腻的雕刻着鳞纹,在瓷器周身也雕刻着水波纹等精细的纹路。
    而在罐下方,还有一部分点染着酱褐色斑纹,使得在青色之中多出了一份其他的色彩来。
    不管看得懂的,看不懂的,都纷纷称赞起来,光是此器的造型便有着一种尊贵感,而且双龙活灵活现,器型正统端庄,而且比起之前出现过的众多瓷器来,釉层几乎没有损坏的痕迹,足见数千年前的此器风采。
    纪渊也不由得轻赞道:“真是一件难得的西晋越窑器啊。”
    赵卓暗道纪渊眼力过人,就这么几眼便能分辨出这乃是西晋的越窑器,当然,在场上已经出现了不少的越窑瓷器,不过,每个朝代的越窑瓷器其特点都不相同,而且加上赝品这么多,要在这么短时间里辨别出来,便需要十分老道的经验才行。
    这件瓷器胎质紧密,釉色青而细腻,尤其是表面上这些精细的花纹和龙耳,其造诣也已经能够接近真正瓷器的水平了,但是仍然带着原始青瓷的色彩。
    加上器身上还有着酱褐色斑纹这样的特殊工艺,便为其增添了不少分。
    当然,这件瓷器最为让人叫好的,却是那一片堪称完美的釉色。
    原始青瓷早在商周时代便已经产生,但是直到晋代的时候还并不稳定,釉面太薄没有质感,釉层附着力差,出现许多缩釉点或者釉斑,影响了瓷器的美观。所以窑场的窑工们不断地修改釉子的配方和烧制工艺,希冀能烧造出更完美的瓷器来。
    只要详细对比一下商周以后备朝代的瓷器,便可以明显的发现,每一个朝代的瓷器釉面部比上一个朝代的要厚,到了西晋这个时代,基本上已经没有缩釉点和釉斑,外观质感要强得多。
    但是问题接着又来了,就是釉层加厚以后,玻璃相强,使原来就存在的釉层膨胀系数和瓷胎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的釉层开片问题更加凸显出来。这种窑病也使得釉层极易脱落,因此流传下来的西晋及南北朝时期的瓷器绝大部分都有着开片且釉层剥落严重,甚至许多原来及其精美的瓷器也因此变得斑驳陆离。
    直到南北朝晚期至隋,窑工们已经找到了平衡点,彻底克服了釉面开片剥落的问题,中华的陶瓷最终得以定型并由此开始延绵千年。
    这一件典型的越窑青瓷器,造型大器,敦实厚重,光从造型上来讲已堪称完美,而且这釉层虽有开片然而却并不剥落,保存十分完好,因此便是十分难得了。
    而且虽然西晋年代的兽耳罐不在少数,但是能够以龙为兽耳的却并不多见,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件突然冒出来的孤品。
    所以,评委们也都不敢小窥,纷纷走到桌前来,开始为这件瓷器鉴定。
    鉴定原始青瓷,最怕见到的就是孤品,因为一旦出现孤品,其造型、尺寸之类的便没有定论,很多造假也正是看准这点,专门制造出孤品来博得高价。
    但也有些孤品被卖家看走眼,落到买家手,结果一去鉴定,却是难得的孤品,从而赚得满满钵钵,这当然也是极少数走了大运的人。
    经过评委们认真的评判之后,最终给予了这件双龙兽耳青瓷罐六百五十万的高价。
    赵卓听得也微微颔首道:“这个价格倒是挺公道的,象这样的瓷器釉色完整,倒的确是难得的精品,不愁卖不出去。”
    纪渊含笑道:“不错,现代的人看东西首先就看个形,原始青瓷之所以在拍卖场少有人问津,也正是因为其釉层剥离严重,影响了其美观,但是象这一件釉层完好,那便引入关注了。”
    崔世烟说道:“是lllli',原始青瓷能够拍到高价的,要么是孤品,要么就是外形造型好的,因为那个时代基本上纹饰之类的都是非常简单。”
    景瑶虽然没有说话,不过也在一边轻轻颌首,表示赞同。
    纪小帆在一边嘀咕道:“那这么说,童冬阳这次岂不又要拿这第一?”
    纪渊笑道:“这可不一定,你赵大哥不还没出手吗?”
    赵卓却是一笑,意味深长的道:“好东西自然是最后出手,这一场纪爷爷恐怕是看不到咯。”
    纪渊哈哈大笑道:“没关系,我愿意等。”
    原始青瓷的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能够取得高价的瓷器并不多,就算是一些圈内人所收藏的藏品其价格也多在几十万的居多,偶尔有能够上百万的东西。
    瓷器的价格似乎以童冬阳的出场成为了顶点,价格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偶尔跌跌宕宕,但是始终和六百五十万的高价相差甚远,而这时,终于轮到了童其州出场。
    童其州站起身来,便立刻有人报以热烈的掌声,毕竟童其州的身份和地位在整个白城还是非常高的,而且年年都做慈善事业,上的电视多了,认得人自然也多。
    他带来的瓷器显然比童冬阳的还要大件,两个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将木箱抬到木桌上,然后揭开封顶,将其中之物取出来。
    待到藏品一展现在众人眼前,众人便不由得露出惊讶之声,满眼都是惊艳之色。
    这是一件青釉莲瓣纹盖罐,直口,短颈,颈最大处偏下,鼓腹后形成平底,肩部置有六个罗汉佛象,每个罗汉都盘坐在莲花座上,莲花微微凸起后内收,和罐身上剔刻的双重莲瓣纹合二为一,莲瓣上覆下仰,又和罐盖上的莲瓣纹辉映。
    远远的看过去,就好象罗汉坐于莲花之上,而整个大罐就象是佛家三干世界一般,再加上那釉色饱满的青青色泽,在灯光照耀下,罗汉如同活物,莲花似乎正在盛开一般。
    众人眼睛瞪得大大的,不由得唏嘘出声,童冬阳也不由得微微一怔,没料到童其州竟然找到这么一件好东西,而识货的诸如陈才远等老收藏家,都不由得纷纷颔首,虽然还未在价格上下定论,但是心中早已确定,若此物是真品,那么价格定然在刚才那件双龙兽耳青瓷罐之上,因为这同样也是一件孤品。
    在南北朝时期佛教盛兴,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佛像石窟,僧尼数量猛增。带有佛教色彩、意义的装饰随处可见。如在建筑装饰上带有飞天、莲花等标志性图案。
    瓷器上也是如此,出现了大量有着佛家装饰的物品,其中包括莲花尊、莲花碗、莲花罐等等,然而,象这样一件肩部置有六个罗汉坐莲的瓷器却还是第一次见到。
    但是简单的从瓷器造型、花纹上来看,可以明显分辨出,这也是南北朝的瓷器。
    纪渊突而朝纪小帆问道:“小帆,你来说说,这件瓷器是南朝还是北朝的?”
    纪小帆被问得一愣,仔细看了看,搔搔头揣测道:“看起来好象是越窑的东西呢。”
    纪渊笑而不答,朝着赵卓望了过去,赵卓便直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