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倾听自己 >

第66章

倾听自己-第66章

小说: 倾听自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凤英》、《便衣警察》、《四世同堂》、《编辑部的故事》、《外来妹》、《永不瞑目》、《北京人在纽约》、《九一八大案纪实》、《大宋提刑官》、《神医喜来乐》、《结婚十年》、《走向共和》、《金粉世家》、《汉武大帝》、《暗算》、《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茶馆》都是让我印象深刻的电视剧,填充了我无数闲暇时光,也让我差点变成“沙发土豆”。刘欢、毛阿敏和沙宝亮等演唱的电视剧主题歌也风靡一时,成为可以传唱的歌曲。我记得我家买麦克风就是为了满足学龄前的儿子学唱“风风火火闯九州”的需要,在家里欢唱卡拉OK。他模仿刘欢闭着眼睛、弓着腰,食指和中指并在一起有节奏地晃动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我还借来单位的大摄像机拍下他可爱的样子。为了给儿子收集一套《笑傲江湖》和《水浒传》的图片,我家一度方便面成堆,一拆开袋不是为了吃,而是直奔图片,商人这招附送促销让我们几乎要买珠还椟了。《还珠格格》我虽然没有看几集,但我儿子小时候都有一套它的盗版扑克,连我妈都知道“小燕子”。琼瑶姐姐变成琼瑶阿姨,依然是煽情催泪的高手。赵薇是转型成功了,可怜的苏有朋一到暑假重播就被打回原形,怎么努力也翻不了身。

二〇一一年七月三日—八月十三日

 水果情缘

水果情缘

今年的草莓是我吃得最少的一次,五月初以来忙于码字没顾上买,转眼就过季,消失无踪了。草莓应该算春天最早上市的时鲜水果,品尝草莓,不只是为了嘴里吞下那团红艳,喉咙滑下那股酸甜,好像一盘红红的草莓咽下,春天也融进了心里。早市里卖草莓的小贩都是用几个扁竹篮盛着草莓,早早就占好位置,把品相最好的草莓一个个整齐码放在最外圈,“排排坐,吃果果”。我上班走时眼馋一篮篮草莓那么诱人,往往中午下班回来,人家已经收拾空篮子,篮子里的垫布都露出来了。有一个兔唇中年女人年年都卖草莓,我每次在她的篮子边停下,不等多问价钱,就撑好塑料袋,让她轻轻往里边倒。她说话声音总是“嗡嗡”的,但她好像还很爱说话,总是要叨叨王婆卖瓜之类的话。其实她不说,草莓摆在那里都看得见的,她算不上“草莓西施”,她的草莓倒个个貌美的。她大概不知道她说话的声音其实听起来有点点别扭,可惜她小时候没有“微笑列车”或者“嫣然基金”之类的慈善项目,那么小点毛病竟然要延续一生。

现在兰州街市卖的草莓,最多是天水产的,也有刘家峡产、青白石产的,草莓对水土要求应该是挺高的。其实我上中学时草莓的种植还不普遍,那会吃草莓还是稀罕的事。小姐姐有个后来在北京当了画家的好朋友,她家里就种了草莓和桃子,我还一起跟着去过她家临河的果园。第一次见到草莓是怎么长的,草莓的种植、采摘原来都是精细活。她家的桃子成熟季节也带我们去尝过鲜,直接从树上摘下,手大概擦掉外表的细茸毛就吃。我记得她给我们交代“尝一口好吃就吃,不好吃就赶紧扔掉,别把肚子浪费了。”我倒是担心把桃子浪费了,我可不能像孙悟空大闹蟠桃园一样肆意糟蹋。

我小时候家里房子少,院子大,种着很多果树,有苹果、鸭梨,也有桃树,隔壁邻居家里有杏树和桑葚可以时不时尝一下。我家大门口曾经有棵桃树,时间太久生了虫,但是大哥忙于种庄稼,他的庄稼都懒得用农药,更别提给桃树打农药了。每年我妈都指着桃树给他安顿,但每年桃子就那么在虫害中生长。下雨的时候桃子落得满地,捡起来一个,是虫子咬过的;再捡起来一个,果蒂那里一堆虫屎,虫子早在里边安家了,看着泡在雨水里的桃子好不可惜。吃鸭梨是需要有耐心的,秋天大哥搭起梯子从树上摘下鸭梨,妈妈在篮子里铺好麦草,一层一层放进去捂着。那时可吃的东西真不多,总是盼着梨子早点变黄变软,有时实在等不及,偷偷摸出一个还发硬的梨子,就那么囫囵吞枣吃下去。我家里也种过石榴,但是只开花不结果,满树红彤彤怪好看,树枝上倒是长满虫子。我的任务是用剪刀一条条夹下那些企图用树枝隐身的虫子,让鸡们美餐。妈妈总是唠叨“每年光看着眼欢喜,开的都是谎花,不长一个石榴,不如趁早剁掉把地方腾出来。”爸爸对我妈这个建议置之不理,“你懂什么,人家这就叫观赏石榴。”后来家里也栽过一棵葡萄,好不容易等到藤茎爬满架结果了,可惜是酿酒葡萄,颗粒小、籽多、皮厚,没吃出味道只吃得满嘴皮和籽。以前爸爸每次都出来圆场“能酿酒的葡萄应该也是好品种,小是小了点,味道还不错的,连皮吃下去有营养。”我妈说奶奶在世时我爸栽过一棵樱桃,“樱桃好吃树难栽”,不知道过了几年开花、几年结果,只结了几个小小的白樱桃。奶奶说开的花也是白的,结的果也是白的,长在院子里不吉利,硬是砍掉了。妈妈每次说起都可惜,“白白的就那么几个樱桃,看着心疼。”爸爸在世时终于给家里栽了一棵小樱桃,他倒是等到樱桃结果了。

我吃草莓喜欢洗干净就那么一个一个拿着吃,可是儿子嫌有点酸,一定要撒一层白糖,用叉子吃。我在上海读大学时,跟着上海女孩最浪漫的吃法是买一块“光明”牌冰砖,化在饭盆里,将草莓拌进去吃。草莓在北方上市还算春天,在上海就算是夏天了,这个自制的解暑甜品实在是美味。要说起来我吃过最好的草莓应该是在山东烟台,色泽通红,简直像是染过的,比画片上的更失真。放一颗到嘴里,不留一丝残渣或者果蒂,甚至也吃不出草莓上的那些小籽,舌头一压,酥酥的就化在嘴里了。怪不得山东寿光的蔬菜、水果那么有名,光从这个草莓我就可以想象了。招待的主人好像是滨海造船厂,一见我们吃得陶醉,又端来一碟,很快也底朝天了。在好客大方、豪爽热情的山东人面前,我们也没必要掩饰自己的贪嘴,我只差吃了不说,再带一包走了。

我那次山东之行,不仅吃到最好吃的草莓,也吃到像水果一样清甜爽口的凉拌芹菜丝,完全看不出芹菜的样子。在崂山脚下第一次见到人参果,陪同的山东朋友介绍这种看起来像茄子,又比茄子圆;像鸡蛋又比鸡蛋大,淡黄色上面带紫色条斑的水果,我们很好奇。这个看着不怎么起眼的东西难道就是《西游记》里所说““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以成熟。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的神奇果吗?我们倒是有缘相见了,同行有人兴致勃勃地买了几个让大家品尝,也许是没到季节,也许是含糖量低,口味不怎么好吃。

几年前我家门口的早市上出现一个摊点,专门卖“天梯山人参果”。我不知道这个天梯山到底在哪里,人参果到底还有什么神奇之处?除了广告牌上“中华养生保健第一果”、“抗癌之王”的美誉,最吸引我的是“降血压、降血糖”的功效。我妈自从查出糖尿病,几乎和水果绝缘了,能吃的就是西红柿、黄瓜和猕猴桃了,让她吃点能“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人参果不是最好的选择吗?我查了资料才知道人参果原来就是甘肃武威特产,早在唐代以前,天梯山就有人参果,只是由于地处偏远,长久以来受自然、交通等条件限制,人参果只是做为自家食用之物,并没有广泛对外宣传推广及销售,所以天梯山人参果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不为人所熟知。人参果具有高蛋白、低糖、低脂外,还富含维生素C,以及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是硒、钙的含量大大地高于其他的果实和蔬菜。从此以后,每次弟弟来兰州出差,我总要给他带一包人参果,专挑不大不小,妈妈一个人一次能吃完的那种。我妈渐渐也喜欢上这个味道不甜的水果,经常我上次捎去的还没有吃完,弟弟来我又捎一包。有一段时间弟弟没来出差,姐姐在天水市场找到人参果,回去给我妈说了四元一斤的价格,我妈竟然捎话给我“那么贵的东西,以后少买点。”老天,就算给她买个三斤五斤,也花不了多少钱啊,她能享受的口福还剩多少呢?可惜,年初姐姐捎话给我,我妈血糖一直偏高,以后人参果也不能吃了,我以后也再不要捎了。每次看到人参果的摊子,我都不禁怅然,我妈不能吃了,我偶然吃一个,觉得这个淡淡的味道还是别有滋味。

现在我老家天水不仅是草莓种植基地,也是西北大樱桃种植基地。最新的城市宣传语是“天水白娃娃,秦州大樱桃”。不是我吹嘘,我六月份回家吃到的大樱桃,红有红的脆甜,黄有黄的甜软,价钱只要六元钱左右。可是我隔一夜到西安,价钱翻番不说,味道却打了折扣。西安的特产是临潼大石榴、火晶柿,这个倒是比不了的。其实原本天水最出名的水果是花牛苹果和秦安的水蜜桃。天水“花牛”苹果主要产在花牛寨村,这里生产供出口的“红元帅”就是花牛苹果。花牛苹果果型硕大端庄,果色嫣红鲜亮,底座五角分明,味道清香甜美,松脆可口,曾在全国苹果评比中多次获得第一名,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第一个获得正式商标的苹果品种。花牛苹果曾经被认为是可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齐名的世界三大著名苹果品牌,以前能吃一个看起来红艳艳、闻起来香喷喷的花牛苹果是多么甜美的享受。不过这些年好像“富士”苹果独霸天下,花牛苹果储存之后果肉发绵失去了很多竞争力。也许是我牙龈不好的缘故,我吃苹果不喜欢很硬的富士,对花牛还真是情有独钟。

秦安的水蜜桃我就不多说了,只听听秦安人民“天有王母蟠桃,地有秦安蜜桃”的口号就可以想象秦安桃子的美味。兰州市场先上市的一般都是秦安桃子,之后才是兰州安宁“白粉桃”。要说天水是“水果之乡”应该不虚,天水市地处北温带半湿润内陆气候区,种植果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中秋节左右,兰州街上一担一担挑着卖葡萄的,多半也是说着我乡音的老乡。不知道他们几百里地,挑那么一担葡萄卖,抛去车费、税费、饭钱,运气好不被城管轰赶,全部卖掉能挣多少钱?他们肯定不会住店吧?经常在晚上的凉风里看着他们筐子里没有卖完的葡萄,真恨不得全部买下。

我家的水果都是我包办的,不但要负责搬运、还要负责清洗、负责推销,不递到嘴皮底下没人吃的。时常会为吃水果的事和儿子较劲,端到书桌前发现没地方放,人家埋头写作业,没工夫吃,也不想吃啊。尽管我都把西瓜最中间的瓜瓤都一块一块掏在碟子里了,叉子都扎好了,无奈连个眼皮都不展。我经常是拍马屁拍到马蹄上,或者也没有选对人家有胃口的时间吧。

我儿子现在除了对橙子情有独钟,其他水果都“不过尔尔”(他昨晚评价我写的东西用了这四个字,我得作为座右铭鞭策自己。),我快叫他“橙子娃”了。为了切橙子专门买了瑞士军刀带切橙器的那种,后来还买过“特百惠”塑料切橙器,简单倒是简单,不过切口太大,切的时候表皮汁水飞溅。我每次给他削苹果梨子,不但要把皮削掉,还得一切两半掏掉果核,直接往嘴里放就行了。我以为所有的妈妈都这样伺候孩子,可是去朋友家,看着她家的小女儿不但给自己洗苹果,还懂事地给我们洗苹果,甩干手上的水珠拿起来就吃。我就在想,我儿子以后长大找女朋友第一个条件得会削苹果啊,不然他压根不会吃的。他不知道什么叫“啃苹果”,对他来说乔布斯家的苹果图案可能不太好理解呢。

我喜欢吃紫葡萄和提子,喜欢那种柔柔的口感,喜欢嚼着皮甚至嚼开籽,感受嘴里的余香。据说紫葡萄更有营养,可惜儿子是个懒人,他吃葡萄总不能不吐葡萄皮吧?为了照顾他的喜好,我大多数时候都是买白葡萄,这样洗干净放到碟子里,他可以直接抓起来放嘴里,不用再费事吐皮和籽了。偶然我也会照顾自己的口味,搭一小串紫葡萄。看到刘若英的文章“一世得体”,她的祖母对将军祖父的照顾很有讲究,“祖父喜欢吃葡萄,祖母总是亲手剥好皮,用牙签将籽细细挑出,然后装在水晶碗放入冰箱,10分钟后再端给祖父。她说这样葡萄外凉内软最具风味。”嗯,看来比起对将军的照顾,我对我家“小皇帝”的伺候还不算到位呢。

核桃不是水果,但在我家基本属于水果的待遇,我当然要负责用钳子夹壳,剥皮,再放到小碟(或者酸奶盖子、月饼小盒废物利用)里端给儿子。如果黄色那层外衣没有脱干净,则会受到拒绝,没准还得返工。我的十六岁的聪明儿子,自己连纸皮核桃都吃不到嘴里。

其实儿子小时候很爱吃桃子,他是个精细人,吃桃子都得剥皮,一般是我切成块,放在他的米老鼠小碗里吃。记得他两岁左右我在厨房做饭,他自己两只小手捧着桃子吃,汁水流的满手、满下巴、满胳膊,我不得不给他垫上纱布围嘴。看着他汁水四流、酣畅淋漓的样子忍不住拿过相机拍下吃桃子的镜头。他穿着我上海同学寄来的粉色连身衣,脸蛋也像桃子一样粉嫩嫩的,似乎酒窝里都盛满桃水。我妈说看着我儿子的吃相好,吃饭的样子香,连喝水的样子都香。我那时问他“你这么喜欢吃桃子,桃子是什么味道?”小家伙咂巴着嘴,回答很简单——“就是桃子味道!”嗳,别说,童言最真,大道至简,现在我们吃什么东西能吃出本来的味道,那就是最好的味道了。倒不是我们怀旧挑剔,如今品种不断进化改良,农药、添加剂推陈出新,不法商人甚至使用保鲜剂、催化剂等等,无所不用其极。草莓农药含量超标、西瓜里可能会注入红色素,芒果、木瓜是用石灰捂熟的,荔枝是用硫酸泡红的……我们吃的外表无比美艳光鲜的西瓜、西红柿或者桃子、草莓等等,还能吃到它们原来的味道吗?

说到吃水果了,为什么大多数男同胞都不爱吃水果吗?我有点不太理解,那么香艳、水灵灵的东西怎么就没兴趣呢?我可是来者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